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

這個問題李風雲和聯盟高層曾有預案,聯盟落腳恆山後,北上拓展,深入雁門和上谷,靠近長城,遠望六鎮,積極抗虜,迅展成爲一支重要的北疆衛戍力量,然後利用南北戰爭的陰雲,緩和與官方的關係,並藉助兩大級豪門的幫助,以河北爲大後方,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完成立足北疆,開始傾力準備大戰。

但是,這個預案有個前提,那就是聯盟必須成功劫掠黎陽倉,擁有充足糧食,足以支撐聯盟在北疆立足,反之,則困難重重。

現在,聯盟沒有完成這個目標,雖然劫掠了黎陽倉,但因爲形勢突變,聯盟未能按照計劃大肆洗劫黎陽倉,未能搶到足夠糧食,於是之前所定的預案也就失去了實施基礎,只能放棄,只能重新擬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然而,切實可行的方案只有一個,攻打太原郡,從晉中地區擄掠糧食,如此戰火就在太原燃燒,河北的兩大級豪門則可隔岸觀火,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失。

李子雄立場鮮明,斷然否決,堅決反對攻打太原。

“現在南北關係瀕臨破裂,南北大戰一觸即,而代北歷來是北虜南下入侵的主戰場,南北大戰一旦爆,代北必定狼煙四起。”李子雄保持着極大的剋制,耐心解釋,“代北能否守住,實際上直接決定了南北大戰的勝負,而若想守住代北,先就要確保代北大後方太原的穩定。唯有太原穩定,兩京以及各地援軍,還有通過水6兩道運送而來的糧草輜重,才能迅、及時、安全地抵達太原,再由太原源源不斷地輸送代北前線。”

“雖然我們誰都不知道南北大戰何時爆,是否爆,但我們不能因此心存僥倖,不能自欺欺人假想邊疆不會陷入戰火,相反,作爲中土人,我們要對北虜始終保持高度戒備,始終做好南北大戰的準備,任何時候都不能對北虜抱有幻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歷史早已用斑斑血淚和累累白骨告訴我們,中土若想安居樂業,繁榮昌盛,就必須擊敗北虜。長城只能救急,只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只能被動防禦,它不能保證中土的安全,而保證中土安全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自身的強大,當中土強大到足以橫掃天下之刻,誰敢猖獗?但今日的中土顯然還沒有強大到那種地步,而連續兩年的東征失利,更是把土的外強中乾表露得淋漓盡致,這種惡劣局面下,誰敢說北虜不會南下入侵?誰敢保證南北大戰不會爆?誰敢在這種危急時刻禍亂太原,傷害代北的大後方?誰敢自毀長城,自取滅亡?”

“太原有衆多豪門世家,太原王氏是中土五大豪門之一,太原郭氏、溫氏、唐氏等九大世家也是聲名顯赫,太原安穩與否直接關係到了這些豪門世家的切身利益。”李子雄不得不鄭重提醒河北兩大級豪門,損人利己的事不是不能做,但做之前,必須看看利益受損一方是什麼來頭,不要惹了不該惹的人,結果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代北與太原利益相連,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太原一旦遭到攻擊,太原豪門世家的利益一旦受損,代北感同身受,而代北龐大的武人集團,實力非常強橫,衆多以軍功崛起的漢虜兩姓貴族,一旦聯手支援太原,誰能承受得起代北武人的沖天怒火?”

聯盟高層駭然心驚,李思行、李孟嘗兄弟也是相視無語,爭論的聲音亦在這一刻悄然消失。

如果說李子雄前一個理由被大家選擇性地忽視了,那麼後一個理由則是給了衆人“當頭一棒”。

太原當真是一隻綿羊,可以隨意殺戮?癡人說夢,太原是什麼地方?龍興之地,歷史上很多君主和王朝都是起自太原,而中土能夠在分裂近四百年之後走向統一,也是開始於太原,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攻克了太原,中土才走上了統一之路。

龍興之地當然人傑地靈,汾水兩岸孕育了無數英豪,他們在四百餘年的分裂和戰亂的錘鍊下,最終形成了以中土五大級豪門之一的太原王氏爲核心的,以太原郭氏、溫氏等九大世家爲主要力量的太原貴族集團,而代晉歷來就是利益共同體,代北武人貴族集團始終是太原貴族集團的忠實盟友,兩大貴族集團向來是聯手對外,所向披靡。

中土統一後的政壇上,代晉貴族集團與河北貴族集團雙雄並立,是山東貴族集團的兩大主要?量。關隴人與山東人對抗,實際上就是關隴人與代晉人、河北人對抗。而從山東人的內部來說,代晉貴族集團因爲處在關隴人和河北人之間,又處在南北對抗的最前沿,從現實利益出,代晉人在政治上不得不向關隴人作出更多的妥協和讓步。也就是說,相比起來,代晉人和關隴人之間是合作大於對抗,而河北人和關隴人之間則是對抗大於合作。這必然會加劇代晉人和河北人之間的矛盾,事實上太原王氏和郭氏,與河北的趙郡李氏、博陵崔氏之間,的確是矛盾重重,利益衝突不斷。而山東人內部矛盾的加大,又爲關隴人所樂見,關隴人拉攏代晉貴族集團的動力就更大了。

這種背景下,聯盟作爲起自河北北部的一支叛亂武裝,殺進太原,動盪代晉形勢,會產生什麼結果?會引什麼連鎖反應?對聯盟的立足和展是否是利?對即將到來的南北大戰是否有利?

答案不言而喻,聯盟拿雞蛋碰石頭,最終頭破血流,同時嚴重激化代晉與河北兩大貴族集團之間的矛盾,而山東人內部不和甚至自相殘殺,必然影響到北疆鎮戍,影響到南北大戰,如此一來聯盟北上轉戰不但沒有完成目標達成目的,反而事違人願,背離初衷,最終成爲歷史罪人遺臭萬年。

直到這一刻,聯盟高層包括那些剛纔還在意氣風摩拳擦掌叫嚷着攻打太原的豪帥們,才意識到李風雲所擬預案的高明之處,李風雲的非凡才智和遠見卓識的確過他們太多,不服不行。

關隴人、代晉人和河北人都直接面對北虜,世世代代與北虜廝殺,值此危難之刻,三大貴族集團必須齊心協力一致對外,纔有可能擊敗北虜贏得這場戰爭。這一點李風雲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的立足之路就是北上,就是北上抗虜,把聯盟變成北疆鎮戍力量的一部分,把聯盟的利益與北疆利益緊密相聯,而北疆利益又與關隴人、代晉人和河北人利益緊密相連,如此各方利益一致,就有了妥協合作的可能,一旦這種可能變成現實,聯盟就能在北疆立足,就能最大程度地緩解與官府、衛府的衝突,就能贏得關隴人的暫時“放手”,就能贏得代晉人和河北人的支持,否則,聯盟就成了三大貴族集團的“眼中釘肉中刺”,勢必斬盡殺絕。

這種可能能否變成現實?南北關係惡化,南北大戰一觸即,北疆嚴峻的鎮戍危機,讓這種可能有了變爲現實的最佳機會,同時,也給了這些豪帥們逆轉命運的機會。

誰都不想終生爲賊,舉旗造反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攫取更大的權力和財富,而當前中土的統一大業依舊牢固,國祚也沒有崩潰的跡象,豪帥們看不到分裂和戰亂,也看不到羣雄爭霸逐鹿天下的未來,他們看到的未來一片黑暗,他們只能在黑暗中垂死掙扎,艱難度日,突然有一天,黑暗裡點亮了一盞明燈,讓他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光明未來,他們當然願意爲之努力,爲之奮戰。

然而,憧憬終歸是美麗的虛幻,豪帥們都生活在現實中,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劉黑闥提出質疑,“我們可以度過秋天,但冬天怎麼辦?”

從黎陽倉劫掠的糧食最多維持聯盟二十萬軍民三四個月的用度,如果坐吃山空,冬天一到,大雪一下,聯盟就陷入崩潰危機了。

李孟嘗也提出質疑,“現在南北關係雖然惡劣,但並沒有破裂,南北雙方的往來依舊密切,邊市回易依舊繁華,中土依舊需要北虜的戰馬,而北虜也依舊需要中土的鹽鐵,即便南北大戰爆在即,不過在真正爆之前,雙方都會竭力維持邊境的穩定,以各取所需,各取其利。這種情況下,聯盟北上,不但無虜可擊,還破壞了邊境的穩定,會迅激化雙方之間的矛盾,加快南北大戰的爆,這恐怕是北疆所不願看到的局面。”

言下之意,聯盟北上會惡化北疆局勢,會加劇北疆危機,會遭到北疆鎮戍軍的圍剿,所以北上之策同樣不可取。

李子雄毫不猶豫說了一句話,“等你們的大總管回來,一切疑慮皆有答案。”

“如果他回不來呢?”劉黑闥直言不諱地追問道。

李子雄冷笑,“李風雲不在了,聯盟還會存在?”

衆皆無語。的確,李風雲不在了,聯盟還會存在?估計轉眼就分崩離析了。

“明公爲何確信他會回來?”李孟嘗疑惑問道。

李子雄看了一眼劉黑闥等豪帥,語含雙關地說道,“你們能夠渡河北上,能夠順利抵達目的地,都是因爲誰?”

劉黑闥聽到這話很是不舒服,如果一切功勞都是李風雲的,那我們又幹了什麼?李風雲是人,不是神,你說他能回來就能回來?

“如果他遲遲不歸,或者回不來了,形勢就嚴峻了。”劉黑闥也是話裡有話。

李子雄嗤之以鼻,“你知道他是誰嗎?你知道他的過去嗎?某告訴你,在這個世上,知道他的人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在某的眼裡,他是一個奇蹟,而在另外幾個老傢伙看來,他就是一個傳奇,對於他的敵人來說,他的存在就是一個恐怖的噩夢。”

衆皆震驚。李子雄是何等人物?李子雄所推崇的人,又是何等人物?

=--9157+d8z1w+2017914-->

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三百章 轉嫁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三百章 轉嫁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七章 自曝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
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三百章 轉嫁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三百章 轉嫁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七章 自曝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