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

ads_wz_txt;

很多事情的發展都不遂人願,更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最初段文操設計,把魯西南的各路義軍集中到一起,以便官軍一戰而定。此策由徐師仁實施,由張須陀配合,很快就實現了。但結果卻與段文操的初衷背道而馳,結盟之後的義軍迅速壯大,不但在實力上足以與其抗衡,在戰場上也把他打得十分被動。

魯西南各路豪雄當初之所以願意結盟,一是各自實力不足,打不過官軍,二是形勢危急,生存艱難,不得不結盟。其中李風雲的目的是想吞併他們壯大自己,而韓進洛等諸雄的目的則想借助李風雲之力暫度難關。雙方各懷目的,各取所需,尤其韓進洛諸雄,都把結盟當作生存的手段,都想等到形勢好轉了就背盟而去,繼續做自己的山大王。

然而,結果與大家的初衷同樣背道而馳。隨着形勢的發展,李風雲不但未能吞併韓進洛諸雄壯大自己,反而因爲盟約誓言的存在,不得不放棄自身發展的大好時機,轉而冒着一敗塗地的危險,傾盡全力去救援友軍。而韓進洛諸雄不但沒有度過生存危機,反而陷入了全軍覆沒的絕境,結盟比不結盟的後果更嚴重。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李風雲志向遠大,並不想做個山大王,尤其看重“信義”,但若想成就大業,僅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不行,必須要有一個衆志成城的團隊,而這個團隊依靠什麼凝聚到一起?“信義”。打造一個團隊很困難,打造一個以“信義”爲精神核心的團隊更困難,但一旦打造成功了,這個團隊必然強大,無堅不摧。但人性自私,利益至上,任何一個上位者若想成功,都必須在利益和信仰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大智慧。

李風雲必須在打造團隊的初始,就種下“信義”的種子,隨着團隊的壯大,“信義”的種子也發芽開花,唯有如此,這個團隊纔有希望成就大業。“信義”不能停留在書上和嘴上,“信義”必須流進心田,必須融入血脈和思想,成爲至高無上的信仰,然後轉變爲自覺的實踐,由此才能發揮其無堅不摧的力量。

爲了實現這個遠大的目標,李風雲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所以今天他必須說服韓曜,說服孟海公,說服自己的部下,讓他們相信,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而且肯定能打贏。既有利益可賺,又能顧全信義,如此好事,當然趨之若鶩了。

蒼頭軍的帥帳內,衆人情緒激動,討論聲非常熱烈。李風雲緩緩站起,走到地圖前,藉助帳內良好的氛圍,一邊引導着衆人的思路,一邊推演戰局。

目前段文操的實力相比義軍,並沒有絕對優勢。建立不久的以鄉團爲主力的魯軍,雖然多達五六千精壯,武器也很充足,但嚴重缺乏戰鬥經驗,而真正對義軍有威脅的是鷹揚府軍隊,但因爲東征,魯郡鷹揚府主力全部調走了,剩下的留守兵力不足千人。考慮到瑕丘等重鎮需要戍守,段文操帶到寧陽城下的軍隊不會超過五千之數。

義軍的總兵力比魯軍要多一些,但大部分缺乏戰鬥經驗,且除蒼頭軍外,其他幾路義軍也普遍缺少武器,戰鬥力明顯弱於魯軍。具體到寧陽一戰,被圍的韓進洛等四位豪帥還有近三千兵力,不過指望不上他們,義軍真正能投到戰場上的只有蒼頭軍和濟陰軍。兩軍兵力相加大約有三千餘人,在人數上比官軍要少,考慮到決戰之刻,段文操還要留一部分人馬包圍城池,所以交戰雙方的實際兵力應該相差無幾。

如果雙方兵力差不多,那麼佔據優勢的就不是段文操,而是李風雲。李風雲的蒼頭軍有一定的戰鬥經驗,又經過了整整一個冬天的訓練,士氣高漲,武器充足,且擁有大量重兵器。假如兩軍硬碰硬,官軍勝算不大,即便最後官軍打贏了,也是一場慘勝,其付出的代價非常慘重,段文操根本無法承受。試想,假如他的軍隊折損過半,接下來他拿什麼包圍寧陽城?寧陽城裡的義軍乘着他奄奄一息的時候奮力殺出,官軍必定大敗。官軍敗了,兵力所剩無幾,鬥志全無,最後也只能守住首府瑕丘及其周邊的幾座城池,至於戡亂剿賊,那就想都不用想,如此一來,魯西南局勢一邊倒,必然會影響到整個齊魯局勢,這顯然是段文操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仔細推演寧陽一戰,不難發現,正如袁安所說,段文操不敢決戰,不敢傾盡全力一戰,除非他有絕對把握在決戰中同時擊敗城外、城內兩股義軍的前後夾擊,但這個難度顯然太大了,他必須考慮戰敗的後果,一旦戰敗,後果太嚴重,就如一場恐怖的噩夢。

“把齊魯局勢放在舉國東征這個大背景下進行分析,不難推斷出,段文操若想逆轉魯郡乃至齊魯局勢,或者維持目前局面不至於讓其惡化,他首先就要確保自己的安全,不論何種情況下他都要立於不敗之地,爲此他必須迅速發展壯大自己,而軍隊就是他存身立命的本錢,沒有了軍隊,段文操還能幹什麼?”

李風雲娓娓道來,神態從容,舉手投足間充滿了自信。

“張須陀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張須陀正是因爲建立了一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軍隊,纔在齊郡叛亂迭起混亂不堪的惡劣局面下,順利保住了自己的仕途,還乘機贏取了最大的利益。有了張須陀這個成功先例,段文操又焉能失敗?”

難道段文操爲了保存實力就不打了?呂明星思來想去都沒有弄明白,遂開口問道,“將軍,這一仗段文操還打不打?我們殺到了寧陽,擺出了決戰態勢,假如段文操不打,不戰而走,對他的威信肯定是個打擊。另外,段文操不打,撤回瑕丘,任由我們攻佔寧陽,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對段文操扭轉局勢非常不利,難道他從此就據城堅守,被動防禦,直到東征大軍歸來?”

李風雲看了孟海公一眼,意味深長地微微一笑,並沒有回答呂明星。

孟海公也有疑惑,但旋即看到李風雲意味深長的笑容,腦際靈光一閃,禁不住暗叫一聲慚愧,他已經知道答案了,也知道李風雲爲什麼一定要攻打寧陽。

義軍聯盟是暫時的,其背後既有段文操暗中操控的身影,也有張須陀揮軍南下所帶來的重壓。現在張須陀已經帶着軍隊返回齊郡了,如果段文操再主動退回瑕丘,各路義軍的生存危機也就過去了,再加上他們又得到了寧陽城裡的糧食,有了發展壯大的條件,試想這個聯盟還會繼續存在嗎?肯定不會了。韓進洛等四位豪帥與孟海公一樣,都想自己做老大,都不想屈居人下,更不想讓李風雲一口吃掉,另外齊人和楚人之間還有與生俱來的地域利益衝突等矛盾,所以可以預見,只要他們從寧陽城裡出來了,必定要重返故地,韓進洛和甄寶車回濟北,帥仁泰和霍小漢回鉅野澤,大家都不會去蒙山。

聯盟解散,義軍各回故里,各自爲戰,每一支義軍的力量都不足,都打不過段文操,如此段文操便等同於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費吹灰之力便摧毀了義軍聯盟,重新掌控了魯郡戰局,接下來他便由被動轉爲主動,可以對魯西南一帶的義軍實施圍剿,各個擊破。

李風雲顯然已經預見到了聯盟的走向,從他的立場出發,他當然不希望聯盟解散,但希望歸希望,他無力阻止,爲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設法保全義軍的力量,爲此,他必須攻打寧陽,必須與段文操決戰,必須重創段文操,以免決戰後聯盟解散,各路義軍陷入段文操的圍追堵截之中。只要義軍力量能夠保全,那麼整個魯南局勢就不會顛覆,這對蒼頭軍的發展壯大非常有利。

同時,李風雲顯然也想利用這一仗嚴重消耗韓進洛等四位豪帥的力量,從而迫使他們在決戰後失去自立的條件,不得不歸入蒼頭軍帳下,如此不但光明正大地吞併了友軍,也迅速發展壯大了自己。

孟海公本來就很忌憚李風雲,擔心被蒼頭軍吃了,現在揣測到了李風雲執意攻打寧陽的意圖,就更加警惕了。

事實上對於結盟他還是願意的,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力量小的肯定能借助盟約,從力量大的身上佔到便宜,比如這次打任城,他就跟在李風雲後面撿到了一個天大的便宜。至於歸附效命,他連想都沒有想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現在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都有稱王稱霸的機會,爲什麼我還沒有奮鬥就放棄夢想,跟在你後面混?除非到了窮途末路,實在是沒有翻身機會了,否則絕無可能給別人做小弟。再說以李風雲的條件,若想稱王稱霸也未免太困難了些,一個遼東來的馬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無所有,即便有十八般本事,他的發展也十分有限。既然李風雲沒什麼前途,我爲什麼還要投奔他?

孟海公相信韓進洛等四位豪帥和自己的想法一樣,之所以與李風雲結盟,一是爲了生存,二是想借助李風雲的力量壯大自己。現在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與李風雲結盟的目標已經實現了,考慮到李風雲對大家虎視眈眈有吞噬之心,太危險了,誰還敢維持這個聯盟?找死啊。

孟海公保持謹慎,保持沉默,保持低調,始終沉默不語。

呂明星看到李風雲不說話,就把目光轉向了韓曜和袁安。韓曜當然明白李風雲的心思,他之所以不願意打寧陽,正是不想做這種明擺着就吃虧的事。袁安能理解李風雲,有時候吃虧不是壞事,吃虧就是佔便宜。不要看這次吃虧了,下次韓進洛等人被官軍打敗了,走投無路了,就必然會投奔而來,那就佔便宜了。

“段文操不打,我們救出友軍,接下來聯盟就會解散。”袁安手指孟海公,笑着說道,“你問問孟錄事,他現在是不是歸心似箭?韓進洛他們也是一樣。張須陀走了,段文操回瑕丘了,寧陽的糧食又拿到了,所有的危機都解決了,還留在這裡幹甚?當然是回家了。”

呂明星與衆將互相看看,恍然大悟,忍不住就爆了句粗口。不過仔細想想,也不好怪人家。人家是來結盟的,不是來歸附的,雖然韓進洛、孟海公等人藉助蒼頭軍之力佔了不少便宜,但蒼頭軍也利用這次結盟壯大了聲勢,拓展了地盤,也得到了好處。如今人家的困難解決了,要回家了,當然在情理之中。只是,義軍聯盟散了,各自爲戰了,其中力量弱小的韓進洛等人便有可能被官軍各個擊破,一旦他們敗亡了,蒼頭軍再遇危機,又到哪去找人結盟抗衡官軍?

薑還是老的辣,段文操不顯山不顯水,悶頭大發財。

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章 但是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
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章 但是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