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

大賀咄羅未能說服敖漢阿剌和庫倫達維,雙方利益訴求懸殊,再加上彼此矛盾衝突嚴重,生死存亡之刻很難求同存異,各奔東西也在情理之中。

議事再度開始,大賀咄羅還是以契丹族羣利益至上,極力說服決策層齊心協力,一致對外,然而大家都知道大難臨頭各自飛,分裂已不可避免,內訌隨時都會爆發,各種負面情緒過度累積已處於失控邊緣,氣氛十分緊張。

就在這時,庫倫達維站了起來,“我有個對策,既不損害各方利益,也不危及出伏部的根本,更不會影響到契丹的存亡。”

此言一出,大賀咄羅和部落核心成員們神情各異,好奇心大起,凝神細聽。

“我們之所以坐在這裡激烈爭論,是因爲中土大軍正呼嘯殺來,我們措手不及,紅水河兩岸諸家萬帳來不及撤離,而我們的實力亦難以對抗,即便傾盡全力,損兵折將,我們最多也就是爭取到更多撤退時間,但這依舊不能保全出伏部,我們依舊要爲這場突如其來的劫難付出巨大代價,甚至危及到部落根本,就此一蹶不振。”

“主戰者期待未來,以現在的損失謀求未來的利益,而主和者保全現在,不管未來如何,先保全自身實力,只要實力猶在,就能牢牢把控主動。兩種對策都有很大風險,而就目前形勢來說,若血戰到底,則損失難以控制,一旦兵敗如山倒,實力不再,未來也無利益可期,反之,若投降媾和,短期內還是可以最大程度保全實力,至於未來如何,則要視形勢發展而定,目前無從估猜。”

“兩種對策各有利弊,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繼續爭論下去沒有結果,只會在危難關頭陷入分裂和內訌,自取滅亡。”

庫倫達維說到這裡,看看大賀咄羅和衆人,語氣誠懇地說道,“既然如此,爲何不能各讓一步,求同存異,共度難關?”

“各讓一步,主和者留下堅守,我庫倫氏和敖漢氏以談判來拖延時間,而主戰者撤離,大賀氏和拔里氏做爲出伏部的根本,利用主和者爭取到的寶貴時間,安全東撤,如此你我雙方既避免了內訌,又最大程度保全了實力。未來,如果中土與突厥兩敗俱傷,形勢發展對我契丹有利,你我雙方可合兵一處,共謀大業,反之,若中土人擊敗了突厥,或者突厥人勝出,你我雙方依舊可以合二爲一,聯手在強者的威逼下爭取到最大利益。”

庫倫達維的話還沒有說完,大賀咄羅的臉上就已經陰雲密佈,而大賀氏和拔里氏的核心成員們也是怒不可遏,殺氣騰騰。

說白了,還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庫倫氏和敖漢氏要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投降中土,在中土的支持下重建各自部落,不過考慮到雙方如果翻臉成仇,大打出手,兄弟鬩牆,最終庫倫氏和敖漢氏可能要全軍覆沒,而出伏部也損失慘重,契丹八部聯盟分崩離析,契丹族羣慘遭重創,這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於是庫倫氏和敖漢氏退而求其次,挾部落存亡脅迫大賀氏和拔里氏讓步。

話藏在肚子裡,大家各幹各的,甚至背後下黑手,損失的是大家的利益,誰也討不了好,甚至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反之,把話說出來,說清楚,和平分手,大家都知道彼此應該幹什麼,都能保全自身利益,就能各取其利,皆大歡喜。

只是,此時此刻,做爲出伏部的酋帥大賀咄羅,做爲出伏部的實權派大賀氏和拔里氏,面對“窩裡反”,面對分裂,面對公開背叛,當然不會“歡喜”,早氣得睚眥欲裂,恨不得拔刀而出,一刀砍下對方的頭顱。只是衝動解決不了問題,自相殘殺只會讓中土人撿個大便宜,相比起來,此刻庫倫氏和敖漢氏能坦誠以對,用陽謀和平分手,遠比搞陰謀,下黑手,裡通外敵,陣前倒戈,給大賀氏和拔里氏以致命一擊,要好得多,也算是報答了當年的不殺之恩。

拔里氏酋帥拔裡蘇素忍無可忍,猛地站起來,手指庫倫達維和敖漢阿剌,怒聲罵道,“狼心狗肺的畜生,關鍵時刻背信棄義、落井下石,無恥之極。”

敖漢阿剌也是勃然大怒,“你有本事,你拿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出來,如何?中土大軍即將殺到城下,我敖漢氏和庫倫氏實力不濟,先行撤離,如何?你大賀氏和拔里氏實力強勁,誓死奮戰,那你們就留下來堅守,給我們安全撤離贏得寶貴時間,如何?如果你們不同意,非要我敖漢氏和庫倫氏留下堅守,給你們撤離贏得時間,蓄意犧牲我們,那我就要問你,誰背信棄義?誰狼心狗肺?誰纔是落井下石?”

雙方情緒失控,激烈爭吵,隨即更多人加入“戰團”,有拔刀相向之勢。

“都給我閉嘴!”大賀咄羅一聲怒叱,混亂場面頓時安靜下來,“阿剌說得對,誰能拿出更好的退敵之策,誰就說出來,如果沒有,那就給我閉上嘴!”

接着他手指庫倫達維,“你繼續說。”

這個態度很明確,大賀咄羅並不反對庫倫達維之策。兩害相權取其輕,大敵當前,與其內訌叛亂,白白便宜了敵人,倒不如“和平分手”,最起碼大賀氏和拔里氏可以安全撤離,可以最大程度保全實力,只要實力在,一切皆有可能。另外庫倫達維既然敢公開分裂出伏部,除了確信大賀氏和拔里氏沒有與庫倫氏和敖漢氏兩敗俱傷或同歸於盡的勇氣外,肯定還有其他原因,畢竟投降中土,把生死交給別人,風險非常大,隨時都有覆滅之危,庫倫氏和敖漢氏未必就敢賭上全部的身家性命。

庫倫達維看了拔裡蘇素一眼,目露不屑之色,“你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你以爲你是誰?你以爲目前局面下,契丹八部聯盟還能繼續維持?阿會正比你出色吧?奚族五部聯盟比我們實力強大吧?結果如何?結果現在阿會正成爲歷史,奚族五部控弦正在爲中土人衝鋒陷陣。所以,我鄭重告誡你一句,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了中土,更不要把中土人看得太簡單了,否則你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拔裡蘇素氣得睚眥欲裂,正想罵回去,卻被大賀咄羅狠狠一瞪,不得不閉上嘴巴。

庫倫達維迴歸正題,“中土人對外之策只有一個,以夷制夷,此計屢試不敗,百用百靈。當年突厥汗國何等強大?東西兩部突厥縱橫捭闔,無人可敵,甚至就連中土都要退避三舍,不敢擋其鋒銳,但最終結果呢?東西兩部突厥分裂,大汗國由盛而衰,啓民可汗甚至不得不依靠中土的支持才能重建東部牙帳。歸究突厥人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內部分裂,然後被中土人抓住了空子,實施以夷制夷之計,突厥人自己打自己,活活把自己打敗了。”

“失敗的原因大家都清楚,都知道若想強大,就必須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但在利益面前,誰都遏制不了自己的貪婪,於是就有矛盾,有衝突,就給了中土人施展以夷制夷的機會,然後手足相殘,兄弟鬩牆,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中土人的對手是突厥人,而中土征服我們這些實力弱小的族羣,目的無法就是以夷制夷,就是利用我們這些小族羣的力量,去打擊和消耗突厥人的實力,所以我們這些小族羣在中土人的眼裡就是草芥蟻螻,就是犧牲品,他們根本不在意我們的生死。”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庫倫達維面如寒霜,擡手指向拔裡蘇素和幾個跟他一起叫囂的貴族,“現在不是出伏部陷入存亡危機,而是整個契丹都有滅族之禍,如果我們不能團結一致積極自救,而是像你們幾個一樣鼠目寸光,只顧自己不顧族羣,結果可想而知,內部分裂叛亂此起彼伏,中土人正好可以抓住空子,置我們於死地。”

拔裡蘇素忍不住了,怒吼道,“厚顏無恥,分裂出伏者正是你,背叛契丹者也是你。”

“我說過脫離出伏嗎?我何曾背叛了契丹?”庫倫達維冷笑道,“我說我庫倫氏和敖漢氏留下堅守,以投降媾和來給大賀氏和拔里氏爭取撤退時間,如此我們兩路人馬就能最大程度保全實力。實力保全了,我們才能掌握主動,才能視形勢發展做出正確對策,謀取最大利益。反之,如果我們只顧自己,就此分裂,翻臉成仇,兄弟相殘,豈不正好中了敵人的以夷制夷之計?”

“說來說去,你還是要投降中土。”拔裡蘇素鬚髮戟張,厲聲叫道,“投降中土,就是背叛出伏,背叛契丹。”

“愚不可及。”庫倫達維嗤之以鼻,“這叫將計就計,你懂不懂?庫倫氏和敖漢氏投降中土,明面上出伏部分裂,實際上兄弟齊心,內外呼應,互爲聲援,這樣雙方的生存都有了保障,比如中土人要追殺大賀氏和拔里氏,要東進攻擊其他諸部,庫倫氏和敖漢氏就可以暗中設置障礙,幫助莫弗聯合其他諸部頑強抵抗,如此反過來,中土人爲了征服契丹抵抗力量,就只能利用庫倫氏和敖漢氏,如此庫倫氏和敖漢氏不但生存無憂,反而可以藉助中土人的支持發展壯大。等到時機合適,兩股力量合二爲一,契丹整體實力有增無減,必然可以謀取更大利益。”

此言一出,鴉雀無聲,就連怒氣沖天的拔裡蘇素都沉默了。

將計就計?計是好計,關鍵是,實施此計的人是否靠得住?

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九章 劫獄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
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九章 劫獄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七十一章 立足大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