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元軍的第一次進攻

一條條戰艦按着順序開始拔錨起航,在海上泛起層層白浪,海鳥歡快地鳴叫着,伴着戰艦,望着它們乘風破浪,駛向遠方。

只有真正地航行在大海這上,纔會震憾於海那神奇的魅力:博大豐富得象一位母親,溫柔恬靜得象一位少女,彪悍強勁得象一位勇士,睿智深沉得象一位學者……會不自覺得沉醉於這個夢幻般的藍色世界。

“真美啊!”頭一次出海的許夫人讚歎道。

“這是平靜恬適的美,大海還有壯麗雄偉的美,暴怒狂放的美。”許漢青的興致也是很高。

“暴怒狂放也是美嗎?”許夫人問道。

“暴怒狂放能讓膽小者怯懦,卻能讓勇者感到征服的快樂,從這個角度來看,應該也是一種美吧?”許漢青胡亂解釋道,“高先生不是說過,讓暴見雨來得更猛烈些吧!讓敵人感到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去享受不了生活的戰鬥的歡樂。”

“高先生,哪個高先生?”許夫人身旁的李芳凝疑惑地問道。

“高爾…,呵呵,我也忘了他的名字了。”許漢青乾笑着答道。

…………

祥興元年(1278年)12月底,張弘範所率的元軍艦隊抵達了崖山外海,這個時間比歷史上提前了近一個月,而且元軍的兵力也要比歷史上雄厚。

厓山北部海面水淺,大船行駛極易觸礁,張弘範便調舟師迂迴到南部海面水深處,開始與張世傑的水軍接戰。

在張弘正與其子張珪的陪伴之下,張弘範站在旗艦上眺望着宋軍的水軍陣營。亞熱帶的海洋到了冬天,經常都籠罩在一片乳白色的海霧之中,強風吹散霧氣之後,就能看得到如同城池般聳立在海上的浩大船隊。

“兩千艘戰船啊,真是壯觀。”張弘範感嘆道。

“父親,張世傑號稱當世名將,卻如何擺出了這麼個陣勢?”張珪不解地問道。

“哦,有何不妥嗎?”張弘範故意問道。

“表面看起來雖然是堅不可摧的牢固陣容,但他將大船鎖在一起,移動不便,在強風吹襲的時候,我軍若用火攻,不就能一舉擊潰宋軍了。”張珪恭敬地回答道。

“弘正,你怎麼看?”張弘範衝着張弘正問道。

張弘正讚賞地望了侄子一眼,說道:“元帥,末將的看法與珪兒一樣,在強風颳起的時候,配合海流,以火船突進,宋軍的整個船隊必然化成灰燼。”

“唉,真是可惜。”張弘範長嘆了一聲,走下舵樓。

張弘正與張珪對視了一眼,他們不知道張弘範可惜什麼,是那近兩千艘具有遠洋航海能力的堅固戰船,還是船上成千上萬熟練的水手,或者是指揮軍艦的張世傑。

“這有什麼值得可惜的,只要打敗了宋軍,打敗了宋室行朝,再逼迫那些南人造船工匠,他們會不斷地造出新船的。”張弘正心裡想着,搖了搖頭。

張弘範在得知張世傑的外甥韓某在自己的軍中,抱着一線希望,三次派韓某前去宋軍陣營中勸說張世傑投降。

張世傑目光深沉地打量着這個二十多年不見的侄子外甥,“你回去告訴張弘範,雖然我和他年青時曾經在一起並肩作戰,但現在大家各爲其主,作戰時我毫無愧疚,不會手下留情,更不會屈膝投降。”

“您不考慮體面的投降嗎?如果您接受的話,張元帥說過,一定……”

“不要說了,榮華富貴、金銀財寶都比不上我對大宋的耿耿忠心。趕緊回去,再來的話我就下令殺了你。”張世傑的態度與聲音突然變得極爲嚴厲。

“他還是不願意投降嗎?”張弘範對着回來的韓某嘆道。

“那就開戰吧,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宋軍的優勢與弱點,但願火攻能夠順利。”張弘範思考了片刻,下達了作戰的命令。

“一定會順利的,元帥放心。”張弘正自信滿滿地說道。

被拘押在船上的文天祥從船艙窗戶的格子空隙,眺望着宋軍的水上陣營。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雖然他屢戰屢敗,但也從實戰中積累了不少經驗。

“如此將巨船都鎖連在一起,若是遭到火攻的話,豈不是頃刻間就全軍覆沒了嗎?越國公究竟有何打算呢?”文天祥疑惑不解地想道。

銅鑼聲和號角聲次第響起,張弘正指揮着三百多艘戰船出動了,元軍與行朝的第一回合交鋒拉開了帷幕。

蒙古人不善水戰,張弘範的水師中基本都是漢人,有超過半數還是原來的宋朝水軍,投降元軍之後,不僅成了蒙古人的幫兇,而且更加賣力地進攻殺戮自己的同胞。

漢奸,從元朝開始,滿清更多,在抗戰時期興盛到了極點。中國爲什麼有這麼多漢奸?這和中國的民族性有關嗎?爲什麼華夏大地會成爲漢奸孳生的土壤?

後世的不少學者曾撰文闡述過這個問題,總結出幾點主要的結論:獨裁統治,吏治腐敗,人民生活水平極端低下,造成社會離心力的加劇,使政府缺乏親和力和號召力,爲漢奸思想的流行打開了通道。部分民衆思想意識裡只有一族一家一姓,沒有國家民族。一些人賣國求榮,賣身投敵。國人歷來像一盤散沙,長於內鬥而拙於團結對外,以致漢奸氾濫成災…………

說多說少,說好說壞,我們的民族確實具有這樣的劣根性,這也成了很多外國人批評國人的理由,而我們卻無法辯解。

賣國求榮的漢奸們,往往比侵略者更兇惡,更殘忍,屠殺起自己的同胞來,更狠、更兇。

三百艘艦船藉着潮水和風向,向前突進,壓向宋軍水寨。宋軍的陣營中則靜靜地充滿了肅殺的氣氛,彷彿對元軍的進攻不屑一顧。

元軍船隊在距離一里左右的海面停住,五十多艘小船則繼續前衝。這些小船上裝滿了柴草火油等易燃之物,並且已經點火燃燒。海面上頓時出現了幾十支巨大的移動的火把。這些火把乘着潮水衝向宋軍的水寨。

火船羣終於衝到了水寨,但出乎張弘正意料之外的是,那種烈焰騰空,宋軍狼狽逃竄的情景根本沒有出現。火船還在熊熊燃燒,但火勢卻並沒有蔓延開來。

宋軍船體外壁甲板上塗的厚厚的溼泥阻擋了火勢的蔓延,船上伸出的數百支又長又粗的棍棒,又將火船頂住了不能前進。

“進攻!”

張弘正見火攻失效,舉起令旗揮了下去。在嗚咽的號角聲中,元軍艦船正對着宋軍的水寨疾馳而來。

就在離水寨還有百米距離的時候,元軍戰船忽然改變方向。斜擦着水寨的寨牆掠過,從船側發射出密雨般的弓箭、火箭與石彈。水寨中的宋軍也不示弱地用牀子弩、神臂弓等武器進行反擊,射出一羣羣的火箭和弓箭。

當元軍的百多艘戰船迅速從水寨前掠過之後,第二批的百多艘戰船也已經殺到了近前。這一次元軍採用的是高速衝撞,而由堅固的大船組成的宋軍水寨僅僅是隨着波浪搖晃了幾下,損傷並不大。在宋軍將領的指揮下,箭雨向着元軍不停地落下。

元軍船上的士兵手執盾牌和彎刀,一邊吶喊一邊攀爬水寨,不斷地有元兵倒下,或撲通一聲落進海中,水寨中的宋兵排着隊列,用長槍不停地將元軍刺倒,鮮血染紅了寨牆,染紅了海水。

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10章 滿載而歸第8章 圍困潮州第41章 抵達基地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5章 言傳身教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29章 夫人來信第4章 四步走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8章 傾心第10章 憧憬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30章 戰機降臨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7章 反圍攻(五)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45章 關門打狗第41章 軟玉溫香第14章 臨安第47章 暴怒第6章 “新四軍”第19章 奇遇(上)第十六章第5章 斷然拒絕第17章 閒談第12章 邵武戰役(十一)第42章 國家賠償第48章 大轉折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0章 奇遇(下)第41章 抵達基地第3章 建設福建第50章 合圍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35章 釣魚?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8章 攻城(三)第33章 討價還價第54章 獲勝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2章 “指路人”第20章 震動(上)第54章 巧取興化第14章 臨安第28章 攻城(三)第36章 上鉤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23章 伯顏來了第16章 凝聚力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33章 討價還價第19章 致勝之擊第6章 “新四軍”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9章 功虧一簣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22章 左右爲難第2章 “大國風範”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23章 吃癟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9章 初戰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22章 戰前佈置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2章 籌劃第19章 說教第55章 痛心疾首第52章 走馬觀花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51章 反擊前奏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3章 吃癟第32章 結盟乃顏第1章 強化訓練第20章 《賞罰令》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37章 遼東戰事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0章 《賞罰令》第36章 大戰在即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0章 奇遇(下)
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10章 滿載而歸第8章 圍困潮州第41章 抵達基地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5章 言傳身教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29章 夫人來信第4章 四步走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8章 傾心第10章 憧憬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30章 戰機降臨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7章 反圍攻(五)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45章 關門打狗第41章 軟玉溫香第14章 臨安第47章 暴怒第6章 “新四軍”第19章 奇遇(上)第十六章第5章 斷然拒絕第17章 閒談第12章 邵武戰役(十一)第42章 國家賠償第48章 大轉折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0章 奇遇(下)第41章 抵達基地第3章 建設福建第50章 合圍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35章 釣魚?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8章 攻城(三)第33章 討價還價第54章 獲勝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2章 “指路人”第20章 震動(上)第54章 巧取興化第14章 臨安第28章 攻城(三)第36章 上鉤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23章 伯顏來了第16章 凝聚力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33章 討價還價第19章 致勝之擊第6章 “新四軍”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9章 功虧一簣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22章 左右爲難第2章 “大國風範”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23章 吃癟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9章 初戰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22章 戰前佈置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2章 籌劃第19章 說教第55章 痛心疾首第52章 走馬觀花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51章 反擊前奏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3章 吃癟第32章 結盟乃顏第1章 強化訓練第20章 《賞罰令》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37章 遼東戰事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0章 《賞罰令》第36章 大戰在即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0章 奇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