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防患

對此白髮賊和李子雄都看得很清楚,不敢抱有幻想,也正因爲如此,兩人觀念一致,密切合作,都把目光盯在南北大戰上。安州乃至東北的利益的確很大,但這個利益的獲得離不開長城內的支援,所以聯盟若想拿這點利益訛詐中土,所得十分有限,不划算,目光短淺,嚴重危及到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對聯盟來說,當務之急是生存和發展,是依賴長城內的支援迅速壯大起來,而對策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以東北之大利來誘惑中土,讓中土看到肥美的獵物就在眼前,垂涎三尺,於是給安州以源源不斷的支援。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互惠互利的交換,在這個交換過程中,聯盟用豐碩戰果換取長城內的全力支援,解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問題,而中土則用糧草武器來換取安州的豐碩戰果,繼而迅速緩解和改善當前“內憂外困”的被動局面,雙方各取所需,各取其利,皆大歡喜。

從中土的立場來說,白髮賊和李子雄這股反叛力量既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身價值,那就不要浪費,榨乾吃盡,連皮帶骨頭一口吞了,而從聯盟的立場來說,南北大戰纔是命運的轉折點,聯盟必須與中土並肩作戰,聯手擊敗突厥人建立功勳,如此地盤有了,實力有了,功勳也有了,才具備了與中土討價還價的本錢,才能利益最大化,否則螻蟻與大象談判,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白髮賊和李子雄的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賭博”,風險實在太大,九死一生,但弱者沒有選擇,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纔有一線生機,纔有以弱勝強之可能。然而幸運的是,他們“賭”對了,聖主、中樞和軍方都看到了他們創造的機會,都願意“押注”,甚至積極支援,以公開介入東北戰場來幫助他們擊敗對手,實現預期目標。

也正因爲如此,養虎爲患就成爲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必須防患於未然,必須拿出行之有效的對策扼殺這個隱患。

聖主、中樞和軍方在這個問題上態度一致。現在中土要維護一個相對穩定的南北關係,所以不能用政治利益來公開招撫安州,不能滿足安州的利益訴求,不能把安州這頭猛虎關進“籠子”裡,而中土爲了確保實現預期目標,確保巨量投入不會打水漂,長城內又必須傾盡全力支援安州,幫助安州迅速發展壯大,因此養虎爲患又是必然結果。

怎麼辦?

涿郡留守段達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他在急奏中雖然明確表態支持安州北征弱洛水,但以安州實力弱小,難以完成這個艱鉅目標,而飛狐叛軍的存在對幽燕、河北、代晉又都是一個清晰可見的隱患爲理由,再一次奏請聖主,以斷絕支援爲條件,逼迫白髮賊和李子雄立即把飛狐叛軍撤到安州,如此既可增加安州實力,又可消除長城內的禍患,一舉兩得。

之前段達曾以同樣的理由要挾過白髮賊和李子雄,但被聖主及時阻止了,聖主說支援安州和飛狐平叛是兩回事,要求段達不要插手支援安州事宜,結果證明聖主是對的,白髮賊和李子雄在長城內的支援下,奇蹟般地在短短時間內擊敗了奚族大軍,徹底收復了安州。如今安州馬不停蹄,又要北征弱洛水,但安州目前實力並不具備北征弱洛水的條件,所以段達認爲,白髮賊和李子雄擔心長城內爲遏制他們壯大,可能要削減甚至斷絕支援,於是拿安州得而復失爲要挾,脅迫長城內增大支援,由此暴露出了白髮賊和李子雄的野心。

段達據此認定,白髮賊和李子雄就是兩頭喂不飽的惡狼,中土即便要利用他們,也要做好防範措施,以免養虎爲患,因小失大,悔之莫及,而飛狐叛軍的存在就是一個噩夢,一旦安州和飛狐裡應外合,內外夾攻,則幽燕大亂,長城有失陷之危,後果不堪設想。

恰在這時,江南賊劉元進據吳郡而稱帝,朱燮、管崇、李三兒、向擔子等賊帥羣起而響應,江南大亂;而大河南北的形勢並沒有因爲白髮賊、郝孝德、劉黑闥、王薄、郭方預等一大批賊帥的離去,以及潁川韓相國等賊帥的覆滅而好轉,反而更加惡化了,其中清河賊張金稱因爲洗劫了黎陽倉而實力大漲,四處攻城拔寨,氣焰囂張,其他諸如高士達、竇建德、格謙、高開道等河北賊也是活躍在永濟渠兩岸,日益猖獗;同一時間在大河南岸,瓦崗翟讓,周橋孟海公,齊郡孟讓,東萊左孝友,祝阿盧明月、彭城吳海流、彭孝纔等各路賊帥也是燒殺擄掠無所不爲。而在江淮之間,杜伏威、輔公祏、李子通等賊帥也是呼嘯而起,杜伏威、輔公祏兄弟甚至擊敗了前去圍剿他們的衛府軍,斬殺了校尉宋顥,一時震驚江都。

總之國內形勢每況愈下,兩京因爲楊玄感兵變餘波未息、政治清算如火如荼而動盪不安,大河南北、大江南北因爲叛亂者蜂擁而起、前赴後繼而危機四伏,西疆北疆則因爲突厥人東山再起、北虜諸種捲土重來而深陷困境,這種緊張局面下,飛狐叛軍的存在,就像一根刺,刺在北疆的心口,不但讓涿郡留守段達夜不能寐,也給聖主和改革派所積極推動的第三次東征埋下了禍患,所以此一時彼一時,前些時日安州並未收復,白髮賊和李子雄還要面對奚族大軍的反撲,局面隨時都有可能顛覆,聖主還有理由阻止段達行一石二鳥之計,但現在安州已經收復,白髮賊和李子雄更要馬不停蹄北征弱洛水,第三次東征正式提上日程,飛狐叛軍的問題就必須解決了,而段達的一石二鳥之計正逢其時,正好派上用場。

之前白髮賊和李子雄拒絕把飛狐叛軍撤進安州的理由是,安州大局未定,飛狐十幾萬人涌進安州,只會讓安州形勢愈發惡化,而這個理由現在不存在了,白髮賊和李子雄已經在安州立足,已經與飛狐叛軍事實上形成了對長城的內外夾擊之勢,那麼中土就要問一下了,你到底什麼意思?你明擺着就是居心叵測,我怎麼信任你?怎麼會繼續給你支援,養虎爲患?你我各退一步,你把飛狐叛軍撤進安州,我則在遼東方向以剿賊名義公開介入東北戰場,配合你橫掃弱洛水兩岸,確保你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東北,然後你的實力暴漲,雖然獨自抗衡突厥人的攻擊依舊十分困難,但有我在弱洛水一線給你做堅實後盾,再加上長城內的支援,足以保證你守住前期戰果,如此則互惠互利,兩不吃虧。

當然,你也可以拒絕,拿東北利益威脅我,而我爲了東北利益,也的確會妥協,並繼續給你以支持,但你必須考慮到,如果你失敗了怎麼辦?我公開出兵東北戰場,是去剿殺你,而不是殺戮東胡諸種,甚至與突厥人反目成仇,所以我只能幫助你牽制一部分敵人,減輕你在正面戰場上的重壓,能否打贏這一仗,還得靠你自己。如果你輸了,接下來你就要面對突厥人和東胡諸種的全面反撲,你的危機就嚴重了,有全軍覆沒之危,而我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對你的支持力度當然急劇下降,結果不言而喻。

你在塞外失敗了,你與飛狐內外夾擊長城之勢也就不復存在,飛狐叛軍還能獨存?所以飛狐叛軍生存的前提,是你在塞外生存發展,而你在塞外的生存發展,又完全依賴於我對你的支持,只要我斷絕對你的支持,你完了,飛狐叛軍也完了。既然如此,你爲何還堅持己見,非要與我爲敵?你憑什麼堅信,你在塞外戰場上一帆風順,擋者披靡?我對你的支持力度,建立在對你實力的評估上,如果我認定你沒有實力贏得北征弱洛水的勝利,我爲什麼還要支持你?安州得而復失,我固然利益受損,但對你來說,卻是全軍覆沒,屍骨無存,兩者誰的利益損失最大,一目瞭然。

所以我支持你北征弱洛水的前提,是你的實力必須達到一定規模,唯有如此,你才能取勝,才能在取勝後抵擋住突厥人的反攻,守住全部戰果,否則戰果得而復失,我全部的投入打了水漂,對我而言損失太大,爲此,你必須把飛狐叛軍全部撤進安州,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把實力提高到我認可的地步。

聖主下詔,命令趙十住、郭絢、慕容正則立即與安州談判,支持北征弱洛水之計,並且爲了增加勝算,遼東鎮戍軍將公開介入東北戰場,給予默契配合,而條件只有一個,年底之前把飛狐叛軍全部撤進安州,而提出這個條件的目的亦是善意的,是想迅速壯大安州實力以保住東北戰果。

東北決策形成後,聖主、中樞和軍方再次商討東征大計,而這個時候,整個決策層的心理都悄無聲息地發生了一種變化,並且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種變化,那就是對東北決策的期待。

如果東北決策成功了,中土藉助安州之手,拿下了整個東北,形成了對大漠側翼的實質性威脅,改變了南北對峙之局,大大增加了中土在南北戰爭中的勝算,中土和中樞就此贏得了武功,權威大增,而軍方也挽回了顏面,士氣大振,那麼,東征還有必要進行嗎?

顯然,繼續東征的價值和意義都不大了,如果一定要打,也就是洗雪前恥,爲陣亡在薩水的十幾萬將士報仇雪恨,僅此而已。

於是,再一次討論的時候,聖主和改革派堅持東征的立場有所動搖,保守派也不再強硬反對,而是因勢利導,大肆渲染東北決策成功後對國內外形勢所產生的有利影響,試圖把聖主、改革派和軍方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東北戰場,以便羣策羣力,加大投入,確保東北決策的成功。只要東北決策成功了,即便聖主、改革派和軍方還是一意孤行發動第三次東征,其規模和耗費都能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再輔以外交手段,奄奄一息的高句麗必定投降,如此便可以最小代價徹底結束東征,不至於對中土再一次造成巨大傷害,而這在保守派的接受範圍內,勉強可以向聖主和改革派做出妥協。

保守派的有意引導發揮了作用,對東征的探討越是深入,爭論得越是激烈,聖主、改革派和軍方對東北決策就愈發重視,愈發覺得這一決策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聖主和中樞考慮再三,再次下詔,詔令左武衛將軍、檢校上谷郡太守崔弘升,立即趕赴古北口,提高與安州談判的級別,確保安州接受條件,把飛狐叛軍撤進安州以提高實力。

詔令左御衛將軍薛世雄,立即趕回遼東,率軍攻打扶余城,然後藉口契丹人幫助高句麗對抗中土,向契丹宣戰,出兵東北,直殺弱洛水,配合安州北征東胡。

又詔令巡邊懷荒的齊王和燕北守將陰世師,立即率軍出塞,在閃電河製造緊張氣氛,以牽制磧東南突厥軍隊,給安州北征贏得充足時間。

又詔令涿郡留守段達,加大對安州的支持力度,徵召更多民夫,日夜兼程向安州運送糧草武器等各類戰爭物資。

又詔令正在大河北岸剿賊的右驍衛將軍馮孝慈,在永濟渠封凍水路運輸暫時中斷的情況下,把剿賊重點轉移到安陽、邯鄲和趙郡一線,確保陸路運輸的安全。

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804章 交易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
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804章 交易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