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

十一月十二,河北,高陽行宮。

噩耗突傳,奉旨趕赴河北剿賊的右驍衛將軍馮孝慈,於初九日,在與清河賊張金稱的激戰中不幸陣亡。

這是自去年大河南北叛亂蜂起以來,剿賊戰場上陣亡級別最高的將領,衛府震動,東都震動,聖主和中樞大爲震驚。

不知不覺間,叛亂規模已越來越大,叛軍實力也越來越強,前有江南賊劉元進據吳郡而稱帝,今河北賊張金稱竟然在正面廝殺中擊殺了一位衛府高級將領,這對聖主和中樞的衝擊太大,讓他們意識到國內局勢正在加速惡化,而這顯然與兩京政治危機的日益加重有直接關係。

兩京政治衝突的本質是改革和保守兩種政治理念的激烈碰撞,是新生的中央集權制與腐朽的門閥士族制之間的生死博弈,楊玄感的兵變就是這一矛盾的總爆發,而這一兵變的直接後果,就是挑起了兩大對立政治集團之間的“戰爭”,雙方已沒有妥協退讓的餘地,針尖對麥芒,非死既生。

中樞再度響起強烈呼聲,懇請聖主速速返京主持大局,積極處置兩京危機,以最快速度穩定國內局勢。不出意外的話,兩京權貴獲知這一惡訊後,也會紛紛上奏,請聖主火速返京。

國內外形勢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化解政治危機和穩定國內局勢事實上已經成爲頭等大事,聖主和中樞更不適宜遠離京師繼續“奔波”在外,不能繼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外征伐上,而在國防策略上,以攻代守的積極防禦應該果斷調整爲堅守長城的消極防禦。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然而,不論是聖主還是中樞核心層的改革派,都非常清楚,在過去兩年裡,他們在政治軍事上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此刻返京,化解兩京政治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向保守派認輸,換句話說,楊玄感兵變雖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但在政治上保守派卻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完全可以預測,首先改革派將被趕出中央,保守勢力將控制朝政,改革將停止甚至廢棄,然後齊王楊暕將贏得皇統,入主東宮,至於聖主,將被架空,一旦時機合適,也就不得不離開歷史舞臺。

所以繼續東征,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已成爲聖主和改革派“火線救急”的最好最迅捷的政治手段,而發動南北戰爭,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建下曠世武功,更是成爲聖主和改革派逆轉危局,把控朝政,把中央集權改革進行到底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政治“武器”。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的終極手段,而對今日的聖主和改革派來說,也是政治上的一次豪賭,既然不能低頭,不能放棄改革,不願認輸,那就拿出政治上的“終極武器”,拼個你死我活吧。

所以聖主態度堅決,拒不返京,所以中樞改革派立場堅定,堅決支持聖主,與聖主榮辱與共,與改革生死與共,寧死不屈。

戰爭規模越大,時間越長,十二衛府和軍隊的重要性就直線上升,可以預見,隨着兩京政治危機日益白熱化,隨着南北戰爭的日益臨近,軍方將領的地位和權力將急劇膨脹,而軍權一旦失控,地方割據就不可避免,分裂和戰亂也就接踵而至。

但是,相比中央集權改革的失敗,相比理想、權力、利益和生命的失去,聖主和改革派已經顧及不到軍權失控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了,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是牢牢把控朝政,是贏得軍事上的勝利,是在對外征伐的戰場上建下蓋世武功。

目前局勢下,聖主和改革派急需武功,急需勝利,急需用它們來緩解一下正在失控的道路上疾速狂飆的兩京政治危機,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次東征至今沒有形成決策,東征的勝利遙不可及,而南北戰爭現在連影子都沒看到,僅隱隱約約聽到一點鼓聲,所以,安州的收復,就成了目前能夠拿出來的唯一勝利,若北征弱洛水達成預期目標,東胡諸種臣服,東北全境拿下,這就是開疆拓土,這就是軍事上的勝利,這就是蓋世武功,這就能有力幫助聖主和改革派迅速逆轉自己在政治上的不利局面。而更重要的是,這一戰果將在南北戰爭中,大大增加中土的勝算,中土一旦打贏了南北戰爭,擊敗了大漠上的突厥人,封狼居胥,開疆拓土,聖主和改革派將徹底擊敗保守派,將徹底解決兩京政治危機,將在中央集權改革的道路上風馳電摯。

然而,誰能想到,安州的收復,一場出乎意料的勝利,此刻竟成了聖主和改革派唯一可以拿來緩解政治危機的應急手段。不久前,當聖主做出支持出塞叛軍攻打安州決策的時候,很多人持否定態度,如今看來,還是聖主有先見之明。

只是,若想把這場勝利變爲聖主和改革派的勝利,若想把收復安州的功勞變爲聖主和改革派的功勞,首要之務就是招撫,就是滿足出塞叛軍的要求,這其中就牽扯到兩個重要問題,其一,出塞叛軍首領李子雄是保守派,是楊玄感的同黨,是東都兵變的主要謀劃者之一,同時也是齊王的支持者,而聖主和改革派一旦妥協,不論是李子雄還是齊王,都會獅子大開口,會引發一系列難以預估的政治後果;其二,招撫成功,安州劃入中土版圖,等同於從突厥人的嘴裡搶食物,公開與突厥人翻臉,南北大戰有提前爆發的可能,而中土尚未最好戰爭準備,一旦突厥人狗急跳牆,大打出手,長城就危險了,戰爭勝負就難料了,天下大勢就有可能失控,這個後果就更嚴重,甚至會危及國祚安全,動搖統一大業。

爲此,聖主急召內史侍郎虞世基和蕭瑀,還有兵部尚書趙才,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和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五位股肱重臣共議。

最近這段時間,中央和衛府都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其中趙才正式出任兵部尚書,不再擔任大將軍一職,雖然聖主對這個人選並不滿意,但不論是東征還是南北大戰,都迫在眉睫,而主掌軍事行政權的兵部尚書如果繼續空缺下去,必然會造成重大影響,無奈之下,聖主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另外軍方還有一個重要調整,就是太原留守郭榮不再兼領代北軍統帥,而由右御衛將軍張瑾出任代北軍統帥,負責代北長城鎮戍,而張瑾也因此升爲左驍衛大將軍。聖主和中樞派出衛府兩位大將軍,鎮戍以代晉地區爲核心的北疆,這個意圖就太明顯了,就是要加強長城鎮戍,加強北疆防禦力量,爲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南北戰爭做準備。

五位重臣拜見聖主之後,聖主首先表明了立場,年底前,招撫必須成功。

年底前,各郡上京的朝集使,諸藩赴京的朝覲使,統統抵達京都,這時中央宣佈收復安州,就能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就能最大程度地恢復和鞏固聖主和中央的權威。當然了,若安州北征成功,拿下東北,那就是開疆拓土的大武功,宣傳效果就更好,就更能幫助聖主和改革派扭轉政治上的被動局面,如此便能有效緩解兩京政治危機,有效遏制國內局勢的惡化。

聖主表態了,那麼虞世基、蕭瑀、趙才、宇文述和來護兒所要商討的,就是如何解決因招撫而導致的兩個重要難題。

招撫成功,安州或整個東北全境就是中土的地盤,突厥人憤怒之下,是否翻臉?是否會猛烈反撲,引發南北大戰?

五位文武重臣經過分析和推演後,得出結論,南北大戰立即爆發的可能性不大,因爲西突厥的立場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任何兩方爆發戰爭的前提,都需要贏得第三方的支持,第三方支持誰,誰的勝算相對較大。現在西突厥立場不明,所以中土不敢發動南北大戰,以免腹背受敵,同樣,大漠上的突厥人亦是如此,沒有西突厥的支持,它根本就不敢主動挑起南北大戰,一旦腹背受敵,必敗無疑。

當然,不敢主動挑起南北大戰,不代表大漠上的突厥人就忍氣吞聲,就任由中土擊敗它的別部,侵佔它的地盤,它肯定要反擊,比如軍事上保持攻勢,政治上進行拉攏,外交上極盡分化離間等各種手段,或許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也能達到同樣目的。

“安州乃至東北不是我們中土衛府軍打下來的,是中土叛軍打下來的,這是關鍵。”虞世基最後總結道,“中土叛軍是我們的敵人,也是突厥人的敵人,所以我們可以招撫,突厥人也能化敵爲友,就看誰的條件更好,誰能搶先一步而已,各憑本事。”

聖主心領神會,微笑頷首。

“但是……”虞世基的話鋒突然一轉,“臣對招撫安州並不樂觀,甚至認爲,突厥人與其結盟的把握更大一些。”

聖主笑容頓滯,“何出此言?”

“臣最近聽到一些傳聞。”虞世基稍作遲疑,看了看面無表情的宇文述,繼續說道,“或者說是謠言。”

聖主臉色漸沉,眉頭微皺,眼裡掠過一絲不滿。當着皇帝的面,中樞宰執竟然信謠傳謠,豈有此理。

“傳言說,白髮賊是中土秘兵,是聞喜公(裴世矩)的得力干將。”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就連聖主都“多雲轉陰”,一臉陰霾。如此重要關頭還“窩裡鬥”,還把矛頭對準裴世矩,未免太不知輕重。

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801章 錯亂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
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801章 錯亂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