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八章 戰略

聯邦的導彈防禦系統,攔截一枚彈道導彈、一枚核彈頭的概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九、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但在導彈大量來襲時,微小的失敗概率之累積,也會讓這一系統出現漏網之魚。

按傳統思維,在分析核戰爭的態勢時,哪怕只有幾十枚、十幾枚,甚至只有寥寥幾枚核彈頭在聯邦大地上炸響,也是一種近乎無法容忍的可怕結局。

在過去的時代,人,是社會運轉的絕對主角,從天而降的核彈頭,或許炸不死太多人,也不會造成電站核泄漏那樣的生態災難,其對民衆心態的衝擊和破壞,卻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當局必須慎重考慮的。

倘若搶先發動核戰爭,即便能核平對手,倘若自己這一邊也捱上若干枚核彈,便很不妙;

戰爭時期,這種劇烈的擾動,說不定就會引發動亂。

過去的情形是這樣,今天,在絕大多數民衆被踢出生產循環、繼而成爲一種多餘的聯邦,身陷戰爭,遭遇核打擊,乃至更駭人聽聞的局面,也都不再會面臨任何輿論、民意方面的壓力,更無須擔心事態會失控。

想一想也不難理解,這場戰爭,席捲世界的蓋亞大戰,普通民衆尚且沒有任何決策的資格、甚至沒有資格去參與,接下來聯邦再怎樣行動,哪怕決定用一場暫時受創的核戰爭,來徹底蕩平西大陸列強,在水泥叢林中苟活的悽慘民衆,除祈禱自己棲身的大垃圾堆不要挨炸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嗎。

民衆的感受,乃至民衆的生死,在戰爭決策者的意念中,根本不值一提。

正是基於這種觀察,和接下來的思考,意識到在遲早爆發的核戰爭中,NEP_871很可能成爲敵對一方重點打擊的目標,方然纔會在天堂鎮深居簡出,現如今,在尤洛浦與羅斯互相宣戰後,更專心躲在幾十米深的地下建築裡。

不僅是托馬斯*安生,在天堂鎮,但凡稍有頭腦,IBM公司核心僱員們的選擇都一樣。

偌大的天堂鎮,從地面到地下,二十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無數建築羣,公司提供的集中式避難所,位置大概在鎮中心的地下四十五米處,施工圖紙方然早已拿到,原則上,這一建築結構可以抵禦當量五百萬噸級核彈頭的直接命中。

戰爭開始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也發過通知,命令NEP_871的員工們前往集中式避難所,進行應急狀態演練。

不過對方然而言,提交上去的理由,也合情合理,“看門狗”系統的作用本來就是是應急處置,在聯邦與列強處於交戰狀態、戰略打擊隨時可能降臨的情況下,作爲系統管理員,是一刻也不應該離開崗位。

至於說,IBM管理層會怎麼看,說真的方然現在並不太在乎。

站在公司的立場,托馬斯*安生,身份是簽署過終身服務協議的“自己人”,也並不負責武器製造部門、核心AI或APOS次級節點等關鍵系統,對這樣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螺絲釘,因戰爭狀態而事務繁忙的管理層根本無暇多顧,更不會因爲一點莫須有的懷疑,就對其展開調查。

有產者,名義上掌控整個世界,事無鉅細卻都需要奴隸去做,時刻懷疑每一個手下人,這根本不現實。

蝸居於天堂鎮地下,除特殊情況外,方然連其他的地下建築都不會去,更不會再前往位於地面的三層居所,時間一天天過去,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的節律依然保持,日光浴和鍛鍊也有專門設備來保障,生活的單調卻越來越加劇。

這種生活,三五天倒還好說,倘若持續一年半載、三年五年,尋常人多半難以忍受。

方然卻甘之如飴,他知道,自己蟄伏於天堂鎮地下,絕非像鋼筋水泥叢林中的民衆那樣,絕望等死,而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機會何時到來,會是核彈從天而降、聯邦天下大亂的那一天嗎。

當然不,哪怕核戰遲早爆發,雙方動用大量載具互擲核彈,也不見得會重創聯邦的統治機器,更不是管理員們藉機篡奪控制權的最佳時機。

這種情形,與過去幾十年來,集中涌現的大量科幻作品背道而馳,在“Old_Golden_Days”時深深擔憂人類因核戰而自我毀滅,無數影視、文學與嚴肅的科普,都摹想過基於“核冬天”理論的戰後世界。

在導演、作者與科學家的筆下,核大戰後,全世界將烏雲籠罩、進入寒冬,或者到處瀰漫致命的輻射塵埃,遭受重創的社會,文明,都將不復存在。

殘存的人類,則在一大片廢墟般的蓋亞表面,繼續爲生存這一起碼的欲-望而繼續爭鬥。

不論從怎樣的視角,這樣的世界,都確乎像極了人們想象中的地獄,這些作品所反映的背後之理念,則是對核武器的一種強烈畏懼。

恐懼,往往出於無知,這樣講並不一定正確,三十五歲的男人卻深以爲然。

核武器的威力,在幾十年前的聯邦——理聯之冷戰時代,曾被誇大,主要原因還是有核國家,特別是聯邦與理聯出於震懾、或者核訛詐需要而刻意渲染,即便其中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總體而言,卻切實的造成了民衆對核武器的過分恐懼。

在遙遠的第二次蓋亞大戰末期,核武器,曾兩次投入實戰,一顆炸彈毀滅一座城市的恐怖景象,即便幾乎未留存影像資料,也讓全世界所有人印象深刻。

但在西曆1480年代末的今天,核武器的威力,卻必須要重新加以評估和考量。

核武器,直到今天仍是人類所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系統,具有戰略威懾與戰略打擊的獨特價值。

一顆炸彈毀滅一座城市,以今天當量數百萬噸的熱核彈頭,也並不難做得到。

但這巨大的威力,倘若放在半徑六千三百公里的蓋亞之上,以整個行星的視角去觀察,則遠非人類一開始想象的那樣恐怖,而更像是一種放鞭炮般的無關痛癢之玩笑。

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十一章 中學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二九五章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八章 無限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十六章 概率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二九五章第九章 保障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五一章 食物
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十一章 中學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二九五章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八章 無限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十六章 概率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二九五章第九章 保障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五一章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