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 立體搜索

幾小時後。

蒼龍號潛艇的指揮艙內。

佐藤健二艇長俯身凝視着電子海圖上不斷刷新的數據流,指尖輕輕敲擊着控制檯邊緣。

聲吶操作員山本光一額頭上的汗珠在冷色調的儀表燈光下微微發亮,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移動,調整着ZQQ-7綜合聲吶系統的靈敏度。

“艇長,我們已抵達B7測繪點位。”副艇長小野寺低聲報告,“聲吶顯示,周邊25海里內沒有大型船隻活動的蹤跡。”

佐藤微微頷首,把身體陷進指揮椅寬大的靠背裡面:

“開始下潛,準備執行測繪作業,重點記錄適合潛艇隱蔽和佈置沉底水雷的地形特徵。”

相比之前剛進入這片海域時,他的聲音明顯自信了很多:

“另外,關閉斯特林發動機,只使用蓄電池維持最低速航行……我們使用的還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提供的海圖,誤差可能達到幾百米,不能在這種時候冒險。”

隨着命令下達,蒼龍號開始以不足2節的航速緩慢巡航,艇艏的高分辨率側掃聲吶向兩側海底發射出高頻聲波。

傳統的潛艇導航設備其實並不複雜,只需要向斜下方發射高頻聲波,以測量障礙距離避免碰撞即可。

但蒼龍號在設計時就考慮過執行更復雜的情報蒐集任務,因此才特地安裝了一部常見於海洋地理勘測船上的水文探測設備。

作爲代價,這艘潛艇的舷側陣面積比後面服役的妹妹們減小了大約20%。

山本專注地調整着多波束導航聲吶的參數,將海底地形數據實時傳輸到中央計算機。

幾乎立刻,綜合顯示屏上就出現了和舊海圖截然不同的地形特徵。

“艇長閣下。”山本的聲音因驚訝而略微提高,“右舷側海底地形變化顯著,原標註爲平坦海牀的位置現在出現了三條平行海溝,寬度約15米,相對深度8米,完美符合沉底水雷佈置要求。”

佐藤走到聲吶控制檯前,眯起眼睛審視那些鋸齒狀的線條。“記錄座標,標記爲優先點位。”他指向其中一條最隱蔽的溝壑,“尤其是這裡,這種地形能讓潛艇完全避開常規聲吶設備的探測。”

機電長中村從輪機艙走來,手裡拿着過去幾小時內斯特林發動機的工況報告:“艇長,發動機運行平穩,但長時間低速巡航會導致蓄電池充電效率下降。”

佐藤接過報告掃了一眼,目光就重新回到了屏幕上:“再堅持一段時間,這是B區域的最後一個掃描點,完成這個點位的測繪後我們就加速轉移。”

山本突然擡頭:“艇長,被動聲吶捕捉到遠處有異常回波,特徵像是某種人造結構,但我們的海圖上沒有標註。”

佐藤眼中閃過一絲警覺。”具體方位?”

“西北方向,距離約2海里,深度85米。”山本調整濾波器,“初步判斷是爲填海造陸準備的鋼管樁,但沒有後續施工痕跡,可能是一次失敗的嘗試所留下的。”

指揮艙內的氣氛變得稍許凝重。

佐藤和小野寺交換了一個眼神——情報顯示,華夏方面很可能在年內展開大規模的造島工程,但現在看來,類似的嘗試絕不是最近纔開始進行的。

如果這些原本只存在於國際法意義上的“島嶼”變成真正有戰略價值的海空軍基地,那麼華夏對於周邊海域的實控能力無疑會大大提高。

“記錄座標,但不要靠近。”佐藤下令道,“繼續原定測繪任務。”

與此同時,水面以上。

一架空潛200反潛機正從150米高度低速掠過,機艙內,武器操作員王磊盯着磁異探測器的屏幕,眉頭緊鎖。

“長機,第三輪掃描完成,B區仍未發現明顯異常。”他對着耳機報告,“質子旋進式磁力儀的靈敏度只有0.1nT,如果目標接近靜止或者航向與我們近似平行,就幾乎不可能探測到……是否採用聲學探測手段?”

耳機裡傳來長機機長李強冷靜的聲音:

“暫時不要,在星城號編隊就位之前不能冒險打草驚蛇,艦隊指揮部確信目標就在這片海域,再做一次交叉搜索。”

王磊嘆了口氣,着手調整設備參數。

他知道機長的謹慎有道理,一旦投放主動聲納浮標,就等於告訴對方已經被發現了,而在不能真正投擲反潛魚雷的前提下,固定翼反潛機其實沒什麼辦法可以限制一艘潛艇活動。

“泰山兩號注意,轉向245航向,間隔5海里平行搜索。”李強的聲音再次響起,“目標出航時間比較長,而且跨越了多個緯度,磁信號應該會比理論值更稍強。”兩架反潛機調整隊形,如同兩隻海雕在獵物上空盤旋。

王磊注意到磁異探測器上的數字突然跳動了一下——一個稍大於0.1nT的微小變化,持續時間不足兩秒。

“發現瞬時異常!”他立即報告,但語氣中並沒有帶着太多期待。

這並不是磁異探測器第一次檢測到異常信號,但之前幾次都被證明是淺海區域的海底錳結核的干擾。

要想靠磁探測器找出一艘刻意隱藏的潛艇,除了性能以外,還需要一定的運氣。

“再做一次確認飛行。”李強倒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激情,畢竟對於飛行員來說,駕駛一架噴氣式客機平臺低空低速飛行,本身就足夠刺激。

當反潛機第二次飛越可疑區域時,磁異探測器再次捕捉到了那個微弱的信號,持續時間達到了2.5秒,強度升至0.2nT。

這一次,王磊也頓時興奮起來。

海底錳結核一般不會產生如此明顯的方位異性,水下大概率藏着什麼其它東西。

儘管不能確定就是一艘潛艇,但足夠讓水面艦艇更細緻地檢查一番……

……

很快,蒼龍號完成了當前區域的測繪任務,佐藤健二看了看潛艇鍾,上面的指針指向1030。

“回收拖曳聲吶,上浮至70米深度,航向195,速度5節。”他下令道,“準備前往下一個測繪點。”

“艇長。”機電長中村猶豫地開口,“5節航速會榨乾斯特林發動機的功率,是不是考慮降低至3節,順便給蓄電池補充一定電能?”

佐藤眼睛轉了轉,顯然在思考對方的建議。

但最後還是搖搖頭:“時間不等人,中村君。”

他的目光掃過指揮艙內每一名軍官:

“情報顯示,華夏人已經開始在中沙和西沙部署水下監聽系統建設,最多再過五年,這片區域都會在他們的監控網覆蓋下,到時候再想執行類似任務的難度會指數級提升,所以這次我們必須測繪儘可能多的關鍵點位。”

潛艇開始緩慢上浮,艇身發出細微的金屬應力聲。

佐藤走到聲吶控制檯前,看着山本熟練地操作着回收程序。“保持警惕。”他低聲提醒道,“這一區域水文情況複雜,70米深度也不能保證沒有障礙……”

就在蒼龍號逐漸加速到5節速度航行時,空潛200反潛機上的王磊突然坐直了身體。“機長!磁異探測器有持續反應!”他的聲音因興奮而略微發顫。屏幕上,一條藍色的曲線正呈現規律性波動。

李強立即調轉機頭:“標記座標,90度轉向再確認一次!”

飛機劃出一道緊湊的弧線,機翼下的磁異探測器再次掃過可疑區域。

這一次,信號更加明顯了。“確認異常,強度0.4nT,附近肯定有一個大傢伙!”王磊他一邊通過數據鏈將精確座標發送給正在趕來的水面艦艇編隊一邊通過無線電呼叫,“泰山呼叫龍宮,發現高可疑度區域……”

“……”

星城號驅逐艦的作戰指揮中心內,編隊指揮員楊躍輪少將盯着大屏幕上剛剛更新的信息,躊躇滿志地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立即轉身走向電子海圖桌,手指在上面劃出三條航線:

“命令江城號趕往目標座標,星城號和黃山號分別向東北和西北方向展開,間距保持在15海里……”

他並沒有要求三艘艦艇全部趕往泰山一號發現的座標點,而是拉出了一個矩形的搜索條帶。

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爲南海水下有大量海底錳結核分佈,磁場信號本身就異常複雜,磁異探測結果的可靠性並不高,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對方加速向其它方向轉移的可能,儘量保證一個較大的有效搜潛範圍

“首長。”星城號艦長趙剛詢問道,“反潛機提供座標點離我們只有不到140海里,完全在直12的搜潛作戰半徑以內,是否要起飛一架艦載直升機?”

“可以讓直升機做好準備,但先不要起飛……”楊躍輪搖搖頭,解釋道,“我們在同一海域內同時操作固定翼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經驗不多,而且目標能被磁異探測器搜索到說明深度不是很大,直升機旋翼的低頻噪音在水下衰減太慢,容易驚動對方。”

隨後,他又指向電子海圖上的一片區域,“告訴反潛機繼續監視,等我們接近到50海里內再考慮投放浮標。”

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996章 決賽,開始!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1239章 反衛星?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570章 民用航空產業大會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560章 切割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1409章 下馬威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343章 核常兼備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626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451章 把最大的震撼留到最後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61章 育種專家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49章 殲7F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65章 上架感言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
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996章 決賽,開始!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1239章 反衛星?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570章 民用航空產業大會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560章 切割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1409章 下馬威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343章 核常兼備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626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451章 把最大的震撼留到最後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61章 育種專家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49章 殲7F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65章 上架感言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