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殲7F

一週之後的一個上午,611所的風洞測試中心內。

盧育英坐在控制室裡,等待着這座新投入使用的風洞完成進氣道試驗所需的全部調試工作。

而在他手邊,就放着那個被加急製造出來的縮比模型。

在結束和常浩南的見面之後,盧育英就帶着前者提供的全部資料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飛回了蓉城,隨後迅速安排手下的工程師以24小時兩班倒的形式開始對設計方案進行最終的完善。

由於常浩南已經幾乎全部完成了進氣道/前機身一體化設計方法所需的理論基礎和模擬工具,因此整個初期方案設計和等比模型的製造過程一改前段時間的屢屢碰壁,進行得非常順利。

除此之外,考慮到這些技術資料幾乎全都是電子版的,盧育英也順理成章地在這個殲7F新方案的完成過程中嘗試了計算機輔助設計。

在剛開始的兩三天時間裡,由於軟件操作不夠熟練,甚至有些老工程師不會使用計算機等種種原因,進度甚至還不如傳統方式。

但是在盧育英頂住壓力,換上了一批年輕人之後,計算機的效率優勢逐漸開始體現出來。

就連很多一開始怨聲載道的同志,在適應之後都紛紛表示不願意再用回鉛筆和繪圖板了。

在這樣多重因素的buff之下,一星期的時間裡,他們甚至拿出了存在微小不同的兩版設計。

而今天正在測試的,正是其中名爲殲7F2的一版。

不久之後,一個穿着淡藍色工裝的工程師手持一份報告走了進來:

“報告盧總,風洞進氣道試驗系統已經校覈完成,流量係數、總壓恢復係數和畸變指數的重複性精度都在設計指標要求的範圍內,完全具備承擔正式型號試驗的能力。”

“好,準備開始吧。”

隨着盧育英在報告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風動工程師們便開始了緊鑼密鼓地準備。

超音速風洞每一次工作時間很短,根據測試的速度不同,長的也不過能達到幾十秒,短的則可能只有幾毫秒。

如果要想對一個氣動設計進行全面測試,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但由於殲7F的改動並不算大,盧育英這次的重點測試對象只有機頭和進氣道部分。

再加上有常浩南提供的模擬工具,對於測試條件的選擇也是有的放矢,所需要的測試次數只有通常情況下的一個零頭。

因此在測試開始後第三天的一大早,睡在辦公室的盧育英就被一個電話叫到了風洞中心。

“盧總,風洞測試結果跟咱們之前的計算結果的偏差極小,這個設計沒有任何問題!”

看到盧育英的身影之後,一直在風洞這邊值班的工程師興沖沖地拿着測試報告走了過來:

“您這次從京城那邊拿回來的設計方法簡直是神了,在70%進氣流量以下,幾乎完全都能對上,而且這性能,跟咱們之前的幾版設計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盧育英接過報告,直接翻到了最後的結論部分。

“好,好啊!”

雖然只說出了三個字,但從他顫抖的雙手和臉部肌肉上不難看出,這位資深飛機設計師同樣處在巨大的興奮之中,只不過定力更高罷了。

“只可惜現在國內還沒有做TPS模型模擬的條件,咱們的引射式模型在更高進氣流量情況下的模擬結果準確性一般,所以只能做到這裡了。

剛剛拿報告過來的年輕工程師不無可惜地說道。

風洞這東西,也不是說有了個硬件就能馬上發揮全部的能力。

除了風洞本身之外,在裡面接受實驗的那個模型、測試數據的獲取和後處理方式,甚至把模型支撐起來的方式都會影響試驗的準確性。

就以剛剛說到的模型爲例,發達國家從8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應用的TPS模型,除內涵排氣不能模擬高溫燃氣以外,其他條件都和真實發動機非常相似,可以節省大量的試飛小時數。

就算是結構比較簡單的引射式模型,西伯利亞恰普雷金航空科學技術研究院就能通過豐富的設計經驗做到100%的進氣流量模擬。

而同樣的模型,611所這邊就只能模擬到70%-80%。

很無奈,但華夏航空工業的基礎就是如此。

“一步步來嘛,我們國家的基礎相比起來確實是薄弱了一些,但只要不放棄追趕的步伐,就總有一天能把這些差距統統彌補起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盧育英幾乎是下意識地想到了在京航大學見到的常浩南。

如果說之前還帶着那麼1%的將信將疑的話,那麼現在看着手中的這份報告,他已經完全確信,對方就是那種能以一己之力推動技術進步的絕世天才了。

“下一步就是製造原型機,然後準備試飛了。”

盧育英志得意滿地說道。

“可是盧總,咱們這個項目的經費……已經快要用完了。”

旁邊的工程師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因爲這個殲7新改型並沒有找到啓動用戶,所以到目前爲止的研發經費都是611所自己擠出來的, 搞搞紙面設計和風洞試驗還勉強夠用,但要想真的造一架飛機出來就是杯水車薪了。

“沒關係,今天下午有一場咱們所和附近兄弟廠所各項目負責人的研討會,錢的問題,我來解決。”

盧育英說着把手中的報告裝進公文包裡,然後急匆匆地離開了風洞測試中心。

……

當天下午,盧育英直接把殲7F的兩版設計圖、風洞模型和風洞測試結果一股腦地帶到了會場。

“目前對於殲7F改進型的先期設計一切順利,風洞測試結果表明,其飛行性能相比目前的殲7E型提高明顯……”

“在去年,也就是1995年,以色列就爲羅馬尼亞升級了一批名爲米格21槍騎兵的深度改進型,這證明仍然有很多國家需要一種成本低廉的二代改進型戰鬥機……”

“考慮到市場前景,我們又專門設計了兩種子型號,也就是雷達直徑520mm,可以直接由米格21F或殲7M戰鬥機升級而來的殲7F1,和雷達直徑600mm,但必須全新制造的殲7F2……”

“在殲7F的研製過程中,我們與京航大學進行合作,第一次嘗試採用了全數字化設計方式,大大加快了設計流程,同時也可以爲今後其它型號的數字化設計積累經驗……”

“綜上所述,我們認爲儘管殲7F型號沒有啓動客戶,但擁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技術價值,可以考慮以自籌資金的形式進行研發。”

盧育英的介紹結束之後,場下直接陷入了幾秒鐘的寂靜。

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755章 分頭行動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3章 新改型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726章 41的大勝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098章 全球鷹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872章 未雨綢繆
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755章 分頭行動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3章 新改型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726章 41的大勝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098章 全球鷹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872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