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一飛沖天

張洪庭見韓立仁的神情,但他卻點點頭,不解釋。韓立仁見了再次讀三詩,說,“這些詩真不錯。”

“何止不錯。”張洪庭說,“都是傳頌千古的篇章,之前的那個少年,可能已經完全不同了。哦,對了,楊繼業在秋試中已經高中舉人,遺憾的是,他不能來京都參加會試。不過,才十六歲的少年郎,三年後再來京都會試,未嘗不是好事。《秋江獨釣》就是中秋文會上,拿到魁首的詩。”

即使韓立仁覺得楊繼業不可能有如此詩才,可有張洪庭的話,自然不會再有懷疑。也知道,楊盛文作爲文壇名宿,他不可能爲兒子出名而自損名聲。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在說蠻族人,還是楊家人?”韓立仁搖搖頭,隨即看着張洪庭,又說,“張老親自爲楊家勞累,我韓家自是答應這樁婚事的,只是,荊蠻楚地不毛之地,倒是讓女兒受苦,那也只能說是她的命了。”

張洪庭搖搖頭,說,“立仁啊,荊蠻楚地或許偏遠,但鎮邊王府不是一直在那裡嗎。楊繼業有此才情,不過幾年時日,必定大鵬展翅,一飛沖天。”

張洪庭這樣的話,不過是吉祥言語而已。對楊家以後會有什麼樣的變遷,從目前來看,確實沒有什麼轉變的契機,要變的可能是更壞的情景。

這時候,又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張洪庭見韓立仁答應,說,“哦,我之前一直在琢磨三詩,還有一樁事倒是忽略了。”張洪庭說着,對外叫一聲,讓隨行的人將放在車中的東西拿進門。

四個盒子,大小不一。不過,看端過來的人也不怎麼費力,韓立仁明白,那是楊家送來的訂親禮物。人不能到京師,但禮物肯不能少,這是禮數。

放桌上,張洪庭說,“立仁,這是楊家從荊蠻楚地送過來的,我所知的楊盛文身無餘財。在荊蠻楚地五年,多是文友饋贈,得以度日。來人說了,大盒子是楊盛文的一副墨寶,也是他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了。其餘三件,是楊繼業親自準備的,連楊盛文都沒打開看過。”

盒子密封着,韓立仁自然不會有什麼指望,因爲楊家的生活狀況,京都裡只要關注楊家和右丞相府的人,都明白這一點。楊盛文名氣、才情和能力都強,就是家無餘財,一身清風。

不過,像楊盛文這樣的人家,確實不用擔心過不下去,總會有文人或家有富裕的人,給他送去,不至於捱餓。

“謝謝張老,辛苦您啦。”韓立仁說,不管兩家如何,對張洪庭這樣居中跑腿的,總要感謝。韓立仁看了一眼大兒子,韓泉知道該做什麼,因爲他也是成婚了的人,原本該是楊家答謝張洪庭的,如今只好韓家來付出。

不一會,韓泉拿來一個紅禮包,禮貌裝了銀十二兩。自然是小小心意,對於張洪庭而言這樣的心意也不會在意。

張洪庭見韓泉送來,笑着說,“立仁,俗禮就免了吧。楊盛文的面子,老夫這裡就夠了。”

“張老,這是韓家一點心意,與楊家無涉。小女那個有一去處,也令我這個做父親的心安。”韓立仁解釋說。

“立仁,把楊盛文的墨寶打開瞻仰瞻仰吧。”張洪庭說,京都這邊,不知有多少人求楊盛文的墨寶而不得,使得楊盛文的字就成爲稀罕物。

韓立仁當即將最大的一個盒子打開,禮貌果然是楊盛文的一副字。展開後,字爲:“子曰”。整幅字端正沉靜,隱隱透出一股浩然正氣來。這樣的字掛在書房,對讀書人會有非同尋常的助益。

“好好好,好字。右丞相府果真不同凡響。”張洪庭雖說與楊盛文在儒學之義上,爭論二十餘年,而他比楊盛文大十來歲,可在書法上,確實不得不讚美楊盛文。

韓立仁、韓泉父子看到這樣一副字,也是喜不自勝,僅憑這一幅字,就足以爲傲。楊家對於自家女兒,還是很上心的。

韓泉對於妹妹韓玉芝去楊家的事情,知道更多一些,當初逼不得已離開京都,那是有陳羽霏相陪。陳羽霏的來歷確實不知詳情,但她不會害了自家妹妹。

兩女長途跋涉,不知是不是還有其他人陪護。不過,如今楊家既然託請張洪庭來家裡求親,自然是一切安好。等定下親事,韓家這邊給他們送一些財物,總不至於受多少苦楚。

張洪庭坐一陣,也不肯留下吃飯,好在將韓家的答謝禮收下,讓韓立仁心頭多少好受一些。說不定因爲這件事,以後萬一太子府有變,張洪庭會關照一句,韓家的處境會好一些。

等張洪庭走後,韓家父子送出門,看着馬車遠去。韓立仁不由地感嘆一聲,韓泉說,“父親,妹妹有這樣的歸宿,未必不是好事。她心裡願意就好,何況,妹妹是有自己主見的人,我們也干涉不了什麼。”

“我何嘗不知?她肯私下離開京都,去荊蠻楚地,那是打定主意的事。”韓立仁說,心裡多少有些不滿,畢竟對女兒說來,這樣的婚事太簡單了。

回家,韓母也出來,得知女兒的情況,便是滿面淚水,哽咽不可語。

韓泉說,“母親,妹妹在楊家,她就無事。我們知道她安穩,就是好事啊。楊繼業也不錯,如今他的詩名已起,想來今後會有不小成就。”

韓立仁將桌上的字幅收起來,得找時間親自裱好,掛在書房才行。另外三個禮盒,韓泉拿起來,準備送進父親書房。韓立仁說,“打開看一看,以後我們給楊家送一些東西過去,也好比照。”

韓泉原不指望什麼,因爲張洪庭說明了這些是楊繼業自己準備的,他會有什麼東西?說不定就是三首詩。

但父親說話,而母親也在等待,他便將最上面的盒子打開。盒子打開,隨即見裡面是一塊玉牌。品質很高的玉器和飾品,在京都雖說不少見這樣品質的,但在荊蠻楚地那偏遠不毛之地,楊繼業從什麼地方得到這東西?

第240章 求 聯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630章 有喜啦第117章 搭搭手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717章 算你狠第11章 一拳之威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78章 九個一第644章 聚仙樓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551章 纏 鬥第355章 殺回去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414章 張靖海第710章 密 謀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78章 九個一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6章 選 兵第35章 認死理第24章 俘獲三個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499章 議清剿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627章 再出手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97章 虎口奪食第269章 欺負人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188章 消滅掉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362章 想不透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478章 又受挫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97章 虎口奪食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308章 知書堂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308章 知書堂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406章 祥山鎮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08章 知書堂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44章 聚仙樓第93章 初進縣衙第81章 攢 刺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98章 忠心換槍第480章 死亡線第421章 訴衷腸第604章 觀察敵情
第240章 求 聯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630章 有喜啦第117章 搭搭手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717章 算你狠第11章 一拳之威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78章 九個一第644章 聚仙樓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551章 纏 鬥第355章 殺回去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414章 張靖海第710章 密 謀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78章 九個一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6章 選 兵第35章 認死理第24章 俘獲三個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499章 議清剿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627章 再出手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97章 虎口奪食第269章 欺負人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188章 消滅掉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362章 想不透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478章 又受挫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97章 虎口奪食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308章 知書堂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308章 知書堂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406章 祥山鎮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08章 知書堂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44章 聚仙樓第93章 初進縣衙第81章 攢 刺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98章 忠心換槍第480章 死亡線第421章 訴衷腸第604章 觀察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