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

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

就在金陵電科14所這邊已經想到克服可用元器件性能不足的辦法,開始着手試製工程樣機的同時,已經進行了大半個月的華夏-歐盟多領域談判也總算走到了尾聲。

畢竟是已經定好了基調的事情,整個談判過程對於雙方來說都算得上順利。

而常浩南在離開之前所主導的那一部分談判成果,甚至已經開始展現出它的影響力——

在鎬京這邊吃了一波不大不小的癟之後,歐盟方面由聯合航空局(JAA)派出的代表安妮·瓦萊特女士甚至沒有等到談判結束就選擇跟科倫坡一起回到布魯塞爾,隨後迅速接手了JAA與FAA之間的談判。

面對華夏我唯唯諾諾,面對美利堅我重拳出擊。

實際上,歐洲方面在此前的交鋒中已經處在相當被動的情況之下,前任代表團長也是由JAA派出,但此人專精於商務談判,幾乎完全不懂航空技術,加上對方又佔着維護航空安全的道德高地,一度讓他們選擇祭出拖字決,希望等到墜機事件的熱度過去,再跟FAA討價還價。

然而美國人也不是吃乾飯的,在發現這一點之後,迅速開動了他們的宣傳機器,一時間北美各大媒體,乃至一些受到華爾街資本影響的歐洲媒體又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起這件事情來。

期間歐洲方面也曾經試圖在媒體領域發動反擊,BBC和法國電視二臺緊急製作了一套紀錄片,用於報道在去年發生的、曾震撼全美的瓦盧傑航空592號航班事故。

這一行爲的本意是想要向觀衆表明“你們FAA在航空安全方面也不是什麼好鳥,因爲疏於管理而導致的空難要比我們JAA嚴重得多。”

然而一通操作猛如虎,儘管在最初的幾周內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情況很快就變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爲早在去年,也就是1996年8月,瓦盧傑航空592號空難後的三個月,時任FAA局長,象黨出身的大衛·辛森就已經引咎辭職。

而接替他的代局長簡·加維則是個驢黨人士。

並且後者此時還正好因爲象黨的阻撓而無法獲得正式任命。

既是公敵又有私怨,加維顯然很樂意順勢踩上前任幾腳。

不出預料的,她很快站出來表示,正是由於那次事故帶來的慘痛教訓,讓FAA痛定思痛,開始提高對於民航安全的重視,全世界也應該以瓦盧傑航空爲戒,把一切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可能扼殺在搖籃之中雲雲。

句句不提JAA,但句句都是JAA——

我們可是因爲空難獻祭了一個局長的,你們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

更絕的事情還在後面。

隨着事件的逐漸發酵,又開始有部分電視臺表示瓦盧傑航空592號航班證明麥道公司的客機存在設計和安全隱患,而波音兼併麥道的行爲並非爲了壟斷,而是要讓飛機設計和製造質量都很出色的前者對整個北美範圍內的民用航空產業進行整合,以提高民航業的整體安全性。

JAA從上到下都被這種無恥至極的論調驚呆了。

然而失去了話語權優勢的他們還是隻能眼睜睜看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這種說法。

照這個趨勢下去,再過一兩個月,恐怕支持波音和麥道合併的意見就要在歐洲成爲主流了。

幾乎走投無路的歐盟甚至想過要去找困頓之中的俄國人合作,只可惜乾燥且寒冷的俄羅斯氣候反而十分不容易形成過冷雲團,因此儘管貝加爾湖上空可能是僅次於五大湖區的結冰試飛聖地,但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實在不多。 總之,到了三月中旬瓦萊特結束華夏這邊的談判任務回到歐洲的時候,JAA已經被這些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已經快要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了。

因此她這次絕對可以算得上是臨危受命。

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這個派往華夏的談判代表團並沒有被寄予太高的期望。

畢竟就算有科倫坡和阿古斯塔公司的背書,也實在沒幾個歐洲人會相信此前連個正經客機都造不出來的華夏會在飛機防除冰這種關注度不高的細分領域比他們,甚至比美國人都要領先。

哪怕是瓦萊特自己,在親自登上那架新舟60飛入環境極度惡劣的過冷雲團,目睹了從結冰到安全除冰的整個過程之前,也是不信的。

但是現在,重新回到歐洲的她,已經完全不同了。

或許是受到了常浩南談判方式的啓發,新官上任的瓦萊特一改過去JAA代表團的避重就輕,直接在談判現場,無數媒體的鏡頭下拍出來了一份關於全方位提高飛機防除冰安全標準的升級標準。

“在年初的事故發生之後,JAA聯合多個權威科研機構,緊急啓動了一項有關飛機在SLD環境下維持飛行安全的深度研究項目。”

“這是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的全新標準,我們希望能夠在全世界,至少是歐洲和北美範圍內實施這個更加先進的解決方案。”

隨後,瓦萊特更是翻開這份標準的第一頁,在攝像機下展示了密密麻麻的圖表和數字。

似乎是準備把其中的內容當場公佈出來。

這下輪到對面的FAA代表團不會了。

實際上,關於SLD環境對飛行安全影響的研究,他們也還處在起步階段,就更別提如何在SLD環境下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

之所以一直用這個東西施壓,就是吃準了歐洲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水平遠不如自己,摸不透他們的真實意圖。

所以FAA雖然一直在利用媒體,但其實從未公佈過所提出要求的具體內容。

就是爲了到時候留下一個妥協的空間。

但瓦萊特這一波,在他們眼裡簡直是抱着炸藥包準備同歸於盡的動作。

如果真強制要求所有飛機都通過SLD環境下的結冰模擬試飛,那甭管波音還是空客,少則五年多則十年,肯定是別尋思推出什麼新機型了。

所以,真到了這一步,先慫的反而是美國人。

他們趕在瓦萊特開口之前轉移了話題,並且迅速宣佈休會。

(本章完)

第1099章 隔空交鋒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32章 出結果了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94章 焉知非福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409章 下馬威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35章 保研名額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第93章 塞翁失馬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3章 特別優待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
第1099章 隔空交鋒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32章 出結果了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94章 焉知非福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409章 下馬威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35章 保研名額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第93章 塞翁失馬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3章 特別優待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