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

兩天之後,首飛當日,清晨。

試飛站跑道旁邊搭建起來的看臺上面人頭攢動,從最高領導到空軍方面派出的技術代表,無不翹首以盼着華夏第一架自主設計製造的三代機首飛昇空。

大約一小時前,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機場上空泛起了薄薄的晨霧,讓大家一度開始擔心首飛工作還能否順利進行,不過隨着太陽升起,霧氣很快被驅散一空,天氣總算恢復到了預報中所稱的晴好狀態。

總裝車間裡面,由於已經有了前面幾次地面測試的經驗,因此132廠和試飛站工作人員之間的配合已經算是輕車熟路,很快把飛機的前輪固定在了專用牽引車的夾具上。

宋聞聰和薛熾夀二人都破天荒地穿起了西裝。

平日裡其貌不揚,且因爲經常出入廠房都弄得不太修邊幅的兩位一旦打扮起來,還真有了幾分儀表堂堂的感覺。

一名工程師從不遠處一路小跑過來:

“報告,十號工程1001號原型機首飛前檢查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說完把手中拿着的一份文件遞了上來。

試飛總師辛嘯文、總設計師宋聞聰、總工程師薛熾夀和飛機總裝負責人許德四人依次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着眼前已經準備就緒的飛機,薛熾夀百味雜陳之下只說出了兩個字:

“出發!”

隨着他的一聲令下,飛機牽引車發出一陣低沉的轟鳴聲,隨後牽引着11噸重的飛機輕盈起步——

由於飛行過程預計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爲了減小起飛重量,只是加註了比較少的燃油。

即便等一會飛行員坐上去之後,這架飛機的實際推重比也會超過1.1。

宋聞聰注視着這架可以說傾注了自己近十五年來全部心血的戰機,眼角已經微微發紅。

實際上,自從擔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以來,他陪着這架飛機的時間,遠比陪着家人的時間要長的多。

因此毫不誇張地說,殲10對於他,就好像是親生兒女一般。

對於所有參與其中的設計和製造人員而言也一樣。

有太多人把全部的青春、熱血乃至生命都留給了十號工程。

“走,我們也過去吧,別讓現場的人等太長時間了。”

跟1001號原型機第一次離開總裝車間進行發動機啓動測試那次類似,沒有人坐上旁邊已經準備好的客車,而是分成左右兩撥跟着走在滑行道邊上。

薛熾夀那臺二八大槓輪胎被紮了,所以沒辦法像上次那樣騎在最前面,只好站在飛機牽引車車頭旁邊的踏板上給飛機開路。

不過這些許遺憾在到達試飛現場之後很快就被驅散了——

觀禮臺上的幾乎所有人,在看到飛機出現在跑道末端的那一刻,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這是他們對這架飛機,對十號工程的研發人員所表達出的認可和敬意。

首席試飛員雷強早已經等在這裡,

前一天晚上,心理素質歷來良好的他,破天荒地失眠了。

對於十號工程的試飛任務,要說完全不緊張,那絕對是假的。

剛纔飛行前的例行體檢,平時心跳才60出頭的他直接測出了最高125的數據。

不過這種緊張並不是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而是對於這架飛機。

作爲從1993年起就參與到飛機設計研發和製造過程中的試飛團隊成員,雷強對於殲10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宋聞聰等人。

他一言不發地向跟在殲10後面的宋聞聰和常浩南等一行人敬了個長長的軍禮,然後轉身登機。

常浩南在重生前聽過雷強的報告會,因此記得非常清楚,原來的時間線上,雷強曾經在首飛之前做出過一個有些違反紀律的表態——

“只要飛機不在空中解體,哪怕是摔機,我也保證摔在跑道上!”

但是這一次,全程參與了試飛前準備工作的常浩南倒是沒有聽到過。

這多少讓他感到了幾分欣慰——

前世的1001號原型機在首飛之前確實坎坷頗多,被髮動機事故重傷兩次不說,在滑行測試中也出過不少小毛病,才把試飛日期推遲了差不多半年時間。

而現在,他的研究成果一路保駕護航着這架飛機順順利利地走到了首飛環節。

試飛團隊的信心,也明顯因此而充足了很多。

……

另外一邊,坐進飛機座艙裡的雷強做了兩個深呼吸,開始按照流程一個一個檢查飛機的動作和開關。

當注意力集中在飛行上面之後,他的內心也隨着手上的動作而逐漸放鬆下來。

這就是頂級試飛員的素質。並不是說他們不會緊張。

而是他們可以克服緊張。

“地面檢測流程完畢,準備啓動發動機。”

無線電中傳來雷強已經完全平靜的聲音。

“收到,準備啓動發動機。”

辛嘯文回答道。

隨着一陣短促而輕微的振動,噴氣式發動機特有的轟鳴聲響起。

這平時聽來尖銳的噪音在現場所有人耳中卻如同仙樂。

發動機啓動成功。

很快,飛機周圍的輔助車輛陸續撤走,首飛環節,正式開始。

座艙裡的雷強左手推動節流閥,同時雙眼緊盯着轉速錶。

他特地比平時推得更猛,而且更生硬了一些,就像一個第一次坐進戰鬥機機艙的菜鳥那樣。

過去的老飛機,甚至也包括一些早期的三代機,發動機轉速變化是完全跟着節流閥的動作走。

如果是在一輛車上面,這或許可以被稱之爲所謂“駕駛樂趣”,但對於飛機來說絕對不是。

開飛機只需要安全,不需要樂趣。

過於生猛或者頻繁地變化油門位置很可能導致發動機出現故障,因此這要求飛行員哪怕在最激烈的空戰中,也要分出心思來時刻關注發動機的工作情況,顯然是一項巨大的額外負擔。

但是在這架飛機上,轉速錶指針轉動的速度只是均勻地變快了不少,卻並沒有因爲動作的生澀而出現半點不穩定。

顯然,飛控程序裡面的發動機穩定性控制系統正在發揮作用。

“真是完美……”

雷強在心裡想到。

轉速提升變快,是忠實反應飛行員突然推杆,也就是劇烈加速的操作意圖。

而均勻變快,則是在幫助飛行員保障飛機的工作狀態穩定。

對於他這樣飛過上萬小時,二十多個機型的老試飛員來說,這個功能或許不太重要。

但對於更廣大的普通飛行員來說,簡直就是從手動擋進入自動擋的飛躍。

而且這自動擋還是換擋邏輯順暢、調校極其完美的AT變速箱。

當發動機轉速提升到30%時,他鬆開了剎車手柄。

飛機開始在滑行道上輕盈地加速,很快到達了預定的起飛位置。

藉着眼角的餘光,雷強通過座艙裡的後視鏡注意到,跑道盡頭和管理臺上,都有不少人在抹眼淚。

不遠處的另外一條跑道上,一架從兄弟單位借調過來的教練8也同樣在加速。

那上面坐着的是首席伴飛試飛員李勇,以及一名攝影師。

蓉飛試飛站原本只安排了一架殲教5做伴飛飛行,但在常浩南的堅持下,還是換了座艙條件和視野條件更好的型號。

之前做過伴飛的常浩南清楚,以殲教5那個比殲教7還糟糕的座艙視野,幾乎不可能拍出什麼好的照片。

一方面是首飛結束後,還需要這些照片來確認一些情況。

另一方面則是常浩南的一點私心——

軍宣這個業務,還是得提前抓起來……

雷強再次推動節流閥,讓發動機轉速逐漸提升到最大。

1001號原型機只用了大約300米的跑道就達到了離地速度,甚至比跟在旁邊的教練機更快。

雷強右手輕輕向後帶杆,鴨翼立即輕盈轉動,將擡頭力矩忠實地反饋到飛機上面。

只是這一個動作,就把殲10這個氣動設計的敏捷性原原本本地展現了出來。

因爲幾乎就在他拉桿的同一時間,隨着一陣超重感傳來,1001號原型機,正式首飛!

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517章 殊途同歸317.第317章 巧合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758章 流形學習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726章 41的大勝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58章 項目進展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239章 反衛星?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599章 早晚有這麼一天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42章 破格,直博!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627章 自信的ASML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
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517章 殊途同歸317.第317章 巧合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758章 流形學習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726章 41的大勝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58章 項目進展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239章 反衛星?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599章 早晚有這麼一天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42章 破格,直博!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627章 自信的ASML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