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

齊王回到自己的行營,把與五位衛府大將軍見面的情況,簡要告訴了韋福嗣和李善衡。

韋福嗣和李善衡面面相覷,相顧無語。

兩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你明明知道聖主的嘉賞不過是個肥美誘餌,東征戰場不過是置自己於死地的陷阱,爲何還對聖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你顧念父子之情,但聖主是否對你寵愛有加?你明明知道衛府內部矛盾激烈,衛府大將軍們不可能對聖主言聽計從,第三次東征的結果也不可能如聖主所願,而宇文述爲了迎合聖主,不得不在拒絕安東軍隊一事上向其他幾位大將軍妥協,力爭在東征攻擊之策上達成一致,力求以最快速度渡河攻擊,力保此次東征可以實現最低目標,然而關鍵時刻,你橫插一杆,反其道而行之,堅持要安東軍隊趕來懷遠會合,堅持要滿足聖主的願望,而此舉不但破壞了宇文述和統帥部的既定決策,也嚴重激化了衛府內部矛盾,結果可想而知,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讓自己距離儲君位置越來越遠。

看到韋福嗣和李善衡神情陰鬱,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表情,本來志得意滿的齊王彷彿吃下了一隻蒼蠅,既噁心又鬱憤。

爲什麼自己所想所做的,都得不到左膀右臂的支持和讚賞?到底是自己幼稚、愚蠢、無能,還是親信近臣別有居心?自己忠誠於國祚,忠誠於聖主,一門心思爲中土謀利益,爲何屢屢得不到承認?爲何一次次遭人算計陷害,一次次與初衷背道而馳,一次次讓父親憤怒而失望?

“孤做錯了?”齊王臉色陰沉,冷聲問道。

韋福嗣苦笑,“大王當然是對的。從大王的立場來說,不但要滅亡高句麗,還要打擊安東,所以安東大軍不但要趕來懷遠會合,還要在前面衝鋒陷陣,攻城拔寨,如此一舉兩得,一石二鳥,但是……”韋福嗣看了齊王一眼,委婉說道,“從衛府立場,或者從安東立場來說,他們的利益訴求是什麼?大王忠誠於聖主,並不代表他們也忠誠於聖主,而大王所要謀取的國祚利益,與他們所要謀取的國祚利益,亦是不盡相同。”

齊王目露寒光,冷笑問道,“所以呢?”

“所以大王應該求同存異,應該與各方積極妥協,在妥協中尋找共同利益,然後以共同利益爲基礎,推動各方齊心協力謀取利益最大化。”

“何謂共同利益?”齊王神情陰冷,追問道。

“目前各方的共同利益就是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韋福嗣說道,“只要第三次東征勝利了,哪怕未能攻陷平壤滅亡高句麗,哪怕最後就是得到了一張高句麗的投降書,那也是勝利。”

齊王大怒,無法認同韋福嗣所言。三年東征,耗盡國力,就是爲了一張高句麗的投降書?這就是衛府和安東所要追求的國祚利益?豈有此理,顛倒黑白,這根本就是把個人和集團利益置於國祚利益之上,以損害國祚利益爲代價,最大程度保全個人和集團利益,如此無恥之舉,在韋福嗣的嘴裡說出來竟然理所當然,冠冕堂皇,還有沒有禮義廉恥?

“這就是宇文述和統帥部所擬的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之策?這就是衛府諸將拒絕安東軍隊趕赴懷遠會合的理由?”齊王厲聲質問,“孤想知道,他們心裡除了自身利益,還有沒有中土?還有沒有天下蒼生?還有沒有聖主?有沒有黑白是非、道義良知?”

韋福嗣嗤之以鼻。李善衡亦以鄙夷和憐憫的目光望着情緒幾近失控的齊王。經歷了這麼多挫折和打擊,齊王的確成熟了,可惜是在錯誤的道路上成熟了,果然是溫室裡長大的花朵,是圈養馴服的老虎,中看不中用。黑白是非、道義良知?你有沒有搞錯,成王敗寇,只要你贏了,你就是指鹿爲馬,又有誰敢說那不是馬?

話說到這個份上,君臣間的理念和觀點已南轅北轍,君臣間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彼此間的分岐亦是不可彌合,這讓韋福嗣和李善衡對未來愈發悲觀,但他們必須堅持下去,因爲李子雄、李渾還在想方設法與以李風雲爲首的這股新興勢力維持合作,而南北戰爭也即將爆發,如此一來,有齊王這杆大旗,有強勁且野心勃勃的外援,再加上千載難逢的機遇,只有應對得當,只要有上蒼眷顧,或許就能逆轉乾坤,書寫歷史,所以爲了美好未來,即便粉身碎骨也要殊死一搏。

“大王,恕臣直言,已經既成事實的,肯定改變不了。”

韋福嗣這句話尚未說完,齊王就怒不可遏了,“你是說,孤在這裡,就是個傀儡,就是個擺設,就是個笑話?”

“大王息怒。”韋福嗣雲淡風輕,微微搖手,“大王東征,謀取的是功業,是未來,而不是權力,不是四面樹敵,更不是做替罪羊,被他人玩弄於股掌。”

李善衡亦是躬身爲禮,“大王,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之決策,已如決堤洪水,不可阻擋。大王切不可盲目衝動,做無用功,更不可因憤怒而失當,落人口實,遭人構陷。”

“豈有此理!”齊王怒聲責叱,“眼見他們損害國之大利,孤不但不能阻止,不能拯救,還要置若罔聞,視若無睹?東征一旦失利,孤首當其衝,必定承擔罪責。第一次東征,同樣出任遼東撫慰使的尚書右丞劉士龍怎麼死的?是冤死的,薩水大敗,與他何干?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難道你們視若不見,成心置孤於死地?”

韋福嗣和李善衡互相看看,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狡黠之色。

“大王息怒。”韋福嗣平靜說道,“大王東征,謀取的是功業……”

齊王怒極,不待韋福嗣說完,厲聲叫道,“孤在這裡就是個擺設,而你們膽小怕事,竟然幫着外人封住孤的嘴,孤說不能說,做不能做,還謀甚功業?”

“大王說對了。”韋福嗣不動聲色地說道。

“大王真知灼見。”李善衡面無表情地奉承道。

齊王氣得面紅耳赤,都不知罵什麼好。說對了?真知灼見?什麼亂七八糟的,莫名其妙,你們是當面嘲諷孤,與孤對着幹,還是語含雙關,另有所指?

“大王說得很對。”韋福嗣向齊王伸出大拇指以示讚賞,“大王在這裡不但是個擺設,還是衆矢之的,而且聖主一到,大王的東征就結束了,大王謀取功業的夢想也就破滅了。”

此言一出,仿若一盆冰水兜頭澆下,當即熄滅了齊王的熊熊怒火,從上到下冰冷徹骨,臉色亦是由紅變青,眼裡更是透出無邊恐懼。

聖主一到,齊王就要去行宮覲見,而進了行宮,齊王還能出來?這兩年聖主東征,齊王乘機“逃離”東都,給聖主惹下了太多麻煩,造成了太多隱患,如今好不容易找到機會拋出誘餌,把齊王又誘回來了,聖主豈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任由齊王縱馬馳騁,自由飛翔?

這本是可預見的事,不知道齊王是對聖主抱有幻想,還是自以爲是想當然,或者出於恐懼心理故意忽略,總之齊王對此隻字不提,而韋福嗣和李善衡不能視若不見,不能不提,因爲齊王一旦再入樊籠,韋福嗣和李善衡就要爲齊王“逃離”東都後一系列“惡劣”行爲承擔罪責,嚴重的話不但性命保不住,恐怕還要累及親族。

這是完全可預見的事,韋福嗣和李善衡豈能束手就縛?豈願爲齊王陪葬?怎麼辦?如何自救?辦法只有一個,藉助東征立功,以滅亡高句麗的功勳來拯救自己的身家性命。

然而,目前形勢下,攻陷平壤滅亡高句麗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即便聖主和中樞有這樣的意願,但攻城拔寨的是遠征將士,是軍隊,是衛府,而如今從東征統帥部的決策以及決策背後所蘊含的玄機來看,第三次東征能夠實現最低預期目標就已經很不錯了。

齊王冷靜下來,權衡再三,問道,“計將何出?”

“大王已有對策,稍作調整即可。”韋福嗣手撫長鬚,微微一笑。

齊王驚訝了,“孤有對策?”

“大王獻計,要立即遣使北上,敦促李平原火速南下懷遠。”韋福嗣讚道,“此計甚好。”

齊王疑惑不解,“如何調整?”

韋福嗣望着齊王,神色鄭重,一字一句地說道,“大王親自北上。”

齊王霎那醒悟,頓感窒息,臉色大變,脫口而出,“萬萬不可!。”

韋福嗣的意思很直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與其留在懷遠這裡等死,倒不如率軍北上會合李平原,與安東大軍一起攻打高句麗,行險一搏,如此尚有希望滅亡高句麗,建立開疆拓土的功業,而功業到手,名動天下,聖主即便想囚禁齊王,嚴懲韋福嗣和李善衡,也要找個恰當的機會和藉口,這就給齊王、韋福嗣和李善衡爭取到了足夠的迴旋騰挪時間,因爲接下來就是南北戰爭,聖主要團結內部一致對外,如果聖主對齊王一系痛下殺手,等於自亂陣腳、自毀長城,極不明智。而南北戰爭爆發後,變數就大了,一切皆有可能。

但此計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齊王以事實證明,自己不但與白髮賊密切合作,還決心聯合安東這股新興勢力,與聖主對抗到底,如此一來就算他與安東軍滅亡了高句麗,建下了開疆拓土的功業,聖主也不會相信他的忠誠,更不會原諒他的“背叛”,所以這是一條絕路,齊王難以接受。

“大王,切莫倉促決斷。”李善衡正色勸諫道,“留在懷遠是死路,沒有希望,而北上會合李平原雖然是絕路,卻尚存一線希望,如何選擇,還請大王仔細斟酌,反覆權衡,以免抱憾終生。”

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804章 交易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799章 連夜雨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七十九章 澹臺少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
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804章 交易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799章 連夜雨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七十九章 澹臺少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