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殊途同歸

“無人機……”孫琮捏着下巴想了想,有些不確定地問道,“艦載無人機對於航空指揮和助降系統的精度要求遠高於有人機,遼省號目前……是否具備這種能力?”

羅洋擺擺手:

“本來是存在風險的,但連海造船廠那邊的同志說,在這次出航之前專門進行了一次設備改造,現在已經沒問題了……至少應對單一架次無人機沒問題。”

說完,又轉頭看向李春蓬:

“春蓬同志,你的想法如何?”

然而,後者此時的心情卻比較複雜——

至少在目前的航空工業體系當中,無人機,尤其中小型無人機的地位仍然落後主力型號的有人機半檔。

即便像是無偵7/8/9這樣的戰略型號,研製工作也仍然由單一設計室主抓,而無法像殲15或殲20那樣上升到集團層面。

從整個預研辦公室的角度出發,能夠得到盛飛集團層面的資源補充,無疑有利於他們對全無尾佈局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

但他無法確定,這個“無人機項目”到底只是用於技術驗證,還是會中途發展成一個需要定型驗收的完整項目。

如果是後者,那麼他本人就很有可能錯過“雪鴞”計劃轉正立項的關鍵階段……

好在作爲過來人,羅洋很快就猜到了李春蓬的心思。

年輕人嘛,無非是害怕自己的成績最後被別人給摘了桃子。

他雖然告別高校已久,但也知道在學術圈裡,這種情況並不算罕見。

“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這突如其來的表態,讓李春蓬有些摸不着頭腦。

但很快,羅洋又繼續開口道:

“如果你準備重點攻關全無尾氣動佈局的理論研究,實在騰不出精力同時應付一個無人機型號的具體研製工作,那也可以推薦一位你覺得合適的同志,負責解決除了氣動以外其它方面的問題。”

話裡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

整個項目都以你爲主,不要有技術層面以外的顧慮。

既打消了前者的擔心,又幫他在旁人心中樹立起了“謙虛肯幹”的踏實形象。

反倒把李春蓬給搞得不太好意思了:

“羅總放心,我應該能兼顧得過來。”

眼見雙方達成默契,羅洋點點頭:

“你一直在跟航空動力集團那邊對接,在這方面可以請教一下對方的常浩南院士,他會比較有經驗……”

孫琮也跟着補充:

“這倒是,我記得當年最多的時候,常院士同時負責三個項目的開發工作,還能遊刃有餘地經常給我們開會……”

現場的氣氛頓時輕鬆起來……

李春蓬撓了撓頭:

“這我倒是聽航空動力集團那邊的同志說過……就是常院士現在主抓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製任務,平常基本都在懷柔科學城那邊,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再親自跟進全無尾飛行器的事情……”

……

答案,當然是有的。

實際上,當常浩南看到眼前這個全無尾佈局的方案時,整個人的第一反應是喜出望外。

因爲高超音速飛行器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控制效率、空氣阻力和飛行穩定性三者之間的平衡。對於一枚導彈來說,無論是滑翔式還是吸氣式,都不需要很高的氣動控制效率,就算需要在末端進行彈道調整或機動,也可以通過改變重心或者更加簡單粗暴的側推火箭來實現。

但如果是一架飛機,那麼要求就必定要嚴苛許多。

燃氣舵不可能長時間承受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尾焰溫度;

空氣舵如果面積太大就是阻力負擔,面積太小又無法實現足夠的控制效率;

矢量推進並不適用於衝壓發動機,況且超高速狀態下也不可能只靠矢量推進來維持穩定……

因此研究到最後,他拿出的解決方案几乎和李春蓬異曲同工——

並聯乘波體的機身當然和常規飛行器的升力體結構差異巨大,但在“去掉全部尾翼,利用超聲速流場壓縮和膨脹流動實現氣動增穩、結合嵌入式舵面實現飛行控制”的思路上,卻是別無二致。

並且,考慮到高超音速飛機仍然需要靠自身動力達成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的啓動條件,二者在機體佈局上的共性肯定要比理論上更多……

“這是你們內部討論出來的方案?”

他放下手中的資料,兩眼放光地看向李春蓬。

後者哪見過這副架勢,遲疑地點點頭:

“最開始是我們預研辦公室的一個思路,不過已經得到集團方面的確認了,羅總也承諾,會給我們劃撥一些資源用於技術驗證。”

“好啊,很好!”

常浩南已經快要壓不住嘴角上揚的弧度,只好以喝水進行掩飾——

原本他還苦於自己分身乏術,又找不到一個得力的幫手,準備把氣動佈局方面的問題放在雙模態衝壓發動機之後慢慢解決。

但瞌睡來了就有人遞枕頭。

幫手這不就來了?

當然,興奮歸興奮,他也不可能上來就對這樣一位比自己還年輕幾歲的後輩委以重任。

無論如何要先摸個底:

“春蓬同志,你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缺少一個抓手。”

李春蓬再次打開了那張3D渲染圖,然後把電腦調轉180°朝向常浩南,解釋道:

“我們已經通過一個乾淨的理想化氣動模型,在理論層面確定了氣動增穩設計的基本可行性,但實際飛行器要面對的情況比氣動模型複雜得多,比如有飛行員,要設置一個座艙,有任務載荷,要設置一個彈艙,飛行要消耗燃油,所以重心和升力中心的關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些都會對氣動增穩的效果產生影響。”

“要想把理想化模型變成一架真正的飛機,需要完成一系列參數化設計,但我們暫時拿不準,應該從哪裡切入。”

常規飛機的操縱力矩本質上是由一個物理結構直接提供的,因此氣動設計屬於加減法。

但全無尾佈局因爲氣動增穩效應的存在,氣動設計至少屬於乘除法,甚至冪次運算,比常規佈局多了至少兩個自由度。

一時間確實不太容易找到切入點。

“前體設計和我們今天討論的部分關係不大,所以我們只考慮後體問題。”

常浩南把模型放大,然後拿起一支筆,在尾部型面處比劃了一下:

“單側後體型面主要控制曲線包括一條後體脊線曲線和兩條後體控制截面曲線,所以相關型面參數就可以被歸納爲後體側向投影面積、後體脊線形狀和後體控制截面形狀三項……”

“……”

一開始,李春蓬還以爲,對方最多會向自己提供一個大概的方向,因此只是認真聽着。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這是一個頗爲完整的研究方案,根本不是靠腦子就能記下來的。

“常院士您等等,我寫一下……”

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458章 良性循環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600章 氣動增穩,這下總算是用上了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0章 殲8大戰F22?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
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458章 良性循環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600章 氣動增穩,這下總算是用上了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0章 殲8大戰F22?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