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

“可以。”

王曉模果斷回答道:

“之前我應該跟你提過,14所幾年前就在研發一款艦載的相控陣雷達,陣面尺寸是4米*4米,當時正受制於大尺寸箱體的結構加工和機電耦合問題,一直落不了地。”

常浩南當然清楚,對方口中的這個雷達就是346型。

倆人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說起來過。

“沒錯。”

他點了點頭:

“我記着TORCH Multiphysics軟件發佈之後,我們火炬集團剛開始接計算業務的時候,我還特地囑咐過負責這塊的同志,說如果有來自電科14所的項目請求,可以優先執行,但後來好像一直都沒收到。”

“因爲14所後來組織了一個攻關團隊,還專門派人去你們那學習過,最後把陣面的設計問題給攻下來了。”

王曉模解釋道:

“現在第一面346相控陣雷達的原型機已經裝到畢昇號上面去了,正在測試當中,目前沒發現什麼結構上問題,說明16平方米級別的陣面,我們還是可以搞定的。”

“目前就是咱們這個第二代T/R組件裡面的砷化鎵,良品率實在上不來,所以第二面陣已經斷斷續續造了一年多了,估計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完工。”

之前他就提到過,如果能尋求到穩定的進口渠道或者實現國產,那麼14所希望能在346雷達上面使用砷化鎵-雙極硅混合元器件。

現在看來,國產化是實現了,但沒完全實現。

不過這種事情不用急。

只要能有持續不斷的訂單,生產技術更新迭代就屬於順理成章的過程。

就像是造相控陣天線陣面一樣。

前些年規劃空警200的時候,王曉模還說需要靠工人用銑刀手工製作。

結果沒過多長時間,火炬-C.B.法拉利集團成立,推出的第一個產品MS45T,就解了燃眉之急。

去年年底常浩南看報表的時候,發現電科集團已經不聲不響地陸續買了將近三位數……

而後面第二個四軸聯動型號,電科也是首批啓動用戶。

基本已經是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了。

……

聊了一會關於空警200的事情之後,常浩南看氣氛已經差不多,便向另外二人說起了自己此行的具體任務。

“其實我剛纔就想問了。”

作爲雷達專家,王曉模顯然也對這個課題很感興趣:

“你說的這個雷達目標識別……應該不只是區分敵我那麼簡單吧?”

“那是當然。”

常浩南說着從公文包裡掏出早已準備好的資料遞過去:

“其實也不只是雷達,我的階段性目標,是希望能通過對多傳感器所捕獲的信號特徵進行提取和分析,來具體判斷目標的性質。”

“比如雷達檢測到一個速度幾十公里每小時的回波,那到底是鳥羣還是低速飛行的直升機?”

“或者可見光波段上拍到了一個非常模糊的圖像,那麼它有可能是一棟房子,還是單純的地形色塊?”

“再或者,聲吶監聽到一段噪音,到底是生物、海洋背景、還是一艘潛艇?”

“……”

“等一下等一下……”

聽着常浩南越說越遠,王曉模趕緊伸手製止。

一來是他擔心再繼續聽下去,空警200在自己心裡就要從小甜甜變成牛夫人了。

二來,則是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一種神奇的可能: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可以通過雷達發射電磁波給目標成像,然後藉此判斷對方,比如說是飛機的具體型號,或者地面目標是坦克還是卡車?”

這絕對是全世界各國航空兵都夢寐以求的功能。

雖然理論上,敵我識別可以靠IFF天線或者數據鏈來完成。

但實際操作中,IFF由於功率且頻率高,因此作用距離很短。

尤其在異常天候條件下,誇張點說,作用距離不如某些戰鬥部較大的防空導彈的殺傷半徑。 而數據鏈……

至少在2000年這會,哪怕是美軍,也無法保證戰區內的所有飛機都有效接入到LINK16裡面。

哪怕在硬件上都裝了終端,但數據傳輸帶寬也會爆炸。

所以,要想在目視距離以外判斷一個目標到底是敵是友,其實沒什麼特別穩妥的辦法。

但如果常浩南提供的技術可以做到用機載雷達分辨出目標的外形。

那就不一樣了——

你看見一架F16,難道還能不知道是哪邊的?

這個思路,倒是讓常浩南眼前一亮。

只是很可惜。

他思索片刻之後,還是搖了搖頭:

“至少現在還不行。”

“以目前的技術,釐米波和分米波雷達的分辨率實在是不夠,最多能看出來目標到底是個車還是個房子,毫米波雷達的精度倒是夠了,但探測距離又不夠,幾乎跟目視差不多,如果用上合成孔徑技術,那成像時間太長,探測不到高速目標……”

“嗯……”

雖然想法被否定,但王曉模倒並不沮喪。

畢竟常浩南只是說現在不行,沒說原理上不行。

說明未來可期。

這個時候,旁邊一名隨行的海軍軍官突然插了一句話:

“聽上去……這種技術好像不太適合對付車輛或者飛機,反而適合搜索海上目標……”

“一架殲8和一架F16在雷達眼裡很難說有什麼特別大的不同,但一艘航空母艦和一艘油輪,或者其它的什麼大型船隻……雖然RCS可能差不多,但因爲平直甲板的存在,信號特徵的區別應該還是挺明顯的……”

“!”

“!”

“!”

話音未落,常浩南、王曉模和樑紹修三人幾乎同時轉頭,看向了那名海軍少校。

後者被三人直勾勾地瞅着,頓時覺得有點頭皮發麻,當即氣勢一弱:

“那什麼,我就隨便一說……”

“不。”

常浩南擡起手:

“這可不是隨便一說。”

“這可不是隨便一說。”

他和王曉模異口同聲地說道。

只不過,兩個人此時想到的事情,是不一樣的。

王曉模是覺得,這個技術或許更適合用在反潛/巡邏機上面,用於在安全距離上跟蹤監視敵方艦隊,以及在複雜海域中找到圍殼、通氣管或潛望鏡的信號特徵。

而常浩南的想法則是——

在前世關於反艦彈道導彈具體制導方式的諸多江湖傳聞當中,似乎就有類似的技術路線。

儘管在很多年前的反艦導彈中,“挑個RCS最大的砸下去”就已經成爲了目標搜索過程中的首要原則。

不過,隨着艦艇低RCS技術的不斷髮展,以及各種雷達反射誘餌的裝備,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已經有些過時了。

而相比於目標失的,更麻煩的問題在於某些民用船隻——比如漁船,雖然體積可能不大,但因爲外形原因往往有着遠超排水量標準的RCS,導致反艦導彈很容易命中目標附近,乃至航路上的吃瓜羣衆。

以量取勝的普通反艦導彈倒是還好,大不了多打幾枚,或者本來想打航空母艦最後命中了旁邊的驅逐艦,那也不虧。

但每一發都極其精貴的反艦彈道導彈,乃至反艦高超音速導彈顯然禁不住這麼消耗。

所以,就需要一個辦法,把高價值的目標從視野中分辨出來。

而如同剛纔那名軍官所言,平直甲板的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作爲最有價值的兩種目標,信號特徵恰好非常特殊……

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208章 你好,1997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175章 重熔層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1540章 領先一個身位的可能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571章 C919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597章 試飛F14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606章 多重曝光第175章 重熔層284.第284章 覆盤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239章 反衛星?283.第283章 溜了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
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208章 你好,1997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175章 重熔層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1540章 領先一個身位的可能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571章 C919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597章 試飛F14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606章 多重曝光第175章 重熔層284.第284章 覆盤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239章 反衛星?283.第283章 溜了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