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

ads_wz_txt;

四位豪帥匆忙返回各自的營帳,召集部屬通報會盟事宜,商議具體細節。

但他們尚未抵達自己的營帳,營中將士就蜂擁而出,一幫大小首領更是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所問話題都是一個,傳聞蒙山白髮帥做出承諾,要把各路義軍所有家眷族人和裹挾而來的農夫平民全部送上蒙山,送到安全的地方,並保障他們生活無憂。此事是真的還是假的?白髮帥是否做出了這樣的承諾?

四位豪帥當即意識到掉進了陷阱,再也爬不起來了。

李風雲果然厲害,竟然派人散佈謠言,煽動義軍將士和他們的親眷族人,結果形勢一邊倒,再也沒有挽回餘地。

對於普通將士們來說,他們拼死拼活爲了什麼?無非就是讓自己活下去,讓親人族人活下去。如今官軍從四面八方殺來,義軍危在旦夕,爲了生存,不得不遠離家園尋找一條活路,就在這危難之刻,白髮帥伸出援手,給他們打開了通往蒙山之路,給了他們一條活路。試想,此時此刻,哪個義軍將士會放棄讓自己的親人族人活下去的機會?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他們也絕不會放棄。

四位豪帥沒有任何選擇,只能順應形勢,明確答覆部屬們,白髮帥做出了這樣的承諾,所有義軍將士的家眷族人,還有那些裹挾而來的無辜平民,凡老弱婦孺,全部送上蒙山。

義軍將士歡呼雀躍,士氣空前高漲,而白髮帥在他們心目中的威望,也在一夜間凌駕於各路豪帥之上。這纔是真正的老大,實力決定一切,只有追隨實力強悍的老大,活下去的希望才更大。

張須陀指揮齊軍迅猛推進。

李風雲棄守汶陽,指揮義軍向巨平、陽關和樑父城一線撤退。

陳瑞急報,魯軍攻佔了泗水城,正向卞城急速推進,請李風雲考慮,是否調兵回援。

李風雲回書,魯軍不敢攻打卞城,因爲魯軍一旦受阻於卞城城下,義軍主力便可在一夜間殺到泗水河畔,將魯軍包圍於卞城一線。魯軍攻打泗水、威脅蒙山的目的,不過是配合張須陀在汶水一線的攻擊,做出包圍義軍於泗水以北的態勢,從而迫使義軍撤回蒙山。

李風雲告訴陳瑞,魯西北五路義軍已經完成結盟。依會盟約定,濟北和東平四路義軍將士的親眷族人及追隨義軍的老弱婦孺,大約有四五萬人,將安置於蒙山,現他們正在趕赴蒙山途中。李風雲請陳瑞做好接收安置事宜。雖然蒙山養活不了這麼多人,但救人是第一,乾旱和戰爭正在把這些無辜者推向絕路,值此關鍵時刻,蒙山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讓這些人活下去。爲此,李風雲向陳瑞保證,他一定打贏這一仗。唯有打贏這一仗,義軍才能在魯郡開闢新的地盤,佔據更多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

李風雲又急書南城韓曜、王揚,詳細告之結盟事宜,並魯西北最新局勢,要求兩人在持續威脅鄒城的同時,務必與彭城軍隊保持“默契”對峙,以確保蒙山西南麓的安全,確保義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收穫到糧食。

面對張須陀的步步緊逼,義軍豪帥們惶恐不安,與李風雲在攻防策略上產生了嚴重分歧。

豪帥們各存私念,在忌憚和畏懼李風雲的同時也抱定了保存實力的念頭。既然要保存實力,當然不能與官軍打仗了,所以一致要求撤回蒙山。李風雲毫不客氣地警告豪帥們,蒙山救得了義軍一時,但救不了義軍一世。目前形勢下,義軍危機重重,一旦東征大捷,遠征軍歸來,義軍不要說躲在蒙山,就算躲在天涯海角也逃難一死,所以對義軍來說,當務之急是乘着有限的時間迅速發展壯大,而若想發展壯大,前提是必須擊敗追剿官軍,給自己爭取到發展的時間。

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是,蒙山嚴重缺糧,如果大家都撤回去,吃什麼喝什麼?大河南北的旱情越來越嚴重,受災田地和人口也越來越多,一旦形成災禍,平民百姓得不到賑濟,必定飢腸轆轆,餓殍遍野,而死者太多,不能及時掩埋,又會形成瘟疫。如此惡性循環,最後便是生靈塗炭,赤地千里。到了那個時候,義軍還能依靠擄掠誰養活自己嗎?肯定不可能。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爲防患於未然,義軍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拿出一個應對的策略。而策略其實很簡單,還是要擊敗追剿官軍。如果整天給官軍追得四處逃竄,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那麼自救也罷,發展也罷,無疑都是癡人說夢。唯有擊敗了官軍,贏得了喘息的時間,然後才能談自救,談發展,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豪帥們權衡再三,最終還是被李風雲說服,遂羣策羣力,共商攻敵之策。

張須陀來得兇猛,氣勢洶洶,看上去很強大,但實際上他有個致命的軟肋,那就是河北諸雄和齊州義軍對齊郡虎視眈眈,隨時都會向濟水兩岸發動攻擊,一旦各路義軍殺進齊郡,張須陀便陷入腹背受敵之窘境,從自身利益考慮,他不得不撤離魯郡火速趕回齊郡戡亂。

張須陀到魯郡剿賊,關鍵是速戰速決,不能拖,一旦拖延了,給河北和齊州的義軍知道齊郡空虛,齊軍主力都遠在魯郡,必然會展開攻擊。尤其是盤駐於渤海豆子崗的王薄和他所統率的長白山義軍,日思夜想着都要重回齊郡,突然天賜良機,豈會放棄?王薄和長白山義軍一旦再回齊郡,張須陀的麻煩就大了。今日齊魯形勢,尤其魯東和魯西北形勢,遠比去年惡劣,若王薄重回齊郡,張須陀再想把他趕走,比登天還難。

李風雲在推衍這一局勢時說,“魯郡段文操並非實力不濟,只是實力有限,若分兵四方,四面剿殺,則在用兵上捉襟見肘,有再遭失利之痛,且其兄兵部尚書段文振已病逝,其在東都的助力已不足,爲策安全,段文操必然要向實力較強的齊郡張須陀和彭城崔德本求援。齊郡義軍遍地,張須陀內憂外困,焦頭爛額,而彭城境內穩定,崔德本從山東人的整體利益出發,應該施以援手,但奇怪的是,我們在魯郡沒有看到彭城軍隊,卻看到了張須陀的齊軍。”

“張須陀是關隴人,且自身深陷困境,他爲了支援段文操不惜一切代價,爲什麼?”

“我們都能看到張須陀離開齊郡後所留下的致命要害,難道張須陀看不到?段文操看不到?魯東北各路義軍看不到?既然大家都能看到,那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這是一個計謀,一個陽謀。”

李風雲目視衆人,問道,“諸君能否推衍出張須陀之計?”

官軍有要害,有短處,有劣勢,義軍便可對症下藥,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衆人的信心隨着李風雲的分析而逐漸增強。有信心便有了勇氣,有了勇氣便敢於與強大對手作戰。李風雲仿若有魔力,在短短時間內鼓舞起了豪帥們的鬥志,讓他們遏制住了心裡的恐慌與畏懼,決心堅守誓言,齊心協力聯手抗敵。

衆人經過一番商討,一致認定,張須陀妄圖一石二鳥,先以主力橫掃魯西北,把魯西北各路義軍逼迫到蒙山腳下,以便一戰而定。在其征戰魯西北之時,魯東北各路義軍必會乘機侵掠齊郡,張須陀只待時機合適,必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勢殺回齊郡,給魯東北義軍以重擊。

針對官軍的策略,李風雲與衆人議定,在魯郡戰場上採取守勢,堅決不與張須陀決戰,但也不退回蒙山,而是想方設法把張須陀拖在魯郡,給魯東北義軍殺回齊郡,混亂齊郡局勢爭取更多時間。

“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與齊州各路義軍取得聯繫,傳遞出訊息。”李風雲說道,“兩地義軍若能默契配合,攜手作戰,則必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予張須陀以重創。”

濟北韓進洛、甄寶車兩位豪帥與齊州左君行、左君衡兄弟不但認識,還交情匪淺,與裴長子、石子河兩位義軍首領也有數面之交,所以兩人自告奮勇,願遣使秘密趕赴齊郡,聯絡魯東北各路義軍。

李風雲遂下令,在巨平、陽關和樑父一線構建防禦戰陣。由蒼頭軍守巨平,濟北軍守陽關,東平軍守粱父,各軍互爲支援,聯手阻御張須陀。

張須陀迅速逼近,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張須陀對叛軍擺出的決戰態勢頗感意外。

堅守意味着廝殺,而廝殺就有傷亡。叛軍號稱數萬,實際上能作戰的只有數千人,與齊軍相比處於絕對劣勢。這仗一打,叛軍還能剩下多少?當然齊軍也有損失,而這個損失是張須陀不願承當的。君子顧其本,齊郡的叛賊越剿越多,局勢惡化,張須陀在自己的事情都尚未搞定的情況下,又豈肯爲段文操和魯郡付出慘重代價?再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張須陀尚沒有高風亮節到割肉飼鷹的地步。他的主旨是以最小代價贏取最大利益,這就需要計謀。以謀略取勝乃用兵的上乘之道,而一力降十會不過是一種理想狀態,就張須陀目前的實力來說,如果一味蠻幹,橫衝直撞,肯定與願望背道而馳,在用兵上亦落了下乘,有辱張須陀的老軍尊嚴和赫赫聲名。

張須陀不願傾盡全力打,而義軍卻抱着玉石俱焚之決心堅守不退,雙方都擺出了決戰態勢,這使得戰局迅速陷入僵持。

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736章 變故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766章 “脅迫”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
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736章 變故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766章 “脅迫”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