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

十二月十二,安州,方城。

李安期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心情與出關之前相比更爲糟糕,雖然李風雲已橫掃安州和東北,惡劣處境有所改善,但橫掃不代表實際佔領,實際佔領與完全控制也有相當長的距離,而在當前國內外局勢下,李風雲若想順利走完這段距離,難於登天。

本來齊王是大家希望所在,但齊王終究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爛泥糊不上牆,在與聖主的爭鬥中,他就像個孩子幼稚而衝動,時而歇斯底里破釜沉舟,時而又心驚膽顫畏首畏腳,一個典型的溫室裡長大的皇二代,根本沒有膽量在逆境中破風斬浪做個不成功則成仁的蓋世梟雄,於是迫不得已之下,大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把希望放在了李風雲身上。

之所以選擇李風雲,原因就是聖主和改革派公開“解禁”了李平原其人,高調肯定了李平原的功績,已經向李平原背後的龐大政治勢力做出了妥協,接下來李風雲是否承認自己就是秘兵刀、就是李平原,是否接受聖主和改革派的善意,以李平原的身份重回中土,實際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平原背後的龐大政治勢力是否會對聖主和改革派的妥協做出積極迴應,雙方是否會“握手言和”,是否會暫時擱置矛盾和衝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這纔是最重要的,也是聖主和改革派“解禁”李平原的真正目的所在。

這個目的一旦達成,李風雲就不得不屈從於背後龐大政治勢力的重壓,不論是否承認自己就是李平原,也不論是否願意以李平原的身份重回中土,選擇權都不在他的手上。

這就是問題所在,一旦李風雲身不由己,不得不以李平原的身份“重見天日”,重返中土,甚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對李百藥、李安期父子以及整個趙郡李氏漢中房來說,並不是好事,站在風口浪尖上,成衆矢之的,其蘊含的危機之大可想而知。

李安期沒有見到李風雲,但就算他耽擱一陣子,親自見到李風雲又如何?不錯,李風雲的確是佈局者,但身在局中,他又焉能逃脫棋子之命運?李風雲操控別人的命運,但同樣的,在大棋局中,在波瀾壯闊的大潮流中,李風雲同樣是汪洋大海中的一葉扁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在聖主和改革派的蓄意操控下,趙郡李氏漢中房、趙郡李氏所有房系、與趙郡李氏利益攸關的山東五大超級豪門,以及以山東五大超級豪門爲核心的山東政治集團之間的利益,就這樣被李風雲、李平原兩個身份截然對立的人物巧妙串連起來,爲敵爲友,天差地別,於是李風雲不得不對博陵崔氏坦誠以待,與崔鈺、崔九等豪門子弟共謀對策,而李安期亦是急速返回河北趙郡,向宗族本堂求援,聯合趙郡李氏諸房,聯手河北各大豪門世家,共商大計。

安州和東北的迴歸已不可阻擋,而安州和東北被李風雲所控制,李風雲就是李平原,所以安州和東北的利益,實際上就是山東政治集團的利益,兩者緊密相聯、息息相關,這種局面下,趙郡李氏漢中房若想獨吞其利,必被羣起而攻之,唯有與衆共享,藉助山東政治集團的力量,纔有可能借此佳機逆轉困境甚至重建輝煌。李風雲與崔鈺商談的內容就是這個,而李安期要做的事亦是如此,趙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中山劉氏等豪門世家爲了共享安州和東北之利,必須達成一致意見,向聖主和改革派所發出的善意做出積極迴應,在政治上向聖主和改革派做出相應妥協,如果繼續對抗只會兩敗俱傷,對大家都沒好處。

蕭逸代表大總管府送別李安期,兩人於索頭水畔揮手告別。李安期渡河南下,蕭逸返轉回城,途中突然接到李子雄急令,要求其儘快返回大總管府議事。

蕭逸心急火燎,快馬加鞭,風馳電摯而回。走進議事大堂,看到李子雄、袁安等大總管府高層神情凝重,而議事氣氛亦很緊張,不由忐忑,一邊與衆人見禮,一邊急切問道,“出了什麼事?北邊還是南邊?”

李子雄衝着他招招手,示意其趕快坐下,而袁安則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出了大事,古北口急報,宇文述、段達和崔弘升聯袂抵達古北口巡邊。”

蕭逸吃驚了,這可是大事,雖然段達和崔弘升都是地方大員,距離中樞較遠,但宇文述身份顯赫,軍方第一大佬,中樞最高決策層的核心成員,聖主絕對心心腹,權勢傾天,這種大權貴的一舉一動都倍受關注,一言一行都隱含政治深意,即便是巡邊,也必然帶有政治目的,而巡視古北口的政治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借巡邊之名,行招撫安州和東北之大事。

聖主和中樞等不及了,聖主派遣自己最爲信任和倚重的最高決策層核心成員之一的宇文述親赴長城招撫,把這次談判級別和規格升到極致,已經充分說明聖主和中樞對此次招撫勢在必得,換句話說,聖主和中樞爲了完成這次招撫,爲了拿下開疆拓土的武功,已經下定決心付出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代價。那麼,聖主和中樞的底線是什麼?

這是聯盟大總管府接到這一消息後,首要討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唯有如此,聯盟才能從長城內牟取到最大利益。

“我們可以估猜到宇文述、段達和崔弘升聯袂巡邊古北口的目的。”李子雄等到蕭逸坐定後,緩緩開口說道,“但我們無法推斷出行宮那邊爲此次招撫所定的最低條件,所以,我們現在要商討的內容就是談判的規格既然升級了,我們的條件是否也應該隨之增加?宇文述得到的皇帝授權,遠遠大於李渾的臨機處置權,這是我們漫天要價的絕佳機會,不容錯過。”

袁安緊隨其後說道,“宇文述來了,突厥人也來了,當今局面對我們非常有利,但我們的實力還是不夠,還是無法獲得滿意利益,因此我的意見是,最好還是拖延一段時間,等到弱洛水北岸的契丹人和霫族諸部都投降了,都加入了聯盟,我們完全控制了東胡諸種,實力更強大了,我們就利用此次迴歸如願以償地謀取到最大利益了。”

孔穎達當即質疑道,“事情恐怕沒有我們想象得簡單,而回歸談判亦不會被我們所操控。我們有意拖延時間,有意從迴歸中謀取到最大利益,但對手又是如何想的?對手又能從安州和東北的迴歸中謀取到何等利益?若兩者利益不能對等,一方大獲其利而另一方吃虧甚大,談判還有成功的可能?如此拖延時間不但未能帶來更大利益,反而與初衷背道而馳了。”

袁安聽出孔穎達話裡有話,馬上反脣相譏,“以你的意思,是要對宇文述巡邊做出積極迴應,降低談判條件,加快談判進程,以表達我們的迴歸誠意?”

孔穎達對袁安的嘲諷不以爲意,反而鄭重回答道,“某的確有對宇文述巡邊做出積極迴應,加快談判進程的想法,但不一定非要以降低談判條件來表達我們的迴歸誠意,實際上在某看來,提出符合雙方利益的且能被雙方所接受的條件,不但可以加快談判進程,更能表達我們的迴歸誠意。相比起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獅子大開口,擺出一副貪婪無度的嘴臉,給人一種有奶便是娘,爲利益而不擇手段之惡劣印象,不但對談判無益,亦無法表達迴歸之誠意,於事無補。”

這番話很有道理,孔穎達並不是爲了迴歸而損失聯盟利益,相反,在維護聯盟切實利益的基礎上儘快迴歸中土,實際上就是爲聯盟謀取最大利益,所以袁安倒是聽進去了,凝神沉思。

孔穎達看到袁安沒有嚴辭反駁,於是繼續說道,“某之所以認爲積加快談判進程亦能給我們帶來滿意利益,就是因爲宇文述的突然出現意義重大。李渾已經招撫而來,而且還是接到皇帝的任命後,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以最快速度出關而來,但李渾前腳剛剛走進安州,宇文述後腳就到了古北口,這說明什麼?不識皇帝不信任李渾,而是皇帝對招撫很急切,對開疆武功很急需,甚至年底前就必須完成招撫,拿到開疆武功,爲此皇帝果斷派出了宇文述,寄之以全部希望。”

“皇帝爲什麼急於拿下開疆武功?原因只有一個,兩京政局日益惡化,皇帝和中樞的威權日益衰落,如此一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會愈發激烈,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會迅速削弱,結果就是叛亂迭起,國祚動盪,後果不堪設想。恰好年底到了,各地朝集使和諸藩朝貢使雲集京師,皇帝和中樞若不能找到有效辦法立即逆轉危局,那麼威權衰落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必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天下,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皇帝有底線,如果招撫條件逾越了這個底線,招撫所獲利益不足以挽救皇帝和中央的威權,招撫當然不可能成功,而時間拖得越長,皇帝和中央從招撫中所獲利益越少,招撫希望也就越渺茫,反之,如果我們對皇帝的主動招撫做出了積極迴應,關鍵時刻雪中送炭,滿足了皇帝拯救中央威權的意願,皇帝未嘗不會慷慨解囊,最大程度滿足我們的利益訴求。”

袁安頻頻點頭,同意孔穎達所說,“諸公商討一下,若意見一致便可形成決策,傾盡全力加快談判進程,加快回歸速度。”

李子雄也明確表明態度,“既然宇文述來了,我們也不能失禮。某連夜起程南下,親赴古北口談判。”

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三百章 轉嫁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736章 變故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
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三百章 轉嫁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736章 變故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