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兩人見面

到來參加迎春文會的士子,估計有兩三百人。童生、秀才和舉人都有,而女孩子們登島之後,這些才子就活躍起來。

文人士子中,秀才佔多數,也是在十六七歲到三十歲以下的人羣,像楊繼業這樣十七歲不足,就成爲舉人的,可少見。

秀才們有不少成親了的,但更多的人都在埋頭苦讀,要先拿下舉人功名才肯成親。特別是一些窮苦人家的學子,更是堅信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有進士功名,還愁什麼妻妾?前朝就有殿試張榜之日,富家榜下捉婿的習俗。到文朝後,這風氣減弱,但一個進士想要娶妻,確實比較好選取了。

但不少秀才年齡確實不小,二十多歲了,在文朝已經是超齡。科考之艱難,在他們受挫一兩次後,也會有成家繼續攻讀的想法。所以每一年的迎春文會上,總會有一兩對成其好事的。

女子游春自由路線,與男子文士的路線並排,但相隔十幾步。便於觀察對方,卻不能直接交談。想要試探對方,更主要的還是眉目傳情。

如果彼此對上,也確有有地方可讓他們靠近敘說,彼此約定到女方家去提親。至於後來會如何,也不會有多少人深究。

張靖海是有家室的人,對於今天的迎春文會,主要是參與。作爲蘇杭這邊杭城文士裡文名較爲響亮的人,不可能缺席迎春文會。

往江邊走,這裡清靜一些。文會上,只要有詩作就可,至於品評論詩,那時最後的環節,張靖海也不急於將自己的詩作送上。

雖然在蘇杭士林這名聲不小,但張靖海與官府往來卻少。劉瀟傑在前面不遠,回頭看到張靖海過來,便站立等他走上來。

劉瀟傑見張靖海到了,說,“杭城名士張靖海?”

“不敢稱名士,前輩您是……”張靖海見劉瀟傑沒穿文士功名服,但見劉瀟傑氣度沉靜,顯然是一爲前輩。

劉瀟傑見張靖海沒認出自己,多少有些失落,但也明白,蘇杭這邊的士子,有誰像楊繼業這個舉子,能夠同蘇杭的高層人物往來?面前的張靖海,雖有些才華,但還是沒經磨練錘鍊的,是不是真金,可不好斷言。

劉瀟傑不做自我介紹,微笑着,說,“之前聽你與人辯論,確實不錯。對了,前面那位是楊詠石,聽聞過麼?”

“楊詠石?‘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那位楊詠石?”張靖海一怔,對於楊詠石的詩名、文名已經聽說好久了,但卻一直無緣得見。

劉瀟傑點點頭,說,“楊詠石可不僅僅是詩名。人間留清白,不僅僅是詩中言,你可前去交談交談……”

張靖海聽說,又是一怔。對於有才學的人,他是願意結識、攀談,以至於結交成爲好友。不過,這時候見前面那人手牽着女子之手,真上前攀談,是不是冒昧了?

劉瀟傑自然不在意張靖海怎麼想,便繼續往前走。楊繼業站在江邊,看着江流,巫素貞說着二哥如今在寧府那邊,不知何時會有大戰。

“擔心二哥安危?”楊繼業輕聲說。

巫素貞點點頭,“我知道二哥厲害,勇武,蠻族軍齊心,戰力強勁。可戰場兇險,兵兇戰危……”

“放心吧,二哥那邊安排很穩妥的。只有將敵人滅掉,我們纔會更加安穩。”

“少爺,我懂……”巫素貞聲音更小,擔心楊繼業分心。

正說着話,楊繼業突然感知到有人靠近,還是有意靠近過來的意思。回頭看,見一個臉型方正,濃眉大眼的秀才。稍微回想,便記起之前看過一眼的,名叫張靖海的秀才。

楊猛站在楊繼業幾步外,也在看着張靖海。張靖海原本還有些底氣的,誰知過來,僅是被這個身材高大的少年看着他,就感覺到一股沉重的壓迫,連呼氣都有受阻之感。

等楊繼業回頭看,那種壓迫之感立即消失。張靖海心裡肅然,見對方穿的是舉人服,而面孔看去卻極爲年少的樣子,幾乎讓他反應不過來。

張靖海見楊繼業看他,忙施一禮,說,“前輩可是楊詠石?”

“張兄好。”楊繼業微笑着說。

張靖海聽楊繼業這樣說,又是一愣,說,“前輩認識我?”

“之前來江島,見張兄與人辯論,便有印象。”楊繼業微笑地點頭。

“汗顏了,前輩,學生浪言,污了前輩之耳。”張靖海見楊繼業是舉人,而他是秀才,在士林中,楊繼業就是前輩,達者爲先。可不是年齡來論的。

“張兄,去年秋試,若不是倭寇之禍,想來張兄也考取舉人,這時候已經在京都參加殿試結束,靜等金榜題名了。”

“學生可不敢想……”張靖海說到這,心中也是不甘,然而命運如此,又能如何。已經成爲既成事實,無法改變,只能坦然以對。得知楊繼業是去年秋試的新科舉子,張靖海多少有些親切之感。

張靖海雖說不敢想,那是口頭的虛話,心裡自然覺得真要開考,舉人絕對沒問題,就看名次前後而已。

楊繼業自然不會糾結於這個問題,說,“張兄,是蘇杭人,對目前的倭寇之亂怎麼看?”

“前輩……”

“張兄,先說過了,若不是倭寇之亂,我們就是同年啦。我叫楊繼業,從荊蠻楚地那邊過來遊學,到蘇杭也有三四個月,想多瞭解一些蘇杭的事情。不知張兄肯不肯教我?”

“楊兄客氣,但有所知,必不相瞞。”張靖海之前聽問過楊繼業的三詩,也是很敬佩的,如今見到本人,才知道這樣年少的舉人,該有真才實學的。

“多謝張兄,”楊繼業微笑着說,“張兄先聊聊倭寇之亂吧,之前,聽你言及文人武將之弱,耳目一新。想再聽聽張兄之論……”

“慚愧。楊兄見笑了。”張靖海說,“在下以爲,我朝文官制軍,本意是好的。但在軍伍對壘中,選將、練兵之際,文人制軍就該放開一定權限。古人有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兩軍對戰,戰機稍縱即逝,文人轄制軍兵,又有多少人真正知兵?”

第498章 議婚事第658章 陳老頭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37章 劉浪出題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1章 再抄詩第239章 新朋友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518章 美人恩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38章 學內功第707章 密 談第478章 又受挫第717章 算你狠第9章 找王爺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80章 百十斤第514章 一起嫁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94章 夜 戰第44章 一幅對聯第188章 消滅掉第694章 夜 戰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632章 幫妹妹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20章 曲解經典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347章 芒勁角第221章 沒找到第424章 接戰前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697章 欽差到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455章 喜與優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658章 陳老頭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478章 又受挫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06章 祥山鎮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572章 換角色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8章 縣學內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672章 心與善第4章 詭 異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310章 蘇杭倭患
第498章 議婚事第658章 陳老頭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37章 劉浪出題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1章 再抄詩第239章 新朋友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518章 美人恩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38章 學內功第707章 密 談第478章 又受挫第717章 算你狠第9章 找王爺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80章 百十斤第514章 一起嫁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94章 夜 戰第44章 一幅對聯第188章 消滅掉第694章 夜 戰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632章 幫妹妹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20章 曲解經典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347章 芒勁角第221章 沒找到第424章 接戰前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697章 欽差到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455章 喜與優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658章 陳老頭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478章 又受挫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06章 祥山鎮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572章 換角色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8章 縣學內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672章 心與善第4章 詭 異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310章 蘇杭倭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