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忠心換槍

聽到王爺劉耀輝表態,楊繼業忙道謝了。然後東拉西扯的,雖不說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卻也沒有告辭的意思。

王爺劉耀輝這幾天也清閒下來,也沒有趕人,只是,與一個少年座談,劉耀輝多少有些不適合。

“王爺,前幾天在家裡,偶然有念頭,寫了幾句。想請王爺斧正。”

“楊詠石,你詩才絕頂,我可不敢評置,吟賞一番,倒是求之不得。”

“王爺過謙。”楊繼業說,“在家裡,見石階邊有苔,雖幼小,然蓬勃豐茂,花小色麗。

詠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念畢,看着劉耀輝。這首詩是楊繼業第一次抄詩,當時是給老爸的,過了關。但只要的詩如果磨滅,倒是可惜了,用在王府這裡,恰好用的上。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劉耀輝果然重複這一句精要,能夠體會到詩中表達的東西。劉耀輝作爲王爺,在文采豐茂不算太高,可這詩淺白,很容易讓他這樣的人理解。

看着面前的少年,果然其志不小。劉耀輝當下扶掌而笑,“好好好,好一個有志年少。這詩比之於《詠石》或有不如,卻更彰顯楊詠石你立志啊。好好好。”

“多謝王爺。”楊繼業說,“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元朝《馬陵道》)”

“哦……”劉耀輝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從沒聽過這樣的說法。這個說法,對於鎮邊王府而言,那是最爲入耳的東西。文朝皇權,需要什麼?自然是王土王臣,皆歸皇統。“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好好好,好一個少年郎。”

對楊繼業說這樣的話,劉耀輝自然是大加讚賞,可想來,也是右丞相一家的慣例做法。楊繼業大哥就戰死邊關,二哥目前被壓制,官職降低,右丞相也貶斥荊蠻楚地這樣的貧苦之地,但右丞相從沒一句抱怨,也是劉耀輝能夠相信楊繼業說這句話的原因。

“王爺,學生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說出先前的話,伏筆已經埋好,這時候,該挑明瞭。

“哦……請說。”劉耀輝也明白,楊繼業在表明終於文朝皇權之後,會有所謀。這也是這段時間這個少年表現出來的智力,劉耀輝也開始習慣了。

“王爺,之前,見過小王爺背的竹筒炮,威力無匹。之前我得罪魔教太深,總擔心魔教會報復於我,一點安全感都沒有。這些天想來想去,纔想到向王爺討要一竹筒炮防身,就安心些。不知王爺肯不肯賜予一杆竹筒炮……”

楊繼業與竹筒炮之間的事,劉耀輝也知道的。這個少年不僅會武藝,對這個殺器也不抗拒,倒是與其他書生有更大區別。

“楊詠石,竹筒炮威能不小,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有利有弊,一杆炮,最多能夠用兩三次,再多,可能會炸膛啊。”劉耀輝說,這個東西也確實存在較大危機的。

“王爺,學生帶着竹筒炮,最主要的還是威懾之功。”楊繼業說,“對竹筒炮炸膛之說,我是明白的。儒家聖言有云,格物致知。對竹筒炮進行格物,便可知其潛藏的危險性。黑藥燃過,留下餘渣,若是不清除乾淨,下一次開炮,必然有危險。

我雖然明白這些,可真要使用竹筒炮傷敵,也是做不到的。竹筒炮點火纔可開炮,襲殺而至多敵人比我更快,確實難以傷敵。帶在身上,不過是威懾之功。”

聽楊繼業這樣說,劉耀輝也明白,這個少年想要竹筒炮,不是一時興起。便說,“楊詠石,竹筒炮潛在的危險,你也明瞭,我就不多說。給你一杆也可,但你必須給右丞相得知纔可。”

“王爺放心,我明白。”楊繼業笑着說。

隨後,王爺讓管家取來一杆竹筒槍,式樣跟劉浪之前那杆一樣。楊繼業端在手中,扳開扳機,看着結構情況,一邊說該如何裝藥、如何點燃等等。

也是告訴王爺劉耀輝,表明他確實會操控這個危險的東西。見劉耀輝面色放鬆一些,楊繼業又說,“王爺,炸膛的主要根由在哪處?”

“匠人反覆試過,改進,依然會出現炸膛。這非人力所能更改。”劉耀輝說。

“王爺,一把大刀,刀鋒的鐵硬,刀身、刀背的鐵軟,爲何?”楊繼業微笑地說。

“刀口是百鍊精鋼,自然堅硬而鋒利,纔可斬殺敵人。”

“王爺說得有道理。”楊繼業也只是想提這麼一句,文朝要謀求鋼材,那隻能說鐵匠錘打,經過反覆鍛打後,將生鐵轉化爲鋼材。其難度之大,不是哪一個勢力能夠做到的。

後世的經濟、國力,曾經以年產鋼材量來衡量,作爲國力的標杆,可見,鍊鋼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後世鍊鋼之法多,技術也在不斷提升。可楊繼業在某次旅遊時,就看到景區有土法煉鋼,介紹鍊鋼原理和當初大鍊鋼鐵時代,村裡的做法、產量及性能。

回想當時好奇之下,曾拍了不少照片,問過細節情況。這時候想來,要在文朝搞這麼一個土法煉鋼,支撐起來,難度也是非常大。

當然,一開始規模小,只要將高爐做出來,然後慢慢摸索。產量上只要超出匠人鍛打,就是進步了。至於成本,巫家寨會計較嗎?

到以後,有壟斷性的產量出來,價格完全由自己開出,成本就完全攤派在購買方身上。

這時候,在劉耀輝面前提一句鍊鋼的事情,不多說,也算是給劉耀輝的一點回報。至於他能不能做到,那是王府的事情。

劉耀輝將竹筒槍交給楊繼業,也給了他一壺火藥。這時候,文朝稱之爲黑藥。實際上,對火藥的研究也比較多,能夠製造出煙花、鞭炮等,可見人們研究不少了。

雖說研究較多,但對火藥的威力沒多少影響,關鍵是研究的方向有問題。在三種成分配比上,沒有做好調試。另外就是,對竹筒槍用藥上,也沒有進行研究,比如定裝藥包就有利於提高裝彈速度,節省時間,使得竹筒槍的威力驟然升高。

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704章 安 睡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130章 演 說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10章 孺慕心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456章 追與逃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1章 逃 學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2章 刺 殺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362章 想不透第443章 傳假令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80章 單 挑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480章 死亡線第699章 排禾縣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708章 有多強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6章 你賴皮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98章 殺無赦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98章 忠心換槍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661章 見面歡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135章 談崩了第65章 匪衆逃散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379章 領軍需第379章 領軍需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48章 耶律鍾玉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287章 行動了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0章 大火阻路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54章 留火種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55章 喜與優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387章 強行軍第414章 張靖海第217章 玉滿懷第710章 密 謀第655章 勝三傑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491章 進 城第534章 五義莊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82章 第一親第171章 對 衝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
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704章 安 睡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130章 演 說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10章 孺慕心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456章 追與逃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1章 逃 學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2章 刺 殺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362章 想不透第443章 傳假令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80章 單 挑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480章 死亡線第699章 排禾縣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708章 有多強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6章 你賴皮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98章 殺無赦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98章 忠心換槍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661章 見面歡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135章 談崩了第65章 匪衆逃散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379章 領軍需第379章 領軍需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48章 耶律鍾玉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287章 行動了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0章 大火阻路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54章 留火種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55章 喜與優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387章 強行軍第414章 張靖海第217章 玉滿懷第710章 密 謀第655章 勝三傑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491章 進 城第534章 五義莊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82章 第一親第171章 對 衝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