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倭寇噩夢

六千人的倭寇,人數上依舊是蠻族軍的一倍多。另外,蠻族軍的正面對拼,火槍兵就得除開,那只有兩千人。

三比一。此時,倭寇已經退到小山包外三百步,火槍兵的射程有限,無法威脅到倭寇。不過,倭寇追擊的人馬,傷亡六成,所有倭寇的氣勢都落到最低點。

宮崎山非常不甘心,對之前一刻鐘的衝鋒,最前面的倭寇一波一波倒下,總是給人能夠衝殺過去,滅掉火槍兵的錯覺。

這個錯覺,導致倭寇這邊指揮者,一直在逼壓倭寇往前死命地衝,在倭寇看來,只要衝過火槍兵封鎖線,火槍兵立即被他們斬殺,然後再與蠻族軍對拼,那就是他們佔優勢了。

可事實的戰局,卻讓倭寇的指揮者迎頭一棒,打得他們眼花繚亂,反應不及。等意識到這樣下去,依然無法突破那條槍彈交織的封鎖線時,沒等倭寇的指揮者發令,倭寇已經蜷伏在屍山之下,不肯往前衝鋒。

宮崎山也反應過來,讓倭寇們停止進攻,並帶着倭寇軍兵退出三百步外。不過,蠻族軍這邊也沒有乘機追擊,這時候,確實還沒到追擊的時機。

六千與倭寇擊潰後要進行搜索、追殺,他們的反擊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這樣的戰鬥對蠻族軍而言,存在傷亡的危險,這不是楊繼業所需要的。

從時間上來看,剛纔從開戰到此時停下來,前後不到半個時辰。四周的蠻族軍形成的包圍圈還沒合圍,倭寇的戰鬥意志也沒有完全瓦解。

看着倭寇退開,因爲有千人督戰隊在,倭寇並沒有鬆散。雖說死亡太多對倭寇的成績過大,他們對宮崎山的軍令還有作用。

聚集倭寇之後,宮崎山也知道想要繼續作戰,已經沒有軍心了,倭寇也沒有勇氣看向屍山之後的小山包。那些火槍兵的轟鳴聲,就是他們的噩夢。

接下來要怎麼辦,宮崎山也不知該如何選擇。戰,打不過。哪怕倭寇的人數超過對方;撤,這時候能夠撤離嗎?先前蠻族軍沒有嘗試追擊,但他們真的撤走,蠻族軍會輕易放過他們?

敵人雖少,僅僅六百的火槍兵就可追得倭寇四處逃竄,能不能擺脫對方還是未知之數。這時候,宮崎山突然明悟過來,面前這股“只拿軍”完全是在吸引他們過來,然後將他們斬殺啊。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的退路中還安全嗎,有沒有其他的“只拿軍”已經堵截了他們的退路,在這裡包圍他們要全殲他們?

如此想,宮崎山頓時渾身發冷。對於自己的生死,宮崎山倒是不擔心,不遠處就是山林,僅憑他自身的戰力,衝出去完全可做得到,但跟在身邊的倭寇死傷大部,以後在寧府還有立足之地?

突然想到,李明傑等人爲什麼聯繫不上了,難道是因爲李明傑深知面前這些“只拿軍”的厲害,先一步逃回海島?這樣推測,宮崎山覺得很有道理,卻深恨李明傑他們,爲什麼不先告知他,至少在面對這股“只拿軍”時,會小心在意,也就不會被拉進這樣的死亡陷阱中。

六千倭寇已經不能成軍,站得密集卻鬆散着。都在看着宮崎山和身邊的核心成員,等他們下令撤離。

一萬多具屍體堆在小山包前,長長的又有起伏。這時候,往下流殤的血更多,嘩嘩嘩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彷彿是深入精髓裡的哭泣。

之前倭寇在蘇杭搶掠、燒殺,追擊潰散的流民,覺得很刺激而興奮。這時候,看到大量倭寇集中死亡在這小山包前,多少有些體會到殺戮的絕望。

然而,對一些心裡產生懺悔的倭寇而言,殘酷的現實是,他們已經沒有回頭路,甚至這一天就是他們的死期。

這個距離寧城百餘里的谷地,成爲葬送倭寇的死地。這裡發生的戰鬥,被羣山包圍,多大的動靜都不可能傳到外面。

巫豹帶着魏進、譚必俊等五六個大高手,在第一陣火槍轟鳴時,已經接近倭寇的軍兵。不過,他們在五百步外,沒有急於突前,擒拿宮崎山。

隨着戰事的推進,巫豹等人看着一波波倭寇死在火槍射殺之下,看着小山包前那一堆屍山逐漸變高、變厚,看着流下的血匯聚越來越多。

最爲震撼的還是魏進和譚必俊這兩人,之前在攻佔李明傑寨子時,雖說也有火槍兵出現,但那個場面並不大,射殺的敵人不過一兩百而已。

這時候,纔看到蠻族軍的人馬,對於剿滅倭寇的殺傷力,那完全是在屠殺而倭寇毫無反抗。

對戰這麼久,倭寇給蠻族軍造成的損傷可能不足十人,而且,都沒有失去戰鬥能力。

如果說,之前魏進和譚必俊心中多少有些起伏,這時候,見到蠻族軍對戰倭寇,完全一邊倒的撲殺,已經將他們震懾得再不可能升起其他心思。他們自身也只有追隨這樣的力量,以後纔會有更大的前景。

這時候隨巫豹前來抓捕倭寇首腦宮崎山,魏進和譚必俊都明白,這是最好的立功機會。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神中的驚悸和決心,彼此點點頭,很默契地表達心中的決心。這次出擊,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即使不能直接抓獲宮崎山,也要將倭寇核心中的其他人抓住幾個,纔是進身之階。

“三將軍,我和譚兄先過去埋伏吧。”魏進到巫豹身邊低聲請示。巫豹看了看前面,點點頭,表示可以。自然不擔心魏進和譚必俊會有反叛之心。眼見如此殺倭寇的場面,還有誰會有異心?

給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了啊。

見兩人快速地往前突進,自然也不會擔心這兩人會驚動了倭寇。倭寇這時候已經是驚弓之鳥,但也不要將這些倭寇驚散列,免得撲殺時難以搜索。

火槍兵的威力,絕對不能傳出去,所以,但凡見到火槍兵殺敵場景的人,都只能是兩類:蠻族軍或死人。

見倭寇遲遲沒有行動,巫虎知道他們絕對不敢再進攻,便令火槍兵走出戰壕。裝填彈藥後,越過倭寇的屍山,朝倭寇撲去。

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69章 精銳齊出第512章 見老爸第135章 談崩了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521章 託 付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485章 勝利了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481章,倭寇噩夢第99章 研討槍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665章 無戰損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08章 知書堂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18章 縣學內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31章 有刺客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498章 議婚事第530章 新婚了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55章 冬梅落陷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248章 暗 謀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68章 軍營破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541章 完 勝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98章 降不降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7章 鐵 叔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347章 芒勁角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249章 第一招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48章 暗 謀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82章 槍來——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31章 逃 學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157章 互 罵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93章 初進縣衙第480章 死亡線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554章 留火種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357章 退路被堵
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69章 精銳齊出第512章 見老爸第135章 談崩了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521章 託 付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485章 勝利了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481章,倭寇噩夢第99章 研討槍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665章 無戰損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08章 知書堂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18章 縣學內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31章 有刺客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498章 議婚事第530章 新婚了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55章 冬梅落陷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248章 暗 謀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68章 軍營破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541章 完 勝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98章 降不降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7章 鐵 叔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347章 芒勁角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249章 第一招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48章 暗 謀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82章 槍來——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31章 逃 學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157章 互 罵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93章 初進縣衙第480章 死亡線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554章 留火種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357章 退路被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