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

狂喜帶來了一陣短暫的眩暈,但緊接着,常浩南的心就再次提起:

“EASA開出什麼新條件了?”

這消息太過突兀,與之前寸土必爭、錙銖必較的歐方態度大相徑庭。

別人又不是做慈善的,如此突然的態度轉變,必定意味着背後更多的要求。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

隨後,任炳達的聲音稍稍壓低:“實際上,EASA方面沒有額外要求。”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種近乎荒誕的感覺,“對方表示,他們是受到了來自歐盟委員會和……歐洲中央銀行的壓力。”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常浩南以爲自己聽錯了,“他們摻和進來幹什麼?”

適航談判當然不是純粹的技術和監管議題。

但大家都是體面人,有什麼事情轉述就完事了,似乎不至於直接讓歐盟的最高行政機構和貨幣金融管理機構露面?

“實際上,我甚至已經跟這兩邊的代表通過話了……”任炳達無奈地嘆了口氣,“他們是跟着EASA的人一起的,事先完全沒有通知,突然加入了視頻會議。”

外事工作遵循嚴格的權限規定,按道理,任炳達是不能跟歐委會直接談判的。

“放心,這種情況肯定不算違規。”常浩南寬慰道,“具體情況呢?”

電話那頭的任炳達明顯鬆了口氣:

“歐洲央行提出的條件是,在短期內,希望我方能認購一定額度的歐洲穩定機制債券,或這其他形式的歐洲統一債券,以支持歐洲金融市場穩定和一體化進程。”

當聽到這裡的時候,常浩南內心就已經咯噔了一下。

他最近沒怎麼關注歐洲那邊的情況。

但根據前世的經驗,對方的經濟恐怕是要遭重了。

而且情況迫在眉睫。

否則不會提出如此赤裸裸地交易。

但還是忍住沒有打斷對方。

“而歐委會那邊……希望我們能建立一套機制,保證在未來幾年內對指定歐盟成員國進行持續、穩定的資金注入……”任炳達喘了口粗氣,“他們甚至暗示了一個相當可觀的投資規模預期。”

常浩南心道果然,同時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他一頓操作猛如虎,拼了老命纔在1999年給歐元帶來了一個夢幻般的開局。

甚至巴爾幹半島的變局都因此而溫和了很多,以一個相對完整的態勢加入了歐盟,讓美國失去了一個介入歐洲局勢的重要抓手。

本以爲能讓歐元和美元勢均力敵地抗個二三十年。

不說把美元給幹挺,至少吸引一下火力。

結果這才十二年過去,你們怎麼還是給自己玩出債務危機了啊?

這都帶不動的啊?

但事已至此,再怎麼罵歐洲人是豬隊友也解決不了問題。

只好收斂心神,聚焦於眼前的情況。

“情況我瞭解了。”常浩南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穩,“但歐洲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宏觀投資策略,這完全超出了航空動力集團,或者說我個人的決策權限。”

他頓了頓,隨後思路清晰地下令:“你現在盡全力穩住歐盟那邊的代表,態度要誠懇,表達我方對推進協議的高度重視,但不要給出任何具體承諾。”

感受着常浩南越來越快的語速,任炳達的聲音裡也平添了一絲緊張:“明白。”

“然後,你用最快的速度寫份報告發給我,我來提交給上級。”

“是!”任炳達的迴應斬釘截鐵。“辛苦了。”

常浩南放下電話,辦公室內重歸寂靜。

由航空動力集團來接收這樣的條件,本身就是一種錯位,但卻更凸顯了對方病急亂投醫的焦灼。

想到這裡,他重新拿起紅色電話,撥通了工建委主任的專線——

這件事涉及甚廣,尤其大量歐洲國家已經和華夏實現了嚴密的產業協作。

因此,雖然具體報告還沒形成,但最好還是提前給相關單位打個預防針……

……

兩天後。

航空動力集團總部,會議室。

橢圓形的會議桌旁,除了常浩南和任炳達,還坐着三位新面孔。

居中是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男性,來自商務部歐洲司,自我介紹名叫遊旭;

他左手邊是央行國際司派來的代表袁建生,右手邊則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如今已經身居工建委副主任的蘭新志。

“歐盟方面這次提出的條件,各位應該都已經看過了。”簡單的身份介紹和開場寒暄後,常浩南直接切入主題,“請求我們去歐洲投資,可以說跟過去三十年間的情況發生了顛覆性的逆轉。”

對面三人紛紛點頭。

常浩南也不客套,直接確認道:“所以,歐盟內部的經濟基本面,是否已經惡化到了遠超外界普遍認知的程度?”

遊旭臉上露出幾分意外,似乎沒想到話題可以一步到位地跳到這裡。

不過,他手上的動作完全沒受影響,迅速將自己的電腦連接到大屏幕,接着打開了一份PPT。

常浩南注意到,首頁右下角清晰地標註着製作日期——兩個月前。

“確實如此。”遊旭飛速點擊鼠標,很快略過了前面不重要的幾十頁,來到“財政健康狀況評估”部分。

一條代表歐元區國家財政總收入的曲線,在過去十年間幾乎呈水平延伸,波動極小。

而另一條代表財政總支出的曲線,卻從大約2005年開始,呈現出一條清晰而陡峭的上升軌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斜率更是陡然增大。

兩條線之間的“剪刀差”越來越大,直觀地描繪出赤字規模持續擴大的嚴峻現實。

“如您所見。”遊旭指着那觸目驚心的剪刀口,“過去十年,歐元區整體的財政收入增長基本停滯,但支出,尤其是剛性支出卻大幅攀升,累積的公共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早已突破了《穩定與增長公約》設定的60%警戒線,多個成員國更是遠超100%,甚至接近或超過150%。”

常浩南凝神看了一會兒圖表,眉頭微蹙地問出了自己兩天兩夜都沒想明白的問題:

“遊司長,歐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之一,近十年總體表現相當強勁,國際信用評級也維持在高位。理論上,有強勢貨幣的支撐,歐盟在應對債務問題上應該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纔對,即便不如美國,也應該遠強於一般新興經濟體,怎麼會走到需要緊急求援的地步?”

照理來說,經濟方面的事務跟他無關。

但歐洲人的表現實在是過於逆天,他真的很想知道,天胡開局到底是怎麼被玩崩的。

“實際上,我們在幾年前也是這麼認爲的。”遊旭切換PPT,出現了一張歐元區地圖,上面用不同顏色標註了各國的經濟狀況。

南北差異一目瞭然。

“問題是,歐盟內部貨幣統一但政治不統一,導致強勢歐元對於部分歐洲國家,尤其是發展情況較差的南歐和中歐國家來說反而產生負面影響,而受益方則主要集中在德國、法國、荷蘭和意大利北部地區。”

遊旭的語調帶着一絲無奈:

“更糟糕的是,資本在統一貨幣區內可以自由流動。當危機苗頭出現時,資本會本能地從風險較高的外圍涌向更安全的核心,形成惡性循環——外圍國家經濟越差,資本外逃越嚴重,稅收減少,被迫借更多債維持運轉,債務負擔更重,風險更高……最終形成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

第184章 離間計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1537章 神秘的數據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35章 保研名額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7章 院士的青睞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696章 擊落B2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790章 殲11B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
第184章 離間計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1537章 神秘的數據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35章 保研名額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7章 院士的青睞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696章 擊落B2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790章 殲11B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