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

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

這個用人工噴水模擬結冰條件的思路倒不是常浩南的首創。

實際上,人類最初進行的結冰試驗,就是在地面上,靠一個架高的結冰噴霧塔製造人工冰霧完成的。

到了70年代的時候,美國空軍開始使用C-130運輸機改裝的結冰噴霧機,但受制於當時噴嘴的霧化能力,只能在200km/h速度範圍和1000m高度範圍以下進行試驗,因此大多數時候都用來測試直升機。

而常浩南設計的這套全新噴霧系統,則可以支持更廣闊的使用範圍,完全可以對螺旋槳,甚至亞音速的噴氣式飛機進行測試。

畢竟轟6飛個700-800km/h還是沒問題的。

所有人都馬上看出了這套東西的潛力——

如果以後有了更大的運輸機,甚至可以把它搬上去,以獲得更長的噴霧持續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過去自然結冰試驗只能看天吃飯的現狀。

要知道,過去美國之所以在飛機結冰研究領域一家獨大,就是因爲他們每年幾乎有8-9個月都可以進行試飛,而其它國家都沒有這個條件。

“這架飛機是不是還應該有一套控制系統,通過控制流量和噴嘴的氣壓變化來形成不同直徑的水霧?”

氣象學專業的林國範率先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沒錯,控制系統可以容納在以前的加油吊艙裡面。”

常浩南點了點頭:

“至於控制員麼……”

他看向黑板上畫着的示意圖,遲疑了一下:

“或許只能委屈他呆在原來尾炮手的位置了……”

早期型圖16/轟6的尾部有一個可以容納一個人的艙室,用於操作自衛炮塔。

轟油6上面取消了尾炮,但這個位置卻因爲實在沒辦法利用而被保留了下來,正好可以容納噴霧系統的控制人員。

唯一的問題是舒適性比較差。

“這個型號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即便不考慮這次歐洲代表團的事情也一樣。”

懷國莫這次直接給出了一錘定音的決斷:

“既然是轟6改出來的,又是結冰測試飛機,那我覺得不如暫時定名爲轟6J,小常同志覺得怎麼樣?”

“唔……”

其實照理來說,命名這種事情並不重要,隨便安個編號就完事了。

不過對於轟6,情況還是比較特殊的。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轟6J是一種發展自轟6K的導彈載機。

雖說在如今這個時間線上未必還是如此,但對於常浩南來說還是感覺怪怪的。

“我覺得這種單個字母的後綴,還是留給航空兵部隊的作戰飛機來用吧。”

“結冰噴水機的英文是Airborne Icing Tanker,就叫轟6AIT,這樣也更容易讓那些歐洲人看懂。”

面對常浩南提出的不同意見,懷國莫倒也並未堅持:

“有道理,那就按照小常同志說得來辦吧!”

代號嘛,確實不重要。

隨後他用半開玩笑的語氣道:

“不過,給航空兵部隊留這麼多字母,難道小常同志覺得,咱們的轟6還能改出這麼多型號麼?”

一句話問的常浩南差點沒憋住笑出來—— J才哪到哪,後世連轟6N都已經出來了……

他突然想起來某次在電視上看到的名場面:

《你們現在肯定已經不用圖16了吧?》.gif

“咳咳,以防萬一嘛,以防萬一。”

……

會議開完之後,常浩南自然是帶着林國範和樑紹修等一衆技術人員趕往603所,開始對轟6AIT的改造方案進行設計。

而易元和等原本就負責新舟60項目的成員,則需要搞出一套新的、能保證飛機在SLD工況下安全飛行至少10分鐘的防除冰系統。

送走其它所有人之後,懷國莫火速用內線電話把談判情況和代表團做出的決定彙報給了科工委。

當對面的丁高恆聽到“決定臨時改造一架轟油6,以進行SLD氣候條件下的人工模擬結冰飛行試驗”時,當即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這個點子,怕是常浩南想出來的吧?”

“沒錯,就是他,而且他剛纔在開會的時候還說,只需要最多三天時間,就能設計出改造方案中最核心的那套平面噴嘴陣列,保證這架轟6ATI在700-800km/h的速度下可以正常生成直徑在20微米到1毫米之間的水霧。”

懷國莫回答的時候也是帶着笑意,顯然心情不錯:

“實際上,丁主任,就連跟歐洲方面達成中小型飛機適航證明的對等互認,都是小常同志在談判現場臨時提出來的。”

“我一猜就是這小子。”

儘管需要調動的資源不少,但丁高恆的語氣中卻聽不出太多擔心:

“擱在以前,像這種膽大包天的想法,我要是答應下來,後面幾天估計連覺都睡不好,但是常浩南麼……值得讓他一試!”

“那麼關於他要的轟油6……”

軍人出身的懷國莫非常清楚,一架飛機在沒交付部隊之前是屬於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的資產,科工委只要批個條子就可以處置,可一旦交付之後,就屬於軍隊裝備,是需要接到上級命令才能調動的。

而儘管科工委的領導都有軍銜,丁高恆甚至還是一位上將,但實際上屬於專業技術軍官,並不具有指揮權,因此需要向更高層面去申請。

不過丁高恆的回答斬釘截鐵:

“給他!”

“飛機的事情,我會聯繫上面去安排,另外,這個對等互認非常重要,後續的談判應當考慮以這個議題作爲核心,在不喪失獨立自主權的前提下,科工委系統內所有和航空工業有關的資源都可以由你來調配!”

實際上,在常浩南重生之後的這條時間線上,華夏航空工業,尤其民航工業發展的最大優勢甚至不是他搞出來的各種先進技術本身。

而是從重寫GJB/Z64-94那件事情開始,科工委逐漸把民用型號發展的主導權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於利益訴求五花八門,導致在航空產業發展決策過程中瞻前顧後掣肘太多的民航局,科工委牽頭至少可以保證堅定不移地執行獨立自主發展航空工業的基本路線。

華夏的底子雖然比較薄弱,但能像現在這樣把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勁往一處使,總好過分散力量各自爲戰。

或許是仍然擔心懷國莫有所顧慮,丁高恆思索了片刻之後又給他舔了一顆定心丸:

“你也不要太有壓力,這對我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要大膽一點,真要是有什麼責任,由我來負!”

聽到老上級的這句話,年過六旬、一生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的懷國莫內心竟破天荒地涌起了幾分激昂。

彷彿回到了自己年輕的那個時代。

“是,保證完成任務!”

(本章完)

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631章 這技術我真沒見過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202章 回家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139章 相互騎臉?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626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641章 希望他們幸運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
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631章 這技術我真沒見過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202章 回家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139章 相互騎臉?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626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641章 希望他們幸運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