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〇章 劣勢

但從長遠的趨勢來觀察,人與機器相比,兩個方面的劣勢則是致命的。

首先,與出廠就能打仗的智能武器相比,人類士兵的“生產”,週期和成本太高,動輒十餘年的撫養和系統化的教育培養,讓人類士兵的費效比低的嚇人。

其次,與毫無自主意識,不會思考也沒有任何小算盤的機器相比,人類的自我意識,必然導致自身的審視與價值的取捨,進而,永遠存在對命令加以思考、質疑、抗拒甚至反戈的可能性,而這是任何指揮官,任何暴力系統的掌控者所最不能容忍的。

事實上,正是基於這樣一點考慮,聯邦的暴力體系,纔對無人武器平臺深感興趣。

戰爭,本質上是流血的政-治,“爲何而戰”的思考一旦開始,結論,簡直就是不言自明:農莊地裡,生產線上每日勞碌的聯邦民衆,真的需要用戰爭這種手段,來和國境線外的同類,和那些不僅在生物學意義上、而且在社會學意義上的同類拼一個你死我活,才能捍衛自己的所謂權益嗎,開什麼玩笑。

人,多少總有自己的頭腦,即便洗腦也不敢說沒有一點疏漏,而原本應該擯棄一切人類情感、拋棄一切理性思考的士兵,拒絕成爲戰爭機器,暴力的擁有者自然寢食難安,繼而,對未來大有希望的替代品情有獨鍾。

就戰爭的本質而言,沒有頭腦的工具,永遠比有頭腦的更趁手。

這種判斷,在人類世界的歷史上,曾體現爲愚民策略,洗腦手段,或者其他林林總總的一些下作把戲。

在今天,則是列強不約而同的動作,大力支持一系列智能化、無人化武器平臺的研發和製造,用冷酷無情的鋼鐵和芯片將血肉之軀徹底取代,終極目標,是打造一支沒有任何自我意志、完全聽命於指揮官的無腦大軍。

一旦這樣的目標實現,聯邦民衆,則徹底失去戰爭中的利用價值。

他們的命運,也將隨之而變。

戰爭機器的嬗變,從個體角度,不可逆轉的趨勢大致如此,站在普通人的視角,方然有些不寒而慄。

憑藉過人的頭腦,他當然明白,一旦人被人工智能掌控的機器所取代,不再具有軍事上的利用價值,結合世界的未來圖景,也就意味着在權貴眼中,絕大多數民衆的利用價值進一步降低,甚至,是最後利用價值的直接清零。

毫無價值的存在,說好聽的,是廢物,說難聽的則是垃圾。

一旦事情真的發展到那種程度……

但也還好,既然認清現實,意識到這不過是人類世界發展的必然軌跡,方然就嘆一口氣,他知道,哪怕透過喧囂的表象,看清了所有這些事實,自己也根本無力改變這一切,只能看清形勢、順勢而爲。

戰爭機器的無人化,在體系底層,表現爲武器平臺的無人化。

除此之外,在這龐大機器的頂端,暴力體系的中樞:情報、決策、指揮與控制體系,也在逐漸邁向無人化和智能化。

這種趨勢,並非簡單的用自動化、智能化系統,來進行戰爭機器的信息傳輸,而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動向,是藉助人工智能之力,輔助人類指揮官進行戰爭的分析與決策。

進而,在某些特定條件、特定場合下,逐步代替人類來進行戰術、戰役乃至戰略層面的決策。

這種替代,一開始,人工智能必定以輔助者的身份出現。

好比盤旋在聯邦天空的預警機,這樣的空中探測、指揮平臺,一般會配備若干名空勤人員,根據雷達顯示屏的訊息來分析空情,爲一線作戰平臺提供空情保障和戰術規劃,有時候還會直接插手、引導戰鬥機飛行員接敵,或者執行一些需要複雜指令的任務,同時,這些空勤人員還負責承接上級的命令。

這樣的一套作戰指揮體系,在人工智能介入後,最初,不過是對空情訊息進行彙總。

類似的功能,早在二三十年前的E系列預警機上,就已經有初步的實現,但是後來,隨着計算機、人工智能的飛速演進,AI能夠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聯邦軍工的最新進展,AI已經可以爲預警機上的指揮人員提供完善的戰術方案。

在計算機提供的策略面前,人所要做的,只不過是憑經驗、或者直覺,進行決策。

這種決策,且不論所謂“經驗”、“直覺”是否比AI的計算更靠譜,單論“決策”的概念,也不再是殫精竭慮的找對策;

而是從AI給出的幾個作戰方案裡,選擇一個最滿意的,僅此而已。

戰術層面的空中對抗,場面火爆,規則和變量卻相對比較簡單,容易被AI所掌控。

按照目前的趨勢,可想而知,從聯邦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層一級級向下,人工智能的參與度,將越來越高,強大計算分析能力加持的計算機,人工智能基礎上的決策力之提升,早晚會勝過人的思維,全面接管戰爭的各個層面。

再考慮計算機的信息獲取,網絡接入,天生遠勝過人類,又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從遍佈世界的互聯網絡,覆蓋戰場的信息體系中獲取訊息,對計算機而言,並不需要人類才使用的顯示、播放設備,而是高速率的直連,這種優勢,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只會越來越大。

即便人類動用一些非常規的技術手段,譬如芯片植入、人機融合,受限於碳基平臺的基礎條件,也沒可能與AI正面抗衡。

對暴力體系的趨勢把握,AI的滲透,就是這樣自底向上、和自上而下的同時進行。

未來的某一天,或遲或早,這兩方面們的滲透將在戰爭機器的某一層面相遇,繼而融合爲一體;

到那時,人在戰爭中的作用,

將微不足道。

戰爭仍然會存在,但自始至終,或許,人需要面對的問題就只剩下了這一個:

面對人工智能整合、分析、規劃出的龐大方案,權衡利弊,決定這場戰爭究竟要不要打。

如果要打,又要執行哪一個具體的方案。

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章 學習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十九章 起源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十三章 沾染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二九五章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八七七章 木星
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章 學習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十九章 起源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十三章 沾染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二九五章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八七七章 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