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

八月十三,上谷郡遒城西北方向十餘里外,寶善寺。800

李風雲與崔鈺秘密會晤,此刻距離他們在邯鄲趙王陵的決裂正好一個月。

崔鈺面如寒霜,怒火中燒,看到李風雲那副雲淡風輕、若無其事的樣子,忍不住就想罵他卑鄙無恥,忘恩負義,甚至都有撲上去給他一刀的衝動。

李風雲平靜如水,一言不發。崔九和陪同李風雲前來的李思行亦是面無表情,沉默不語。

氣氛十分緊張。

“兒總算見識到了你這個惡賊的本事。”崔鈺咬牙切齒地說道,“你這背後下刀子的手段,倒是玩得爐火純青,佩服佩服。”

李風雲看了她一眼,淡淡一笑。崔鈺放低姿態主動前來談合作本身就難能可貴了,而目前局勢下,李風雲也迫切需要冀北豪門的合作,再說他把冀北豪門逼回談判桌的手段也的確不厚道,給崔鈺冷嘲熱諷罵幾句也在情理之中。

李風雲閉緊嘴巴一言不發,崔鈺罵了幾句自感無趣,也只好強忍怒氣說正事。

“你背後捅刀子的目的達到了,兒來了,現在就坐在你面前。”崔鈺冷聲質問道,“你所需要的無非是我們的支持,但你這一刀捅下去,後果太嚴重,反目成仇,因此如果你沒有理由平息兒的憤怒,兒明確告訴你,兒也沒辦法說服其他人給你以支持。”

李風雲微微點頭,稍作躊躇,正欲開口,卻被崔鈺突然打斷,嚴厲警告,“不要欺騙兒,也不要有欺騙兒的念頭,否則翻臉成仇,灰飛煙滅的肯定是你,而不是兒。”

李風雲輕蔑地看了她一眼,十分不屑。實際上崔鈺不是最好的談判對象,不是因爲她的女兒身,而是因爲她與聖主有特殊的私人關係,雖然崔鈺代表的是博陵崔氏的利益,但站在崔氏的立場上,她與聖王的這種特殊私人關係也是一種寶貴資源,關鍵時刻爲維護家族利益必然要利用這種資源,如此對李風雲來說就有不確定的變數存在,所以李風雲更願意與崔家的某位有決策權的長者談判,從而避開由崔鈺所帶來的潛在風險。但是現在李風雲沒有選擇,局勢太複雜,時間太緊張,他只能與崔鈺談判,相比較而言兩人對彼此還有一定了解,這對談判也是相對有利的。

李風雲先把當前局勢以及局勢的未來走向做了一番詳細闡述,而闡述的基礎就是從各個渠道所獲得的大量機密訊息,其中包括楊玄感敗亡和兩京政局的變化、行宮一系列決策對中外大勢的推動作用、裴世矩西行和齊王戍邊對國防和外交戰略可能產生的正負面影響,等等,其核心內容就是南北戰爭隨着中外大勢的劇烈變化正越來越近,大漠上的北虜已經吹向了戰爭的號角,中土不得不竭盡全力進行戰爭準備。

積極進行南北戰爭的準備,現在已經是聖主和中樞核心層的共識,而這也是李風雲與以博陵崔氏爲首的冀北豪門必須要達成的共識,唯有如此,雙方纔具備合作的基本條件。小說/

崔鈺和崔九抱着誠意而來,耐心傾聽李風雲所做的闡述,對他所表述的觀點也大都能接受。

之前他們對行宮的決策也有所瞭解,知道聖主已經詔令裴世矩西行,中樞對齊王戍邊的態度也有所鬆動,這說明聖主和中樞對南北關係的未來很悲觀,爲此正在積極調整國防和外交大戰略。現在聽到更多行宮最新決策,得主裴世矩已經開始西行,齊王也奉旨進入上谷戰場剿賊,說明事態很嚴重,聖主和中樞已經迫不及待開始進行策略上的調整了鄉村之王最新章節。

另外李風雲所掌握的這些機密,也足以證明他和中樞高層之間保持着密切往來,高層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李風雲的“眼睛”,由此也不難估猜到,李風雲及聯盟大軍也必定是中樞高層進行國防和外交策略大調整的“一步棋”,只不過這步“棋”到底如何走才能實現利益上的最大化,目前尚未可知。

崔鈺感受到李風雲的誠意,也再一次放低姿態,“兒承認之前我們對中外大勢過於樂觀,對西北危機的嚴重性也估計不足,對南北關係依舊抱有很大想,而這也是一個月前我們意見相左、分道揚鑣的原因所在。一個月後的今天,聞喜公(裴世矩)開始西行,齊王戍邊也依稀可期,聖主和中樞在南北關係上亦已表現出足夠的悲觀,種種事實證明,南北戰爭正在逼近,戰爭即將爆發,我們必須調整策略,積極應對,以確保中土贏得這場戰爭。”

李風雲聞言頓時鬆了口氣。他不怕崔氏“興師問罪”,就怕崔氏“頑冥不化”,固步自封,始終對南北關係抱有幻想,如此則後患無窮,一旦戰爭失敗,不但利益損失嚴重,還會禍及統一大業,而統一大業一旦崩潰,其利益就不是損失嚴重了,而是慘遭重創,一蹶不振,甚至身死族滅都有可能。

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爭取來的,利益也不是撿來的,而是辛辛苦苦打拼來的,所以做任何事都要精心準備,都要竭盡全力,從頭至尾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稍有懈怠,可能就錯失良機,功虧一簣,一無所獲。

李風雲鬆了口氣,而崔鈺卻咄咄逼人,鋒芒畢露,“現在,你告訴兒,目前這種局勢下,你能爭取到何等利益來重新贏得我們的幫助。”

崔鈺說的是“幫助”,而不是“支持”,更不是“合作”,這說明崔氏對李風雲及聯盟大軍的前景並不看好。

雖然事實證明,冀北豪門之前的擔心是正確的,李風雲北上之後“三管齊下”,攻打高陽宮、殺進燕北和威脅聖主行宮,迅速惡化了冀、幽、燕三地局勢,而突然爆發的“宋子賢陰謀行刺聖主”一案,更是直接導致事態失控,迫使崔鈺不得不打落牙齒和血吞,主動尋找李風雲和解,但是,不論南北關係如何發展,北疆局勢都要穩定,這是北疆鎮戍的基礎條件,所以李風雲及聯盟大軍只有兩條路,要麼頑抗到底,全軍覆沒,要麼受撫投降,拿軍隊來換自己的性命,沒有第三條路。

而李風雲之前所說的據燕北立足發展,實際上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齊王的實力,嚴重低估了聖主、中樞和衛府軍的絕對力量,也低估了長城內外大大小小“地頭蛇”聯合起來的力量。當然,李風雲和聯盟大軍也有可能借助高層政治上的博弈、利用地形上的優勢堅持下去,但嘯聚山林最多也就是一股山賊而已,沒實力沒威脅,成不了氣候。既然如此,冀北豪門有什麼理由要支持李風雲,與李風雲合作?最多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幫助一下,設施一點,權當豢養了一羣打手罷了。

李風雲對崔鈺的態度不以爲然,繼續以平靜的口氣說道,“某曾在趙王陵對你們說過,燕北走私是中土的心腹大患,南北戰爭爆發前一定要徹底剷除,所以某殺進燕北後,衛府軍會給予默契配合,雙方會聯手斷絕南北走私,同時聯盟也能因此而贏得寶貴的立足發展時間,而事實證明某的推測是正確的,涿郡留守段達率軍抵達巨馬河的第二天晚上,建昌公(李子雄)就與其取得了聯繫,雙方開始秘密商談。”

崔鈺暗自吃驚,崔九亦是臉色微變,急切問道,“商談結果如何?”事情很明顯,雙方一旦達成默契,形勢就對李風雲有利,而對所有牽涉到南北走私的當事者就十分不利了,更不要說冀北豪門的頭上現在還懸着一把“刺殺聖主”的利劍,如果對手雙管齊下,內外夾攻,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風雲搖搖頭,“雙方分歧太大,段達要求我們出塞作戰,要行借刀殺人計,而這對我們來說無異於自殺,所以第一次商談毫無結果,但緊接着段達就主動邀請建昌公進行第二次密談。”

這次崔鈺和崔九都有了不祥之感,段達在短短時間內就主動邀請李子雄二次密談,足以說明他得到了聖主和中樞的支持,而聖主和中樞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決策,肯定與裴世矩有莫大關聯大破天幕殺機。

果然,這個念頭剛剛出現,李風雲就證實了他們的猜測,“第二次密談還是無果而終,但很快,門下省錄事裴宣機就秘密現身。”

崔鈺和崔九神色凝重,四目相顧,彼此從對方眼裡看到了緊張和不安。

藏在李風雲背後的裴世矩“現身”了,這事態就複雜了,這說明什麼?如果李風雲是裴世矩在某個大布局中佈置的“棋子”,而這個大布局是針對南北戰爭的,那麼在南北戰爭還沒有爆發,南北關係甚至都還沒有惡化到極致的情況下,裴世矩此刻“現身”是不是太早了?他和李風雲的秘密關係如果過早暴露必然會成爲政敵們的“攻擊”目標,這肯定不利於他本人利益和這個大布局的完成,所以裴世矩極有可能是無奈之下的被迫“現身”。

如果裴世矩被迫“現身”,又是爲何事所迫?目的又是什麼?是保全李風雲這顆“棋子”,還是毅然捨棄?

如果裴世矩被迫“現身”的目的是捨棄李風雲這顆“棋子”,那麼可以做出兩個推測,一個是在高層博弈中,裴世矩“失守”,裴世矩因爲李風雲真實身份暴露而遭到了政敵的打擊和要挾,無奈之下不得不做出某種政治妥協,而最大的妥協就是以犧牲李風雲來保全他的政治利益;其次就是李風雲失控,裴世矩已經失去了對李風雲的控制,爲此不得不搶在李風雲危害到他個人和中土利益之前,剷除這個心腹大患。

但是,裴世矩要西行,在未來數個月內根本無力兼顧到北疆,對李風雲亦是鞭長莫及,也就是說,他即便要捨棄李風雲這顆“棋子”,也須經別人之手,而這對裴世矩來說意味着失控,失控就有危險,裴世矩絕無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別人,所以裴世矩極有可能做兩手準備,在內他要“保全”李風雲,看看能否依靠李風雲來逆轉危局,藉助李風雲之力來影響甚至掌控全局,以最大程度減少他個人和中土利益的損失,而在外他要“捨棄”李風雲,假解他人之手剿殺李風雲,以兌現他在政治上的妥協。當然,如果李風雲不堪一擊,全軍覆沒,辜負了他的期待,他也只能接受利益受損的事實。

如果裴世矩要做兩手準備,那麼裴世矩又會拿出何種對策?秘密溋在裴宣機與李風雲的談話中。

“這裡有一個東進出塞之策。”李風雲在崔鈺、崔九的注目下,非常平靜地解說了東進出塞之策的具體內容,以及此策成功後,它對南北關係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還有它在南北戰爭中所能發揮的難以估量的作用,最後李風雲終於說到了“要害”之處,此策若想成功,必須得到糧草武器的支援,而若想得到源源不斷的支援,就必須贏得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的合作。

崔鈺和崔九先是吃驚,出塞作戰對聯盟軍隊來說就是送死,段達要借刀殺人,裴世矩還是要借刀殺人,但聽到安州故地之後,兩人就震驚了,對裴世矩的謀略驚歎不已。

如果李風雲攻陷了安州,並擊敗了突厥人和奚、霫和契丹三族的攻擊,在安州牢牢站住了腳,真正意義上收復了安州故地,那對中外大勢的影響太大了,其中所蘊含的利益也太大了,不但李風雲和聯盟大軍可以借安州故地崛起於北疆,齊王和李子雄等人也能借此獲得極大的政治利益,而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就不用說了,輝煌功勳唾手可得,至於聖主和中樞獲利就更大了,一旦第三次東征亦是凱旋而還,兩大武功疊加必將產生巨大的政治效應,之前損失的威權可以迅速恢復,之前的政治危機亦會一掃而光,如此內憂外患、腹背受敵的不利“環境”會迅速得以改善,而這將大大增加中土在南北戰爭中的勝算。

只是,夢想終歸是夢想,現實太殘酷,裴世矩畫餅充飢,無論他把“餅”畫得多麼誘人,終究還是假的。

崔鈺率先打破了沉默,手指李風雲,冷聲說道,“你失控了,你桀驁不馴,恣意妄爲,野心太大,已經徹底激怒了聞喜公,他要殺你。”

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736章 變故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十八章 瓦亭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
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736章 變故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十八章 瓦亭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