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

ads_wz_txt;

齊王楊喃雖然因“失德”受到了打擊,在皇統爭奪中落於下風,但做爲嫡出皇子,皇統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並不會因此失去儲君候選人的資格,他依舊是太子之位的有力競爭者,其政治地位不會因爲他在道德上的某些過失而動搖,其政治前途更不會因此而陷入黑暗。

儲君對國祚穩定和延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自中土統一以來,國祚的穩定和延續是以維護中土統一爲基礎,只有維持中土的統一,國祚才能穩定和延續,而要維持中土的統一,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以中央集權爲核心的新的政治制度,而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就要推翻門閥士族政治,而要推翻門閥士族政治,首先就要遏制和削弱門閥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權,而門閥士族是王朝的統治階層,是既得利益集團,由此可知以建立中央集權制爲最終目標的改革阻力有多大,但改革勢在必行,這關係到國祚的穩定和延續,關係到中土的統一和繁榮,爲此,做爲中土最高統治者的皇帝,改革的最高領導者,必須把始終不渝推進改革直到最終實現中央集權制的執政理念一代代的貫徹、延續和堅持下去,所以,皇帝和改革派們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其先決條件就是:做爲中土未來最高統治者的儲君,必須貫徹、延續和堅持中央集權制改革,也就是說,儲君必須是一位堅定的改革派。

當年先帝是先確立繼承人,然後不遺餘力地培養和打造繼承人的改革理念,但他失敗了。阻礙改革的力量太大了,以衆多大豪門大世家爲核心的各政治利益集團,爲了避免與先帝直接發生衝突導致兩敗俱傷,遂把目標放在了皇統的爭奪上。只要能讓皇統繼承人在政治上持保守立場,那麼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必將隨着先帝的駕崩而失敗。

結果是悲慘的,改革派和保守派在皇統大戰中殺得血肉橫飛,而先帝和他的兒子們則上演了一幕幕父子相殘、兄弟鬩牆的人倫悲劇,最終先帝雖然在皇統大戰中擊敗了保守派,但付出的代價異常慘重,尤其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皇統大戰竟然在他駕崩之後才迎來了真正的高潮,政治風暴演變成了一場席捲大半個中土的兵變,改革差一點就與他一起消亡於歷史。

今上贏得了皇統,教訓卻!是血淋淋的,刻骨銘心,痛徹入骨,然而,讓他感到悲哀的是,他和先帝一樣,都沒有能力解決皇統之爭,他只能重走先帝的老路,至於是否重蹈先帝的覆轍,那只有天知道了。就在今上不遺餘力地培養太子楊昭,把未來希望都寄託於他的時候,楊昭竟然薨亡了。楊昭的突然離去,給了今上沉重打擊,同時也讓今上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在改革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激烈廝殺必將累及皇統,累及到自己的兒孫們,爲了避免悲劇的再一次重演,唯有無限期推遲儲君的建立,這樣才能讓自己心無旁騖地推進改革,同時又能保護自己的兒孫,避免讓他們過早陷入血腥而殘酷的皇統之爭,而政治風暴的減少,必將有助於自己在改革上取得決定性進展。

齊王楊喃,這個第一順位繼承人,就這樣匪夷所思的靜止在了原地,雖然距離儲君之位近在咫尺,距離東宮不過一步之遙,卻可望而不可即。

齊王楊喃就差了半步,跨過這半步,他就是中土未來的皇帝。爲了讓他跨過這半步,支持他的政治集團傾盡全力,使出了渾身解數,而他們的政治對手卻從這“半步”中看到了機會,於是想方設法“阻擊”楊喃,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無所不用其極。

皇帝當然看在眼裡,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楊喃如果做了儲君,成長爲一股政治力量,一旦爲保守派所利用,則必然對皇帝形成掣肘。現在反過來了,楊喃若想入主東宮,他和他背後的政治力量就必須支持皇帝改革,如此皇帝便輕而易舉地卡住了一部分保守力量的“脖子”。另外此事對楊喃個人來說亦是一種錘鍊,假若楊喃能在這種逆境中堅持下來,其收穫是巨大的,不論是個人才智還是政治經驗包括其個人威望,都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他的執政理念也會逐漸形成,如果他的這一理念與皇帝和改革派們的執政思路完全一致,則皇統唾手可得。

從皇帝和改革派的立場來說,有意識拖延儲君的設立,風險非常大,將給國祚安全和政治穩定帶來重大隱患,甚至會爆發危機,但設了儲君,皇統之爭不但同樣存在,還會更加劇烈,而血腥殘酷的皇統之爭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政治風暴,不但同樣會影響到國祚安全和政治穩定,還會給改革的推進帶來重重阻力。兩害相權取其輕。改革的目的是爲了維護中土的統一,推動中土的發展,所以改革至上,如果暫時不設儲君有利於改革,那當然就暫時不設儲君。而暫時不設儲君還有一個好處,便是可以給皇帝和改革派們更多的觀察和選擇繼承人的時間,這與中途發現儲君背離了改革思路,不得不進行更迭,繼而父子相殘,搞得血雨腥風、屍橫遍野、天怒人怨要好得多。

去年東征提上了日程,皇帝要御駕親征,要長時間遠離京都,雖然他所統率的行宮完全且牢固把持着權柄,即便遠在數千裡之外也可以正常處理國事,但中樞長期位於遙遠邊荒的遠征戰場,必然會嚴重影響國內政局的穩定。依照歷史慣例,此刻維持政局穩定的最好辦法,便是由皇帝坐鎮京都居中指揮,由儲君、皇子或者中樞重臣領軍征伐。當年先帝不論是進行統一大戰還是戡亂平叛,採取的都是這一最爲穩妥之策。假如皇帝一定要御駕親征,那麼便由儲君坐鎮京都代理國事,由皇帝信任的中樞重臣左右輔弼,以確保萬無一失。

皇帝一定要御駕親征,一定要親手建下顯赫武功,一定要以對外戰爭的勝利來擴大和牢固自己的權威。文武大臣們諫阻無效。以關中韋氏、隴西李氏爲首的政治集團,便乘此機會,極力勸諫皇帝設立儲君,併力陳在皇帝率軍遠征北虜之際,由儲君坐鎮京都代理國事,對維持國祚穩定和政局平穩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東征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增加皇帝和中央的權威,以此來加快改革的推進速度,這體現了皇帝和改革派們爲了改革而一往無前的勇氣,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切都是爲了改革,而拖延儲君的設立同樣是爲了改革,所以此刻設立儲君雖然是必要而緊迫的,且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齊王楊喃就是不二人選,但在改革至上的大前提下,皇帝和改革派們必須阻擾儲君的設立。

關中本土貴族集團和隴西本土貴族集團是關隴貴族集團的核心力量,這兩大政治集團聯手,對政局的影響非常大,如果齊王楊喃入主東宮,做了太子,成爲中土未來的皇帝,那麼這兩大政治集團所得到的政治利益難以估量,所以,他們的政治對手,不論是關隴貴族集團中的河東、河洛漢姓貴族集團,還是虜姓貴族集團,也不論是山東人還是江左人,都毫無例外地展開了“阻擊”。

皇帝和改革派們在儲君設置一事上百般拖延,其目的大家都清楚,心照不宣而已。現在齊王楊喃在關中和隴西兩大政治集團的支持下,巧妙利用了東征之契機,向皇帝和改革派們發動了“攻擊”,這讓皇帝和改革派們非常被動。其他政治集團的心態很一致,我得不到東西,你也休想得到,你想讓齊王楊喃坐上太子之位,我就偏偏把他拉下來,而且有絕對的把握把他拉下來,因爲皇帝和改革派們根本就不想在這個時候設立太子、確立儲君。

借力打力,一擊致命。皇統之爭歷來殘酷,一旦敗了,就很慘。

齊王楊喃的正妃是韋氏,早亡。韋氏的姐姐嫁進了虜姓第一豪門元家。楊喃與這位大姨子搞上了,還生下了一個女兒。按說楊喃給元氏戴綠帽子已經很不道德了,應該低調一點,悄悄瞞着,待登基稱帝了,這事也就不算事了。豪門世家在政治利益的驅使下,聯姻是常態,而且越聯越亂,輩分搞得亂七八糟,至於婚外情、戴綠帽子之類的事情更是司空見慣。楊喃這事真要說起來,在豪門大族不算個啥,飯後談資而已,但認真追究起來,公開了,世人皆知了,那就是“失德”,尤其像楊喃這種距離儲君只有半步之差的皇子,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那就更要低調了,但可惜的是,楊喃沒有“低調”,於是他給別人戴了綠帽子,自己卻一頭栽倒在了太子寶座下,還連累韋氏不得不在緊要關頭“壯士斷臂”,自己揭發自己,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面子裡子全丟了。

東征在即,穩定至上。皇帝和改革派們也就“適可而止”了,畢竟楊喃是皇統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必然的衆矢之的,雖然這次他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但其本人也僅僅是“失德”而已,不上綱不上線,權當是對他的一次“錘鍊”吧。

韋氏之所以在緊要關頭“壯士斷臂”,自己打自己的耳刮子,其目的也正是要保住楊喃,把他的罪責限制在“失德”這個狹窄範圍內,如此既保住了楊喃在皇統上的第一繼承人資格,又給皇帝留下了充足的迴旋餘地,這樣雙方不至於撕破臉走上對立。

既然楊喃依舊是皇統第一繼承人,那麼他距離儲君的位置也依舊只差半步,只不過經過這次“失德”事件後,這“半步”的距離就有些大了,而若想縮小這“半步”的距離,楊喃就要立功,就要將功折罪,但皇帝沒有把他帶上遠征戰場,而是把他留在了京都,他又如何戴罪立功?

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736章 變故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七章 自曝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十三章 挾持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
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736章 變故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緊逼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七章 自曝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十三章 挾持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