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

三月二十六,宇文述、郭榮苦諫無果,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齊王率軍北上而去。

當初聖主和宇文述等中樞核心層最爲擔心的,就是齊王和李風雲在東征戰場上公開結盟,以強大實力影響第三次東征之結果,如此一來聖主和中樞就很被動,而東征統帥部也有可能失去對這一仗的控制,但因爲有裴世矩的承諾,再加上把齊王留在懷荒,東征期間聖主對他的控制力更弱,由此導致的變數更大,於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聖主還是把齊王調到了東征戰場,結果最擔心的事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這一突發變故影響甚大,後果嚴重,不過對郭榮、李景、薛世雄和崔弘升四位衛府大將軍來說,他們不論在中樞決策層還是在東征統帥部,話語權甚微,相應的責任也較小,面對齊王的任性妄爲雖一籌莫展,無計可施,但也不至於壓力山大,而真正感覺壓力山大的只有位高權重的宇文述。

宇文述倍感棘手。聖主的心思他還是瞭解的,就齊王這麼一個嫡皇子,當然寄予厚望,即便現在父子兩人在政治理念上背道而馳,矛盾衝突也越來越激烈,但聖主還是抱着一絲念想,還是給齊王改過自新的機會,還遠未到父子反目、虎毒食子的絕望地步,所以宇文述面對齊王的任性妄爲,也不得不姑息縱容。

當然,他要爲自己的“縱容”承擔責任,一旦最擔心的事變爲現實,齊王背叛聖主,李風雲出爾反爾,兩人聯手禍害東征,導致第三次東征無功而返甚至再一次敗北,他和裴世矩必定爲此付出慘重代價,但相比國祚利益的損失,相比中土所陷入的深重危機,他們個人損失實在微不足道,萬死也難贖其罪。

宇文述考慮良久,毅然決斷,既然反正都要承擔責任,倒不如以大局爲重,不惜代價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如此可確保國祚利益不受損失,至於個人利益暫且就置之不顧了,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宇文述如實奏報聖主,齊王北上扶余巡邊,並敦促李平原和安東大軍儘快南下懷遠,由此導致一個重大隱憂,一旦安東大軍未能及時抵達懷遠,則攻擊時間必將延誤,所以東征統帥部立即做出決策,調整攻擊計劃,以水陸並進兩路同攻,調整爲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以安東副大都護李平原爲東征北路軍統帥,以齊王爲監軍,率軍攻打高句麗,只待三路大軍會師於平壤城下,則勝券在握。

宇文述懇請聖主和中樞,立即同意東征統帥部這一決策,並迅速詔令實施,以免貽誤戰機。

四月初二,北平郡,臨渝宮,皇帝行在。

聖主看完宇文述的奏章,神情陰鬱,久久不語。

宇文述調整攻擊之策的目的很簡單,既然最擔心的事已經發生了,已經阻止不了了,那就必須想方設法把它的危害將到最低,而不是聽之任之,不作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變本加厲地予以打擊,將其危害無限擴展,最終禍及自身。

齊王與李風雲公開結盟,最大的危害就是與聖主和中樞對抗,由此必然影響和損害到國祚利益,但就目前形勢而言,齊王和李風雲同樣需要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同樣需要南北大戰的勝利,唯有勝利纔有功勳,唯有功勳才能謀取到切實利益,才能發展壯大他們自己,所以對立雙方有共利益所在,只要雙方暫時擱置矛盾,不對抗,誠心合作,齊心協力,則必然能謀取到共同利益,如此既可保全國祚利益,又可維護聖主、中樞和衛府威權,還能有效改善內憂外患之危局,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但目前的事實是,聖主和中樞一門心思要打擊、遏制、削弱齊王和李風雲,這迫使齊王和李風雲不得不結盟共抗,所以聖主和中樞若想改弦易轍,贏得他們的合作,首先就必須放棄剷除對手的念頭,拿出合作誠意來,而這正是宇文述調整攻擊之策的緣由。

宇文述的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之策,實際上就是告訴齊王和李風雲,你們贏了,我們妥協了,爲此我們授予你們更大的權力,給你們擁有更多機會去謀取更大利益,並允許你們在勝利的基礎上、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發展壯大。

當然,前提是勝利,首先就是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如果你們爲了一己私利蓄意破壞第三次東征,肆無忌憚地損害國祚利益,非要把對抗進行到底,那雙方就是針尖對麥芒,徹底撕破臉了,而值此關鍵時刻,這顯然是兩敗俱傷之局,於國不利,於聖主和中樞不利,與齊王和李風雲更是不利。

侍奉一側的虞世基看到聖主臉色難看,眼神陰冷,知道他非常生氣,既對齊王的膽大妄爲生氣,亦對宇文述的妥協退讓生氣。

妥協就能解決問題?就能利益最大化,就能危害最小化?這件事的本質是政治對抗,而解決政治對抗的有效手段,就是乾淨利落的摧毀對手,姑息縱容只會讓矛盾越來越尖銳,衝突越來越激烈,隱患越來越嚴重,後果越來越難以承受。

然而,位置不同,立場不同。站在聖主的立場來說,政治鬥爭你死我活,改革和保守勢不兩立,所以不容妥協,哪怕爲此付出巨大的不可承受之代價,而站在宇文述的立場來說,他是衛府最高統帥,是東征最高指揮,肩負贏取東征最後勝利的責任,他敗不起,他必須給中土、給聖主和中樞、給衛府和東征將士、給中土蒼生一個交待,否則他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虞世基輕輕咳嗽了兩下,引起了聖主的注意。

聖主擡頭看了他一眼,問道,“愛卿有何建議?”

“聖上既然相信裴侍郎,就不要動搖,尤其在東征即將開始之際,更不能有絲毫懷疑。”虞世基鄭重說道,“之前裴侍郎已經明確暗示,安東大軍不會趕赴懷遠,但同時裴侍郎爲李平原做了擔保,擔保李平原會竭盡全力攻打平壤,甚至承諾,只要不攻克平壤,安東大軍就絕不退過鴨綠水。”

接着虞世基指指宇文述的奏章,繼續說道,“如今看來,李平原不到懷遠會合固然是爲了自保,但裴侍郎對衛府那些大將軍也是看得透徹,知道他們肯定會拒絕安東大軍,所以才默許李平原取間道攻打平壤。”

“然而,我們爲了遏制和削弱安東,還是詔令李平原趕赴懷遠會合,以陷李平原於被動,這必然讓李平原憤怒不已,由此導致變數大增,而齊王偏偏又在這時擅作主張,以北上撫慰之名與李平原會合,使得這一變數再次增大,結果可能比我們預想的更爲惡劣。”

“兩害相權取其輕,值此關鍵時刻,我們只能想方設法確保第三次東征的勝利。”虞世基說到這裡,躬身一禮,“聖上,只要第三次東征以滅亡高句麗而結束,我們就能騰出手來鎮制西京,同時集中力量進行南北大戰之準備,如此國內外形勢必然趨於好轉,到那時齊王和李平原傷口未愈,實力不濟,還不是手到擒來?”

聖主眼神冰冷,語氣森厲,“那麼,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之策,能否保證第三次東征以滅亡高句麗而結束?”

此言一出,虞世基的臉色頓時僵滯,無法回答。

聖主冷笑,又問,“宇文述的妥協讓步,能否保證東征的北路大軍殺過鴨綠水,不惜一切代價攻打平壤?”

虞世基暗自苦嘆,無法給出答案

“朕相信裴侍郎,但這與裴侍郎能否兌現承諾有何關係?”聖主厲聲質問道,“裴侍郎若是無所不能,爲何西行歸來後,馬不停蹄趕赴安東?裴侍郎既然在西疆無所作爲,難道在北疆還能逆轉乾坤?”

虞世基目露驚色,躬身垂首,噤若寒蟬。

重壓之下,聖主的情緒有些失控,無意中竟然透露出了他對裴世矩的懷疑,這太可怕了,一旦裴世矩被聖主推到齊王和李平原一邊,未來形勢就十分險惡了。

聖主話一出口就後悔了,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但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

虞世基在惶恐中偷偷瞥了聖主一眼,看到聖主有些不安,當即說道,“聖上,裴侍郎雖然在北疆不能逆轉乾坤,但憑其威望,足以威懾大漠諸虜,可以確保安東之安全。”

“朕需要的不僅是安東的安全,還有北疆的安全。”聖主自然聽出虞世基話裡的告誡之意,於是勉強平復心情,低聲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詔令宇文述,準其所奏,務必在預定時間內渡河攻擊。”

虞世基連身應諾,躬身欲退,就在這時,聖主又說話了,“告訴前來接駕的遼西太守突地稽,行在暫停臨渝,請其立即率軍趕赴懷遠,揮師東征。”

虞世基驚訝擡頭。行在暫停臨渝?爲什麼?有何目的?難道聖主不想御駕親征,要返回東都了?

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766章 “脅迫”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766章 “脅迫”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799章 連夜雨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
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766章 “脅迫”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766章 “脅迫”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799章 連夜雨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