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

裴世矩的主動請纓,正是聖主緊急召見他的目的所在。【超多好看小說】

西北危機要解決,但目前局勢下,中土無力兩線作戰,再說楊玄感兵變已經讓改革派和保守派徹底撕破了臉,東都即便向西京妥協,讓步也十分有限,最多考慮到西北局勢的嚴峻性,在“資源”上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僅此而已。也就是說,短期內,無論從國力上還是從政治上,還是從中外大勢上來說,聖主和中樞都絕無可能“重啓”西土經略。

當然,西疆的安全不僅關係到中土和國祚利益,也直接關係到關隴人的利益,雖然西京迫於各種各樣的複雜原因,不得不挾西北危機以威脅東都,但關隴人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維護自身利益,所以即便東都在政治上拒不讓步,西京也會傾盡全力緩解乃至解決西北危機。關隴人若想正面抗衡乃至擊敗東都,就必須把自己的地盤“經營”好了,必須鞏固和加強自身實力,否則都是空談。

正因爲如此,面對日益嚴重的西北危機,聖主很淡定,成竹在胸,鎮定自若。

聖主知道關隴人肯定有能力保障西疆安全,但楊玄感兵變導致西京和東都“決裂”,西京擔心自己陷入外部諸虜和內部政敵的前後夾擊之中,腹背受敵,爲此西京一方面牢牢控制西北軍,以確保自己有應對內外夾擊的“資本”;一方面聯手東都剿殺楊玄感,既有向聖主和中樞表達合作之意,亦有阻御改革派乘勢打擊西京的意圖;同時西京因爲把主要力量都放在應對東都危機上,當然也就無力應對西北危機,於是西北危機迅擴大,而擴大化的西北危機則迅演變爲西京抗衡東都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籌碼”。

西京手握這樣一個重要的政治“籌碼”,東都不得不妥協,但妥協多少?是不是停止東征,承認決策上的錯誤,重新啓動西土經略?那等於東都徹底失敗,聖主和中樞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政治打擊,改革派對國策的控制將不復存在,保守派將捲土重來奪取執政權。

所以東都的妥協餘地很小,最多也就是在政治上維持西京現有地位不變,對關隴保守勢力的打擊停留於表面,在“資源”上給西疆以更多支持,以此來換取西京與東都之間短暫的政治和平。小說/西京和東都之間的“戰爭”一旦暫停,改革派和保守派在“血腥廝殺”之後也就各自贏得了喘息時間,接下來西京可以集中全部力量處置西北危機,維持西疆安全,而東都則可以集中力量穩定國內局勢,維持改革成果,同時儘快動第三次東征,緩解乃至穩定南北關係。

然而,東都的想法,是否能得到西京的認可和接受?

顯然西京不能接受。西京的目的是什麼?徹底擊敗東都,重新奪回中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重新進行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讓關隴貴族集團重新成爲中土和國祚的絕對主宰力量。換句話說,就是摧毀以中央集權爲核心的大一統改革。改革是必要的,統一的中土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制度,但這個制度必須符合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必須符合豪門世家的利益。所謂革命,革的是敵人的命,而不是自己的命,如果改革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把自己的權力和財富都革掉了,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西京不能接受東都的妥協方案,兩京的政治鬥爭就必然白熱化。就算楊玄感殺掉了,叛變軍隊剿平了,但馬上就會出現第二個楊玄感,兩京乃至整個大京畿及其周邊地區會迅掀起一個叛亂**。兩京殊死搏殺,京畿叛亂迭起,政局動盪不安,中央威權驟降,國力迅敗落,這種混亂局面下不要說繼續東征,繼續經略大漠了,就連現有的改革成果都難以保全,改革必將倒退甚至失敗。如果改革都難以爲繼,改革都以慘敗而告終,聖主和改革派還能維持自己的執政地位嗎?如果他們連執政地位都保不住,威權喪失殆盡,還能保全國祚,還能維持中土的統一?

後果是嚴重的,但聖主和改革派沒有退路,如果他們妥協太多,表現得很畏懼,西京必然步步緊逼,保守派必定“瘋狂攻擊”,最後必然觸?到改革派的“底線”,最後退無可退,雙方還是要大打出手,殊死搏殺,結果還是一樣。

所以面對西京的“威逼”,聖主必須做出反應,必須馬上派遣一位忠誠於自己、且被自己所信任的、又能被西京所接受的、同時還有非凡能力處理兩京政治危機、有豐富外交經驗緩解西北危機的中樞重臣,而中樞最高決策層中,具備這些條件的重臣只有裴世矩一個。

裴世矩主動請纓,這對聖主來說是個好消息,這說明裴世矩有解決危機的辦法,並且還有一定的成功把握,否則裴世矩斷然不敢拿國祚命運和自己的政治前途冒險。

聖主之所以沒有強行下令裴世矩趕赴西北,正是因爲他自己並沒有從危機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出言試探,結果證明裴世矩果然是天才中的天才,雖然已經很老了,但依舊是中土的中流砥柱。

“愛卿辛苦。”聖主稍加躊躇,問道,“行程如何安排?”

這話問得大有講究。如果裴世矩由河北而東都,再至西京,與關隴人見面的度的確快,但手上沒有什麼“籌碼”,空口說白話,根本沒有說服西京的可能,否則聖主已經派出宇文述與西京談判了,又何須再派裴世矩?宇文述給不了西京的承諾,裴世矩也給不了,所以如果裴世矩說,他直接趕赴西京,聖主就很失望了,但聖主堅信,裴世矩肯定有解決的辦法,他能想到的,裴世矩肯定能想到,而他想不到的,裴世矩也能想到。

“先去太原。”裴世矩不假思索地說道。

聖主目露高興之色,微微頷,“愛卿要走一趟樓煩?”

裴世矩點點頭,“若想順利解決會寧之危,僅靠阿史那達曼不行,必須走一趟樓煩,先行說服阿史那大奈。”

樓煩郡就在太原西北,毗鄰大河。當初泥厥處羅可汗東投而來,部衆一分爲三。泥厥處羅可汗帶五百精騎至東都;可汗的弟弟闕度設阿史那達鄯統率一萬多人居於河西會寧,主要是老弱婦孺和傷員;而其餘部衆則由可汗的堂弟特勒阿史那大奈統率,駐紮於樓煩郡的大河一線,也有一萬餘人,其中精騎就有三千多,實力不俗,依照約定,他們要響應代北軍或西北軍的徵召,一旦代北或靈朔方向有戰事,則隨時支援前線。

泥厥處羅可汗現在被聖主變相囚禁,當然心有不甘,要想盡一切辦法逃離中土。會寧的突厥人“鬧事”,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讓泥厥處羅可汗跑一趟安撫一下,但泥厥處羅可汗一旦逃離“樊籠”,讓他與自己的部衆會合,必然逃之夭夭,再想把他抓回來就費勁了,所以聖主不會上當。

會寧的突厥人拖家帶口,實力較弱,根本就沒有能力逃離河西,但問題是,這些人如果以死相拼,叛亂了,最後都死在衛府軍手上,那麼樓煩的阿史那大奈和他所統率的三千餘精騎必然造反。三千多突厥精騎,對中土來說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筆寶貴財富利用好了,不但有助於邊疆鎮戍,還能給中土培養相當數量的戰馬和騎士,反之,如果白白浪費了,甚至養虎爲患,那就太可惜了。

“說服?”聖主大有深意地看了裴世矩一眼,“愛卿是想說服朕吧?”

裴世矩苦笑,深施一禮,懇求道,“聖上,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去平息他們心中的悲憤,而不是去激怒他們,否則魚死網破,對我們有害無益。”

當初,爲防突厥人爲禍,聖主下旨,把部落中的老弱婦孺安置於會寧,把青壯精騎部署在樓煩,硬生生把一家人拆散,父母妻兒天各一方,互爲人質。今日會寧的突厥人“鬧事”,禍根就是那時埋下的。此刻若想平息這場危機,並且還要繼續利用這些突厥人爲中土出力,還要讓泥厥處羅可汗繼續老老實實地做“質任”,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會寧的突厥人與樓煩的突厥人合二爲一,讓他們閤家團圓。

聖主稍作遲疑,便斷然說道,“如你所願。如何安置最爲妥當?”

“不能放在河西。”裴世矩說道,“短期內西北形勢難以好轉,這些突厥人一旦爲禍,後果嚴重,所以暫時還是安置在樓煩爲好,一則有助於代北鎮戍,二則若幽燕爆戰事,也便於緊急徵召。”

“善。”聖主一口答應了。聖主有意動第三次東征,如果東征期間,把這些突厥精騎徵召到東征戰場,則攻擊力必定大大增加。

“愛卿離開樓煩後,是否直奔河西會寧而去?”聖主又問道。

裴世矩搖搖頭,“渡河後,臣要拿着聖上的詔令,先去朔方,再去靈武,調集一萬大軍,日夜兼程趕赴敦煌,做出反擊之態勢,以迫使西突厥人妥協讓步,繼而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展開實質性合作。”

這在聖主的預料之中,他料定裴世矩在安撫了會寧的突厥人,抓牢了泥厥處羅可汗這張“牌”之後,必定趕赴西域,與西突厥人談判合作,只是如今西土局勢十分不利,談判難度太大,成功希望十分渺茫。

然而,裴世矩的“神來之筆”,卻給了聖主一個大大驚喜。

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八百七十一章 突然發現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十二章 突變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
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八百七十一章 突然發現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十二章 突變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