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殲7F

一週之後的一個上午,611所的風洞測試中心內。

盧育英坐在控制室裡,等待着這座新投入使用的風洞完成進氣道試驗所需的全部調試工作。

而在他手邊,就放着那個被加急製造出來的縮比模型。

在結束和常浩南的見面之後,盧育英就帶着前者提供的全部資料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飛回了蓉城,隨後迅速安排手下的工程師以24小時兩班倒的形式開始對設計方案進行最終的完善。

由於常浩南已經幾乎全部完成了進氣道/前機身一體化設計方法所需的理論基礎和模擬工具,因此整個初期方案設計和等比模型的製造過程一改前段時間的屢屢碰壁,進行得非常順利。

除此之外,考慮到這些技術資料幾乎全都是電子版的,盧育英也順理成章地在這個殲7F新方案的完成過程中嘗試了計算機輔助設計。

在剛開始的兩三天時間裡,由於軟件操作不夠熟練,甚至有些老工程師不會使用計算機等種種原因,進度甚至還不如傳統方式。

但是在盧育英頂住壓力,換上了一批年輕人之後,計算機的效率優勢逐漸開始體現出來。

就連很多一開始怨聲載道的同志,在適應之後都紛紛表示不願意再用回鉛筆和繪圖板了。

在這樣多重因素的buff之下,一星期的時間裡,他們甚至拿出了存在微小不同的兩版設計。

而今天正在測試的,正是其中名爲殲7F2的一版。

不久之後,一個穿着淡藍色工裝的工程師手持一份報告走了進來:

“報告盧總,風洞進氣道試驗系統已經校覈完成,流量係數、總壓恢復係數和畸變指數的重複性精度都在設計指標要求的範圍內,完全具備承擔正式型號試驗的能力。”

“好,準備開始吧。”

隨着盧育英在報告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風動工程師們便開始了緊鑼密鼓地準備。

超音速風洞每一次工作時間很短,根據測試的速度不同,長的也不過能達到幾十秒,短的則可能只有幾毫秒。

如果要想對一個氣動設計進行全面測試,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但由於殲7F的改動並不算大,盧育英這次的重點測試對象只有機頭和進氣道部分。

再加上有常浩南提供的模擬工具,對於測試條件的選擇也是有的放矢,所需要的測試次數只有通常情況下的一個零頭。

因此在測試開始後第三天的一大早,睡在辦公室的盧育英就被一個電話叫到了風洞中心。

“盧總,風洞測試結果跟咱們之前的計算結果的偏差極小,這個設計沒有任何問題!”

看到盧育英的身影之後,一直在風洞這邊值班的工程師興沖沖地拿着測試報告走了過來:

“您這次從京城那邊拿回來的設計方法簡直是神了,在70%進氣流量以下,幾乎完全都能對上,而且這性能,跟咱們之前的幾版設計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盧育英接過報告,直接翻到了最後的結論部分。

“好,好啊!”

雖然只說出了三個字,但從他顫抖的雙手和臉部肌肉上不難看出,這位資深飛機設計師同樣處在巨大的興奮之中,只不過定力更高罷了。

“只可惜現在國內還沒有做TPS模型模擬的條件,咱們的引射式模型在更高進氣流量情況下的模擬結果準確性一般,所以只能做到這裡了。

剛剛拿報告過來的年輕工程師不無可惜地說道。

風洞這東西,也不是說有了個硬件就能馬上發揮全部的能力。

除了風洞本身之外,在裡面接受實驗的那個模型、測試數據的獲取和後處理方式,甚至把模型支撐起來的方式都會影響試驗的準確性。

就以剛剛說到的模型爲例,發達國家從8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應用的TPS模型,除內涵排氣不能模擬高溫燃氣以外,其他條件都和真實發動機非常相似,可以節省大量的試飛小時數。

就算是結構比較簡單的引射式模型,西伯利亞恰普雷金航空科學技術研究院就能通過豐富的設計經驗做到100%的進氣流量模擬。

而同樣的模型,611所這邊就只能模擬到70%-80%。

很無奈,但華夏航空工業的基礎就是如此。

“一步步來嘛,我們國家的基礎相比起來確實是薄弱了一些,但只要不放棄追趕的步伐,就總有一天能把這些差距統統彌補起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盧育英幾乎是下意識地想到了在京航大學見到的常浩南。

如果說之前還帶着那麼1%的將信將疑的話,那麼現在看着手中的這份報告,他已經完全確信,對方就是那種能以一己之力推動技術進步的絕世天才了。

“下一步就是製造原型機,然後準備試飛了。”

盧育英志得意滿地說道。

“可是盧總,咱們這個項目的經費……已經快要用完了。”

旁邊的工程師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因爲這個殲7新改型並沒有找到啓動用戶,所以到目前爲止的研發經費都是611所自己擠出來的, 搞搞紙面設計和風洞試驗還勉強夠用,但要想真的造一架飛機出來就是杯水車薪了。

“沒關係,今天下午有一場咱們所和附近兄弟廠所各項目負責人的研討會,錢的問題,我來解決。”

盧育英說着把手中的報告裝進公文包裡,然後急匆匆地離開了風洞測試中心。

……

當天下午,盧育英直接把殲7F的兩版設計圖、風洞模型和風洞測試結果一股腦地帶到了會場。

“目前對於殲7F改進型的先期設計一切順利,風洞測試結果表明,其飛行性能相比目前的殲7E型提高明顯……”

“在去年,也就是1995年,以色列就爲羅馬尼亞升級了一批名爲米格21槍騎兵的深度改進型,這證明仍然有很多國家需要一種成本低廉的二代改進型戰鬥機……”

“考慮到市場前景,我們又專門設計了兩種子型號,也就是雷達直徑520mm,可以直接由米格21F或殲7M戰鬥機升級而來的殲7F1,和雷達直徑600mm,但必須全新制造的殲7F2……”

“在殲7F的研製過程中,我們與京航大學進行合作,第一次嘗試採用了全數字化設計方式,大大加快了設計流程,同時也可以爲今後其它型號的數字化設計積累經驗……”

“綜上所述,我們認爲儘管殲7F型號沒有啓動客戶,但擁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技術價值,可以考慮以自籌資金的形式進行研發。”

盧育英的介紹結束之後,場下直接陷入了幾秒鐘的寂靜。

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435章 十倍壽命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58章 項目進展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36章 作繭自縛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536章 重拳,必須要出重拳!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712章 戰後結算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
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435章 十倍壽命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58章 項目進展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36章 作繭自縛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536章 重拳,必須要出重拳!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712章 戰後結算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