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

五月初一,濟陰郡單父縣,魯郡太守李珉駐馬於汴水之畔,踟躕不前。

汴水以南就是樑郡地境,此處距離魯郡邊境大約兩百餘里,路程不長,但橫跨了濟陰郡,而做爲一郡之長,未經東都同意擅自離開所轄行政區算違法,帶着軍隊進入另一個行政區則等同謀反,所以李珉現在心情很複雜。但他沒有選擇,活了幾十年了,經歷太多,早已看透世事,實際上自他父親與激進改革勢力正面對抗以來,他和他的家族便已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準備,好在聖主“網開一面”,並沒有趕盡殺絕,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想“金盆洗手”,人家偏不讓你洗,徒呼奈何?於是他和父親李子雄不得不走上不歸路。

齊王的命運早已註定,政治上的保守立場葬送了他的前途,一個銳意改革的聖主,怎麼可能會親手埋葬自己爲之奮鬥一生的事業?所以齊王註定繼承不了皇統,但元德太子薨亡之後,他便是唯一的嫡皇子,而這個身份註定他必將成爲皇統之爭的犧牲品,他不死,誰能合法繼承皇統?

齊王的命運註定了,與齊王“同舟共濟”的李子雄、李珉父子,又豈能逃脫命運的囚籠?於是李子雄父子決心自救,決心以武力推翻聖主,推翻改革,只要改變了齊王的命運,他們的命運也就改變了。這就是李子雄明知返回東萊有生命危險,卻依舊義無反顧的原因所在,這也是李珉明知擅自率軍越境自尋死路,卻依舊義無反顧奔殺通濟渠的原因所在。沒有選擇,實際上就是選擇。

即將爆發的東都兵變就是齊王改變自己命運的絕佳機會,但匪夷所思的是,這個謀劃竟然來自一個反賊,來自白髮李風雲。這是一個秘密,知者寥寥,偏偏李珉就是知情者之一,他的消息來源於父親李子雄,而李子雄面對李珉的質疑,只用一句話做了解釋,某知道李風雲的所有秘密。這就足夠了,這足以說明白髮李風雲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代表着一股龐大的政治勢力在戰鬥,這正是齊王與李風雲結盟的原因所在,齊王需要的不是李風雲,而是李風雲背後那股政治勢力的支持,這纔是關鍵。

然而,齊王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爲人所用,他要做掌控一切的弈棋者,而不是任人宰割的棋子,雖然他目前的處境十分被動,處處受到壓制,但他內心裡依舊有着主宰天地的強烈衝動,他要控制別人,而不是讓別人利用他,於是他在應該冷眼旁觀、伺機而動的關鍵時刻,按捺不住的“出手”了。

李珉知道,此刻齊王“出手”,必然會改變通濟渠乃至東都局勢,會影響到李風雲的全盤佈局,也會影響到黎陽方面的兵變準備,這是一步“臭棋”,但韋福嗣沒有勸阻,董純也保持沉默,很顯然,齊王這步“臭棋”暗含深意,那麼齊王的真實用意到底是什麼?

李珉一直在思考,尋找答案,直到兵臨汴水,他才驀然醒悟,齊王爲了確保自身之安全,確保自己能在兵變中牟利,必須讓楊玄感與西京反目成仇,而若想讓楊玄感與西京徹底決裂,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逼迫楊玄感提前兵變,讓楊玄感從兵變之初就陷入被動,讓西京看不到楊玄感有獲勝之希望。事實也的確如此,若西京與楊玄感聯手,這場兵變最終的結果就難說了。

李珉猶豫了。從他的立場來說,他當然支持楊玄感兵變,希望楊玄感能贏得兵變的成功。楊玄感成功了,他們父子的命運就改變了,就算齊王依舊逃脫不了命運的枷鎖,但他們父子卻能死裡逃生。而楊玄感若想贏得兵變的成功,首先就要在政治軍事上建立衆多優勢,這需要時間,所以必須在七月發動兵變,那時候水陸兩路遠征大軍均已抵達平壤,他們若想撤回遼東,再返回東都,前後至少需要三四個月時間,有了這麼長時間做緩衝,楊玄感可以做很多事。退一步說,就算兵變最終還是失敗了,但楊玄感若能堅持更長時間,堅持到明年,與聖主打個兩敗俱傷,齊王必能從這場兵變中獲取更多利益,這對他們父子同樣有利。

然而,李珉知道,李風雲的整個東都謀劃就是依據楊玄感將與聖主兩敗俱傷這一設想而擬製的,只是齊王與李風雲之間的信任終究有限,齊王擔心自己被算計了,爲安全計,讓楊玄感發動一場有輸無贏的兵變是讓他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好辦法,但問題是,齊王爲了自身安全可以不在乎獲利多少,李風雲呢?李風雲怎麼想?齊王安全了,李風雲是不是就危險了?如果李風雲危險了,這個彪悍的賊帥又豈能任由齊王破壞他的謀劃?李風雲一怒之下,必然拔劍出鞘,奮起反擊,到那時尾隨聯盟追殺的李珉就有性命之憂了。

李珉委決不下,麾下將士亦是士氣不高,根本就沒有剿賊立功的**。

魯郡官軍對白髮賊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而且還親眼目睹了義軍聯盟由弱變強,在短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的事實,而他們自己的實力卻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始終停滯不前,與義軍聯盟相比他們變弱了。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魯郡遲早都要變成義軍聯盟的地盤,魯郡官軍的命運堪憂,但義軍聯盟的野心隨着實力一起膨脹了,他們看不上魯郡了,果斷拋棄了蒙山,轉戰中原去了。這對魯郡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一羣瘟神送走了,從此可以安心過日子了。

然而,新上任的魯郡太守根本不體諒魯郡官軍的苦楚,爲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他竟置魯郡官軍的生死於不顧,命令將士們尾隨義軍聯盟之後,奮力追殺,而且還是越境追殺,看他那架勢,大有不砍下白髮賊人頭誓不罷休的意思。魯郡官軍怨氣滔天了,白髮賊的厲害他們一清二楚,那就是一個不敗傳奇,一個殺人如屠狗的惡魔,過去段文操就敗在他的手上,後來徐州樑德重也敗了,不久前張須陀也敗了,如此悍賊你打得過?你這樣窮追不捨,孤軍深入,純屬找死,你死便死了,但拉着我們一起死就不對了,於是上下離心,軍心渙散。

牛進達出現在李珉的視線裡。這位統兵長官神情冷峻,行色匆匆,大步流星而來,顯然有緊急軍情稟報。李珉煩躁彷徨的情緒隨着牛進達的出現而有所緩減。

李珉很欣賞牛進達。這段時間戰事較多,他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得不依賴魯郡的本土官僚,但魯郡本土勢力太強,再加上魯郡局勢惡劣,地方貴族官僚爲維護自身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導致李珉處處受制,十分被動,好在段文操走得時候把軍隊完整地交給了他的老部下牛進達,而牛進達知進退明得失,關鍵時刻給了李珉以堅決支持,這讓李珉在立足未穩的不利局面下卻成功幫助齊王控制了大半個齊魯。然而,牛進達畢竟是齊魯人,他支持李珉,純粹是爲顧全齊魯人的整體利益,一旦李珉的決策損害到了齊魯人的利益,牛進達就不會積極配合了。

牛進達強烈反對越境剿賊,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李珉這個集魯郡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太守說一不二,而爲了能把軍隊帶到通濟渠戰場,李珉也蓄意隱瞞了真相,不擇手段的進行了欺騙,於是牛進達和一些諸鷹揚軍官,以及諸鄉團宗團的團主們就在將信將疑之中抵達了汴水岸邊。

“使君,樑郡局勢惡化,反賊蜂擁而起,形勢對我十分不利。”牛進達上來就報憂,語氣急切而焦慮。

李珉沒說話。李風雲帶着一支龐大的隊伍殺進樑郡,劫掠通濟渠,形勢當然惡劣了,只是反賊蜂擁而起是什麼意思?難道樑郡境內又有賊人造反了?

“據斥候打探,幾天前,樑郡韓相國在宋城聚衆叛亂,應者雲集……”

李珉本來還不以爲然,聽到韓相國聚衆叛亂,臉色頓時就有了變化。韓相國其人他聽說過,知道是楊玄感部署在通濟渠兩岸的重要“棋子”,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顆“棋子”動用得如此之早,這對兵變是好還是壞?楊玄感爲何要提前動用這顆“棋子”?抑或,這顆“棋子”是被李風雲提前“激活”的?

李珉衝着牛進達搖搖手,打斷了他的話,“可曾打探到宋城消息?”

牛進達搖搖頭,憂心忡忡地說道,“暫時沒有消息,估計凶多吉少。”

“宋城若失,軍心動搖,沿渠幾座城池必然岌岌可危,旦夕不保,通濟渠有斷絕之危。”李珉眉頭緊皺,主動徵詢道,“目前局勢下,我們是即刻渡河,火速支援宋城,還是在這裡等待彭城軍隊,與他們會合後一起渡河?”

牛進達不假思索地回道,“使君,暫不渡河,當務之急是多派斥候進入通濟渠一線打探,切不可孤軍深入。”

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736章 變故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
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兩難之處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736章 變故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