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

只見金枝用佩劍撬開蛇首大口,用石頭抵住蛇吻的上下頷以防其閉合,又戴了一隻皮草手套,小心翼翼地將蛇的毒腺囊撥了出來。

蛇母妖姬道:“有這蛇毒,爲師可煉煉我的毒掌。雖然內丹得不到,也可略作安慰了。徒兒們,我們走吧。”

於是蛇母妖姬和兩位徒弟,滿懷失意,緩緩離去。

劉邦立在坡上,滿腦胡思亂想,盡是自己身上藏有隱龍之事。

一行人出現在視線之內,卻是那十幾個欲跟隨劉邦的黑道混混。

原來那幫人已逃到遠處。有人忽道:“我們這般棄下劉大哥於不顧,豈非太不仗義?”衆人點頭稱是。那人道:“不管劉大哥是生是死,我們總要回去看一看。若死了給大嫂報個訊,若沒死就喚他一起逃走,各位意下如何?”衆人齊聲稱善。

於是這幫人一路謹慎,小心翼翼地探尋了過來,老遠就看見大蛇堆積如山的屍首癱於坡上,而他們的劉大哥竟安然無恙。

衆人一起發喊:“劉大哥,你傷着了沒有?”

劉邦一見這幫混混,心中大喜,昂首道:“說什麼話來着!你們大哥活得好好的,毫髮無損。”

衆人齊刷刷跑了過來,拉着劉邦歡欣雀躍:“劉大哥,你真沒死!”“玉面孟嘗,你沒有被蛇吃掉啊,太好了!”

有人詫異道:“那條大蛇,怎麼就死了?還是屍首分離?是誰殺了這蛇,竟有如此本事?”

這裡就只有劉邦一個當事人。衆人目光齊望着劉邦,想聽他如何作答。

劉邦見衆人皆看着自己,心想,“莫非這條蛇真是我身上隱龍所殺?”不由膽氣一壯,昂首挺胸走到巨蛇前,一腳踹在蛇身上,仰天哈哈一笑,高聲道:“這條蛇是俺劉季殺的!”

自古以來最大一句謊言就此誕生!

看那劉邦得意之色,恨不得立馬開個記者招待會,在無數鎂光燈“咔喳”“咔喳”照射下,把自己和巨蛇的親蜜合照,發佈天下。

衆人張大開嘴,望着劉邦那風騷的模樣,目瞪口呆。過了半晌,衆人才會過意來。

一人道:“聽說劉大哥是天龍所生,果不其然。大蛇沒有吃掉你,反而被你斬了,佩服!佩服!”大家齊聲稱讚,頌聲不絕。

劉邦在衆人吹捧聲中,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越發豪情萬丈,繼續發表演講:“這蛇乃是白帝之子,化爲大蛇,擋俺去路。俺乃赤帝之子,奉天命斬此孽畜。孽畜既除,天下可得。諸位可願隨俺劉季,舉旗造反組建義軍,一起推翻暴秦麼?”

衆人也是光棍一條豁出去的命,齊拜道:“願意跟從劉大哥,舉旗反秦,誓死相隨。”

劉邦於衆人擁戴聲中,陶然自得,飄飄然不知所已。似乎那羸秦的天下,此刻已姓劉了。

劉邦“嘿嘿”笑道:“等俺日後建了大業,你們都是開國功臣。到時裂土封王,人人有份。”

一人忽道:“劉大哥,咱們就這十幾個人,能建什麼大業?”

劉邦聞言,心中一怔。

“那陳勝揭竿造反時,手底下有幾百個人。俺劉季如今手底下就這點人,這也太少了點吧。”

一人道:“劉大哥休慮。與我們一同來的徭役,有些還滯留在四周鄉里,並未走遠。我們哥幾個去召他們回來。”

劉邦喜道:“主意不錯!你們幾個就分別到四面八方,動作要迅速,不要讓他們走遠了。”他頓了一頓,又特別強調道:“就說俺劉季是赤帝之子,斬了白帝之子化作的大蛇,要帶領大夥一起造反。”

於是衆人約定,在那豐西澤衆人分手的亭子中會合。衆黑道流氓說去就去,分往四野八鄉,爲這“赤帝之子”的玉面孟嘗造勢作宣傳去了。

那幫離去的徭役,走到附近的村莊,已得知芒碭山中出了大蛇一事。聽到幾個流氓說大蛇被劉邦殺了,均將信將疑,說道:“大蛇那麼厲害,劉邦怎能殺死大蛇?”那幫黑道混混將割下的蛇鱗曉示給衆人,神秘兮兮道:“玉面孟嘗乃是赤帝之子,奉天命來斬殺巨蛇,這是他斬的蛇身上的鱗甲。如今他要帶領我們,聚義造反,推翻暴秦統治。他正在豐西澤等候大家,大家快去投奔赤帝之子吧。”那幫徭役正苦於無處可去,又感激劉邦仗義放自己一條生路,一聞劉邦居然是赤帝之子,斬了大蛇,不追隨他還待何時?

過了半日,那亭子周圍已聚有三百餘人,人聲沸騰,佈滿了一大片草場。

劉邦戴着那頂獨一無二的鵲尾形高冠,坐在亭中,幾個黑道混混在爲他搖扇捶背。

劉邦見人來得差不多了,搖了一下胳膊,立起身來,乾咳兩聲,說道:“請大夥安靜。”一流氓扯着嗓子高喊一聲:“都不要說話,玉面孟嘗要講話了。”衆人一聽,瞬時安靜下來。

只見那劉邦兩手合到胸前,自個兒拍起掌來。這副模樣,好似某位國家領導人。

他這一領頭,周圍衆人均跟着鼓掌,瞬時掌聲如雷。

劉邦一擡手,衆人掌聲歇止,均望着劉邦,看他有什麼話說。

劉邦乃朗聲道:“大家都知道,張楚王陳勝反了吧?”衆人齊道:“知道。”劉邦接着問:“大家知道那陳勝爲什麼要反嗎?”衆人齊道:“因爲暴秦無道。”劉邦點了點頭,對衆人的回答貌似頗爲滿意。

“陳勝反了,是因爲大家活不下去了。我們這幫人,現在有家難回,也活不下去了。與其四處逃亡,不如聚在一起造反,也好謀條生路。何況那暴秦,那暴秦——”

劉邦一時想不出什麼詞,右手猛向下一揮,說道:“暴秦,暴秦快要玩蛋了。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他這篇話,雖然通俗,在這般徭役耳中,卻比什麼“秦廷日薄西山”更加易懂,更加能盅惑人心。衆人齊道:“願跟從劉大哥造反,願跟從玉面孟嘗造反!”一陣高呼,響聲震天。

劉邦待衆人呼喊完畢,又道:“大家聽說過俺劉季的出生嗎?”便有人道:“聽說大媽和天龍交媾,生了你,不知是真是假?”劉邦兩眼一瞪,理直氣壯道:“這還有假?當然是真的了。”

人叢中不知誰開了一句玩笑:“那你爹豈不戴了綠帽子?”這些人平日與劉邦混得膩熟,雖然他要領衆起義,對他卻無什麼敬畏之心。衆人聞言,便嘻嘻笑了起來。

劉邦臉脹得通紅,高聲道:“不錯!俺爹是戴了綠帽子,可這綠帽子是誰想戴就能戴得上的嗎?給俺爹戴綠帽子的不是人,是天龍,是赤帝!俺就是赤帝之子!那條大蛇是白帝之子,碰上俺劉季,就死定了。”

衆人聽了劉邦之言,頻頻點頭:“原來如此,原來那大蛇合該被玉面孟嘗所殺,玉面孟嘗乃天龍所生,咱們跟隨他起義一定不會錯。”

有人問道:“玉面孟嘗,咱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劉邦拍了拍腦殼,環顧四周:“這個,俺還沒有想好。你們大家說說看,我們該怎麼辦?”

一人道:“聽說那陳勝造反時,一開始就拿下了薊縣。咱們是去打泗水郡,還是去打碭縣,還望玉面孟嘗明示。”劉邦嘿嘿一笑:“別開玩笑了,咱們就這三百來號人,無論是去打泗縣還是碭縣,都是去送命。”那人道:“咱們總要有塊根據地吧。”劉邦一指芒碭山:“這山就是我們根據地。”衆人疑惑道:“咱們不是要去反秦嗎?怎麼不去攻打州府郡縣,卻要躲到山裡去?”劉邦道:“反秦是要反的,但也不能冒然行動。這沛縣和碭縣均囤有重兵,咱們只三百來人,又無兵器戰甲和摧城拔寨的將軍,怎生敵得過?還是暫且找塊地方,躲避一時,等候機會再說。”衆人皆謂言之有理。

那劉邦又發愁道:“只是這三百來個人,一時之間,哪什麼來養活?”

話音未落,便有一黑道流氓道:“劉大哥休要煩惱,咱們去那鄰近的富戶家中,索要一點金銀米糧。”身旁十餘個混混紛高聲叫好。

劉邦笑咪咪問道:“如果他們不願給,怎麼辦呢?”那流氓惡狠狠道:“咱們就打、砸、搶。官兵咱們打不過,還怕幾個地佬鄉紳?”

劉邦雙目一瞪:“你說什麼來着?還以爲是以前收保護費麼?咱們是義軍,怎能幹這種事情?”那流氓被劉邦一陣責備,羞愧道:“劉大哥說得是,小弟莽撞了。”

劉邦想了一想,說道:“咱們到人家家中,宣揚一下俺劉季斬蛇的光輝壯舉,說俺這赤帝之子,幫他們把那吃人的大蛇給殺了,從此周圍百姓可得安寧。現要舉義旗反秦,願意襄助義軍的,金錢米糧多少不限,不願襄助我們的也絕不要勉強。”衆人讚道:“玉面孟嘗果然仁義。”劉邦嘿嘿一笑,得意道:“咱們這是仁義之師,當然要將仁義記在心上。”

有人提議道:“那山上還有一條大蛇,蛇肉堆積如山。咱們三百個人,把這蛇分了屍,蛇肉挑到周圍市集去賣,換些米糧錢財回來,好作長遠之計。”劉邦點頭道:“這主意不錯,就這麼辦。”

於是三百來人一部人去募捐,一部分人去剖蛇屍賣錢,分頭行動。過了一兩日,已籌得米糧二十擔,銅錢萬貫。有一富戶感謝劉邦斬蛇義舉,送來鎧甲十副,戰馬十匹。

劉邦便以芒碭山爲根據地,在山上結下茅廬,開闢山洞以遮風擋雨。令人在四周鄉集散佈消息,說沛縣劉邦要聚義反秦,以吸引英雄豪傑來投。

他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是赤帝之子,特地做了一件火紅的衣袍,配着他那頂鵲形的高冠,模樣甚是怪異。

正是:英雄莫問來何處,龍蛇出自草莽中。欲知後事如何,請繼續追讀此文。

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七章 風月迷魂
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七章 風月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