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書生風骨

王石雷。這個名牢聽起來似乎有些耳熟啊!我看着眼前這人想了又想忽然腦子裡面靈光一綻終於記引起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在長安時長安府尹王風僕向我推薦的那位侄子。

有意思!沒想到居然在這裡給碰上了!

我看着王石雷嘴角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來。

看到我似笑非笑的樣子王石雷心裡面卻很不舒服礙於地位懸殊不願意給自己的東家惹過多的麻煩只得幹站在那裡臉色卻極不好看猶如別人欠了他幾百兩銀子一般。

延安知府石慶明見王石雷的態度倔強不由有些擔心起來忙對我行了一禮道“大人王先生雖然年輕卻是下官府中的重要幕僚他常年在西北遊歷熟悉党項人的習俗對於我們平定李賊之亂很有幫助!請大人看在下官的面子上寬恕他的冒犯!”

我淡然一笑道“本官從來不介意聽到不同的意見卻不希望有人大放厥詞既然王先生說本官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如何平定西北之亂那楊某人倒是要請教了以先生之見應當如何?”

王石雷話一出口自己也有些後悔。

再看了自己的東家也委婉地爲自己求情而我並沒有什麼太過激的反應後心下稍微安定了一些對於西北的局勢王石雷還是自認爲看得比較清楚的因此他倒不擔心會在我這個初來乍到的人面前敗下陣來於是便淺淺地欠了下身然後說道“各位大人王某以爲。若要平定西北以現有的條件來看幾乎是辦不到的!”

此話一出大帳裡面的各位西北要員都是一片譁然!

怎麼能說沒有辦法消弭西北之亂呢?

保安軍指揮使孔先定首先表示了自己地不滿”王先生這話說得很欠考慮!党項人雖然來勢洶洶。連下幾城可那都是在有心算無心之下取得的戰果並非是說我們大宋邊軍就一無可取之處經過這一次的教訓。我想他們是沒有機會了!日前楊樞密副使一舉擊潰了党項李賊地主力斃傷了大部賊寇。李賊隻身以脫如此大勝之下他們的人心必然散亂只要我各地王師同時起兵必然可以順利收復被党項李賊攻佔的各外縣失地王先生你怎麼能夠說我們平定不了西北呢?”

“是啊石雷!”延安知府石慶明也有些不滿地看着王石雷說道“本府一向見你過人怎麼會有如此迂腐的見解?李賊的聲勢再大。也不過是聚匪滋事而已我大軍一到西北人心必然安定依附於李賊的民衆見其失勢豈肯再追隨於他?到時候樹倒猢猻散李賊還不是一隻喪家之犬?”

王石雷見衆人都對自己的看法不屑一顧。卻也不着腦只是曬然一笑看了看我道“楊樞密副使大人也認爲我的意見是錯誤的嗎?”

我嘿嘿一笑卻沒有直接回答王石雷的問話直接忽略了王石雷有些挑釁意味兒的眼神只是回首看了看衆人道“各位大人少安毋躁。王先生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心中微微地怔了一下王石雷原來是想把我也拉到衆人的一面然後肆意一番的卻沒有想到我居然選擇了迴避卻又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只得繼續往下說道“正如諸位大人所言王師一到李賊必然如喪家之犬般流竄可是諸位大人有沒有考慮過即便是李賊授首叛亂被剿滅我們就算真正平定了西北嗎?”

“不然怎麼樣?李賊就是西北党項人的首領此酋一滅餘者焉能有所作爲?”保安軍指揮使孔先定粗聲粗氣地問道。

“不錯!”王石雷點了點頭道“党項各部中餘者碌碌李賊一死確實羣龍無首成不了大事!”

“那爲何石雷你還說如此平定不了西北呢?”延安知府石慶明有些奇怪地問道他總感覺到今天這位幕僚有些奇怪說話也前後矛盾不知是爲了什麼原因。

王石雷侃侃而話道“就算是我們今天消滅了李賊消弭了党項之亂可是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第二個李賊西北不會出現第二個党項族?西北最大地禍患不是在於有李繼遷生事而是在於我朝的西北策略本身就有問題!”

衆人都有些色變雖然士大夫言事不受限制可是如此公然攻擊朝廷的大勢方針畢竟是不好的一時之間大帳裡面靜了下來只餘下王石雷慷慨激昂的聲音的繚繞。

“假使朝廷平定了西北之亂後依然沿用封鎖西北地策略那麼北方的遼國西方的吐蕃都會藉此良機向西北滲透自己的力量數十年後西北的異族就會像今天一樣重新崛起再一次爲了爭奪肥沃的土地和豐饒的資源將手中的屠刀揮起這是亙古不變地規律。”

“而積累了數十年的實力一朝爆發其中蘊涵着的能量是無法估量的。”

“到時候大宋承平日久兵備必然鬆散悲劇必然再一次上演何來諸地豈能保有?”

王石雷的話字字句句如同振聾發聵一般敲到了衆人的心底。

是啊西北邊事一直就沒有制訂出一個長遠的國策來這一片土地也總是在重複着被雙方奪來奪去的簡單過程什麼時候西北才能成爲一塊兒和平安詳的土地?

王石雷說出了心中所憂慮的事情後壓抑頓時去了大半感覺心情舒解了很多見衆人都是一片沉默心知自己的話已經讓這些西北要員們動了神念變嘆了口氣道“也許我是想的太多了。也許只是杞人憂天可是這件事情確是不容忽視的。國家興亡難道就沒有我們這些讀書人的責任?”

“好!說得好!”沉默了片刻後我率先鼓起了掌。

沒想到這王石雷不僅僅是一個嚮導這麼簡單一眼就能看出西北的癥結所在。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表象上爲大國謀者若無遠見。怎麼可能做到事事瞭然於胸?從這一點上來看他是具備了成爲優秀地智囊的條件的我怎麼可能放棄如此優秀的人才而不用?

“大人——“王石雷忽然作出驚人之舉雙膝跪倒在地取出一封書札來雙手捧着說道“在下一片拳拳之心盡在此中可惜沒有機緣上遞朝廷。今日爲大人獻上這平定西北之策萬望勿棄!先前種私冒犯皆石雷有意爲之若大人有所責罰自當領罪受罰!”

直至此時衆人方纔明白了王石雷今日的舉動爲何大異平常。原來就是爲了引起衆人的注意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現在看情況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而衆人也都非常希望知道他書札中的平定西北之策究竟是什麼?他不惜爲此而冒犯上官想必是驚世駭俗地主張!

我接過侍從遞過來的書札心中感慨萬分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雖然他們可能確實手無縛雞之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是一顆報國之心卻永在奔騰不止。

看着衆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這封書札上我卻將它輕輕地放在了書桌上非常誠懇地對王石雷說道“王先生本官奉皇命安撫西北正缺少一名通曉西北軍情地理之人蔘贊軍務不知道你可有興趣願意西北數百萬人民謀一福祉?”

“大人——“延安知府石慶明見我居然當着衆人的面就來挖他的牆角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也知道王石雷留在自己的身邊遠遠體現不出他的才華來因此也倒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希望王石雷能夠趕緊答應下來有朝一日他建功立業揚名天下自己這個老東家也臉面有光。

面對我的公開招攬王石雷顯得有些遲疑我的名頭他也是早就聽說過地名題金榜勇挫契丹以不到三十的年齡縱橫大江南北此次更是得到了鎮守一方的大權可謂是權勢滔天名聲顯赫可是很多人都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究竟要不要跟我這個新東家呢?

我見王石雷遲遲沒有答應還以爲他是有考取功名從政的打算於是便問道“莫非王先生是擔心影響功名?這個本官可以保證一定向皇帝舉薦先生尋常的科考就不必參加了!”

倒不是我故意忽悠人家以我現在的身份地位向皇帝舉薦一個人才確實比較容易。

“大人誤會了!”王石雷卻搖頭否認道“在下並不是擔心自己地前程只是不知道大人是否值得在下花費一生的時間來追隨如果有可能的話石雷情願馳騁在疆場之上而不是做一個窮經皓首的幕僚。如果大人能夠回答在下一個問題石雷便誓死追隨否則——“後半截兒話卻沒有說出來不過意思很明朗是要考驗考驗我了。

我不以爲意地笑了笑道“好石雷快人快語但請明言!”

“其實在下的問題也非常簡單——“王石雷面日表情地說道“便請大人猜一猜我着書札中的內容平定西北的策略究竟是什麼?”

衆人聽了多感到非常不滿你自己寫的東西讓人家來猜誰又能猜得中?這不是擺明了刁難別人嘛大帳裡面頓時嗡嗡地都是竊竊私語之聲。

“此話當真?”我微微一笑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王石雷態度非常堅決看來他是認爲我一定猜不出其中地方略了所以纔會如此這般。

我搖了搖頭嘆息道“雖然本官並不能猜出你在書札中所陳述的具體計劃但是若要徹底解決西北邊患辦法卻只有一個!”

“什麼?”不單是王石雷大家都很期待地看着我。

“屯田!”我輕輕地說出兩個宇來。

兩個字雖然平常卻如一顆驚雷在王石雷的胸中響起。

我笑看王石雷的驚訝表情心中知道這個人肯定可以收服。此人果然不識見解都好。而且對於西北大環境比較熟悉得此人之助能省卻我的許多麻煩真是老天助我!

雖然說他也有一點點的傲氣。不過我卻認爲這正人應有的風骨若是趨炎附勢之徒追逐名利之輩你倒如何放心與他把酒言歡籌劃大事?因此我對王石雷地表現比較滿意。

王石雷卻是驚懼皆有。自唐末以來西北邊患不定。中央政權幾乎無力收致使西北異族勢力坐大原本在漢朝設立的西域諸郡早已湮沒於漫天黃沙之中變成了異族驅牛牧馬的樂園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更已是遙遠的傳說及至本朝北有契丹、西有吐蕃、南有大理。可以說版圖小得可憐哪裡有餘力來照看西北?

可是西北地戰略地位是無比重要的若是失去了西北就等於自己未與別人動手就先斷了一隻手臂大宋的版圖只會越變越小。最終被趕到大海里去可惜儘管西北如此重要朝廷卻始終沒有人對他有足夠的重視。

“原來除了自己大宋朝還是有明白人地!”王石雷認真的看着我像是要將我看個透徹。

我看出了王石雷心中的困惑於是便朗聲說道“我朝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不斷與四方征戰滅南漢、平後蜀、攻南唐、抗契丹戰事之多遠非前朝可比這麼做的結果是大宋疆域逐漸擴大可是也造成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各地冗兵極多是以耗盡帑財然而到了真正要用兵的時候卻苦無可用之兵了。”

“若是僅僅裁減兵額卻不爲這些被裁退的士兵尋找出路將會造成社會動盪容易激發兵變因此朝廷對此一直非常頭痛。因此此次本官受命安撫西北之時得到的一個任務就是在西北屯田!”我說出了朝廷的設想。

慶州知事路青雲對此有些質疑亍是問道“朝廷既然這麼考慮自然是有道理的然而古來屯田未見大規模成效或言漢唐經營西域多賴屯田但屯田成效未見久遠國勢稍弱則屯田衰敗。各路屯田每每以武將不擅或不願農事而告停。下官以爲若是屯田能夠真正成功自然是利國利民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策略恐怕事倍功半最後夭折啊!”

“路大人所言不差!”我點了點頭道“好的策略需要好的執行否則也是於事無補。此次屯田地戰略目標是爲西北前線駐軍提供糧秣保障就地取食以免遠輸之苦。不過邊境前線地區兵兇戰危內地民人不願遠赴開墾單純仰賴駐軍屯田是在收效有限得很。古來籌邊莫不以移民殖邊爲上策除開強制性移民想要移民殖邊不啻失方夜譚。”

“楊大人朝廷可有定計?”延安知府石慶明有些急切地問道。

延安府地處前方飽受兵火之苦尤其是經常因爲戰爭的原因缺少糧秣因此石慶明對屯田地事情非常關心。

我苦笑了一下道“西北的人煙稀少卻爲軍事移民與新農業土的政策提供了可行的發展環境不過今次我來西北時看到長安和關中地區仍是一片蕭各景象關輔之民數年以來並有科役畜產蕩盡廬舍頓空今西北用兵國帑空竭陝西一帶民無儲蓄十室九空。”

衆人都是一片默然百餘年地兵火早已經將富庶的西北變成了千里赤地八百里秦川所餘人口不過百萬戶就連長安城都成了一片廢墟更遑論其他?

“屯田是長久之計卻難於實行好在我們現在需要着手的不是屯田而是如何對付党項人的叛亂不知道石雷先生可有以教我?”我將屯田地話先放到了一旁親切地問王石雷道。

王石雷像是突然驚醒睜園了眼睛看了看我有些感慨地說道“大人似乎早已經是胸有成竹在下唐突瞭如何對付党項人的叛亂方法卻很簡單就看大人你是不是敢於拿自己的官聲與名望做賭注了!這件事情過猶不及平亂容易若是想要徹底平定西北沒有些毒辣的手段是不行地!”

“哈哈哈哈——“我長笑而起在大帳裡面來回走了兩圈認真的看着王石雷說道“名望官聲算得了什麼?爲了平定西北我這條命也可以搭上還在乎什麼虛名?你既然如此說法大概是要我使出什麼絕戶計來吧?”

在座的衆人聽了都有些心底發麻心說不但王石雷是個狂生我們這位頂頭上司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角色啊!

王石雷看着我笑引起來良久才低聲說道“大人有大人你鎮守西北我西北軍民有福了!不過在下的計策卻不是絕戶計而是比這個更狠毒一些呢!”

“嘶——“屋子裡面的人看到王石雷的陰險表情似乎都感到溫度立刻低了兩度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第四章 再起波瀾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四章 兵行險着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九章 鏖戰正急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四章 揚州都督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一章 結伴而行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十二章 天波女主(下)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四章 再起波瀾第二章 土豪劣紳
第四章 再起波瀾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四章 兵行險着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九章 鏖戰正急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四章 揚州都督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一章 結伴而行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十二章 天波女主(下)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四章 再起波瀾第二章 土豪劣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