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一章 未來

這樣的論斷,其實,自己很早以前就見過,但彼時的自己,並無法理解這一說法背後的深邃思想,而更傾向於將其歸爲唯心主義:

“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能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則取決於觀察者的思維狀態。”

離經叛道,否認現實世界的客觀性、真實性,這是方然看過後的念頭。

現在呢,對量子力學有了一些起碼的理解,他才頓悟到,那論斷並非唯心主義,而是在承認現實世界客觀存在的基礎上,

點明觀察者的主觀性,以及,

由於這種主觀性,而必然導致觀察結論的“個性化”,而非僅僅取決於被觀察的對象。

觀察,既然是一種量子態之間的鎖定,特定態的觀察者,不論是人、還是儀器,都必然只能鎖定出觀察對象的特定態。

之所以在蓋亞表面,乃至今天的太陽系之內,物理學,基於實驗、觀察的自然科學,仍然存在,原因在於這太陽系內的每一個人,其自我意識,彼此間都遍佈錯綜複雜的直接與間接聯繫,因而在量子態上,

也必然存在頻繁而密集的彼此鎖定。

在這種情況下,對同樣的客觀事物,不同觀察者,必然會得到一樣的結論。

然若這一條件並不存在,假設,來自宇宙中遙遠區域的兩個觀察者,彼此間毫無量子糾纏,那麼,當他們先後、且獨立的觀察實驗裝置中的貓仔時,

有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他們,會不會觀察到矛盾的結果,

譬如第一個觀察者,看到死的貓仔,而第二個觀察者,卻匪夷所思的發現貓仔仍然健在,

活蹦亂跳呢。

……

西曆1578年6月底,翌日,就將進入“意識連接”流程,方然已做好了準備。

意識連接,嘗試將模擬器裡的自我意識,與“女媧”生化培養機構裡的一具身體,準確地講,是一串正蓬勃分裂的細胞聯繫在一起,這漫長的過程,並不需要當事者始終全神貫注,也不影響其在“裡世界”生活。

只不過,基於過來人的體驗,這一過程會牽扯到當事者的時間、精力,大多數進入流程的淨土民衆,還是會減少在“裡世界”的日常活動。

在流程設計之初,爲所短時間、提升效率,也有人提出一種更激進的方案,就是將民衆與“裡世界”的接口,直接挪用去連接新生的身體,但這樣一來,在接下來的漫長時間裡,當事者就將被“禁錮”在“混沌”中樞裡,

時間一長,想必就會很枯燥、乏味,

甚而度日如年。

相對溫和的策略,則是像現在這樣,在保留與“裡世界”接口的情況下,另開闢一條通路,通過意識連接網絡,與將要重返現實世界的身體保持聯繫。

這樣一來,完成意識連接流程的淨土民衆,事實上都將擁有三重身份,

方然將其調侃爲“淨土時代的三位一體”。

“我是誰”,一個何其簡單的問題,對淨土民衆,現如今卻不易回答,從意識存在的角度,“我”是“混沌”中樞裡的生物電,從自我認知的角度,“我”是“裡世界”的一介民衆,而從客觀現實的角度,

“我”,則是“女媧”系統中,正在分裂的一團肉塊。

三位一體,從邏輯思辨的角度,正因爲意識活動在其中的投影,這三個身份,都可以被認爲是“自己”,這是方然的樸素念頭。

至於說,哪一個纔是真正的自己,

這問題就未免沒意義。

不論以什麼樣的形態生活,是生物電,是虛擬形象,還是藉助電磁信號控制的血肉之軀,只要這奔流不息、片刻不停的生物電,仍在模擬器裡一圈圈的循環往復,那麼,對自己畢生追求的“永不下車”而言,

就已經足夠。

道理一遍遍想的很明白,但,第二天一覺醒來,看系統提示、並感覺到某種略帶異樣的陌生感時,

方然仍心生忐忑。

意識連接,在“混沌”與“女媧”系統之間,建立鏈路,這邊是意識模擬器裡的生物電,另一邊則是迅速發育中的胚胎,接下來,這胚胎很快就將“出生”,以血肉之軀的形態在培育設施中生活。

直到近三年後,連接穩定,當事者的意識“替身”融爲一體,

就會和同時進入流程的1,199名同類,在被稱爲“降生日”的時刻,重返蓋亞表面。

一晃三年,時間,的確是有些漫長,但對應人類身體與腦神經系統的發育規律,這時段已很難進一步壓縮。

此時此刻,ID:6724008、MOD:9D1740992的人類胚胎,接近舊時代之人類出生狀態的身體,正懶洋洋泡在圓柱形的培養艙內,面容依稀可見,和自己現在的模樣有一點相近,通過視頻傳輸,方然專注的看着這一幕。

人類,千萬年來的生生不息,曾經被認爲是女性“永遠的多多苦楚”之義務,

如今已完全被一整套生化體系所取代。

“女媧”生化培養機構,重要性,相對“混沌”中樞顯然更低一些,但也是蓋亞淨土的關鍵設施之一。

由於要與“混沌”中樞緊密相連,密集通信,“女媧”的選址也在西大陸,部署於距離“混沌”約四百公里的長河中下游平原地帶。

佔地面積則堪比“混沌”,具備每天一千兩百具“血肉替身”的產出能力。

按“替身”的三年培養時間來計算,“女媧”機構中,同時存在的活體數量,應該在131,4000,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除此之外,還有較大的閒置產能,用於應付突發事件的額外需求。

人類的代際更替,從大約西曆十六世紀起,就逐漸在蓋亞表面完全中止,從意識的角度,人類文明從此不會新增任何一個成員,而將長期以現有的兩千六百萬民衆爲基礎,內循環般的延續下去。

對生生死死、更替不息的舊時代之羣體、社會乃至文明而言,這種態勢,當然是莫大的恐怖。

但在今天,每一個淨土民衆,都會藉助“女媧”機構而不斷輪迴,

經歷無數個甲子的六十年之人生。

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七章 生命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二十章 分裂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四二九章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二九七章 協議
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七章 生命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二十章 分裂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四二九章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二九七章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