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

ads_wz_txt;

就在此刻,任城大俠徐師仁如及時雨般出現了,向濟北義軍獻上了結盟之策。這是雪中送炭啊,仁義之舉,不愧爲大俠。韓進洛、甄寶車猶如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喜出望外,滿口答應,但兩人也有擔心。蒙山義軍實力強,而楚人與齊人與生俱來就有矛盾,假如楚人借結盟之名,行吞併之事,濟北義軍豈不有全軍覆沒之危?

徐師仁反問,“蒙山義軍和張須陀的齊軍,哪個更厲害?”

當然是張須陀的齊軍厲害。既然張須陀厲害,那張須陀殺進魯郡,蒙山義軍也有全軍覆沒之危,楚人也需要盟友,需要援軍,所以這個結盟之策,對雙方都有利,雙方都需要。既然雙方都需要,各取其利,蒙山義軍當然不會背信棄諾,在生死之刻攻擊盟友自取敗亡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實際上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張須陀正銜尾追殺而來,其選鋒軍距離宿城只有幾十裡了。帥仁泰實力不夠,張須陀來了他也要跑,所以去平陸毫無意義,相反還連累了帥仁泰,搞得不好兩支軍隊一起完蛋。唯有去結盟蒙山義軍纔是唯一的求生之策,迫不得已的話還可以上蒙山,當然到那時他們也顧不上是否被蒙山義軍吃掉了,逃一時算一時吧。

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韓進洛和甄寶車馬上率軍渡過汶水,一邊向南章城靠近,一邊遣使隨大俠徐師仁急速趕赴汶陽城拜會李風雲。

李風雲馬上傳令位於南章城的選鋒軍,密切注意正向魯郡殺來的齊軍動向。同時告之沿河諸團旅,濟北義軍結盟而來,沿途護送,切莫因爲誤會而發生衝突。徐師仁則火速會合韓進洛和甄寶車,與他們一起帶着濟北義軍急速趕赴汶陽,與蒙山義軍主力會合。

齊軍主力追殺至宿城。

帥仁泰不敢與之交鋒,果斷撤離平陸,與盤駐鉅野城的霍小漢會合。帥仁泰和霍小漢隨即遣使告之孟海公當前危急形勢,並委婉提出,一旦張須陀殺到鉅野城,他們迫不得已,只能南下進入濟陰郡,撤往荷水一線。不過,他們撤進了濟陰郡,張須陀如果窮追不捨,那麻煩就大了,一幫難兄難弟往哪逃?再南下就是樑郡,就是彭城,進入徐州地境了,而徐州諸鷹揚實力強勁,且主力都戍守於通濟渠兩岸,隨時可以阻截南下義軍,如此義軍便腹背受敵,岌岌可危。

孟海公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大膽分析和預測了局勢發展,認爲他們南下濟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張須陀既然氣勢洶洶地殺來了,豈肯空手而歸?爲此他提出建議,乘着張須陀尚沒有追來,亦沒有與段文操聯手對義軍展開包圍之間,火速進入魯郡,與蒙山義軍結盟,攜手共抗官軍。

孟海公這個主張有“禍水東引”的意圖。你們南下等於把張須陀引來了,而我也打不過張須陀,大家都會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你們與其禍害我濟陰義軍,倒不如去禍害蒙山義軍。蒙山義軍有個最大的優勢,它佔據了蒙山,各路義軍即便聯手都打不過張須陀也沒關係,大不了撤進蒙山,據險死守,生存肯定沒問題。

孟海公最後直言不諱地告訴帥仁泰和霍小漢,如果局勢對我越來越不利,我也要東去蒙山。當前魯西北地區的各路義軍都在大平原上征戰,因爲實力弱小,在與官軍、官府的對抗中沒有任何優勢,相比起來,蒙山義軍佔據了蒙山,進可攻退可守,具備一定的優勢,而這正是蒙山義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名聲越來越大的原因所在。

孟海公雖然存有私心,但這番話還是很有道理,對局勢的分析和判斷還是很準確,既不盲目自信,也不過度悲觀。兩害相權取其輕,生存至上,實屬明智之舉。

帥仁泰和霍小漢遂斷絕了南下濟陰的念頭,不過也沒有即刻採納孟海公的建議。蒙山義軍對他們來說很陌生,且來自徐州,彼此沒有信任感。此刻他們的心理就像之前的韓進洛和甄寶車一樣,既不想卑躬屈膝去寄人籬下,亦擔心自己實力不濟被蒙山義軍連皮帶骨頭一口吃了。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左右爲難之際,任城大俠徐師仁出現了。大家都是熟人,多年的朋友,彼此信任,說話也不遮遮掩掩了,直來直往。徐師仁是來“救火”的,拿出來的“救火”之計與孟海公的建言不謀而合,都是與蒙山義軍結盟,都是借“蒙山義軍”這棵大樹暫時躲避狂風暴雨。

結盟與投奔不一樣。結盟是兄弟們平起平坐,大家獨立自主,投奔就是寄人籬下、看人臉色了。帥仁泰和霍小漢把事情問清楚了,又得到了徐師仁的承諾,另外還有韓進洛和甄寶車已經“投石問路”了,結果如願以償,蒙山義軍很仗義,白髮帥很有氣魄,並沒有發生任何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甚至落井下石的事情。現在張須陀來了,蒙山義軍也面臨生存危機,也迫切需要盟友和幫助,大家利益一致,想法一致,結盟之舉當然順利。

帥仁泰和霍小漢當即下令撤離鉅野,帶着軍隊火速趕赴汶陽會盟。

徐師仁與孟海公也是朋友,關係還很好,爲了邀請孟海公參加這次會盟,他特意讓自己的弟弟趕赴周橋,勸說孟海公參加這次會盟盛舉。大家造反的目的都是反隋,都想推翻關隴人的統治,都想顛覆乾坤圖王霸大業,既然如此,爲何要錯失此次發展壯大的機會?

孟海公卻非常謹慎,沒有對徐師仁的邀請做出迴應。各路義軍魯郡會盟,聲勢是大了,但也正好給了張須陀和段文操聯手剿殺的機會,所以張須陀暫時不會南下濟陰。當然,張須陀不來,不代表濟陰義軍就安全,若想安全,還必須擊敗張須陀,而要想擊敗張須陀,各路義軍以會盟之策來增強實力是唯一的辦法。然而,各路義軍各自爲戰,各有其利,一盤散沙,結盟的難度實在太大了,雖然蒙山義軍舉旗最早,又有地盤,實力也還可以,但蒙山義軍來自徐州,是楚人,其統帥既非豪門望族的世家子,又非聲名顯赫的地方豪帥,只是個籍籍無名的盜賊而已,既無聲望,亦無號召力,根本不具備領袖氣質,如何主盟?又拿什麼征服羣雄,把各路義軍凝聚到一起共抗官軍?

孟海公打算先觀察一下,看看形勢的發展,若會盟成功,就趕去湊湊熱鬧,看看能不能渾水摸魚撈點便宜,若會盟失敗,各路義軍還是一盤散沙,或蒙山義軍乾脆“大魚吃小魚”吞併了盟友,他就要慶幸自己沒有聽信大俠之言匆匆去會盟了。

張須陀的速度非常快,由東平郡的宿城進入魯郡的平陸縣,接着渡過汶水,橫掃平陸,其選鋒軍沿着兩郡邊境直殺鉅野城。

好在帥仁泰和霍小漢的撤離速度也快,就在齊軍逼近鉅野城之際,火速越過洪水渠道,由茂都澱方向進入洸水西岸,然後沿着洸水北上,直達洸水和汶水的交匯處剛城。

秦瓊率齊軍選鋒將士銜尾追擊。張須陀聞訊,遂率主力直殺洸水,試圖在洸水中游重鎮寧陽城一帶阻截東平義軍,但終究是遲了一步。齊軍一路狂奔而來,日夜兼程,急行七百餘里,人疲馬乏,至此已經精疲力竭,不得已陳兵寧陽,暫作休整。

張須陀的火速馳援,大大出乎段文操和牛進達的預料,兩人吃驚之餘不禁心存感激之念,但出於關隴人和山東人根深蒂固的矛盾,這種感激裡始終帶有某種懷疑的成分。

相比較起來,齊郡形勢實際上比魯郡更惡劣,齊郡不但內部賊勢猖獗,其外部叛賊亦是從四面八方虎視眈眈地盯着他,這種情形下,張須陀傾盡全部力量馳援魯郡,置齊郡安危於不顧,實在是有悖常理,不得不讓人懷疑他的動機。

段文操帶着一些郡府官員和鷹揚軍官,還有十幾車酒肉粟絹,赴寧陽犒勞齊軍,順便探查一下張須陀的虛實,這位性情剛烈,勇略過人,打起仗來又不要命的衛府老軍,到底搞得什麼名堂,怎麼突然間就像我段文操的生死兄弟般,不顧一切地跑來支援我,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嘛。事出反常即爲妖,張須陀該不會落井下石,藉着這羣叛賊的手,渾水摸魚,要置我於死地吧?

見了面,寒了暄,繁文縟禮一套弄完了,兩人得閒坐到一起,不待段文操主動試探,張須陀就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

“某傾盡全力而來,目的是把濟北、東平、濟陰諸賊全部趕進魯郡,逼迫他們與蒙山賊會合。在生死重壓之下,諸賊必然結盟,齊心協力阻御我們的攻擊。如此一來,魯西北諸賊便集中到一起,實力是增強了,但也給了我們將其一舉全殲的機會。”張須陀拱手爲禮,“事出倉促,沒有及時告之使君,讓使君誤會了,以爲某爲解齊郡之危而故意把魯西北諸賊趕進魯郡。某在此向使君告罪。”

段文操面露喜色,心裡卻更加懷疑了。張須陀說的是真話,但不是全部真話,他隱瞞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
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