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

ads_wz_txt;

大堂上的軍官們神情凝重,正襟危坐,一動不動,任由汗水溼透戎裝。所有人都很緊張,大家都聽出來了,兩位長官在決策上產生了嚴重分歧。

崔德本今天一反常態,紆尊降貴親自到碼頭上迎接費曜,表現出來的雖然是合作態度,但從剛纔的言辭中,卻清晰地表露出他打算救援韋保巒、要支援樑郡諸鷹揚的意思。也就是說,他對當前危局採取的是主動防禦策略,要出兵戡亂,這需要費曜給予支持和配合,而這或許就是他今天主動出迎費曜的原因,他需要合作,但需要的是費曜支持他的合作,而不是他配合費曜。

然而,費曜表現得很強勢,一口就拒絕了。從費曜本人來說,他不可能不給崔寶德面子。今天崔寶德給足了費曜面子,於情於理,費曜都沒有必要在大庭廣衆之下,公開與崔寶德唱反調,這對解決當前危局沒有任何好處,與他前來關防前線的初衷相違背,所以可以肯定,費曜的非常舉動,源自上層的重壓,他到浚儀負有使命,爲了完成這一使命,他不惜與崔寶德針鋒相對,反目成仇。

屯駐滎陽郡的四個鷹揚府屬於雙重領導,如果這兩個領導精誠合作,諸鷹揚的日子很好過,反之,軍官們就左右爲難了,兩個都得罪不起,到底聽誰的?這仗還怎麼打?

崔寶德臉色平靜,眼神淡然,看不出喜怒哀樂。

費曜的眼神非常凌厲,這使得他棱角分明的面孔看上去異常的堅硬和剛毅,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懼意。

兩人都對對方做出了試探,試探的結果很不好,兩人不得不思索對策。

長官們不說話,下官們就更不敢說話了,大堂上的氣氛變得愈發緊張。

“安陽公,時候不早了,還是先散了吧?”費曜無意僵持,與崔寶德對峙肯定不利於完成此行使命,所以他主動退讓,決定私下與崔寶德再做商討。

崔寶德笑而不語。

費曜再度放低姿態,低聲說道,“安陽公,目前我們對樑郡形勢瞭解有限,而叛賊也是剛剛殺到通濟渠一線,尚未斷絕通濟渠,再說安陽公和某的使命都是戍衛京畿,雖然天塹關防至今尚未遭到叛賊的攻擊,但誰敢說叛賊就不會攻擊浚儀城?退一步說,就算樑郡陷入混亂,通濟渠中斷,我們需要出兵救援,但前提是天塹關防必須有足夠的鎮戍軍隊,但目前我們手上只有十八個團,兵力嚴重不足,若要出關戡亂剿賊,東都必須調發援兵。”費曜眉頭緊鎖,嘆了口氣,“安陽公,君子要顧其本,一旦我們貿然出兵,陷入顧此失彼之窘境,不但關防安全保證不了,通濟渠的安全就更難以保障了。”

這就是威脅了,你如果出關救援,戍守浚儀的就是我,而我只要在你背後悄悄捅上幾刀,你就完了。

崔寶德淡淡一笑,微微頷首,衝着堂上軍官們揮了一下手,“散了”

弦月當空,繁星璀璨,沁人心脾的悠悠花香隨着徐徐微風飄過雅緻瓊樓,讓燥熱煩悶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崔寶德端着一杯香茗,輕輕嗅着,仿若沉醉在幽香之中。費曜負手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弦月,若有所思。過了片刻,他的目光慢慢轉到花園中,從五彩繽紛的鮮花上緩緩掃過,臉上露出一絲淺淺的笑容,“很漂亮。”

崔寶德擡頭看了費曜一眼,不動聲色地說道,“明天又是炎炎烈日。”

費曜沒有說話,轉身坐下,端起香茗喝了一口。

“上蒼正在懲罰我們。”崔寶德嘆道,“東邊的災情越來越嚴重,不出意外的話,大河南北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夾擊下,要變成中土的煉獄。”

費曜也嘆了口氣,“如果東征能夠推遲一些時間,這些天災也就不會演變成人禍,無數生靈也就不會悲慘死去。”

這話說得就有針對性了,費曜的試探之意過於明顯,甚至連最起碼的掩飾都不要了,這顯然不符合費曜的身份,由此可以推測出,他肯定得到了上層的授意,誠心要贏得崔氏的合作。

崔寶德沉吟着,慢慢吐出幾個字,“是先有人禍,然後纔有東征。”

費曜的神情依舊從容,但眼裡卻掠過一絲驚色。

崔寶德說的是實情,東征準備期間,大河下游爆發水災,因爲賑災不力,導致義旗遍起,由此才演變成人禍,而人禍爆發後,東征實際上就處在兩難狀態,若推遲東征,東都的政治鬥爭會愈發激烈,改革阻力太大,反之,若繼續東征,可以暫時轉嫁國內的激烈矛盾,有助於改革的推進,一旦皇帝和中樞利用東征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取得了勝利,那麼必然可以加快改革的推進速度,所以人禍的出現,實際上是東都高層之間政治博弈的結果。這在中土權力頂層是公開的秘密,只不過大家心照不宣,誰也不會把它說白,但今天崔寶德卻說白了,這顯然是崔氏對費曜所表現出來的合作誠意的積極迴應。

費曜心中的驚詫,不是驚詫於崔寶德所做出的積極迴應,而是驚詫於背後大人物對這件事的準確預測,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竟然看透了崔氏正在積極謀求的政治利益。

“某在出關前,曾到東都看望了安昌公。”費曜不再出言試探,直奔主題了。

崔寶德面露關注之色,“安昌公已經病了數月之久,如今可有起色?”不待費曜回答,崔寶德又重重嘆了口氣,繼續說道,“自東征開始,國之鼎柱便依次凋落,人數之多,對國祚震動之大,乃史所罕見。”

費曜聽懂了崔寶德的意思,連連頷首,“安昌公的病情已經緩解,如今不但可以進食,還能稍稍走動了。”

崔寶德神情一動,眼裡頓時掠過一絲喜色。這是個好消息,十分好的消息

安昌公便是前朝皇族後裔元文都,是關隴虜姓第一豪門元氏的泰斗級人物。先帝朝,元文都先後出任內史舍人、尚書左丞、太府少卿,爲中樞核心大員之一。今上繼位後,對其信任有加,繼續委以重任,先後出任司農少卿、司隸大夫、御史大夫。

元文都不管在先帝朝還是今上朝,都是首屈一指的財政大臣,主掌着中土的財政庫藏,在中樞中始終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權勢地位非常顯赫。然而,隨着今上加快改革步伐,雙方在財政改革上產生了嚴重衝突,再加上元文都是先帝朝老臣,屬於溫和改革派,與激進改革派在改革思路上格格不入,最終被今上和中樞的改革派大臣們上下夾擊,將其踢出了中樞,讓其去負責監察事務,不久就被一免到底,回家頤養天年去了。很快,激進的財政改革遇到了空前危機,今上和改革派們不得不自己打自己的臉,再度把元文都請了回去,讓其出任太府卿,位列中樞,繼續主掌本朝的財政大權。而元文都在政治上遭此重創後,也改變了主政思路,力求與改革派們“和平相處”,如此一來,他的財政大臣的位置就變得異常穩固,他的地位和權勢也迅速得以恢復。

不論是改革還是戰爭,都需要以雄厚的財力爲後盾,由此可知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的重要性,它不但要贏得皇帝和中樞核心大臣們的信任,自身也需要有過硬的本事,缺一不可。東征開始後,元文都這位中土的最高財政長官,理所當然留在東都坐鎮,爲東征的順利進行提供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持。由於工作量太大,承擔的壓力太重,元文都病倒了,但即便如此,皇帝和中樞根本就沒有換人的意思,你只要不死,就給我頂着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嘛。

“對大河南北的嚴重災情,安昌公是否知曉?”崔寶德問道。

費曜直接給出了崔寶德想要的答案,“安昌公說,中樞接到的消息是,大河南北的災情並不嚴重,不需要東都給予賑濟,地方官府就能解決。”

崔寶德啞然無語,良久,他又問道,“假若大河南北災情嚴重,急需賑濟,國庫能否在保障東征的基礎上,調撥足夠錢糧拯救災民?”

費曜毫不猶豫地回道,“安昌公說,只要他在太府,國庫就不會缺錢,更不會缺糧。”

崔寶德陷入了沉默。

“據某所知,不但滑國公在奏章中,把所有責任全部推給了叛賊,其他郡縣亦是如此,天災不嚴重,嚴重的是人禍。”費曜繼續說道,“所以安昌公說,東都根本沒有賑濟的理由,相反,東都卻有戡亂的必要。”

崔寶德點了點頭,問道,“東都何時出兵?”

“安陽公,若通濟渠沒有中斷,若京畿沒有受到威脅,東都又哪來的出兵理由?”

崔寶德搖了搖頭,“但你要知道,某的責任就是戍衛通濟渠,戍衛京畿。

“某的責任也是如此,所以某匆匆而來。”費曜笑道,“皇帝若要懲罰你,某又焉能倖免?”

話說到這份上,雙方也就沒有討價還價的必要了。關隴虜姓貴族集團的目標很明確,要幫助齊王楊喃出京戡亂,要給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但支持的背後,是善意,還是惡意?只有天知道。

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762章 上當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九章 劫獄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七十九章 澹臺少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804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兩百四十八章 危言聳聽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
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762章 上當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九章 劫獄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七十九章 澹臺少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804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兩百四十八章 危言聳聽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