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斷網

戰爭中的敵對雙方,一般而言,斷絕彼此間的經濟、文化、科技聯繫,乃至於外交關係,都是常見的標準動作。

都已經爲利益而打成一團,聯繫,就似乎毫無必要。

即便在歷史上,彼此敵對的力量之間,總還多多少少有些聯絡的渠道,或者暗中進行,或者通過第三方週轉,在戰爭年代也保持起碼的信息交換,否則,即便一方或雙方想要停戰,都沒辦法把意圖傳達到對方。

何況戰爭,在有產者、頂層的眼裡,終究不過是一樁帶血的生意。

打,還是不打,是在戰場上用槍炮爭辯,還是回到談判桌前彬彬有禮的商議條款,對掌控國家命脈的統治階層而言,並沒有絕對的好惡,一切完全要看哪種方式更有效,更迅速,更能攫取豐厚的利益。

千百年來,國家間的戰爭行爲,其實質往往便是如此直白。

相比之下,無合砝地位的組織、羣體反抗統治機器的戰爭,倒或許還另有些更高一層、更遵從人性的理由。

第三次蓋亞大戰,同前兩次大戰的情形相若,一開始,參戰各方便彼此斷交。

繼而,或主動、或被動的切斷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聯絡紐帶,一方面防止泄露機密、或者無意間資了敵,另一方面也有主動採取措施,儘可能從多個領域對敵方施加壓力,促成勝利的考量。

但,與前兩次大戰相比,第三次蓋亞大戰的背景,卻大相徑庭。

基於這種不同,交戰雙方的考量,至少是其中之一方——聯邦的考量,則與歷史上的每次戰爭都不盡相同,採取的手段也會不一樣。

西曆1488年,星港戰役後的某天,聯邦(不出所料的)採取斷然措施,不打招呼、事實上也無須打什麼招呼的切斷若干條國際通信線路,並指示尤洛浦的若干僕從國家協同行動,徹底斷絕與西大陸列強、羅斯之勢力範圍的網絡連接。

切斷連接,對聯邦會有什麼影響,FFRI-IT的評估報告早已出爐,結論是“相當有限”。

對這一結論,方然並不意外,事實上他反而還會疑惑,爲什麼在列強與羅斯四面擴張的很長時間後,聯邦才下令切斷網絡連接。

互聯網絡,是連接全世界的一道橋樑,有很重大的意義。

早年間,具體說來,在西曆1460至147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滾滾而來,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從蜂窩網絡到光纖幹線的諸多手段,從聯邦輻射出去的互聯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入,彼此間互聯互通,逐漸發展出一張覆蓋全球的巨網。

互聯網絡的發展,原因很多,根本動機則一概逃不出經濟利益的範疇。

在世界通過網絡連爲一體的時代,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集團,但凡要生存,要發展,都必須充分融入分工明確、協同運作的全球經濟循環之中,才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獲得比單打獨鬥、閉門造車更高的收益。

這種敘述,早年間,方然在媒體、課本上見到過許多次。

但稍加思考,便不難看透其中的矛盾,繼而意識到這是一句避重就輕的謊言。

互聯網絡,人類世界的信息基礎設施,發源於聯邦,興盛於聯邦睥睨天下的時代,現如今,一步步走向彼此割裂、封閉的內循環,也仍然是從聯邦開始。

之所以經營這樣的網絡,對聯邦,固然有科技進步、服務人類的因素,根本原因,則是這一劃時代的科技發明,能極大提升人類世界的生產力水平,極大加速人類世界的物質與資產流動,進而,極大提升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的剝削效率。

在主權國家協作、競爭的那個年代,推動互聯網絡的發展,是聯邦的訴求。

不僅如此,被網絡極大提升生產力、也帶來更多利益的特性所吸引,諸多後發國家,包括一向不在聯邦勢力範圍內的國家,也陸續接入INTERNET,繼而多多少少享受到了互聯網絡的便利。

但這種便利,站在歷史的高度,卻很難說是一件好事。

在互聯網滲透世界,經濟全球化如火如荼的西曆1460年代,有一個詞彙十分流行,“雙贏”,字面理解就是雙方得利,用這一詞彙來形容的事物,都具有“參與者皆有好處”的特徵,被許多人,許多國家所追捧,也就不難理解。

但所謂“雙贏”,細細想來,卻會令人心頭起疑,繼而疑竇叢生。

究竟什麼是合作、雙贏,這種事,在蓋亞表面當然是有的,例子,一抓就是一大把,譬如種樹,一個人負責挖坑、栽樹,怎樣努力也比不過兩人協作,一人挖坑、一人種樹填坑的效率,綜合產出不及後者的1/2。

從產出的效益衡量,兩人協作,成效勝過一個人單打獨鬥的兩倍,這是雙贏的基礎。

再然後,如果有相對公平的分配策略,將兩人協作比各自單幹多出來的那一塊收益,大致合理的分配給協作者,那麼這種“雙贏”,就更實實在在而令人信服。

道理,如此簡單,國家之間的分工協作,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的“雙贏”,卻沒這麼簡單。

分工協作,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相比各自爲戰的單幹,幾乎總會有一定的比較優勢;這優勢,可大可小,但(幾乎)不可能爲負數——否則協作者大可以同時開工、表面協作,實際上則各自爲戰,平穩度過暫時的負收益段。

換言之,基於人類社會的組織原理,在改造客觀世界時,協作的好處是確鑿的。

但緊接着的下一個問題則是:

由於分工協作而多出來的、額外的利益,要怎樣分配。

正是緊跟在協作之後的分配環節,讓現實中的絕大多數“雙贏”,都蛻變成了另外一種情形。

回到現實,在INTERNET的全球覆蓋過程中,聯邦,始終居於主導地位,憑藉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領域的全方位優勢,有權制定規則,確保自身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始終獲得遠超其他參與者的巨大利益。

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十章 升學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十九章 留言
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十章 升學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十九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