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

十一月二十八,耶律鐵力再赴聯盟軍營,向李風雲做出妥協,無條件投降,並承諾說服柯爾欽、希圖、郭邇邏、甕共四個部落,一起向大聯盟投降。

既然契丹人願意無條件投降,談判第一階段便順利結束,所有被圍的契丹控弦在聯盟馬軍的監控下,可以立即返回長漢城獲得糧草補充,而以大賀咄羅、拔裡蘇素、耶律鐵力爲首的契丹酋帥,則與以李風雲、阿史那晃忽爾、辱紇王孟壩爲首的大聯盟高層,展開第二階段的談判,也就是具體商定契丹諸部在大聯盟中的責權利。

成王敗寇,現在契丹實力最強的大賀氏、拔里氏和耶律氏就是砧板上魚肉,只能任由勝利者肆意瓜分,但好在奈曼氏、庫倫氏和敖漢氏早早投降了大聯盟,並幫助李風雲擊敗了突厥人、霫族和契丹其他部落,爲大聯盟橫掃弱洛水攻佔東北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瓜分戰利品的時候,奈曼氏、庫倫氏和敖漢氏自然有份,而做爲契丹人,如此關鍵時刻,事關契丹未來命運,他們當然竭盡所能維持契丹的整體利益,畢竟契丹如果因此而衰落,他們同樣深受其害。

李風雲要遏制和削弱契丹。契丹八部,遙輦部雖已不復存在,出伏部也陷入分裂,但大賀咄羅等契丹強者的實力還在,只要給他們機會,契丹諸部必能再建聯盟,東山再起,因此李風雲拿出了一個方案,直接拆散了出伏部,要求大賀氏、拔里氏、庫倫氏、敖漢氏各建一部,契丹重回十部落並列時代。

大賀咄羅極力反對,他嘔心瀝血、浴血奮戰二十餘年,纔打造了一個強大的出伏部,才以此爲基礎,把契丹八部拉到一起組建了聯盟,才讓契丹人走上了發展壯大之路,哪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轉眼間他的宏圖壯志就被中土人無情摧毀,當然心有不甘,於是使出渾身解數也要保全出伏部。

庫倫氏和敖漢氏當初之所以與大賀咄羅分道揚鑣,就是爲了重建自己的部落,因此他們積極支持李風雲的拆分方案,甚至配合李風雲極力遊說拔里氏,而李風雲不想耽誤時間,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所以他直接威脅拔裡蘇素,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把你拔里氏屠戮一淨,徹底抹殺。

十一月二十九,大賀咄羅、拔裡蘇素迫於殘酷現實,不得不接受李風雲拆分出伏部的方案,各建一個部落。

與此同時,耶律鐵力急速返回迭剌部,想盡一切辦法說服柯爾欽、希圖、郭邇邏、甕共四部落投降,如果失敗,迭剌部兩千餘被俘控弦的生命就危險了。不過李風雲已經給他交了底,遼東鎮戍軍即將或正在進入東北戰場,而首要目標就是弱洛水下游的契丹諸部,一旦柯爾欽、希圖、郭邇邏、甕共四部落腹背受敵,他們最好的出路也就是投降,所以耶律鐵力此行勝券在握,即便有些波折,最多也就是耽誤一點時間而已。

十一月三十,大賀咄羅、拔裡蘇素、庫倫達維和敖漢阿剌在李風雲的協調下,達成了拆分出伏部的約定。

至此,弱洛水以南、託紇臣水東西兩岸的四個契丹部落,遙輦滅亡,遙來和迭剌兩部投降,實力最強的出伏部被一拆爲四,聯盟大軍順利完成了征服契丹的預期目標。

當日李風雲向安州報捷,書告李子雄和大總管府,北征戰事基本結束,北征預期目標基本達成,聯盟大軍已拿下了弱洛水以南的廣袤土地,接下來要藉助阿史那咄爾和突厥人的力量招撫霫族諸部,同時招降弱洛水以北的契丹諸部,力爭於年底前,完成攻佔並實際控制東北之目標。

同日,安州方城,聯盟大總管府,李子雄接到了楊恭道急報,右驍衛將軍、安東副都尉、郕國公李渾已到達古北口,主動邀約李風雲和李子雄,並提出進入安州之要求。

李子雄初始頗感驚訝,啞然失笑,覺得李渾的“吃相”太難看,好歹也是豪門大家,即便被聖主勒住了脖子,危如累卵,但貴胄的身份擺在那,一舉一動都有人看着,臉面還是要的。然而再仔細一想,李子雄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同爲隴西李氏一脈,李子雄對成紀本堂的強大權勢一清二楚,對李渾其人更是看得透徹,知道李渾本性貪婪,行事果敢狠辣,絕非普通貴族可比。

做爲開國勳臣李穆第十子的李渾,能夠在家族的激烈博弈中不顧倫常不知廉恥地強行搶奪繼嗣權,本身已經足夠說明其爲了利益不顧一切的行事風格,另外當日楊玄感兵變,李渾在東都戰場上的所作所爲也證明了他的膽大妄爲,如果當時齊王不顧後果非要進京搶奪皇統,誰敢說李渾不會陣前倒戈,與楊玄感聯手兵變?所以聖主利用政治清算保守派的機會,剝奪李渾的統兵權,完全正確,如此隱患必須剷除,但考慮到李穆的開國之功,考慮到隴西成紀李氏在整個西北地區尤其是西北軍裡的巨大影響力,聖主還是網開一面,手下留情,沒有一棍子打死。

對於撲面而來的危機,李渾和隴西成紀李氏豈能無動於衷?山雨欲來風滿樓,隴西成紀李氏當然要積極應對。事實上自李穆支持先帝建下開國大功,家族迎來空前輝煌開始,危機也就來了,這倒不是因爲功高蓋主,樹大招風,而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輝煌的背後必定預埋衰落的隱憂,爲了家族世代延續和子孫富貴,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只是,誰也沒想到,危機來得如此之快。中央集權改革在維護大一統的同時,也必然觸犯到豪門世家的利益,豪門世家的既得利益隨着門閥士族政治的衰亡而沒落,這是完全可以預見的未來,所以改革派和保守派矛盾激烈,皇族與隴西成紀李氏的親密關係也迅速被聖主和李渾的針鋒相對所破壞,如今更是走上了“不死不休”的死局。

齊王已經剝奪了皇統繼承權,李子雄已是十惡不赦的叛逆,白髮賊更是惡貫滿盈的逆賊,這三個人、三股勢力走到一起乃在情理之中,這種情況下,聖主和改革派強行把李渾驅趕到這艘搖搖晃晃的“賊船”上,蓄意把隴西成紀李氏逼到自己的對立面,其險惡用心一目瞭然,就是明確告訴李渾和隴西成紀李氏,我要開始打擊你了,要置你於死地了,你有兩條路,要麼識時務者爲俊傑,舉手投降,爲我衝鋒陷陣,對我俯首聽命,言聽計從,要麼一條道走到黑,與我對抗到底,不死不休。

然而,對李渾來說,他現在只有一個選擇,對抗到底,原因很簡單,他只要投降,必死無疑,隴西成紀李氏必定灰飛煙滅,相反,他與齊王聯手對抗聖主,反而能在絕境中找到一線生機。

今年西疆形勢一塌糊塗、一敗塗地,短短數月時間,西征戰果喪失殆盡,歷盡辛苦開闢的五個邊郡全部丟失,而追究其原因,就是吐谷渾人在西突厥的支持下,展開全面反攻,復國成功,其直接責任者就是西北軍,尤其是鎮戍西海、西平、河源諸郡的隴西軍團,竟然在吐谷渾人的攻擊下節節敗退,爲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不可思議的潰敗之局?難道吐谷渾人的殘存軍隊竟然比龐大的隴西軍團還強悍?難道吐谷渾人的糧草武器竟然比隴西軍團還充足?難道隴西諸郡叛亂迭起,一片混亂,隴西軍團陷入了腹背受敵之困境?

軍事上沒辦法解釋這場失敗,只能在政治上找原因,而政治上的原因只有一個,改革和保守之爭。

隴西貴族集團做爲既得利益者,成紀李氏等西北豪門世家做爲以軍功崛起的新興貴族,當然不能接受自身利益的損失。他們的利益是一代代祖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不容掠奪,誰要掠奪,誰就是生死敵人。當年先帝開國,李穆、成紀李氏和隴西貴族集團的支持居功至偉,因此獲得巨大利益,如今聖主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以改革之名,掠奪功臣利益,大開殺戒,大肆屠戮開國功臣,而成紀李氏和隴西貴族集團理所當然是重要目標之一,又豈能逃過這場劫難?於是雙方矛盾爆發,西北戰事一敗塗地也在情理之中。

吐谷渾復國,西北局勢緊張,關中和西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隴西軍團的重要性隨即凸現出來,聖主和改革派爲了確保關中和西京的安全,爲了最大程度穩定西北局勢,就不得不倚仗隴西軍團,如此一來,聖主和改革派不要說打擊隴西貴族集團了,反而因爲隴西貴族集團的養寇自重,而不得不對他們妥協忍讓。

聖主和改革派當然不會被隴西貴族集團卡住脖子,當然要展開凌厲反擊。楊玄感兵變就是個血淋淋的教訓,對待敵人就要像冬天般寒冷,該殺的一定要殺,不能姑息養奸,否則禍患無窮,而擒賊要擒王,李渾和成紀李氏就是隴西貴族集團的“大旗”,砍斷這杆“大旗”就能殺一儆百、殺雞儆猴。

李渾和成紀李氏當然不會束手就縛,當然要奮起反擊,而此刻李渾所表現出來的難看“吃相”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是,這股勢力的突然加入,李渾掠奪利益的不擇手段,對聯盟肯定有害無利,尤其李渾與齊王是生死與共的關係,李渾來安州搶奪利益,必然打着齊王的旗號,這必然大大增加聯盟處置當前危機的難度。

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三百章 轉嫁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762章 上當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
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三百章 轉嫁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762章 上當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