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方家之謀

等白素梅離開,楊繼業見左繼祖回粥棚,說,“怎麼樣?”

“少爺,情況暫時不明。不過,等這幾個人返回寧城,總能夠找到他們的來歷。從今天的情況看,他們是不想楊家粥場在這裡運轉,那是爲什麼?”左繼祖自言自語,“粥場施粥,對寧城的大族沒直接關聯吧。莫非,他們懷疑我們的倭寇探子,被安插到這裡來?”

明白左繼祖的擔心,他們雖說在杭城那邊有深厚的關係,可寧城這邊,寧城知州自然要聽唐俊詞這個知府大人的,可如今,又到哪裡證實少爺與知府大人關係很深?

還有就是,蠻族軍目前的主要力量都不在寧城。寧城的地頭蛇要逞威,並污衊楊家粥場,也是麻煩事情。

“先不急。見子走子吧。”楊繼業微笑着說,“不管來硬的還是耍計謀,我們還怕他們不成?”

“少爺,我去安排。”左繼祖說。

對於楊家粥場的真實實力,目前露在外面的,就是粥場的幫工、楊繼業身邊的十幾個人。但另外有運送米糧的人羣,這些人可做輔兵,也可參與一般的戰鬥。楊繼業身邊的保衛力量,這一次也有兩百多人,不過隱藏在暗處,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防範倭寇那邊的行動。

寧城肯定有地方勢力,力量不會小。但這些人哪怕出動較大力量,也不會有幾百幾千的。楊猛、巫豹和樹崗都在這邊,這些人如何能夠威脅到楊繼業?

寧城方家,是寧府這邊最大的家族之一,平時也低調。家財厚實,寧城這邊確實不少山地、糧田都是方家名下。

與方家齊名,甚至比方家名頭更高的,也有好幾家。但方家平時更注重海外的貿易,原本準備找一些海島門路,擴展方家海外的生意,但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倭寇之亂就到了。

倭寇亂蘇杭,寧府成爲最嚴重的區域,使得方家有心也不能有所作爲。家主方城東很不甘心,這是方家提升實力最好的時機,卻白白錯過。

過年那天,方城東借酒感概,二弟方城南、三弟方城北和長子方天培、次子方修一起計議,覺得今年春夏就是方家崛起的另一個時機。

春後青黃不接,官府即使有所放糧,也不會多,而其他大戶自然也不會大肆放糧,如今,方家就可囤積米糧,到時候高價出售。對於那些流氓而言,不到真正的生死之際,他們不會將最後的財富拿出來購買米糧。

要實施這一計劃,在寧城這邊就要有周密的安排,先對外開粥場,與各家一起,大家都不擴大規模,開粥場不過做一些掩飾而已。免得寧城人說各家大戶爲富不仁。

粥場施粥多少,各家之間哪怕不先有約定,但彼此也會留意其他各家的。只要方家這邊先減少量,另外的家族不論是減量還是保持不變,對方家都是有利的。

這一計劃,顯然很成功。寧城外,施粥的人家最初有十五家,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如今只剩下七家。

半月前,方家開始減少每天的施粥量,另外六家立馬察覺,就有三家跟着減少,只有兩家依舊保持之前的量,甚至還有所增多。

對於這兩家,文智傑文家、劉仁俊劉家,這兩家在寧城的名望高,方城東樂意見到他們每天增加施粥量,這樣就可將兩家存儲的米糧更多消耗掉。

等方家賣糧提高價格時,他們即使想要穩定價格,也做不到了。

然而,在城外粥場的人突然傳回消息,說是在城外兩裡處,另開一家粥場。不進開粥場,每天都施粥量都在提增,看樣子是準備在寧城外一直做下去。還傳來一個消息,說等十天後,這家叫楊家粥場的還會給每一戶流民,發給一袋米糧。

這個消息姑且不論是真假,都會直接影響到方家的提升米糧價格出售的計劃。方城東便讓自家的人,到粥場這邊看,以粥場影響方家春耕爲由,將楊家粥場趕走。

壞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方城東對這家突然出現的楊家粥場,自然是恨得咬牙。

派出了人手,原本以爲會順利辦好這件事,等那些家奴返回,說起了對方有不少人手,實力不差。

方城東厲聲說,“是不是你們懶惰、膽小,回來找專業的藉口,企圖矇混過關?”

“家主,小的們真不是偷懶。對了,那家粥場有一個白娘子,長得水靈迷人,像熟透的水蜜桃……”那個邪邪的人伏在地上說。

“哦,還有這樣的人物?”方城東聲音提起來。

“家主,小人絕對沒有看走眼,這是小人在寧城都沒見過如此靚麗的女人……”

“先不要岔開了話,我不怪罪你們做事不力。我就問你們,接下來怎麼辦吧。”方城東說。

“家主,我們多去一些人就好,他們雖然有那些流民幫忙,也有二十來人。我們只要去了上百人,還不一樣將他們趕跑?不跑的,抓進城來,關幾天,餓幾天,看他們還敢同家主作對……”邪邪的那人說。這些壞主意,回來的路上都想好了。

方城東還沒表示,這時候,在一邊上的方天培說話了,“父親,其實何必要興師動衆?您去州府一趟,找知州要一張官衙的手令,然後去找楊家粥場,看他們敢不敢違抗?我再找兩個衙門裡的人走一趟,這事就輕輕鬆鬆解決了。”

“嗯,這樣更好。先禮後兵,講到哪裡去都不會理虧。”方城東傲嬌地說。

當夜,方城東帶了東西求見知州廖雲貴,說了城外有流民侵佔方家糧田,建造住樓,他到過問,對方不但不聽,還將方家的人打回來。請求知州給一張手令。

方家平時在寧城表現也很好,配合知州廖雲貴工作,像這次施粥,方家就是一直堅持下來的一家。方城東親自到知州衙門求見,另一個自然不會駁斥他臉面。

拿到知州廖雲貴的手令,方城東便告辭,在衙門外面遇上兒子方天培。方天培得知手令到手,便去找寧城巡檢司趙武。

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72章 換角色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704章 安 睡第7章 鐵 叔第406章 祥山鎮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54章 逃得掉嗎第217章 玉滿懷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499章 議清剿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708章 有多強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75章 赴死之殺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1章 微 瀾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章 過 關第699章 排禾縣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198章 降不降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4章 俘獲三個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33章 看夜校第349章 新規劃第630章 有喜啦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57章 攻 殺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521章 託 付第455章 喜與優第409章 沱田坳第40章 端陽詩會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123章 讀與考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230章 求 寶第440章 敢不敢第44章 一幅對聯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77章 潰 逃第362章 想不透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6章 你賴皮第658章 陳老頭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58章 真面目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73章 三尊炮第16章 你賴皮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516章 找王爺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178章 勝 出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683章 先走一步
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72章 換角色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704章 安 睡第7章 鐵 叔第406章 祥山鎮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54章 逃得掉嗎第217章 玉滿懷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499章 議清剿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708章 有多強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75章 赴死之殺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1章 微 瀾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章 過 關第699章 排禾縣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198章 降不降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4章 俘獲三個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33章 看夜校第349章 新規劃第630章 有喜啦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57章 攻 殺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521章 託 付第455章 喜與優第409章 沱田坳第40章 端陽詩會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123章 讀與考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230章 求 寶第440章 敢不敢第44章 一幅對聯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77章 潰 逃第362章 想不透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6章 你賴皮第658章 陳老頭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58章 真面目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73章 三尊炮第16章 你賴皮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516章 找王爺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178章 勝 出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683章 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