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

對於聯盟來說,趙郡李氏的要求無可厚非,畢竟聯盟“惡名昭彰”,自芒碭山舉旗以來大殺四方,就連通濟渠都擄掠了兩次,如今更是兵強馬壯、人多勢衆,實力強悍,就像一頭吃人猛虎,走到哪都是一個可怕威脅。如今這頭猛虎突然衝到趙郡李氏的地盤上,趙郡李氏當然?力戒備以防不測,而聯盟同樣小心防範,雖然雙方高層之間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默契,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尤其關係到雙方切身利益的時候,這種默契根本無法維持,所以形勢十分緊張。

形勢過於緊張難免出問題,一旦做出誤判,拔刀相向,大打出手,形勢就有可能失控,這對雙方都不利。強龍不壓地頭蛇,相比級大豪門,聯盟這條“過江龍”的優勢還是十分有限,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無論是從短期目標還是從長遠利益出,聯盟都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必須想方設法贏得級大豪門的支持和合作,退一步說,即便無法贏得支持,也不要結下仇怨,與級大豪門結仇,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爲此,聯盟對趙郡李氏非常恭敬和尊重。

同樣的,面對聯盟這條“過江龍”,趙郡李氏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身利益,如何利用這條“過江龍”來爲自己謀取更多利益,如何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而不是想着與聯盟撕破臉,與聯盟結仇,這沒意義,損人不利己,甚至兩敗俱傷,這種蠢事無論如何不能做。趙郡李氏的對策便是控制聯盟,爲己所用,爲此,趙郡李氏積極“試探”,主動向聯盟提出了要求,暫時屯駐封龍山。

聯盟爲了向趙郡李氏表達自己的“善意”,一口答應。聯盟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休整,並利用休整的時間拿出具體的“立足”之策,而封龍山正合聯盟之意。

封龍山位於太行山東南麓,距離趙郡元氏城近在咫尺,而元氏城正是趙郡李氏東祖房諸支的重要居住地,河北大儒李孝端、李孝基、李孝俊、李太沖、李賓王等人都在此地,或貽養天年,或縱情山水,或開館授學,門生弟子往來奔走,正好可以給聯盟以最好掩護。

封龍山位於趙郡和恆山郡的交界處,向西百餘里便是太行八陘中的井陘要隘,越過井陘就是太原郡,而向北百餘里則是滹沱河,越過滹沱河可直奔恆山,深入太行腹地,因而封龍山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確保聯盟進退無憂。

李子雄、陳瑞、韓曜帶着大總管府在驍騎軍的護衛下,緊隨選鋒軍之後抵達封龍山,對趙郡李氏爲聯盟軍民所指定的屯駐地認真仔細的巡查了一遍,在確保安全之後立即下達了各軍府駐紮之地,以封龍山爲中心部署了一個攻守兼備的大戰陣。

此刻主力軍府尚在行進途中,聯盟所屬的工匠、民夫、將士們的親眷以及之前追隨河北義軍艱難求生的難民,還有全部的糧草輜重,距離封龍山還有一兩百里,即便晝伏夜出,也無法隱藏行蹤了。沿途地方官府雖然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拖延不報,但如此一支龐大的叛亂隊伍經過他們的轄區,就算秋毫無犯,相安無事,各人可以自掃門前雪,只是紙包不住火,叛軍遲早要燒殺擄掠,要禍害一方,到時追究下來必受連累,所以地方官府肯定要報奏聖主和中樞,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這對聯盟來說是迫在眉捷的危機,雖然東都風暴還在肆虐,聖主和中樞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東都平叛上,但還有一部分精力是放在南北關係上,而若想確保長城安全,先要確保北疆穩定,若北疆亂了,比如聯盟在太行南北兩麓燒殺擄掠,嚴重影響到了代晉幽燕冀等地區的形勢,則必然影響到長城鎮戍,進一步加劇南北關係的惡化,因此可以肯定,當聖主和中樞接到有大量叛賊活躍在河北太行一線的消息,必定調兵圍剿以絕後患,必定要搶在形勢尚未失控之前把所有不穩定因素剷除在萌芽之中。現在中土是內憂外患,聖主和中樞是顧此失彼,東都叛亂尚未平定,河北又有逆賊爲禍,考慮到河北賊背後可能有北虜的影子,爲防事態失控影響北疆安全,聖主和中樞當然要以雷霆之勢掃平北賊,以最小代價贏得北方的安穩。

對這一危機聯盟有所預料,畢竟北虜在長城外虎視耽耽,如果長城內再有叛亂,長城腹背受敵,對北疆來說就是雪上加霜,聖主和中樞當然要傾力剿內賊。攘外必先安內,東都叛亂要平定,北疆局勢更要穩定,不容有任何差池,一旦影響到國防影響到邊疆鎮戍,豈不是自毀長城?長城一倒,生靈塗炭,中土受難,聖主和中樞不要說堅持改革了,恐怕連國祚都難以保全。所以聯盟的立足之路非常艱難,狂風暴雨即將鋪天蓋地呼嘯而來,聯盟沒有退路,只能迎難而上,在逆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現在李風雲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聯盟沒有統帥,沒有主心骨,即便對危機有所預料,有所對策,但沒了“定海神針”,豪帥們各懷心思、各有其利、各謀出路,初期或許還能維持合作,時間長了,危機大了,形勢嚴峻了,利益損失不可遏止了,必然各奔東西,一鬨而散,分崩離析。因此現在聯盟更需要兩大級豪門的幫助,利用兩大級豪門的威望來穩定軍心提振士氣,來緩和內部矛盾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趙郡李氏的老宗主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動了趁火打劫控制這股力量的念頭,畢竟李風雲是趙郡李氏子弟,聯盟是李風雲一手打造,凝聚了他全部心血,現在李風雲不在,趙郡李氏於情於理都有義務和責任接手聯盟,維持聯盟穩定,同時也是確保地方安全,保障自身利益的需要。日後若李風雲回來了,當然會感激宗族的臨危相助,會給宗族以回報,而宗族也利用這個機會成功地把“手”伸進了聯盟,可以利用這些“手”影響甚至控制聯盟決策,反之,直接通過這些“手”掌控聯盟,爲己所用,爲自身謀取利益,空手套白狼,佔盡便宜。

趙郡李氏伸手聯盟的“手”,一個是西祖房的落魄子弟,仗劍行俠的李思行,一個是南祖房的叛逆子弟,爲了生計不得不行走****與盜賊爲伍的李孟嘗。

李思行二十多歲,文武兼備,以俠義聞名於燕趙綠林,混跡於黑白兩道,但他謹守底線,不敢逾越最後一步,是以在宗族中反而倍受重視,屢屢臨危受命,爲宗族奔走於丘壑之間,成爲一顆有價值的“棋子”。

李孟嘗二十歲不到,智勇雙全,是宗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但他在宗族中的地位與李思行截然相反,李孟嘗是宗族的“毒瘤”,是禍害,自甘墮落讓祖宗蒙羞,殺人越貨讓宗族受累,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賊寇。

然而,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關鍵是你能否現他的價值,並人盡其用。對於趙郡李氏來說,剷除李孟嘗這個“毒瘤”很簡單,但李孟嘗有存在的價值,趙郡李氏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榨取”這個價值。殺人實際上不是體力活,而是智力考較,趙郡李氏就用自已的智慧和耐心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關鍵時刻,李孟嘗“上場”了,“毒瘤”的作用開始揮,人盡其用。

李思行早已與聯盟同行,但他與聯盟始終保持着安全距離;李孟嘗則在封龍山恭候,竭盡全力幫助聯盟,與聯盟展開全方位合作,第一時間融入聯盟。

當夜,聯盟部分高層在封龍山封龍寺軍議,李孟嘗做爲趙郡李氏的“代言人”,理所當然地參加了軍議,並理所當然地擁有了相當份量的話語權。

軍議的前半程主要是休整期間的安排,因爲有趙郡李氏運用官方“資源”進行掩護,短期內安全無憂,所以無爭議,但緊接着氣氛就緊張了。軍議的後半程是議定“立足”之策,而“立足”之策的重點是:聯盟的“立足”點在哪,地盤在哪,往哪個方向攻擊才能確保聯盟的生存。

依照預定方案,聯盟的落腳點是以恆山爲中心的太行南北兩麓,位於代晉幽燕冀五大區域的交匯點。這個說法很籠統,實際上就是恆山、博陵、上谷、雁門、太原五郡交界處。此處崇山峻嶺,山巒疊嶂,地形複雜,易於潛藏,但渺無人煙,荒涼貧瘠,生存艱難,所以聯盟上山後,還必須佔領一塊富裕之地以維持生存,就像之前在蒙山,泗、菏一線的廣袤平原始終是聯盟的攻擊對象。

問題就複雜在這裡。恆山四周的五個郡,北邊的雁門、上谷於邊疆郡,太窮,沒油水;東南方向的博陵和恆山兩郡,是兩大級豪門的勢力範圍,也算是聯盟的大後方,若聯盟下山擄掠,豈不與兩大級豪門爲敵,自尋死路?於是就剩下了一個太原郡。

然而,太原郡的位置太重要了,它是代北的大後方,是北疆防禦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也是兩京的門戶,扼守中原的第一道防線,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若聯盟擄掠太原,惡化晉中形勢,豈不等於幫助北虜自毀長城?

爭論的焦點就在這裡。

=--9157+d8z1w+2016213-->

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兩百四十八章 危言聳聽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762章 上當了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十二章 突變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
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八百六十三章 忿然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兩百四十八章 危言聳聽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762章 上當了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十二章 突變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