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

到這裡,常浩南突然想起來在剛纔答辯開始之前,唐林天曾經說過“這可能是最後一次這麼叫你”之類的話。

原來是在這等着呢……

對於他來說,這絕對可以算是個不小的驚喜了。

留校任教,是常浩南早就已經做好的決定,至於那幾個主任的頭銜,也不過是把早就擔任的職務正式轉了正。

但這個年代,還沒有後世那一堆什麼傑青優青之類的帽子,包括先聘任爲研究員再非升即走這條專門面向青年教職人員的路也尚不存在。

因此,能一步到位直接定級教授,甚至還是二級教授,確實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99年這會的x級教授,還是1956年時候確定的分類方式,原則上只跟工資待遇掛鉤,和後來2007年開始的那套教職工13級分級制度不能完全等同。

不過在最頂層的教授部分,標準倒是差不太多。

一級教授,基本就只有院士/學部委員,極少有例外。

而二級教授,非要說的話……

大概相當於“半步院士”。

答辯委員會中的袁相埡目前就在這一步。

基本上算是半隻腳踏入了院士境,只要不出什麼大問題,以及活的足夠久,等到有位置空缺出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評上院士。

而常浩南年僅24歲便走到了相同的位置,在年齡方面毫無疑問有着絕對的優勢……

總之,這一波帶來的震撼可比剛纔大多了。

畢竟區區一個博士學位,在場的人基本都有,常浩南無非是拿學位的時候年輕一些。

但二級教授……

除了事先就知情的幾人以外,包括常浩南、答辯秘書、還有後面進來的工作人員都給整沉默了。

尤其是答辯秘書。

他勤勤懇懇地工作了快二十年,如今還是三級教授……

頓時成爲了職稱方面的最低點。

要說沒點羨慕嫉妒恨,那肯定不現實。

不過稍微有點腦子的人也都清楚,這個情況實在是很難碰瓷……

“祝賀常教授。”

“恭喜……”

調整好了心態的答辯秘書也走過來,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常教授……應該算是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了吧?”

“算不上算不上……”

常浩南趕緊擡起手向下壓了壓,同時回答道:

“就我知道的,查爾斯·費夫曼在20歲博士畢業,22歲就被芝加哥大學聘爲教授,相比起來,我還是有一些進步空間的……”

答辯秘書並非數學專業出身,對查爾斯·費夫曼自然不算了解,因此聽到這個回答之後一時間也整不清常浩南到底是謙虛還是秀優越。

但不管怎樣,對方說的有鼻子有眼,應該是真的,於是他接着改口道:

“那至少在國內,應該算是最年輕的了……不管怎麼樣,恭喜您”

“好吧……謝謝。”

在陣陣道喜聲中,自宣佈過對常浩南的聘任結果之後便沒再開口過的唐林天離開座位,來到常浩南身邊。

會議室裡面頓時安靜下來。

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唐林天身上。

視線中帶着七分好奇,以及三分期待——

剛剛的消息已經夠勁爆了,但看這架勢好像是還有更大的消息?

“咳咳……”

雖然站起身來的瞬間就已經達到了冷場的效果,但唐林天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咳嗽了兩聲:

“下面的消息,需要由我跟小……呃,跟常教授共同宣佈。”

話音落下,常浩南也緊接着站起了身。

實際上,這正是他的答辯會選在火炬集團進行的原因。

稍微停頓了片刻之後,常浩南接着唐林天的話茬說道:“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火炬集團將與京城航空航天大學合作,成立一個校企聯合實驗室,專攻對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探索。”

趁着多數此前不知情的人還在消化這條消息的時候,唐林天又繼續說道:

“實驗室由常浩南教授直接負責領導,並且,除了前沿技術研究以外,該實驗室還將負責探索產學研結合的全新路徑,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組建‘科學家+工程師’團隊,打破‘甲乙雙方、一個項目、一紙合同、一筆經費’的簡單合作模式……”

“……”

唐林天作爲校長,行業黑話說的確實非常溜,幾乎都不用怎麼改,原樣寫下來就能當成一份新聞稿來發。

不過,乾貨也還是有的。

簡單來說,就是京航大學對火炬實驗室只進行最基礎和最低限度的管理,包括每年一次的項目審覈、聯合培養學生的錄取、考覈、學位授予、以及發生重大人事變動時的決定權等。

而對於大多數日常事務,學校允許實驗室執行報備制而非審批制,也就是由實驗室主任即可進行決策,無需校方批准,只需要在做出決定之後讓學校知情即可。

算是給足了常浩南自主權。

90年代末這會,國家對於科研經費的管理還是相對比較鬆的——

當然,主要是因爲大部分課題組根本就沒有多少經費值得去管,不少項目的錢甚至都是老師自籌的。

但即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常浩南這種人事和財政都能一把抓的情況,也十分罕見。

因此,唐林天剛纔說到最後的時候,莫要說是在場的其他人,就連同爲二級教授的袁相埡都露出了些許羨慕的表情。

獨立的研究中心,他倒是也有。

但無論規模還是待遇,跟常浩南這個比起來,那就要差得遠了。

京航給後者的條件,完全就是照着院士,甚至還是資深院士的標準來定的。

要知道,唐林天剛剛只說了學校對“重大人事變動”具有決定權。

而一個實驗室裡面,能被稱爲“重大人事”項目的,基本就只有主任,也就是常浩南本人。

最多等到以後實驗室規模大了,再加上副主任和單獨的首席科學家。

總之下面的老師肯定算不上。

換句話說,常浩南甚至可以自行招募研究人員,而這些人除非有什麼重大問題,否則肯定是受到京航認可的。

這你找誰說理去?

不過轉念想想,好像也並不是很離譜。

畢竟校企聯合實驗室,那經費不說全部,至少大頭肯定是企業出的。

而企業,也就是火炬集團……

好像也是常浩南在管。

左手倒右手了屬於是。

“常教授,校方暫時給火炬實驗室確定了4個教職崗位和1個行政崗位的編制。”

宣佈完今天的最後一個大新聞之後,唐林天轉身看向常浩南:

“但如果您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再另行招聘,只要人事開銷不超出預設的經費份額即可,只是這部分多出來的人員只能算合同工,如果要想轉爲長聘,就得等學校進一步擴充名額,當然,我們肯定也會盡快落實……”

“另外,您的招生權限和其他博導一樣,每年一名博士加一名碩士,不過1999年度的研究生錄取工作已經結束,八月份眼看就要入學了,所以得到明年才能正式開始招生,當然如果招的是本校的保送生,那今年秋天就可以進實驗室,這個過程我想您應該很清楚……”

現在距離常浩南自己保送研究生也才過了三年時間而已,大部分規定和操作跟他當年區別不大。

最明顯的變化可能是,由於常浩南和姚夢娜二人過於支棱的表現,導致“直接攻讀博士”從過去的特事特辦變成了一個常態存在的項目,只不過名額要比碩士推免更少,而且需要招收直博生的導師寫一個情況說明。

最後,唐林天又總結了一句:

“如果在實驗室建立過程中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直接跟我聯繫,學校會全力配合你……”

對於這些待遇,常浩南自然是滿足的。

每年1博1碩看似不多,但他本來也不可能分出太多精力去培養學生。

真要是招進來了又不管不問,甩一個課題任由學生自生自滅,那這個導師還是不當爲好。

“那麼,合作愉快,唐校長。”

他朝着唐林天伸出手。

“合作愉快。”

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397章 得加錢!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6章 前往盛京!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84章 離間計339.第339章 凱旋第809章 還有後手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87章 欲擒故縱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
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397章 得加錢!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6章 前往盛京!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84章 離間計339.第339章 凱旋第809章 還有後手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87章 欲擒故縱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