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

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

滾動軸承這種東西看上去平平無奇,好像就是個圓環裡面塞點珠子或者圓柱體,但實際上球數、球徑、墊片角度、內外圈滾道溝曲率係數、徑向遊隙等一系列指標都會對軸承的表現和壽命產生明顯影響,需要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設定。

國產航發軸承,或者說國產軸承整體上面臨的問題非常複雜,從製造工藝、材料水平到設計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

很多時候甚至還不是單純的水平不夠,而是適配程度不夠,或者說選擇的關鍵參數有問題。

因此,小小的一個軸承,真要想改進的話,會涉及到力學、數學、材料學、機械設計等諸多學科,還真不是常浩南一個人就能解決的。

更重要的是,現在這功夫,國內專門研究軸承的課題組,幾乎都是機械或者車輛的學科背景,但航發使用的軸承,跟這些地方實際上還有不少區別……

丁高恆那邊的電話很快接通了。

實際上,正常流程要找丁高恆應該通過他的秘書,但常浩南恰好是少數可以直接聯繫到他本人的人。

“小常啊,找我是有什麼好消息了?”

“丁主任,我想請您給科工委下屬的幾所高校發個通知,詢問一下有關高速滾動軸承的研究和人才儲備情況。”

隨着二者之間聯繫的日益頻繁,已經不再需要每次都先花上幾分鐘時間寒暄,有任何問題開門見山就好。

“高速滾動軸承……你這是又接了什麼新項目?”

顯然,對於已經習慣了常浩南效率的丁高恆來說,前者哪怕再創造點什麼奇蹟,他都能做好心理準備。

“現在已經夠忙了,新項目肯定是沒有,還是咱們第三代渦扇大推的事情……還記得我上個月找您要到的那些航空發動機使用和維護數據麼?”

聽到這個問題,丁高恆頓時來了精神:

“當然記着,那段時間爲了給你搜集材料,辦公廳那邊連着加了快一個星期的班,各地的科工辦還有解放軍裝備口也被你一句話折騰的不輕,我估計啊,沒少有人在背後說我壞話。”

話雖如此,但當初聽到常浩南這個略帶不講道理的要求時,他其實還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電話這邊常浩南也半開玩笑地迴應道:

“放心吧丁主任,我都已經分析過了,等到那些數據轉化成更好用的裝備,下面的人就該念起您的好咯……”

常浩南的名字,在軍工口,尤其航空工業系統裡面已經基本上相當響亮,不過用戶跟他們上游的研發人員之間其實還是比較割裂的,除去極少數承擔試飛或者戰法研訓任務的特殊人員之外,其實很少有人關心自己手裡的裝備到底是經過一個什麼樣的流程設計出來的。

除非它像過去的卡拉什尼科夫一樣特別好用,或者像未來的21式作戰爹一樣特別難用。

總之大多數情況下,無論好壞,直接承受這個口碑的肯定是抓總負責研發的國防科工委,還有身爲甲方的總裝備部(或者總後勤部)。

不過丁高恆現在顯然沒工夫關注這些:

“分析過了……那麼多數據,伱用了半個多月就全都分析過了?”

每當他以爲自己已經可以用平常心面對常浩南的時候,後者就總是能給他整出點新花樣。

雖然靠統計學手段來對研究方向的重要性進行排序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但是受限於數據量和計算水平,這個領域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發展都並不明顯,也不怪丁高恆覺得意外。

“嗯……當然不是全靠我一個人,還有其他人負責錄入數據,以及製圖做表什麼的……不過結論確實很明顯,高壓壓氣機轉子前後的兩組軸承是航發最主要的故障因素,能佔到全部故障原因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不僅是我國面臨的問題,甚至也是發達國家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希望能在新一代渦扇發動機上解決它。”

實際上,常浩南對於這些數據的分析確實有那麼點人工大數據算法的意思,並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重生者身份,因此實在沒辦法解釋的過於詳細,只好把話題迅速轉移到具體的技術問題上來。 “原來如此……不過小常你等一下,可能不需要發通告那麼麻煩……”

丁高恆說完把電話聽筒放在桌面上,拿起另外一個只能接通內線的電話,讓秘書給自己送一份檔案過來,然後繼續對常浩南說道:

“我記得今年年初的時候,兵器工業總公司那邊報上來過一個相關材料,是一個有關建設軸承工業協會的申請……”

90年代末,隨着華夏的各種產品逐漸能夠走出國門,各製造行業對於標準化組織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但總管華夏工業領域發展的幾個部委規模卻日漸縮小,於是形成了不少這類自發組團的行業協會。

幾分鐘後,常浩南從電話裡聽到了一陣敲門聲。

“沒錯,冰城工業大學和西北工大那邊有幾個課題組正在研究這個方向,我會讓他們儘快聯繫你。”

……

科工委這套體制,在效率上確實沒的說。

僅僅兩天以後,一名叫做王欽黎的教授就帶着課題組的兩名研究生直接飛到了京城跟常浩南見面。

“王教授,您好。”

對方在過來之前就已經發過郵件,所以常浩南知道對方目前是冰城工業大學教授和機電學院的系主任。

雖說工作時要稱職務,但他這個主任跟丁高恆那個主任在地位上畢竟還是小有差別。

就連電子郵件最後的署名都是把教授放在最前面,顯然其本人也是更看重這個頭銜。

“常總,這次能親自參與到咱們的項目裡面,實在是太高興了”

王欽黎快步上前,滿臉興奮地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您是不知道,這段時間,我們學院的幾個教授,幾乎天天都在我這提您的名字,還有那個多物理場模擬器。”

“哦?”

聽到TORCH Multiphysics的常浩南倒也來了興趣:

“那他們對於這個軟件有沒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他知道,自己要是直接問評價,那必定只能得到一些意義不大的彩虹屁,所以莫不如更直接一些。

“這個麼,其實大家現在都還處在入門階段,連大部分的功能都還沒全都學明白,如果非要說的話……”

王欽黎低頭思索了片刻:

“就是希望能推出一些像是MATLAB那樣的工具包,尤其是面向生產端和一些只需要處理簡單問題的用戶,讓他們也從最基礎的算法開始學實在是有些難度。”

這道還真說中了火炬公司現在最大的短板,也就是軟件生態還沒有做起來。

很多MATLAB的工具包根本就不是MathWorks公司官方出品,而是由用戶或者其他企業編寫和發佈的,因此幾乎遍佈各行各業(雖然未必都好用),但火炬公司眼下顯然沒有這種條件,很多活還是隻能由自己來做。

“這確實是我們下一階段的主要計劃,而且這次我把您請過來,也正好有類似的想法,給TORCH Multiphysics設計一個專門面向軸承行業的高速滾動軸承動力學分析模塊,作爲軟件的DLC發佈。”

(本章完)

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560章 切割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82章 發動機故障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540章 領先一個身位的可能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636章 系統等級,LV5!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564章 歐洲人要繃不住了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516章 全無尾佈局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511章 幕間準備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255.第255章 “9910”工程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
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560章 切割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82章 發動機故障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540章 領先一個身位的可能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636章 系統等級,LV5!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564章 歐洲人要繃不住了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516章 全無尾佈局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511章 幕間準備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255.第255章 “9910”工程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