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

三月二十五,聖主到達臨渝宮。

從涿郡臨朔宮到北平臨渝宮,短短十天時間內,從東都傳來的消息如雪片一般,然而讓聖主鬱憤不已的是,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壞消息,這一方面固然是東都蓄意爲之,一方面也表明國內形勢並沒有因爲開疆安東而有所好轉,相反,其惡化速度不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或緩減,反而越來越快了。

諸多壞消息中,最令聖主憤怒的,是西京形勢持續惡化。

代王楊侑、西京留守衛文升、還有奉旨到關中戡亂平叛的太僕卿楊義臣先後奏報,扶風賊帥向海明伏誅後,其部下唐弼和李弘芝迅速捲土重來,短短時間內關中各地蜂起而響應者多達十餘萬人,更嚴重的是,李弘芝亦效仿向海明,開國稱帝,自封唐王,建文武百官,賊勢之猖獗,尤甚於前。

關中亂了,必然影響到整個西北。

果然,靈朔地區出事了,緊鄰黃河的雕陰郡爆發叛亂,賊帥劉迦論振臂一呼,十餘萬人蜂擁而至,隨即於綏德開國,自稱皇王,年號大世,其兵鋒更是南下延安郡,嚴重威脅到數百里外的關中京兆和馮翊兩郡之安全。

同一時間,生活在這一地區的稽胡人也造反了,稽胡賊帥劉鷂子禍亂於朔、代之間的大河兩岸,並與劉迦論遙相呼應,嚴重影響到了靈朔和代北的鎮戍安全。

屋漏偏逢連夜雨,越是擔心什麼,越是來什麼。與調陰郡只有一河之隔的離石郡,有匈奴賊帥劉苗王舉兵叛亂,雖然只有數萬賊兵,卻也自稱天子,分封王侯,十分囂張。離石郡的北邊就是代北,東邊則是太原郡,南下就是河東諸郡,渡河西進就是靈朔,所以這夥叛軍無論向哪個方向攻擊,都會造成惡劣影響。

關中不容有失,靈朔、代北、太原和河東亦不容有失,但靈朔和代北的軍隊都要鎮戍長城,不能調動,而關中軍隊正在扶風剿賊,能夠調動的軍隊只有太原和河東諸鷹揚,於是聖主果斷決策,命令留鎮東都的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兼領關內討捕大使,立即率河東諸鷹揚,火速剿殺劉迦論、劉鷂子諸賊;命令留鎮太原的右候衛將軍楊子祟,立即率太原諸鷹揚,剿殺賊帥劉苗王。

齊魯形勢也在持續惡化中。

自去年齊郡郡丞張須陀擊敗河北、魯東、魯西三路叛軍的夾擊後,齊魯局勢一度有所好轉,但好景不長,很快又有新的賊帥迅速崛起,齊魯局勢再度惡化,其中賊帥左孝友佔據東萊的蹲狗山,擁有部衆十餘萬,不但對位於東萊的水師大營造成了嚴重威脅,也對魯東局勢造成了惡劣影響。

聖主詔令第三次東征開始後,張須陀爲確保水師安全,不得不傾盡全力圍剿左孝友,結果顧此失彼,他剛剛率軍進入東萊,魯西這邊就出事了,賊帥盧明月聚衆十萬叛亂,以祝阿爲據點,沿大河和濟水逆流而上,橫掃濟北、東平和魯郡,一路攻城拔寨,燒殺擄掠,擋者披靡。

與此同時,盤駐在東郡瓦崗一帶的賊帥翟讓、單雄信,盤駐在濟陰周橋一帶的賊帥孟海公等,一方面劫掠通濟渠和菏、泗水道,一方面則賊帥盧明月、孟讓等遙相呼應,齊魯、河南和潁汝等地的形勢因此加速惡化。

齊郡賊帥孟讓、左才相、李子通等自去年夏天在張須陀的追剿下,撤離長白山後,一路南下攻擊,由琅琊郡殺到下邳郡,隊伍越來越大,人馬越來越多,如今已擁兵十餘萬,並乘着江淮諸鷹揚的主力均隨王世充趕赴江南剿賊的有利時機,橫渡淮河,攻佔了盱眙,攻陷了都樑宮,開始向江都逼近,一旦其與活躍在江都東南方向的賊帥杜伏威、輔公祏取得聯繫,兩隻叛軍南北夾擊江都,則江都危矣。

聖主決策,詔令江都副留守、武賁郎將陳棱,加大剿賊力度,務必儘快平定杜、輔等叛賊,確保江淮之安全。

又詔令尚在江南的江都郡丞王世充,立即率軍撤回江都,剿殺賊帥孟讓,收復都樑宮,確保江都無憂,並在恰當時機渡淮北上戡亂,與齊郡郡丞張須陀南北呼應,大力剿賊,以確保通濟渠和菏、泗水道之暢通。

又詔令齊郡郡丞張須陀,在第三次東征開始之後,在東萊水師渡海之後,在今年冬天到來之前,他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大河、濟水、菏泗水道以及通濟渠的全線暢通,確保江南物資可以源源不斷運往東征戰場,因此聖主要求張須陀,把主要精力放在衛護各大水道的安全上,不要因爲剿賊而耽誤了東征大事,做事要有輕重緩急之分。

然而,聖主這邊剛剛下達詔令,彭城那邊就報奏了壞消息,賊帥張大彪、宗世模等聚衆數萬造反,以懸薄山爲中心,四處燒殺擄掠;賊帥魏騏麟於單父、沛縣一帶聚衆造反,雲起響應者多達數萬之衆;賊帥彭孝才於東海郡舉兵叛亂,一路北上殺進琅琊郡,禍亂沂水兩岸。

如此一來,叛亂大潮從河北中南部開始,呼嘯南下,已經席捲了整個河南、齊魯、江淮和江南,另外西北方向則從關中開始,叛亂大潮亦是呼嘯北上,正在靈朔、代北、太原一帶迅速蔓延,而更嚴重的是,自去年江南賊劉元進、關中賊向海明開國稱帝以來,這一勢頭就不可遏止了,到今年春天又有李弘芝、劉迦論、劉苗王三個賊帥自稱天子,這個趨勢很不好,如果不加大打擊力度,任其愈演愈烈,則後果可想而知,未來每一位賊帥都有可能開國稱帝,都會割據稱霸,都將公開分裂中土,如此下去,則國將不國。

聖主不得不在臨渝宮停下匆匆趕赴遼東的腳步。

納言蘇威極力勸諫,懇請聖主速速返回東都,只要聖主和中樞返回東都,權力中樞回到京師,居中指揮,則必然能拯救危機,挽狂瀾於即倒。

聖主就問,“叛亂爲何屢剿不止?如果說河南河北齊魯有叛賊暴亂,倒是有天災人禍可以解釋,天災導致餓殍遍野,人禍既有賑濟不力,也有山東遺臣陰謀復國,幾個條件湊到一起,總有人不顧一切鋌而走險。江南叛亂也可以找到理由,江南雖然沒有天災,也沒有苛捐雜稅,但江南遺臣向以正朔自居,陰謀復國亦在情理之中。但是,關中爲何叛亂?關中有天災?關中有人禍?關中是國祚根基所在,是國之根本,國祚崩潰了,於關中有何利益?朕倒是想問問,關中叛亂,到底是要推翻朕,還是要覆滅王國?如果是要推翻朕,朕即便返回東都,又能解決什麼問題?是要朕大開殺戒,血屠關中,自毀長城,還是要朕束手就縛,任由宰割?”

蘇威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虞世基、蕭瑀、趙才、裴爽等文武大臣亦是不敢說話。

當天晚上,聖主召見虞世基,開門見山地問道,“愛卿,目前形勢下,朕是調轉馬頭,速返東都,還是繼續東進,御駕親征?”

虞世基知道聖主的心思,故作沉吟後,小心翼翼地回道,“聖上,開疆安東都未能成功遏制國內局勢的惡化,此刻返回東都顯然無濟於事,除非向西京妥協,否則極有可能顧此失彼,既不能拯救兩京危機,又未能取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最後一敗塗地,那形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一旦明年東、西兩部突厥聯手南下入侵,聖上如何應對?根本無計可施,結果只有一個,對內對外都是俯首投降。”

聖主沉默良久,黯然嘆息,“怕就怕,此次東征,未必能取得預想之勝利。”

虞世基沉吟不語。

所謂預想之勝利,就是滅亡高句麗,開疆拓土,唯有如此,才能圓滿結束東征,才能激勵衛府將士的士氣,才能阻止和遏制保守派的反擊,才能重建聖主、中樞和衛府因東征而飽受重創的威權,才能最大程度集中力量進行南北大戰的前期準備。

然而,要取得這樣的勝利,並不容易,雖然高句麗已經難以爲繼,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臨死前的絕地反擊同樣具有不可估量之威力,而更重要的是,中土這邊也是困難重重,不僅兵力不足,士氣低迷,內部矛盾也非常激烈。

大戰尚未開始,東征統帥部那邊就傳來消息,懷遠鎮的衛府將士不歡迎安東軍隊,要兩路並進,各打各的。這顯然遂了安東人的心願,然而問題是,失去了控制的安東軍隊,是否還會兌現承諾,不惜代價攻陷平壤?這顯然是個奢望,雖然裴世矩可以信任,但李平原已經失控,裴世矩面對坐擁十萬大軍的昔日部下,又能奈他何?

所以就目前東征形勢而言,聖主所能指望的最大勝利,可能就是迫使高句麗投降,而且還是有條件的投降。

然而,這種自欺欺人的所謂勝利,這種勞師動衆三年,損兵折將耗盡國力的所謂勝利,不啻於再在聖主鼻青臉腫的面孔上狠狠打上一巴掌,即便聖主想當然地認爲這個勝利可以做爲遮羞布,遮住自己臉上的巴掌印子,讓自己有尊嚴地返回東都,但實際上這塊遮羞布是透明的,反而讓聖主成爲天下笑柄,威權喪盡。

聖主很害怕,卻又無計可施,進退兩難。

“聖上,求人不如求己。”虞世基低聲說道,“命令許國公(宇文述)、蒲城公(郭榮)、滑國公(李景)、舞陰公(薛世雄)、黃臺公(崔弘升)不惜一切代價奮勇攻擊,命令榮國公(來護兒)、譙國公(周法尚)率領水師以最快速度渡海作戰,水陸兵進,直殺平壤。狹路相逢勇者勝,臣就不信,小小的高句麗到了今天,還有力量阻擋我衛府大軍前進的腳步?”

就在君臣二人商談機要之時,蕭瑀神色匆匆而來,突傳噩耗。

“三月十一,水師副總管、譙國公周法尚病故於東萊。”

聖主霍然變色,霎那間,腦海中躍過一張張熟悉面孔,內史令元壽、觀德王楊雄、納言楊達、兵部尚書段文振、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自東征開始以來,一個個股肱重臣離開人世,給了聖主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而這個夢魘似乎沒有盡頭之日,第三次東征開始後,周法尚,又一位股肱重臣離開了人世。

聖主心痛徹骨,忍不住仰天悲嘆,“天不佑朕乎?”

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766章 “脅迫”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804章 交易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章 轉嫁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
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黑闥的質疑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766章 “脅迫”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804章 交易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百零五章 戰機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章 轉嫁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