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材料

生命科學領域的一系列研究,直到今天,也無法完全依賴計算機、人工智能。

即便在項目研究初期,譬如,一種新藥的研發,在覈戰前的時代就廣泛依賴計算機進行化合物構型的初篩,減輕測試流程的負擔,加快進度,真到了化合物的進一步篩選環節,乃至臨牀測試,終究也不能靠計算,而要靠實驗。

更不用說,一旦研究涉及人類自身,不論藥物、療法還是基因編輯,最終都繞不開“實體測試”這一環節,否則便無法驗證其有效性與安全性。

這方面的研究,在全面核戰前的聯邦,有一整套龐大而細緻的流程來運作。

從生化實驗室的細菌、小白鼠,到新藥臨牀測試的(有償)志願者,再到被欺騙的第三世界國家之人形小白鼠,總歸是可以應付得了。

這一套體制,在西曆1491年的NEP大區內,似乎也可以原樣照搬。

生命科學研究所需的材料,有一些很難獲得,當然其應用價值未必會有多大,無關緊要。

譬如早年間在被人類文明所剿滅的“天花”,理論上講,其病原體樣本只在聯邦與沙羅的IV級生化實驗室中保存,在天下大亂、羣雄割據後,不說NEP等沒有機會染指這些樣本的大區,即便聯邦B-N17生化實驗室的所在地,AMA大區,也未必切實的掌控了這一資源。

事實上,據ASA蒐集到的訊息,也有一種傳言:

B-N17機構的工作者,在獲知全面核戰的消息後,就擅自銷燬了其保存的天花、炭疽、馬爾堡出血熱等若干病毒樣本,以免其落入恐-怖分子或野心家之手。

這一傳言,真實性尚有待辨別,方然的想法,卻大抵着眼於當事者的精神境界。

天下大亂時,爲避免病毒被人利用、禍亂一方,而選擇將其銷燬,這當然是一種着眼於全局,着眼於整個文明世界的高尚之舉。

不過從另一方面考慮,病毒的風險,方然卻並不太在乎。

今時,不同往日,在西曆1491年的北大陸、乃至全世界,人類社會的面貌已經與過去截然不同,對病毒等生化武器的抵禦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的北大陸,且看NEP大區便知一二,大區管理員孑然一身、棲身於防衛嚴密的地下掩蔽所,民衆則分別聚集在上千處彼此隔絕的定居點中,定居點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物質上的交流,更遑論人員流動,這一情形極不利於病原體的擴散。

退一步講,即便在衝突中,出於消耗敵對一方人口、打擊其長遠發展潛力的動機,向若干定居點投擲生化武器,效果也終歸很有限。

人口,對大區管理員而言,只是一種出於長遠考慮而保存的資源。

既然是資源,不論這一羣人、還是那一羣人,總之只要有足夠數量、能夠提供人才就可以。

至於其中的一小部分,究竟會在定居點內鬧出怎樣的疫情,哪怕演變成《生化危機》那樣的場面,也影響不了大局。

定居點的高牆,電網,武裝機器人與無人攻擊機,對付區區一萬喪屍,簡直就是兒戲。

故,對病原體樣本這類資源,方然和治下的研究機構並無迫切需求。

至於另一方面的需求,涉及到人自身的一系列研究,情況則複雜得多,並非一套簡單的志願者招募體系所能滿足。

聚焦到方然的關注點,“延長壽命”,就更是一個很敏感的方向。

人類的壽限,迄今爲止的研究大抵指向一百二十歲,即便現實中幾乎沒有人能抵達這理論上的極限,但科學研究的結論就是如此。

永生,永不下車,是一個無止境的目標,看似與壽限毫無關聯。

但,與好高騖遠般的追尋永生相比,眼前更迫切的,是怎樣確保自己一直存活下去,只有這樣纔可能捱到新技術出現的那一天,通過更徹底的人機融合、意識上傳等玄而又玄的方式,延續自己的生命。

身體,意識的棲居地,在出現劃時代的一系列技術之前,自己必須得將其精心維護。

西曆1491年末,即將步入三十九歲人生之旅途,時間流逝,恍若耳邊響起的“哐當——”聲,加劇了方然的緊迫感,讓他進一步關注起生命科學領域。

研討會上,照例藉助名爲“阿達民”的仿真人在一旁聆聽,也曾修讀過生命科學類專業的男人多少有了些把握,從與會者的陳述和討論中,大概梳理出一條以“延長壽命”爲中期目標的科研鏈條。

爲今之計,要讓自己活得更久,態勢已經多少和舊時代不一樣,策略也要隨之調整。

在多少年前的聯邦,不論“方然”,還是“托馬斯*安生”,都是三億人中的普通一份子,生活中除病原體的威脅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暴力襲擊、意外事故等威脅,但現在這一切都已不成問題,也無需再多加考慮。

身爲大區管理員,原則上,五百萬平方公里的一切都盡在掌控,既然離羣索居、在地下數百米的掩蔽所裡生活,就已經避免了很多潛在的風險。

環視四周,武裝機器人與生化仿真人的拱衛之下,住處連一隻蚊蟲都沒有,任何高致病性微生物都極難接近,更不用說地下掩蔽所的設計,目標是爲抵禦核打擊,自身極其堅固,每一處結構都充分考慮到安全性。

一句話,只要自己不作死,在這樣的環境中居住、生活與工作,絕對很安全。

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一些威脅,疾病,衰老,並無法被鋼筋水泥所阻隔,而依然會在不經意間造訪。

生命科學的研究規劃,就針對這一切,嘗試找到萬全的解決之道。

在研討會上,方然向科學家們提出要求,重點突破“非傳染病醫學”、“抗衰老”、“基因工程”與“分子生物工程”等,科研資源也會向這些領域傾斜。

不管在座者怎麼想,對這一份基於自身利益的規劃,是疑惑、還是嘲諷,總之一切要爲延長壽命而服務,這是方然現下最關注的,至於生命科學領域的長期發展,所涉及到的其他領域,也會投入資源,但相對而言就菲薄的多。

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一章 列車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四章 學習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二九五章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一二九章 徑庭
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一章 列車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四章 學習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二九五章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一二九章 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