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〇章 擴容

拉汀文,發源於尤洛浦,歷史積澱不可謂不厚重,但在近現代,除生物、醫學等領域還在使用外,其已經蛻變爲一種‘死去的語言’,完全缺乏近現代的文化積累,而無法作爲一種新時代的流行語;

沙羅文,也有同樣的困擾,在近兩三百年間有燦爛輝煌的文化成就,但向上追溯,則幾乎是一片空白。

至於其他語言文字,恕我直言,在這幾大語種面前,

都是相形見絀的弱者。

然而唯有列強文,現存預示的唯一一種象形體系文字,擁有完整的古代、近代與現代文化積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語言本身無關,而在於西大陸上存在的,是人類文明唯一綿延數千年而未消亡的文明。

人類歷史,宛如浩蕩長河,其中有多少燦爛輝煌的文明,曇花一現,至多不過如輕舟般,起伏數百年而消逝。

一旦文明消逝,其使用的語言文字,乃至人文藝術成果,

都會化爲歷史長河的浪花,散失無蹤。

到今天,人類只能從殘存的文物古蹟,尋找這些舊文明的些許痕跡,但也只能憑空想象,而無法完整、準確的將其復現。

但是西大陸文明,則不一樣,雖然在數千年的漫長曆史上,也曾經歷過無數次大小危機,甚至兩次被中大陸游牧鄭權統治,一次瀕臨戰敗滅國的邊緣,卻始終,有如神助,一直綿延到新時代的前夜。

正因如此,自數千年前廣爲流傳的列強文,纔會擁有蓋亞表面最完整、也是最燦爛輝煌的文明長卷,

而且始終以列強文著就。

作爲唯一一種象形文字,歷史已經證明,列強文能夠擔負這樣的職責:

擔當偉大時代、偉大文明的語言文字,交流思想,承載信念,忠實記錄一個文明走過的路。

這一點,即便本人學識尚淺,也可以很有把握的說,是蓋亞表面任何其他語言文字,包括拉汀文,都做不到的。

相比之下,作爲象形文字,列強文與基於字母、數字、符號體系的計算機體系,存在一定的相容性困難,

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影響甚微,可以一概忽略不計。

基於以上考慮,在蓋亞文明曾使用過的幾萬種語言文字中,本人選擇了列強文與聯邦文,各司其職,諸位還有什麼意見嗎。”

阿達民的解釋,聽起來,並沒有什麼長篇大論、晦澀艱深之處,在場的專家學者們,一時間卻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除研究其他語種的學者,可能略感不甘,但凡對人文藝術領域有全局性的認識,就無法否認這些理由。

不過,片刻的沉默後,還是有專家舉手示意,提出自己的看法:

“阿達民先生,既然,蓋亞淨土在文明二點零時代,會統一到某種語言,而從舊時代到新時代,這可以說是劃時代的改變,爲什麼,我們不能重啓‘世界語’項目,創造出一種效率很高的語言,

再把其他語言文字的歷史積累,翻譯成世界語?

這樣不是也可以嗎。”

“理論上當然可以,不過,我本人並不打算這樣做。”

世界語,在1517年的今天、或者說包括過去的一段時期,始終是很小衆的概念,方然只對此略有了解,ASA則很及時的在視野中顯示相關訊息。

所謂“世界語”,發源於西曆1342年,可以說是一名珀蘭醫生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的腦洞產物,這位世界語的發明者(即便其宣稱無意成爲這樣一個角色),雜糅了幾十門流行語尤洛浦的語言,造出了這麼一門發音簡潔、容易推廣的語言。

這段歷史,ASA以摘要方式,呈現在“替身機器”的投影視野內,方然稍一瀏覽就想起來,的確,世界語也是一門生造出來的語言。

那麼可想而知,其實這種語言,和生造而成的高句麗語,

也會有大致一樣的弊端。

毫無人文積澱,是世界語的最大硬傷,當然在舊時代,一百多年來世界語的推廣始終無甚起色,則是因爲人類的天然惰性,

誰也不會輕易想要學習一門冷僻語言,除非是衣食無憂、出於興趣。

至於世界語本身,方然承認他的認識很淺薄,也不想妄加評論,他只對發言專家指出一點,所謂“世界語”只是一門雜糅的字母語言,從字母體系的根本特徵上,就無法與象形文字體系的列強文相比擬。

“但是,阿達民先生,象形文字也有它自己的問題;

人類文明,始終處於一種動態演變的過程,新事物、新概念不斷出現,象形文字、就譬如列強文,必須與時俱進而不斷衍生新詞彙。

長此以往,隨着詞彙越來越長,其由於字符含義而帶來的效率優勢,恐怕會不復存在,

這一點您認真的考慮過嗎。”

“哦,是的,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的區別,這一點的確是很淺顯。

面對人類此前從未接觸、自然也沒有用語言文字描述過的新事物、新概念,字母文字的應對,除組合詞根造出新詞彙外,還可以直接用字母重組一個全新的生詞。

相比之下,象形文字的演變速度,就要慢得多,除語言文字形成的早期階段,到近現代,列強文系統面對新事物、新概念,大抵只有利用現有字符排列組合,產生越來越長的新詞彙一種應對之策。

正因如此,列強文的現代行文,纔會越來越多的出現長詞彙。

再加上列強文的另一特徵,沒有詞彙與詞彙之間的間斷符,長詞彙盛行的結果,則(越來越)有可能造成斷句、理解的歧義。

但即便如此,考慮兩類語言文字的特性,象形文仍然優於字母文,今天尤其如此。

一切皆因爲未來的世界,與今天,會有很大的差異:

“關於象形文與字母文,在表述新事物、新概念方面的優劣,本人曾研究一二。

結論,其實在報告裡也提過,面對從未納入過自身體系的新事物、新概念,任何一種語言文字,都必須進行‘擴容’,才能妥善應對,這對任何語言文字都是一樣的……

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十九章 起源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五九七章 秉性
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十九章 起源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五九七章 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