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項目進展

林示寬幾人也都是名校畢業,能力方面自然是不差的,因此在姚夢娜指出他們的問題之後,幾個人幾乎是立即就明白了後面應該怎麼做,然後立即投入了新一輪工作中。

“對了,麻煩你們把之前的氣動建模拷貝給我一份。”

常浩南看着重新回到工位上準備開乾的幾個人趕緊說道,生怕慢上一點他們就把之前的設計文件給刪了。

“之前的?可是剛剛不是才說……”

林示寬有些茫然地回過頭看向常浩南。

“要修改設計確實很麻煩,但我是準備對原設計做流體力學分析,所以只要你們模型的精度夠高就可以。”

聽到常浩南的解釋之後,林示寬臉上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

那是乙方在發現自己之前做過的廢案竟然還能廢物利用時候的表情。

“那肯定沒問題,這方面我們還是敢保證的。”

“另外,林組長,你們這邊有沒有A彈氣動外形的建模?”

華夏從意大利引進的阿斯派德空對空導彈在內部一般簡稱爲A彈,是目前華夏空軍僅有的兩種可以超視距攻擊的導彈之一。

“嗯……A彈的測繪仿製工作不是我們所進行的,所以三維建模還沒做。”林示寬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後說道:“但是有之前把紙質圖紙轉爲數字化時候保留的二維設計圖。”

“那個也行,反正A彈的氣動建模很簡單,我自己做好了。”

幾分鐘後,常浩南手裡拿着兩張軟盤,坐到了靠窗的一臺電腦前面。

數字化設計組因爲遲遲不出成果因此也不太受重視,全組算上林示寬自己也才寥寥五個人,所以機房裡的空機位很多。

姚夢娜也順勢坐在了離他最近的另一個位置上。

“你這就準備開始做全機氣動分析了?”

“全機倒是還不急,那個得一段時間,我先做一下機翼部分的。”

常浩南說着已經打開了CATIA,開始對模型進行分析前的處理。

隨着他手上飛快地進行操作,三個之前已經建模完成的導彈掛架逐漸被“安裝”在了左側機翼的下面。

大部分飛機的氣動外形接近左右對稱,加上這年頭的電腦性能實在糟糕,因此可以取半模進行分析,另外一邊就不用管了。

“我覺得……你應該拿A彈做例子給他們演示一下。”

姚夢娜看着常浩南的動作,不由得回想起了倆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對方也是在用CATIA對一架米格21進行建模。

只不過不知道爲什麼,之後她就再沒看到常浩南展示過那種非人般的操作速度了。

“嗯……也行。”

話音剛落,數字化設計組的幾個人就飛快地搬着椅子坐到了常浩南周圍,甚至連最開始提出建議的姚夢娜都幾乎沒反應過來。

實際上剛剛就有人注意到了常浩南這邊超乎尋常的工作效率,但又擔心後者並非601所的員工,貿然過來圍觀一方面不太禮貌,另一方面似乎也有偷師之嫌。

現在既然得到了人家正主的同意,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顧慮了。

“我們在對離散數據進行參數化之前,要先考慮離散數據的擬合問題,擬合問題又可以分爲插值和逼近兩種方法……”

因爲阿斯派德是意大利人設計的空空導彈,所以它的曲面本來就是以參數多項式形式表示的,建模過程並不複雜,所以常浩南重點講解的還是如何利用參數多項式構造麴線或者曲面。

實際上一些優秀的數據參數化方法本身也是歐美各大飛機制造商內部的不傳之秘,常浩南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後世的經驗來介紹一些原則和技巧。

“……”

“由於軟件中對曲面片的表達一般採用四邊面片形式,所以對三角型外形曲面的表達都會出現邊退化爲點的情況。這種在三角曲面片的形式在數字化外形設計中是一個致命的陷阱,它會導致在退化點附近法矢爲零的情形。”

“這在外形設計階段一般不會有問題,危機爆發在結構設計階段,就是因爲零法矢的出現,結構件無法進行操作,甚至不能構型,導致整個相關設計過程需要完全推翻重來。”

當常浩南說到對飛機設計中大量存在的三角曲面片的處理方式時,他聽到身後傳來了環繞立體聲一般的大喘氣聲音。

那種感覺大概和程序員面對自己十年前寫的既沒有換行也沒有註釋的屎山代碼,但又必須debug的時候差不多。

顯然,剛剛說的這個錯誤直接命中要害,恐怕他們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是這麼處理的。

因此在他說出解決辦法是“將三角的頂點拉開成兩點,將三角曲面片在允許的公差範圍內變形爲四角曲面片”之後,六個人中的四個當即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進行修改,只留下了林示寬和另外一個人繼續留在原位。

實際上常浩南後世參與殲轟7A的外形設計時,就被同樣的錯誤給坑過,爲此花了好幾個月時間全面返工。

所以他纔會對此記憶猶新。

好在林示寬他們之前的進度就不快,需要改動的任務量也還能接受。

“話說,常博士,你這突然要給A彈做建模,應該不只是爲了給我們幾個講課吧?”

眼看着常浩南手頭的建模工作已經結束,兩發導彈的氣動模型也被掛在了機翼下方的掛機上,林示寬撓了撓頭詢問道。

“當然不是,實際上我是準備用CFD/CSD耦合法分析帶彈情況下飛機的副翼操縱性能、機翼載荷分佈和結構彈性變形問題。”

“帶彈情況下?”林示寬愣了一下:

“但是八三工程還沒開始進行帶彈試飛啊。”

“數字化設計和空氣動力學模擬本來就是爲了指導設計和試飛工作,當然要在試飛之前完成才行。”

剛剛一直沒說話的姚夢娜單手扶額,露出一臉無奈的表情。

“這……”

這個道理林示寬當然懂,但實際情況是他們這個數字設計組自從成立開始就一直是在追趕項目進度,久而久之地都快形成思維慣性了。

“不僅如此,根據我之前對三角翼氣動特性的研究,這架飛機在超音速狀態下帶彈飛行時,氣動舵面,尤其是副翼操縱效率會因爲翼面氣流乾擾而劇烈降低,所以我現在要用模擬的方式驗證一下,看看應該怎麼改進。”

“啊?”

林示寬的表情已經幾乎是瞠目咋舌。

(⊙?⊙)

第132章 上新聞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922章 驚天一撞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963章 光輝也要搞改進型?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74章 保研面試第74章 保研面試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74章 保研面試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42章 破格,直博!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
第132章 上新聞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922章 驚天一撞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963章 光輝也要搞改進型?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74章 保研面試第74章 保研面試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74章 保研面試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42章 破格,直博!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