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

ads_wz_txt;

三月二十一,義軍和官軍繼續在匡山一線激烈交戰,但戰場已經延伸到了歷城,董純指揮徐州諸鷹揚向歷城南城門發動了攻擊。

董純遣使疾馳彭城,命令衛府官員緊急調撥軍隊和糧草支援齊郡戰場,又急書彭城郡丞崔德本以及下邳、東海兩郡行政長官,請他們竭盡全力給予支援

徐州人口多,經濟富裕,雖然一些郡縣曾遭到聯盟軍隊的劫掠,徐州諸鷹揚也曾被李風雲打得全軍覆沒,但動搖不了根本。董純到任後,奉旨募兵,短短時間內便重建了諸鷹揚,但在齊王楊喃的授意下,董純募兵的人數多達兩萬,除了補足諸鷹揚的缺額外,餘者都做爲地方鄉團集中到彭城訓練,以備不時之需,結果現在就派上用場了。

目前齊王楊喃有兩萬大軍,魯郡太守李珉有近五千人馬,董純帶來三千衛士,單純從人數上來說,官軍處於劣勢,再加上張須陀不知所蹤,水師又遲遲不上岸,僅靠齊王的力量顯然無法奪回歷城,所以董純匆忙從徐州調兵來援合情合理。董純也很果斷,一次性從徐州調兵一萬兩千人,其目的不僅是增加齊王的實力,還要利用眼前這個機會實戰操練剛剛徵募不久的新兵。

董純要練兵,李風雲更要練兵。現在歷城戰場上與官軍交戰的都是各路豪帥的軍隊,不但聯盟裡的豪帥們親自操刀上陣,河北豪帥們也是輪番出擊。沒辦法,李風雲太強勢了,歷城是他打下來的,河北人又要依賴於他的幫助,誰敢公開與李風雲對抗?李風雲把他的嫡系人馬一分爲二,一部分組織數萬民夫正在搬空歷城,一部分則部署在戰場後方,不但肩負備軍之責,隨時支援前線各軍,還承擔了監軍重任,只要有消極怠戰或臨陣退縮者,皆嚴懲不貸,殺無赦。

李風雲的血腥手段,極大震懾了豪帥們,即便心懷不滿,也不敢與李風雲正面衝突。此刻是生死關頭,必須不惜代價奮勇殺敵,此刻出工不出力,渾水摸魚,純粹就是自尋死路,就是置義軍存亡於不顧。李風雲佔據了大義,站在公理之上,籍此殺人,誰都找不到反對的理由,死了也是白死,因此豪帥們只能把不滿放在心裡,指揮手下將士們浴血奮戰,拼死阻御官軍。

這一天,李子雄召見了楊潛。

李子雄與觀德王楊雄同殿爲臣,彼此政見不同,又分屬不同的政治集團,雖不能算是你死我活的政敵,但也說不上有多好的交情,所以當李珉稟報,說觀德王楊雄的孫子,觀國公楊恭仁的兒子,在歷城鷹揚府出任司馬,主動求見時,李子雄當即便估猜到楊潛求見的目的,只是他有些詫異,如此豪門世子,爲何在一個小小的鷹揚府屈就司馬?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秘密?李子雄頗感疑惑,正好公務繁忙,便沒有馬上答應。

今天楊潛再次求見,李子雄考慮到其家世顯赫,再加上齊郡局勢漸趨明朗,也就召見了。

李子雄不認識楊潛,但李珉認識,經其介紹之後,李子雄倒還客氣,延請入座。李子雄的“客氣”不是給楊潛的,是給楊潛背後的楊氏豪門的。做爲皇族的旁支世子,楊潛的身份雖然非常尊貴,自有其矜傲之處,但面對李子雄這等赫赫有名的大權貴,他亦不敢失禮,表現得溫恭而謙和。

李子雄爲解心中疑惑,直接詢問,你爲何在歷城鷹揚府出任司馬?誰的安排?

楊潛的父親楊恭仁在丁憂之前是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長官,主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覈、升降、調動事宜,其權力之大可想而知,正常安排一下自己的兒子在中央府署工作很正常,再說以楊潛的身份,即便不到中央府署任職,也可以到禁衛軍的核心部隊三衛五府裡做個軍官,近距離接近聖主和中樞,完全沒必要放在地方鷹揚府進行鍛鍊。

楊潛無意隱瞞,直言不諱地告訴李子雄,自己在家族中是個異類,不支持激進的改革思路,與祖父觀德王的政見迥然不同,與父親觀國公楊恭仁的執政理念也有很大差異,結果很顯然,如此一個會惹來禍端的異類,當然不容於家族。祖父觀德王不喜歡他,父親楊恭仁也不給他的仕途鋪路,而是把他安排在歷城鷹揚府做了個低級軍官,把他逐出了東都,逼迫他改正錯誤。但楊潛很執着,很倔犟,寧願被家族“發配”,也不願改變自己的政治理念。

李子雄恍然大悟。這種事在豪門世家很普遍,因政見不同而父子相殘兄弟鬩牆的有,甚至因此而滅族的都有。觀德王楊雄和兒子楊恭仁爲了避免楊潛“惹禍”,將其趕出東都並禁錮在軍隊的中下層,不給他闖禍的機會,不僅是對家族的保護,也是對他個人的保護。

然而,楊潛的解釋卻讓李子雄靈光一閃,驀然產生了把楊潛拉上自己這條“船”,繼而挾持楊恭仁和楊氏豪門的念頭。

楊潛看到李子雄心情較好,當即說出了自己求見的目的,懇請李子雄赦免賈務本的罪責,畢竟反賊太多,實力太強,而賈務本已經盡力了,他根本就擋不住反賊的攻擊,所以歷城失守的罪責不應該由賈務本一個人承擔,不應該全部推到賈務本的頭上。

李子雄揮揮手,不以爲然地說道,“你多慮了,某並無追究賈都尉的想法。在歷城大戰中,賈都尉和他的鄉團將士都有功勞,應予以嘉賞。”

楊潛大喜,連聲道謝。他沒想到李子雄如此好說話,如此給面子,高興之餘,忍不住又提了一個要求,“聽聞張郡丞正在長白山以東與齊魯諸賊激戰,戰事非常緊張,賈都尉有意前往支援,不知明公能否……”

李子雄撫須而笑,“賈都尉與張郡丞聯繫上了?”

楊潛猶豫了片刻,還是決定實話實說,畢竟李子雄給足了面子,自己如果繼續隱瞞實在有些不敬,於是便把張須陀決意逃離齊郡,到魯東剿賊一事做了詳細解說。

此次水師背信棄諾,擺了張須陀一道,逼着張須陀與齊王對抗,成心置張須陀於死地,這哪裡是支援?這是借刀殺人啊。張須陀面對複雜的齊郡局勢,唯有三十六計走爲上,留下來他怎麼做都是死,逃走反而有一線生機,於是張須陀逃了,但之前張須陀去章丘剿賊時所帶的糧草武器數量有限,此去魯東,張須陀只能以戰養戰,根本不敢指望水師的支援。賈務本想去支援張須陀,實際上是想給張須陀帶去一些糧草武器,以解張須陀的燃眉之急,然而現在歷城丟了,賈務本若想獲得糧草武器,就只有求助於李子雄。

“張郡丞逃之夭夭了?”李子雄眉頭緊皺,語氣十分不善。

“明公,長白山和北海諸賊正在向魯東逃竄,此刻正是乘勢追殺,將他們一舉殲滅的最佳機會,反之,若任由反賊逃進魯東,禍亂魯東,則必然威脅到水師渡海遠征。”楊潛急忙辯解道,“歷城戰場上,賊勢雖然猖獗,但齊王實力強大,而水師主力亦在大河之上,兩軍聯手,南北夾擊,必能給反賊以重創。明公應該很清楚,張郡丞實力不濟,即便留在歷城戰場上,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而因爲某些衆所周知的原因,他留在歷城戰場上,不但會阻礙齊王剿賊,反而會進一步惡化齊郡局勢,這顯然爲齊王所不喜。”

李子雄意味深長地望着楊潛,臉上漸漸露出會心笑容,“也罷,如你所願

楊潛心花怒放,躬身再謝。

“賈都尉可以走,某也可以調撥一批糧草武器給他,但你不能走。”李子雄指着楊潛說道,“你的身份已經暴露,繼續留在張郡丞身邊,必然給張郡丞帶來很大麻煩,給不了他任何實質性幫助,反之,你留在齊王這裡,與張須陀保持聯繫,反倒可以給他以支援。”

楊潛毫不猶豫,一口答應了,“某願留在明公身邊,爲明公衝鋒陷陣。”

楊潛顯然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身份暴露後,繼續留在張須陀身邊的確不妥,但他也不想留在齊王身邊。以他的身份,當然知道齊王實質上是一個被廢黜的嫡皇子,已經失去了爭奪皇統的可能,今日的齊王不論如何“掙扎”,都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李子雄笑了起來,問道,“你對齊王的未來很悲觀?”

楊潛笑而不語,但笑容很苦澀,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這位叔父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某倒是認爲,齊王的未來,遠沒有你想像的那般悲觀。”李子雄笑道,“若你堅持幾個月,堅持留在齊王身邊,或許便能看到一些你根本想像不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對齊王的未來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楊潛疑惑了,他從李子雄的話裡聽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讓他心生寒意,甚至讓他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絲不祥之感,難道,東都的謠傳是真的?

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
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810章 洞若觀火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