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

>

面對當前複雜局勢和樊子蓋的怒火,年幼的越王楊侗明智地保持了沉默,唯崔賾馬首是瞻。

崔賾的心跳有些快,情緒有些激動,風暴終於要來了,自己“幸運”地站在風口浪尖上,面對驚天動地的狂風暴雨,面對恐怖的生死大劫,能否堅持到最後?

“如果白髮賊渡河北上,攻打黎陽倉,勝算有多大?”崔賾不動聲色地問道。

樊子蓋當然知道答案。聖主讓楊玄感坐鎮黎陽督運糧草,表面上看是委以重任,是對他的信任,但實際上是挖了個坑,是把利劍懸在楊玄感的腦門上,只有糧草供應出了問題,第一個開刀問斬的就是楊玄感。這是要“拿下”楊玄感的“前奏”,是要迫使楊玄感及以他爲首的保守勢力不得不傾盡全力支持東征,所以,白髮賊禍亂河南,兵臨大河,最緊張的應該是楊玄感,而從楊玄感緊急徵召汲郡及其周邊郡縣的地方武裝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爲阻止白髮賊渡河,楊玄感要拼命了。

“既然大河對白髮賊來說不可逾越,爲何他還要做出北上態勢?當真是聲東擊西?”樊子蓋手撫長髯,皺眉說道,“韓相國剛剛叛亂,實力有限,絕無可能突破伊闕口。”

“如果他突破了呢?”崔賾反問道。

樊子蓋本欲嗤之以鼻,忽然腦際靈光一閃,頓時想到什麼,立刻謹慎起來。

如果韓相國突破了伊闕口,距離東都僅剩百餘里,旦夕即至,一旦兵臨東都城下,後果就嚴重了,雖然軍方要爲此承擔主要責任,但對越王,對自己這位東都留守,還有河南郡贊務裴弘策來說,亦是一場無法逃避的災難,越王肯定要因此失去皇統繼承權,而自己和裴弘策的仕途也到了終點,更可怕的是,第二次東征假若因此功虧一簣,那對聖主和中樞的打擊就大了,是不可承受之重,政治上的損失難以估量。

樊子蓋思路大開,他想到了對皇統垂涎欲滴的齊王,想到了西京磨刀霍霍的關隴人,想到了要摧毀大一統改革的保守勢力,突然心神震顫,冷汗“唰”的透體而出,陰謀,這是一個陰謀,一個要摧毀東征反擊改革的陰謀。

“聲東擊西,果然是聲東擊西。”樊子蓋的聲音有些顫抖,如果沒有崔賾的提醒,如果自己中計上當了,把注意力放在大河方向,如果盲目相信軍方,以爲有衛戍軍的防守伊闕口就固若金湯,那麻煩就大了,很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崔賾暗自嘆息,沒辦法,形勢太複雜了,對手太多了,未來的變數更是不可預測,而越王和自己這邊的實力又太弱,至於樊子蓋,盟友太少,可供利用的資源太貧乏,等同於孤軍奮戰,基本上指望不上,所以只能自保,只能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東都,力保東都不失。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反賊身上,也不要過於關注京畿外圍戰局,所謂的鉗形攻勢在某看來不過是某些居心叵測之徒故意製造出來的迷霧,目的是混淆視聽,蓄意欺騙和麻痹我們,讓我們對形勢做出錯誤的判斷,以方便他們實施不可告人的陰謀。”

崔賾看了一眼有些心神不寧的樊子蓋,正色告誡道,“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守住東都,若東都陷落,不要說第二次東征必定敗北,就連聖主都無家可歸,形勢之惡劣可想而知,反之,只要我們守住了東都,守住了根本,則不論形勢如何惡劣,聖主都能逆轉乾坤。”

樊子蓋心領神會,連連點頭。他從崔賾這句話裡敏銳地察覺到了一些東西,崔賾肯定知道些什麼,否則他不可能在當前紛繁複雜的局勢下保持如此清醒的頭腦,更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堅守東都。東都是什麼地方?就算京畿外圍有一些叛賊,也絲毫影響不到東都的安全,所以正常情況下即便是他這位當朝宰執、東都留守,也不可能產生東都陷落這等瘋狂且匪夷所思的念頭。樊子蓋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在自己沒有看到隱藏在當前局勢背後的真相之前,不要擅自決策,虛心聽取崔賾的意見,唯越王楊侗馬首是瞻。

“計將何出?”樊子蓋主動問計,以探虛實。

“以不變應萬變。”崔賾淡然說道,“負責鎮戍東都的是公(李渾)和莘公(鄭元壽),聖主既然委他們以重任,當然是信任他們,而聖主信任的人,我們又豈能懷疑他們的忠誠?”

言下之意,我們不要於涉軍方事務,但近期樊子蓋被日益惡化的局勢所矇蔽,對軍方事務於涉較多,使得軍政長官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這顯然不利於危急情況下雙方攜手合作。

樊子蓋不同意,“我們必須預作防備,必須拿出反擊之策。”

崔賾雙手一攤,無奈嘆道,“我們除了加固東都防禦外,還能做甚?但東都防務是軍方的事,我們於涉不了。”

“裴贊務正在組建軍隊。”樊子蓋提醒道。

崔賾面沉如水,一言不發。

樊子蓋望着崔賾凝重的表情,遲疑了片刻,眼裡情不自禁地掠過一絲鬱憤,一絲悲哀,一絲殺氣。如果裴弘策都不值得信任,那李渾和鄭元壽又能信任多少?如果形勢惡化到如此程度,東都豈不只有束手待斃?

五月下,黎陽,楊玄感接到了一份來自行宮的密信,密信的內容給了楊玄感當頭一棒。

遠在遼東戰場上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密告楊玄感,聖主下詔,命令水師總管來護兒拘捕李子雄,並將其押解到行宮受審,又命令衛尉少卿李淵,日夜兼程趕赴西北,拘捕元弘嗣,並由李淵暫領弘化留守,主掌隴右十三郡諸軍事,爲西北軍最高統帥,全權負責處置西北危機。

這兩道詔令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兵變的秘密暴露了,但東征已經開始,聖主不願半途而廢,無功而返,於是心存僥倖,先秘密拿下李子雄和元弘嗣,先把兩個手握軍權的敵人解決了,然後再順藤摸瓜,逐一“收拾”其他對手。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便能在贏得東征勝利的同時,順利剷除這夥政敵,當然了,如果運氣不好,那就太糟糕了,但聖主非常自信,他在二次東征之前已經考慮到了內亂,預感到有政敵可能要鋌而走險,關鍵時刻給自己致命一擊,所以預先做了防備,比如以親王和宰執留鎮兩京就是預防措施之一,他堅信自己有能力把一切魑魅魍魎一掃而盡。

楊玄感急召胡師眈、王仲伯、趙懷義,還有剛剛從西京秘密趕來的弟弟楊玄挺、楊積善商議,商議的結果只有一個,提前舉兵,馬上發動兵變,而攻擊目標就是東都,唯有拿下東都,攻佔京畿,據險而守,才能在絕境中尋到一線生機。

這時候他們想到了李風雲,想到了李風雲的警告。之前李風雲曾通過秘使李珉之口,推測兵變可能迫於形勢惡化不得不提前發動,他們正視了這個警告,並做了精心準備,結果李風雲的預測當真靈驗了,而他們正是因爲提前做好了準備才處驚不變,從容應對,不至於驚慌失措亂了章法。

現在李風雲與韓相國、李密已經率軍抵達伊水,越過了京畿防線,正在攻打伊闕口,震動了整個京畿,基本上完成了吸引和牽制東都衛戍軍的任務,給黎陽提前舉兵和突襲東都創造了良機,而同一時間,留在通濟渠東線的聯盟大軍,亦默契配合李風雲,與其東西夾擊,對京畿形成了鉗形攻勢,同樣成功吸引了東都注意力,並起到了“惑敵”之效果。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聯盟軍隊則進入河南境內攻城拔寨,甚至包圍了東郡首府白馬城,兵臨大河,看上去有渡河北上之勢,給黎陽倉和永濟渠的安全帶來了威脅,而楊玄感對聯盟此舉的真正用意一清二楚,這實際上就是李風雲以武力脅迫他給聯盟軍隊以糧食支援。

之前楊玄感很不高興,他不喜歡被人脅迫,雖然此舉可以幫助他名正言順的徵召軍隊,幫助他掩飾正在積極進行的兵變準備工作,但被人要挾被人掌控、失去主動權的感覺實在太糟糕,所以他視若不見,置之不理,然而此刻他不能不理了,他必須向李風雲“低頭”,必須給聯盟軍隊糧食支援,以此來換取李風雲的合作,藉助李風雲的力量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攻克東都。

楊玄感做出決策,命令楊積善馬上渡河趕赴白馬戰場,與聯盟軍隊取得聯繫,而他給出的糧食支援的條件是,通濟渠東線的聯盟大軍,必須在他舉兵之後,接受他的指揮,在斷絕通濟渠的同時,向滎陽發動攻擊,以牽制滎陽境內的官軍。

楊積善急速渡河而去,一日未歸,楊玄感焦慮不安,恐生意外,但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
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進北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