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

兩天之後,首飛當日,清晨。

試飛站跑道旁邊搭建起來的看臺上面人頭攢動,從最高領導到空軍方面派出的技術代表,無不翹首以盼着華夏第一架自主設計製造的三代機首飛昇空。

大約一小時前,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機場上空泛起了薄薄的晨霧,讓大家一度開始擔心首飛工作還能否順利進行,不過隨着太陽升起,霧氣很快被驅散一空,天氣總算恢復到了預報中所稱的晴好狀態。

總裝車間裡面,由於已經有了前面幾次地面測試的經驗,因此132廠和試飛站工作人員之間的配合已經算是輕車熟路,很快把飛機的前輪固定在了專用牽引車的夾具上。

宋聞聰和薛熾夀二人都破天荒地穿起了西裝。

平日裡其貌不揚,且因爲經常出入廠房都弄得不太修邊幅的兩位一旦打扮起來,還真有了幾分儀表堂堂的感覺。

一名工程師從不遠處一路小跑過來:

“報告,十號工程1001號原型機首飛前檢查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說完把手中拿着的一份文件遞了上來。

試飛總師辛嘯文、總設計師宋聞聰、總工程師薛熾夀和飛機總裝負責人許德四人依次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着眼前已經準備就緒的飛機,薛熾夀百味雜陳之下只說出了兩個字:

“出發!”

隨着他的一聲令下,飛機牽引車發出一陣低沉的轟鳴聲,隨後牽引着11噸重的飛機輕盈起步——

由於飛行過程預計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爲了減小起飛重量,只是加註了比較少的燃油。

即便等一會飛行員坐上去之後,這架飛機的實際推重比也會超過1.1。

宋聞聰注視着這架可以說傾注了自己近十五年來全部心血的戰機,眼角已經微微發紅。

實際上,自從擔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以來,他陪着這架飛機的時間,遠比陪着家人的時間要長的多。

因此毫不誇張地說,殲10對於他,就好像是親生兒女一般。

對於所有參與其中的設計和製造人員而言也一樣。

有太多人把全部的青春、熱血乃至生命都留給了十號工程。

“走,我們也過去吧,別讓現場的人等太長時間了。”

跟1001號原型機第一次離開總裝車間進行發動機啓動測試那次類似,沒有人坐上旁邊已經準備好的客車,而是分成左右兩撥跟着走在滑行道邊上。

薛熾夀那臺二八大槓輪胎被紮了,所以沒辦法像上次那樣騎在最前面,只好站在飛機牽引車車頭旁邊的踏板上給飛機開路。

不過這些許遺憾在到達試飛現場之後很快就被驅散了——

觀禮臺上的幾乎所有人,在看到飛機出現在跑道末端的那一刻,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這是他們對這架飛機,對十號工程的研發人員所表達出的認可和敬意。

首席試飛員雷強早已經等在這裡,

前一天晚上,心理素質歷來良好的他,破天荒地失眠了。

對於十號工程的試飛任務,要說完全不緊張,那絕對是假的。

剛纔飛行前的例行體檢,平時心跳才60出頭的他直接測出了最高125的數據。

不過這種緊張並不是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而是對於這架飛機。

作爲從1993年起就參與到飛機設計研發和製造過程中的試飛團隊成員,雷強對於殲10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宋聞聰等人。

他一言不發地向跟在殲10後面的宋聞聰和常浩南等一行人敬了個長長的軍禮,然後轉身登機。

常浩南在重生前聽過雷強的報告會,因此記得非常清楚,原來的時間線上,雷強曾經在首飛之前做出過一個有些違反紀律的表態——

“只要飛機不在空中解體,哪怕是摔機,我也保證摔在跑道上!”

但是這一次,全程參與了試飛前準備工作的常浩南倒是沒有聽到過。

這多少讓他感到了幾分欣慰——

前世的1001號原型機在首飛之前確實坎坷頗多,被髮動機事故重傷兩次不說,在滑行測試中也出過不少小毛病,才把試飛日期推遲了差不多半年時間。

而現在,他的研究成果一路保駕護航着這架飛機順順利利地走到了首飛環節。

試飛團隊的信心,也明顯因此而充足了很多。

……

另外一邊,坐進飛機座艙裡的雷強做了兩個深呼吸,開始按照流程一個一個檢查飛機的動作和開關。

當注意力集中在飛行上面之後,他的內心也隨着手上的動作而逐漸放鬆下來。

這就是頂級試飛員的素質。並不是說他們不會緊張。

而是他們可以克服緊張。

“地面檢測流程完畢,準備啓動發動機。”

無線電中傳來雷強已經完全平靜的聲音。

“收到,準備啓動發動機。”

辛嘯文回答道。

隨着一陣短促而輕微的振動,噴氣式發動機特有的轟鳴聲響起。

這平時聽來尖銳的噪音在現場所有人耳中卻如同仙樂。

發動機啓動成功。

很快,飛機周圍的輔助車輛陸續撤走,首飛環節,正式開始。

座艙裡的雷強左手推動節流閥,同時雙眼緊盯着轉速錶。

他特地比平時推得更猛,而且更生硬了一些,就像一個第一次坐進戰鬥機機艙的菜鳥那樣。

過去的老飛機,甚至也包括一些早期的三代機,發動機轉速變化是完全跟着節流閥的動作走。

如果是在一輛車上面,這或許可以被稱之爲所謂“駕駛樂趣”,但對於飛機來說絕對不是。

開飛機只需要安全,不需要樂趣。

過於生猛或者頻繁地變化油門位置很可能導致發動機出現故障,因此這要求飛行員哪怕在最激烈的空戰中,也要分出心思來時刻關注發動機的工作情況,顯然是一項巨大的額外負擔。

但是在這架飛機上,轉速錶指針轉動的速度只是均勻地變快了不少,卻並沒有因爲動作的生澀而出現半點不穩定。

顯然,飛控程序裡面的發動機穩定性控制系統正在發揮作用。

“真是完美……”

雷強在心裡想到。

轉速提升變快,是忠實反應飛行員突然推杆,也就是劇烈加速的操作意圖。

而均勻變快,則是在幫助飛行員保障飛機的工作狀態穩定。

對於他這樣飛過上萬小時,二十多個機型的老試飛員來說,這個功能或許不太重要。

但對於更廣大的普通飛行員來說,簡直就是從手動擋進入自動擋的飛躍。

而且這自動擋還是換擋邏輯順暢、調校極其完美的AT變速箱。

當發動機轉速提升到30%時,他鬆開了剎車手柄。

飛機開始在滑行道上輕盈地加速,很快到達了預定的起飛位置。

藉着眼角的餘光,雷強通過座艙裡的後視鏡注意到,跑道盡頭和管理臺上,都有不少人在抹眼淚。

不遠處的另外一條跑道上,一架從兄弟單位借調過來的教練8也同樣在加速。

那上面坐着的是首席伴飛試飛員李勇,以及一名攝影師。

蓉飛試飛站原本只安排了一架殲教5做伴飛飛行,但在常浩南的堅持下,還是換了座艙條件和視野條件更好的型號。

之前做過伴飛的常浩南清楚,以殲教5那個比殲教7還糟糕的座艙視野,幾乎不可能拍出什麼好的照片。

一方面是首飛結束後,還需要這些照片來確認一些情況。

另一方面則是常浩南的一點私心——

軍宣這個業務,還是得提前抓起來……

雷強再次推動節流閥,讓發動機轉速逐漸提升到最大。

1001號原型機只用了大約300米的跑道就達到了離地速度,甚至比跟在旁邊的教練機更快。

雷強右手輕輕向後帶杆,鴨翼立即輕盈轉動,將擡頭力矩忠實地反饋到飛機上面。

只是這一個動作,就把殲10這個氣動設計的敏捷性原原本本地展現了出來。

因爲幾乎就在他拉桿的同一時間,隨着一陣超重感傳來,1001號原型機,正式首飛!

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43章 新改型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94章 焉知非福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93章 首見殲10(上)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857章 大地之眼
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43章 新改型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94章 焉知非福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93章 首見殲10(上)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857章 大地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