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

破六韓摩訶以戰局危急難以脫身爲由,直接拒絕了陰世師的?請。

若說之前破六韓摩訶對新來乍到的陰世師還有些忌憚,但現在既然知道陰世師有心殺他,仇怨已生,恰好陰世師又被李子雄打得鼻青臉腫顏面盡失,他豈會錯過落井下石的好機會?再說現在雙方之間還有什麼好談的?陰世師無非就是厚着臉皮連哄帶騙,希望破六韓摩訶能給他以支持,能幫助他挽救危局,能讓他挽回一些顏面,這等於把破六韓摩訶當癡兒了,侮辱破六韓摩訶的智商,破六韓摩訶豈肯接受他的邀約?

邵靜安早已預料到破六韓摩訶會毫不客氣地拒絕,乘機落井下石,狠狠打陰世師的臉,所以對破六韓摩訶的拒絕並不感到意外。

破六韓摩訶是燕北的“地頭蛇”,是黑白兩道的“老大”,此刻他捋起袖子親自跑上去狠揍陰世師,這等於明確告訴燕北人,這個人不受歡迎,大家一起動手,痛打落水狗,不給其翻身的機會,哪怕之後涿郡留守段達蓄意報復,調兵進入燕北支援陰世師,也不要有任何畏懼,既然遲早都要翻臉,都要大打出手,不如現在就把陰世師往死裡打,以此來警告段達,你如果要報復,要與我們燕北人結下生死仇怨,那就魚死網破,看看誰能笑到最後,誰纔是燕北真正的主人

不過這個兩敗俱傷的後果對燕北人打擊很大,會嚴重損害到幽燕整體利益,幽燕豪門肯定會反對,必然會向段達和涿郡留守府施壓,如此便要犧牲一些燕北利益以換取段達的妥協,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撕破臉反目成仇爲好,這一點對破六韓摩訶來說尤其重要,畢竟他是燕北“老大”,首當其衝,幽燕豪門爲緩和危機難免要犧牲他的利益。槍打出頭鳥嘛,破六韓摩訶把燕北當作“自家後院”,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囂張跋扈到了極致,幽燕豪門不但十分不爽,還擔心失控,藉助這個機會“敲打”他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邵靜安從大局考慮,還是好心好意提醒了一下破六韓摩訶,“陰世師這個人來頭不小,聖主欽點,以武賁郎將領涿郡副留守,權勢很大,就像上次那個江左人陳棱,雖然難以真正控制燕北諸鷹揚,但名義上還是燕北諸鷹揚的統帥,包括你這個懷荒鎮將,也要受其節制,聽其命令,畢竟他上達天命,可以直接上奏彈劾,而一旦你激怒了他,反目成仇,他要報復你只是一道奏章而已,因爲聖主肯定相信他,而不會給你任何辯解機會。”

破六韓摩訶冷笑,嗤之以鼻,“如果他決心死在燕北,某可以成全他。”

邵靜安從這句話裡聽到了濃烈的殺機,嚇了一跳,急忙勸解道,“他新來乍到,而燕北局勢偏偏又風雲突變,兩眼一抹黑,尚未看得明白,又被叛賊一棍子打趴下了,運氣實在太差,如果你落井下石,乘機置其於死地,必然得罪段達和涿郡留守府,甚至得罪聖主,完全沒必要嘛。”

“不是某非要置他於死地。”破六韓摩訶斜瞥了邵靜安一眼,冷笑道,“而是他非要置某於死地,逼得某不得不先下手。”

邵靜安更吃驚了,“有何憑據?”

破六韓摩訶把前因後果具體說了一下,邵靜安非常震驚。

聖主詔令齊王北上巡邊,而齊王竟然不取道臨朔宮覲見聖主,反而取道飛狐公開自己與白髮賊之間的默契,這說明什麼?更重要的是,齊王和白髮賊先後進入燕北,受到猛烈衝擊的不僅是燕北局勢,還有燕北的利益分配格局,這對燕北人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但如此重要的訊息,幽燕豪門爲何不及時傳達?是他們措手不及,至今沒有拿出對策,還有有意犧牲燕北人的利益?

段達有個借刀殺人計,聖主和中樞採納了,而陰世師實際上就是直接執行者,但陰世師到了燕北後,蓄意隱瞞,隻字不露,把燕北人矇在鼓裡,視燕北人的利益於不顧,試圖挑起燕北人與叛軍之間的廝殺,激起燕北人與齊王之間的矛盾,以便漁翁得利。如此心狠手辣、居心叵測之徒,燕北人焉能容忍?

李子雄、韓世諤、周仲等一大批參加楊玄感兵變的貴族都藏匿在白髮賊的軍隊裡,他們要與白髮賊一起出塞作戰,而齊王趕到懷荒後將給他們以支援。這裡面有衆多玄機,破六韓摩訶參詳不透,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齊王、李子雄、白髮賊這三股力量必定會在短短時間內稱霸燕北,過江龍完全壓倒了地頭蛇,外來勢力和本土勢力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所以合作是必然,只是如此一來燕北人就被齊王所挾持,捲入了皇統之爭,不得不與齊王同舟共濟,那麼幽燕豪門是什麼立場?是支持齊王還是反對齊王?

但幽燕豪門不論是什麼態度,有一點也是肯定的,幽燕人的利益難以保全

。從齊王等外來勢力的立場來說,爲了稱霸燕北,一方面固然要聯合燕北本土勢力,同時也要把官方力量趕出燕北或者徹底架空,把陰世師這個涿郡副留守徹底擊倒,否則外來勢力、本土勢力和官方彼此對抗角逐,誰也不能一家獨大一言九鼎,燕北局勢就亂了,這對齊王的發展壯大非常不利,然而,反過來說,齊王一家獨大一言九鼎,做了燕北的霸主,那燕北乃至整個幽燕的整體利益又如何保全?

邵靜安震驚過後,迅速對燕北局勢的未來走向做了一番分析和推演,然後敏銳地提出了這個問題,如何保全燕北乃至整個幽燕的利益?

幽燕豪門之所以未能在第一時間向燕北人傳達這些重要訊息,顯然是在決策上陷入了左右兩難的困境。是選擇齊王,還是選擇聖主?如果選擇聖主,爲聖主衝鋒陷陣,與齊王正面抗衡,則幽燕人是否承擔得起巨大的損失?反之,選擇齊王,選擇弱者,與聖主和中央對抗,幽燕人純屬找死。那麼遊走於兩者之間,在夾縫中求保全呢?這顯然是奢望,齊王和聖主大打出手,皇統之戰在幽燕如火如荼,幽燕人的利益如何保全?這的確是個死局,無論怎麼選擇都有損失,最後只能選擇損失最小的一條路,而這必然令幽燕人咬牙切齒,心有不甘,無妄之災,憑什麼你們父子打架,我們幽燕人屍橫遍野?

破六韓摩訶對形勢的考慮雖然沒有邵靜安的慎密,但“老大”做了很多年,爭權奪利很多年,頭腦也非同一般了,經邵靜安這麼“一點撥”,豁然頓悟,忍不住就罵了一聲“老匹夫!”。

李子雄果然厲害,不知不覺就給破六韓摩訶挖了個坑,設了個離間計,雖然陰世師的確有可能借白髮賊之手誅殺破六韓摩訶,以便從其手中奪回對燕北鎮戍軍的實際指揮權,從燕北本土勢力手中奪回對燕北的實際控制權,同時給齊王拉仇恨,斷絕齊王與燕北本土勢力結盟合作之可能,但這並不意味着白髮賊就會上當中計誅殺破六韓摩訶,而破六韓摩訶更不是癡兒,在高度戒備的情況下絕無可能拱手送上自己的頭顱,所以陰世師的離間計很難成功,而李子雄的離間計卻巧妙利用了破六韓摩訶性格上的缺陷,利用他的狂妄自大和驕橫跋扈,不知不覺就挑起了破六韓摩訶對陰世師的仇恨,接下來只要破六韓摩訶“痛打落水狗”,拒絕支援陰世師,並唆使諸鷹揚和鄉團宗團拒絕接受陰世師的指揮,公開打擊陰世師的權威,則陰世師聲名狼藉,再難立足燕北,就算勉強留下了也是一個擺設,如此則齊王、李子雄和白髮賊三股外來力量完全可以從實力上壓倒燕北本土勢力,逼迫他們結盟合作,然後齊王順理成章,迅速發展壯大。

齊王發展壯大的目的可不僅僅侷限於稱霸一個小小的燕北,而是要稱霸北疆乃至整個北方,最後以武力奪取皇統,由此不難推測到在這個過程中,燕北乃至幽燕將要爲此輸出多少利益,付出多大代價,而回報呢?是否有回報?漢王楊諒就是個前車之鑑,一旦齊王重蹈失敗之覆轍,燕北乃至幽燕可就不是損失慘重這麼簡單了,搞得不好就是全軍覆沒,白白爲齊王做了陪葬。

那麼目前形勢下,如何保全燕北乃至幽燕人的利益?答案其實很簡單,實力,實力決定一切,只要我有實力,任你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就燕北來說,外來勢力過於強大,本土勢力難以抗衡,必然尋找盟友,而最好的盟友就是官方,就是涿郡留守府,就是段達和陰世師。段達和陰世師都是聖主的親信,關鍵時刻都能得到聖主的強力支持,如果燕北人能夠與陰世師建立信任,攜手合作,則燕北人的實力必然能在這種對抗中迅速發展壯大,也就是說,只要支持陰世師與齊王正面抗衡,則燕北人必能漁翁得利。

破六韓摩訶權衡清楚了利弊,當即決斷,“走,去懷戎,面見趙公。”

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兩百二十六章 暗流激涌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十八章 瓦亭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九百章 到位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十八章 瓦亭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
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兩百二十六章 暗流激涌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十八章 瓦亭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九百章 到位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十八章 瓦亭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