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路線之爭

第472章 路線之爭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座大型實驗室內,新晉教授馬修斯·布萊德正在和幾名得力助手正圍在一臺單級渦輪試驗機旁邊,準備啓動全新一輪的實驗。

這臺全新的設備是他們從牛津大學同行手裡直接買來的MT1型測試平臺,可以完整地對整個燃燒室-渦輪結構進行試驗,而不是僅僅研究單個葉片的情況。

實際上,這種國際協作正是西方國家在產業領域的最大優勢。

美國作爲整個集團的領袖,根本無需自己擁有每一個領域的關鍵技術,只要能夠完成國際分工和資源整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獲得最爲優質的資源。

當然,這樣做的代價是技術研發和工程實踐會逐漸脫節。

畢竟,技術資料可以保存,但工程經驗不能。

有經驗的工程師退休之後,如果沒能提前留下新一代的接班人,那麼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飛速消失。

當然,在眼下的90年代,剛剛打贏了冷戰的美國人並不會認爲這是個多麼大的問題。

“瑞吉娜,準備時間差不多了,去把實驗參數設定一下,布洛克,把測試用的樣品拿過來,準備開始測試。”

布萊德對站在設備另一邊的兩名研究生大聲喊道。

瑞吉娜伸出手臂,向他比了個OK的手勢。

布洛克則從一個包裝箱裡面取出了幾個尺寸頗大的渦輪盤,在另外兩個人的幫助下,把其中編號爲1的那個裝在了測試位置上。

這臺設備跟常浩南從410所訂製的那臺不同,是使用更容易控制、也更安全的電加熱方式,而不是霧化航油燃燒來生成熱氣流,所以在測試進行過程中也無需清空場地內的所有人員。

只要維持在安全距離以外就可以了。

幾分鐘後,控制檯上的三盞綠燈亮起,表示剛剛設定的整個實驗流程已經可以開始。

儘管裝置本身還需要一定時間升溫,不過這些都可以在設定好之後全自動完成。

並且數據也是在線實時讀取和記錄的。

麻省理工的實驗室,在這些硬件方面,也絕對是一等一的水平,相比於華夏那邊來說簡直就像兩個世界。

不算其它輔助設備,光是實驗室中間的MT1型測試平臺,就價值將近一百萬美元。

不過這並不重要。

作爲通用電氣重點贊助的課題組,布萊德教授並不缺這點“小錢”。

在兩種第四代發動機選型上敗於主要競爭對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之後,通用便迅速將目光投向了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NGAD)所搭配的第五代發動機。

眼前這項研究,就是通用電氣贊助項目中的一部分。

在第四代航空發動機上,無論普惠還是通用,都還能通過材料學手段,靠傳統的第二代主動冷卻技術力大磚飛。

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未來的第五代發動機,無論如何都需要全新的冷卻技術。

所以,錢不是重點,關鍵在於他需要儘快拿出成果來。

“瑞吉娜,記得重點關注一下渦輪入口處那個‘熱斑’的遷移狀況,尤其是2號實驗組和1號對照組之間的區別,不用等到整個實驗做完,只要這塊結果出來,就先送到我辦公室去。”

布萊德教授並不是個急性子,但通用公司派來的企業代表就站在旁邊,總不好繼續慢慢悠悠的。 這和社畜是一個道理,讓老闆看見一次你在摸魚,他就會懷疑你是不是一直在摸魚。

現在甲方爸爸來人,他怎麼也得表現出一點緊迫感才行。

“布萊德教授,我們看到你的課題組上個月發表了一篇名爲《氣膜冷卻結構流動和換熱特性研究》的論文,伱現在測試的這個樣品,也是基於論文中提到的冷卻射流疊加技術麼?”

通用的代表安德魯·戈爾茨坦看着眼前正發出轟鳴聲的實驗設備問道。

他雖然是負責項目管理的人員,但早年間學的也是熱力學專業,對於技術問題不至於一竅不通。

“怎麼可能……”

布萊德看了旁邊的戈爾茨坦一眼。

他把眼神中的鄙夷掩飾的很好:

“冷卻射流疊加在小型和微型燃機上面的效果不錯,但放大到這個尺寸的話,疊加效果根本到不了論文裡面提到的那個水平,更不可能解決渦輪入口工質參數不均勻帶來的熱量集聚問題。”

“所以那篇文章……”

戈爾茨坦只讀了本科就出來工作,對於科研中的這些事情並不是非常清楚。

“一些研究成果的邊角料罷了,我的學生們總歸需要畢業的。”

布萊德滿不在乎地回答道。

或許是覺得剛剛對金主派來的代表態度有些生硬,他又繼續解釋道:

“現在正準備測試的渦輪結構是使用了氣膜冷卻和衝擊冷卻的結合起來的層板冷卻,我們之前已經通過數值計算的手段,預測到了熱量積聚,也就是我剛剛說的‘熱斑’在整個渦輪通道里面的遷移規律。”

“這樣,就可以在它的遷移路徑上,針對性地使用多排縫射流進行衝擊冷卻,強化冷卻效果,而其它位置則繼續使用氣膜冷卻,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損失,最後的結果麼……”

說到這裡,布萊德停頓了一下。

他其實已經通過計算機算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但真正的測試結果馬上就出來了,後者顯然有更強的說服力。

“等着測試結果出來就知道了,總之,相比傳統方法會是一次革命性的進步。”

布萊德說完,志得意滿地整了整身上的實驗服,雙手插兜。

“在過去,由於熱斑的存在,導致整個渦輪部分的冷卻都必須按照那裡的溫度進行冗餘設計,對於冷卻功率浪費很大。”

“而我的新技術則可以解決這一點,把冷卻功率最大化地應用在該用的地方。”

這個解釋已經相當接地氣,就連戈爾茨坦也完全能夠聽懂。

“那布萊德教授,如果有人看了你們發的論文,會不會走上錯誤的研究方向?”

說話間,二人一前一後朝旁邊的辦公室走去。

“有可能會。”

布萊德腳步停在辦公室門口,轉過頭重新看向戈爾茨坦:

“但如果那樣,難道不是更好麼?”

(本章完)

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51章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963章 光輝也要搞改進型?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208章 你好,1997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578章 冒一次險!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612章 觀海的算盤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525章 跑得比耗子還快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43章 新改型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32章 出結果了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
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51章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963章 光輝也要搞改進型?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208章 你好,1997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578章 冒一次險!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612章 觀海的算盤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525章 跑得比耗子還快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43章 新改型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32章 出結果了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