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

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

彈頭這部分的總體設計,從一開始就是常浩南代表航空動力集團攬下的分工。

雖然這個任務既不航空,也不動力,但顯然也沒人會質疑他在空氣動力學設計領域的能力。

更不用說還有實力強勁的航天科技一院從旁協助。

所以剛纔這段時間,大家的關注重點基本都放在了動力、制導、控制和測試流程等其它部分。

直到五院的這一打岔,才把話題給拉回到彈頭上面。

“發汗冷卻……”

會議室內熱烈的氣氛稍稍沉寂下來,不少人重新低頭開始思考——

常浩南提出的這個技術名詞倒是並不新鮮。

冷卻流體首先流過多孔壁面並進行強制對流換熱帶走熱量,隨後在壁面的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氣膜以減小高溫主流對壁面的傳熱。

這個過程如果採用液體冷卻劑,那麼會非常類似動物的排汗散熱過程,發汗冷卻也是由此而得名。

其特點在於同時包括主被動兩部分換熱原理,同時由於冷卻流體滲出多孔壁面以後形成的表面氣膜貼合效果極佳,哪怕僅考慮被動隔熱效應,也要優於單純的氣膜冷卻。

但作爲代價,發汗冷卻需要特殊的多孔材料作爲載體,並且對微孔結構、導熱率、加工工藝和耐熱性都有極高的要求。

無論設計難度還是成本都居高不下。

“常院士……這是不是有些殺雞用牛刀了?”

李榮衛用有些拿不準的語氣詢問道: ωωω• тTkan• co

“發汗冷卻一般都是用在火箭發動機尾噴口上的,用來承受3500K以上的燃氣溫度……咱們這個驗證彈到末端也纔不過6-7倍音速,就算是按照全程海平面高度計算,氣動加熱也不至於到這種程度吧?”

說完還特地轉過頭去看了一眼專精於此的六院代表。

突然被cue到的後者一開始還有點沒反應過來,但旋即也跟着點了點頭:

“這確實沒錯……從我們的經驗來看,以目前的技術,發汗冷卻的效率最高就已經可以做到10^9 W/m^2數量級……用在一個雙錐體,而且速度連10個馬赫都到不了的地方,確實有點大材小用。”

“而且,噴管部分的發汗冷卻一般都是直接用液體燃料來做,這樣氣化之後的部分可以直接被燒掉,如果要在彈頭部分實現這個過程的話,需要額外加一層多孔材料的防熱層作爲基體不說,還需要額外設計冷卻劑流道,對雙錐體的總體強度難免產生影響……”

從項目管理的角度出發,這種驗證彈最大的風險其實並不在於加入多少單獨的新技術。

畢竟就算真的出了問題,只要能找到具體原因,實在不行還可以進行狀態回滾。

更要命的風險其實是整個系統因爲某些原因而變得越來越複雜。

一旦出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按下葫蘆浮起瓢。

如同一個屎山代碼那樣,把bug修好之後,整個程序反而沒法正常運行了。

因此,剛纔那幾個小時的會議當中,唯一增大了系統複雜度的地方,就是把原計劃的彈頭配重改成一個末端加速發動機。

但這仍然是相對獨立的部分,就算髮動機啓動失敗,也不會對前面的推進系統產生影響。

而發汗冷卻需要和動力系統高度耦合,本身風險就比較高,從性能上看似乎又沒有如此高的放熱需求。

所以他們兩人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

但這和雙錐體一樣,從一開始就是常浩南確定下來的基本方案之一,顯然不可能因爲兩句話就做出改變:

“我理解你們的顧慮……所以我剛剛纔說,未來真正投入使用的早期吸氣式高超,應該還是會回到傳統的被動冷卻路線上。”他先是給出了一個相對積極的答覆,不過緊跟着就話鋒一轉:

“但我們這畢竟是一發驗證彈,不是用來發揮實際戰術作用的,所以需要具備一定的前瞻性,考慮整個項目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

“在未來,我們的高超聲速武器有可能使用紅外或可見光波段進行目標導引,而燒蝕防熱設計最大的弊端就在於,燒蝕產物會在氣體邊界層內順流而下,造成邊界層污染,同時很有可能進入視覺傳感器的窗口區域,造成尋的信息的丟失和衰減。”

“此外,在6-7馬赫的速度下,因爲電離層的厚度和強度都比較小,所以大概率無需考慮電磁屏蔽問題,但對於未來速度更快的飛行體,就需要主動利用離子流,對包裹在飛行體外側的等離子體鞘套進行削弱和改性,才能讓特定波段、特定相位和入射角度的雷達波透過屏蔽層,對目標進行雷達探測,而這和發汗冷卻的要求是在某種程度上相通的……”

“……”

說到這裡,常浩南突然起身,把只是用來放會議背景的PPT關掉,然後打開了一份新的文檔。

上面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公式。

當然,即便在座各位都是專家,也不可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馬上看懂這些內容。

但夾雜在公式之間的一系列圖片,大家還是能夠看懂的——

幾張不同種類遙感衛星分別對大型船隻、城市、港口和機場等目標的雷達成像效果圖。

很明顯,常浩南所說的“雷達探測”並不是像早期反艦導彈那樣簡單收到反射回波,然後挑個最大的紮下去。

而是要通過SAR成像對搜索範圍內的目標進行精確甄別。

直到此時,在場所有人才突然意識到,眼前這位常院士的目標,遠比他們最開始想的要長遠很多……

至少不是折騰出一個速度夠快的高超音速武器就完事了。

稍微讓大家消化了一會之後,常浩南重新開口道:

“在座的一部分同志……尤其航天科技集團的同志可能知道,前些年我曾經有幸參與過資源二號和海洋一號兩個遙感衛星系統的成像算法開發。”

“在那之後,雖然更新一代的遙感衛星仍然處在研發當中,還沒有具體的發射時間表,但我和我的研究團隊並沒有停止對於圖像分割和目標輪廓跟蹤的技術研究。”

“到目前爲止,我們基本可以實現在海洋背景範圍內發現有特殊輪廓特徵的大型水面艦艇,以及在地形不是很複雜的陸地背景下識別出外形特殊的地標或者建築……”

這個時候,下面不知道哪位突然接了一句:

“比如五角大樓?”

這個問題顯然有幾分抖機靈的意思,不過卻恰到好處地緩和了現場的氣氛。

會議室內頓時瀰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氣。

笑過之後,常浩南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我們只從技術角度考慮的話,那確實是最完美的目標……”

又是一陣比剛纔稍微稀疏一些的笑聲。

“實際上,這套算法更加常用的功能或許是,在一個機場範圍內精確識別出塔臺、機庫和跑道,或者在一個港口中識別出最有價值成爲目標的船隻……此外,如果採用特殊的透地雷達,那麼還有能力識別出潛藏在地下的掩體或者倉庫。”

他用帶着少許蠱惑的語氣繼續道:

“當然,實際情況越複雜,辨識出目標所要求的計算量就越大,再考慮到高超聲速武器的末段時間很短,所以現階段的彈載計算機或許無法實現過於精密的要求。”

“但我相信,未來總有一天,我們會用到這項技術的……”

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234章 女士之愛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463章 特殊待遇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544章 你敢跟他作對?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495章 霍爾效應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755章 分頭行動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84章 離間計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
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234章 女士之愛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463章 特殊待遇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544章 你敢跟他作對?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495章 霍爾效應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755章 分頭行動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84章 離間計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