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

ads_wz_txt;

的確,危難時刻,崔弘升若想拯救自己,首先就要確保軍隊的安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在兵敗如山倒的惡劣局面下,若想保全自己的軍隊,難如登天。軍隊沒了,全軍覆沒了,隻身逃回,對爲將者而言是奇恥大辱,必定會受到國法軍律的嚴懲,輕則除名爲民生不如死,重則梟首示衆以謝天下。

十二娘子轉目望向崔九。崔弘升也望向了崔九,憂鬱的眼神中掠過一絲期待。既然十二娘子不遠萬里趕赴遼東尋找自己,且言之鑿鑿說要拯救自己,那李風雲在做出預測的同時肯定也拿出了某些對策,只是李風雲遠在萬里之外,根本不瞭解東征戰場,雖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李風雲連旁觀者都算不上,所以他拿出的對策,實際上不是依據戰場現狀,而是依據他窺探到的天機。如果即將到來的平壤一戰是個有敗無勝的死局,那麼打破死局的唯一辦法也只有依靠神鬼莫測的天機了。

崔九神色躊躇,欲言又止,似乎信心不足,不知道是李風雲給出的對策讓他將信將疑,還是擔心說出來會遭到崔弘升的責叱。

“平壤一戰,雖然攻敵不備是絕無可能了,但我遠征軍依舊佔據絕對優勢。”崔弘升看到崔九猶疑難言,知道他敬畏自己,不敢胡亂說話,於是出言試探道,“若水師受阻於平壤城下,稍挫即退,實力並無太大損失,那我遠征軍依舊可以實施水陸夾擊之策。到那時,高句麗人唯有全線後撤,據城堅守,困守樊籠,如此則失去了迂迴機動之可能,而我遠征軍則佔據了主動,進可攻,退亦無憂。”

“明公,水師那邊,自渡海之後,就徹底失控。”崔九小心翼翼地回道,“水師如何作戰,榮國公(來護兒)一個人說了算,而榮國公對聖主忠心耿耿,言聽計從,若聖主命令其不惜代價攻克平壤,那麼平壤即便是刀山火海,榮國公亦會一往無前,捨身赴死。”

“榮國公乃中土名將,即便有聖主命令,亦不會逞匹夫之勇,更不會跳進陷阱自絕生機。”

崔弘升雖然與來護兒隸屬不同的貴族集團,是政治上的對手,但對來護兒的才能還是頗爲敬佩。

本朝兩代皇帝都對來護兒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尤其自聖主登基以來,來護兒更是成爲聖主在軍方的代言人,先後出任左驍衛大將軍,右驍衛大將軍,右翊衛大將軍,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爲來護兒乃江左貴族集團的領軍人物,是聖主的親信,另一方面則因爲他的確有本事,乃功勳累累的中土名將,在軍方威名顯赫,德高望重。如此名將統領水師遠征高句麗,雖然也有失敗的可能,但這種可能性的確不大,以來護兒幾十年的戰鬥經驗,即便攻克不了平壤,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只要來護兒的水師保持了強勁的戰鬥力,那麼平壤一戰即便打不贏,遠征軍安全撤離絕對不成問題。

崔九猶豫了半天,終於還是鼓足勇氣說了出來,“明公,假如……”遲疑了一下,崔九又加重了語氣,“某是說,假如假如上面…”崔九豎起食指,虛指了天空幾下。

崔弘升的臉色驟然變了,眼神凌厲,如出鞘之劍,寒氣逼人。

十二娘子瞪了崔九一眼,似乎對他的怯畏十分不滿,“大人,聖主的身邊有叛逆,而且還是參與決策,熟知所有機密的大叛逆。”

“有何憑證?”崔弘升猛地站了起來,厲聲喝叱,“若無憑證,胡亂猜忌,可是誅族的大罪。”

“兩個多月了,遠征軍還未攻克遼東城,這就是憑證。”十二娘子也站了起來,十分氣憤地說道,“兒聽說,每到關鍵時刻,高句麗人就來投降,就來談判,這就是憑證。兒想問問大人,高句麗人對戰場態勢,對行宮的一舉一動,爲何掌握得如此準確?聖主傾盡國力而來,卻無以武力摧毀高句麗的決心,只想投機取巧,迫使高句麗無條件投降來贏得東征勝利,如此高度機密,高句麗人怎麼知道?如果他們不知道,又哪來的勇氣一次次投降卻又一次次反覆,玩弄聖主於股掌之間?一羣蠻夷之寇,肆無忌憚的玩弄我中土聖主,如果沒有倚仗,如果背後沒有黑手,你相信嗎?”

崔弘升的確不相信,他對高句麗人反覆無常的戲弄聖主和中樞也早有懷疑,只是他沒有想到聖主的身邊,中樞內部,竟然會有叛徒,但仔細想來,這種匪夷所思的事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些年隨着改革步伐越來越快,東都內部的矛盾和衝突已經到了爆發邊緣。如果東征大敗,皇帝和中樞權威盡喪,改革派試圖加快改革進程的目的就徹底失敗,而保守派會乘機“發難”,不遺餘力地阻礙甚至破壞正在進行的改革。改革一旦陷入停滯或者倒退,皇帝和中樞將在政治上陷入被動,不得不步步後退,而這種後退一旦演變爲潰敗,皇帝和中樞必將在政治風暴中灰飛煙滅,如此一來,改革也就失敗了,保守派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崔弘升越想越是心驚肉跳,臉色越來越難看。李風雲之前的預測都是正確的,如果他對接下來的東征進程的預測還是正確的,中土遠征軍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遭遇慘敗,全軍覆沒,那麼只有一個解釋,中樞內部出了叛徒,而且還是知道最高機密的叛徒,否則東征斷然不會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結局。

本來崔弘升面對困局就有心無力,如果中樞內部當真出現了叛徒,崔弘升即便有三頭六臂也休想力挽狂瀾了,那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戰鬥,他連自保之力都沒有。

“水師那邊凶多吉少。”崔九看到崔弘升緩緩坐下,久久不語,知道他被這個猜測震驚了,就如當初他也被李風雲的這個預測嚇得瞠目結舌。如果事實當真如此,這個仗就沒得打了,有心算無心,怎麼打都是輸,尤其水師那邊,本來實力上就沒有優勢,又給高句麗人瞭解得一清二楚,就算來護兒、周法尚都是百戰之將,都是中土名帥,亦很難全身而退,除非他們遵從統帥部的命令,等待陸路大軍殺到平壤之後再展開攻擊,讓高句麗人的詭計無法得逞,否則必墜陷阱。

水師大敗,那麼陸路大軍的優勢就不多了,而這剩下的一點優勢,也被攻擊時間嚴重不足、糧草沒有供應等諸多不利條件抵消了,只有後撤,而後撤的先決條件是,必須牢牢控制住薩水通道。

崔弘升心裡的一點僥倖被“內奸”這個震撼性的猜測徹底摧毀,於是他也就知道如何拯救軍隊,如何拯救自己了,那就是想方設法從前線統帥部爭取到戍守薩水的任務。

這個難度非常大,他與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尚書右丞劉士龍都是政治上的對手,與其他統帥也不是“一路人”,其他統帥中的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恆是江左人、右候衛大將軍衛文升是河洛貴族、右翊衛將軍薛世雄是河東顯貴、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是隴西名將、右御衛將軍張瑾是關中世家、右候衛將軍趙孝纔是河西豪望,彼此之間都有利益衝突,根本無法形成合力影響統帥部的決策,所以崔弘升若想衝在大軍的最前面倒不會有人反對,但若留在大軍後面,爲遠征軍看守退路,那就不行了。很顯然,留在後面的人,肯定是前線統帥部最爲信任的人,而前線統帥部最信任的人肯定不是崔弘升。

崔弘升想了很久,終於忍不住問道,“計將何出?”

他這一問,算是委婉告訴十二娘子和崔九,他完全認同了李風雲的預測,現在,他迫切需要李風雲的破局之策。

崔九也不敢猶豫了,“明公要殺一個人。”

“誰?”

“誅殺乙支文德。”

崔弘升愣了一下,隨即怒火上涌,差點就想衝着崔九吼上一嗓子。

這也算對策?乙支文德是高句麗第一權臣,是高句麗王高元的師傅、輔弼大臣、第一宰執,高元以下就是乙支文德。此人文武於略,聲名龜赫,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高句麗人實現了世世代代的夢想,高句麗國成爲半島霸主,遠東第一強國。也正是因爲高句麗在遠東的崛起,影響到了中土的國防戰略和邊疆安全,所以中土才向這個蠻夷小國發動了攻擊。對於皇帝和中樞來說,東征第一個要誅殺的對象就是乙支文德,其次纔是高句麗王高元。此次遠程攻擊平壤,皇帝就給前線統帥部下了一道密旨,若有機會,必須緝拿或者誅殺乙支文德。乙支文德一死,高句麗人的中流砥柱就倒了,人心就散了,軍心就亂了,攻克平壤易如反掌。

乙支文德對高句麗的重要性,高元知道,乙支文德知道,高句麗人都知道,所以自中土遠征軍發動攻擊以來,雙方的談判雖然進行了一輪又一輪,但乙支文德始終不露面,不給中土人任何誅殺他的機會。現在,崔九竟然獻策,誅殺乙支文德,這不是難如登天,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乙支文德像個烏龜一樣縮着腦殼躲在平壤,怎麼殺他?

當然,這個計策是好計,殺了乙支文德,遠征軍不僅有了攻克平壤的希望,崔弘升也算建下了大功勞,退一步說,就算此次遠征軍未能攻克平壤,甚至在後撤途中遭到了高句麗人的反攻而損失慘重,但崔弘升僅憑誅殺乙支文德的功勞,就能倖免於難。

崔弘升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此策肯定不是出自崔九,而是來自李風雲,而李風雲是可以窺探到天機的人,那麼由此推測,在遠征軍長途奔殺平壤的過程中,乙支文德可能會露面,可能會親自詐降、談判,以阻礙遠征軍的推進速度,延誤遠征軍抵達平壤的時間,從而給平壤調集主力擊敗中土水師、摧毀中土水陸夾擊之策贏得戰機。

崔弘升沉默不語。崔九也不說話。十二娘子忍不住補充了一句,“李風雲的預測,到目前爲止,尚無差錯,大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免錯失自救之良機。”

“善”崔弘升斷然說道,“某就做一回急先鋒,看看能否尋到機會殺了乙支文德。”

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736章 變故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
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736章 變故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