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由鋼鐵想到的

而馮雲山還記得,前不久看見特務司的人從歐洲搞回來的情報顯示,英國在大前年,也就是1860年這一年,總共生產煤炭6000萬噸,生鐵380萬噸,鋼材約12.5萬噸的樣子。如今以中華帝國的這些物資的產量,除了生鐵之外,其餘的煤炭和鋼材都已經超過了英國,而生鐵要不了三年時間,也會超過英國。

程恆生又想起一項數據,他向馮雲山稟報道:“陛下,鋼鐵消耗的各種數量和明細的確難以統計清楚,微臣原本是工務部出身,對於這些稍稍有些瞭解。目前帝國正處於鋼鐵廠的大發展時期,各地興建的鋼鐵廠越來越多,早已不是先前帝國剛剛建立時候的那幾年,主要鋼鐵廠都是由南洋公司等朝廷出資興辦的。如今各地的商賈財主看到了這些工業的利潤,紛紛從土地中脫離出來,投資興辦廠礦實業,而朝廷也相對來說鼓勵各地私人辦廠,因此,世紀的鋼鐵產量都難以統計,更何況這些興辦廠礦需要消耗的鋼鐵?

不過,微臣一直主持鐵道司的事務,對修築鐵路用的鋼軌情況有些瞭解。如今是太聖十年,從帝國建立以來,整整過去了9個年頭,這期間,整個帝國修築了鐵路一共12800多公里左右,一共大致消耗鋼材130萬噸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鋼軌。

而根據鋼材曾總理的數據,這些年我中華帝國一共自產的鋼材大概在120萬噸左右,進口的鋼材大概在32.5萬噸左右,合計起來一共是152.5萬噸。也就是說,帝國修築鐵路所用的鋼軌等鋼材消耗,就達到85%左右。

當然,還有不少零星的小鋼鐵廠,私人鐵匠鋪等作坊等也生產了少量的鋼材,合計起來可能有兩三萬噸左右,這些各地私下自行交易的,無法統計了。其他的諸多機器廠等,都使用鑄鐵或是生鐵,減輕了不少壓力,否則的話,鋼材更加緊缺。”

馮雲山也沒想到修築鐵路會花費這麼多的鋼材,看起來只是簡單的兩根鋼軌和一些固定的卡扣螺栓而已,沒想到竟然會消耗帝國如此龐大的鋼鐵數量。難怪當初滿清末年沒怎麼修築鐵路,不是不想修,是根本就修不起啊。當初滿清末年的鋼產量,幾乎可以忽略地地步,每年要進口近萬噸鋼鐵用於國內建設。而就算是後來進入19世紀末期,由張之洞創立的號稱亞洲最大的漢陽鐵廠,每年生產6萬噸鋼材,其中鋼軌2萬餘噸,而這,已經佔整個滿清鋼材產量的90%了。也難怪整個滿清一朝,在修建鐵路的30多年時間裡,自己總共出資修建鐵路僅僅5500多公里,其餘的3700多公里靠出售路權和土地礦產利益讓洋人修建,實在是滿清無能,根本就修不起啊,每年生產的2萬噸的鋼軌,也就200公里鐵路而已。而就這,還是20世紀初的事情了,距離如今還有40年的時間。

馮雲山暗想着,這40年,只要自己的中華帝國還在,不說別的,鋼材的產量,至少要達到後世美國的水平。

而馮雲山之所以記得,美國在後世的鋼鐵發展史,還多虧他沒事看了本卡內基傳紀類的書籍,這也讓他有些清楚美國鋼鐵發展中的一些具體的數據。

美國在1870年的時候,生鐵產量就接近150萬噸,但因爲鍊鋼技術和成本的原因,鋼材產量不足7萬噸,但經過卡內基這樣的一批美國鋼鐵企業家的大力發展,特別是鋼鐵大王卡內基引進當時最先進的貝塞麥鍊鋼法和西門子-馬丁敞爐煉解法,讓美國的鋼鐵行業取得長足進步,產量逐年大幅攀升:到十年後的1880年,美國單單鋼材產量,就達到驚人的124萬噸;而到五六年後的1886年,就又翻了一倍,達到260萬噸;1890年繼續大幅增長到了428萬噸,等到十年後的1899年,就已經突破了一千萬噸大關。

這與同期在漢陽鐵廠建起來之前,連一萬噸鋼材都無法產出的滿清來說,簡直就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對手。

而如今的這一切,都將調轉了過來。幅員遼闊,更佔據世界最多的人口的巨大優勢,加上如今的軍事實力,中華帝國將完全搶奪美國的發展紅利。而這些鋼鐵的發展,將再不會出現在美國,而是會出現在中華帝國!因爲,這個世界與前世的那個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那就是有自己這個變數在。

由鋼鐵,馮雲山想了很多。

不單單是鋼鐵產業,還有石油產業,如今在中華帝國已經如火如荼地大力發展起來,自己仗着前世來自煉油化工企業的優勢,靠着那三腳貓的技術,已經幫助帝國組建起了基本的煉油工業,如今在照明用油方面,中華帝國的聖油已經出口到世界上幾乎所有需要的國家。而此刻,真正的石油工業最爲有價值的燃料油工業和化工工業,還沒到來。馮雲山相信,只要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加上有自己這個先知在,應該要不了多久,至少比前世那個世界所需要的時間會短得多。

而在歷史上,即將到來的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世界從蒸汽機時代帶到電氣時代,原本由英國主導的紡織工業,將會變成由美國和德國主導的電氣、化學、石油,甚至汽車工業,都會登場。但如今,這個歷史必然的趨勢不會改變,但不同的是,因爲自己的原因,這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將會提前,而主導的國家,將會由美國和德國變成了中華帝國。

而這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必然,便是讓這些重工業發展起來,趨利性會使資本與生產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手中,這是生產發展的一種內在要求。誰搶佔先機,誰便會成爲最終的勝利者,對於國家同樣如此。因此,馮雲山覺得,自己如今的使命就是將中華帝國帶向輝煌,走上後世美帝的那條康莊大道。

既然上天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自己就要對得起這樣的奇遇。對於美國,馮雲山覺得中華帝國就要像後世的日本對中國那樣,擊敗對方,奪取一國之氣運,搶佔先機發展,之後便會強者越強,而弱者越弱。

而首先一條,就是自己要將中華帝國的鋼鐵產量要提高上去,尤其是用於軍事和國內建設,特別是鐵路建設的鋼材產量大幅度提高上去!

這麼說來,當初後世的那場鋼鐵大躍進的做法,也未嘗完全沒有道理。

頓時,馮雲山萌生了要親自出手干預一下的念頭,發動一場不一樣的鋼鐵大躍進!

PS:感謝kankan2015、栩栩如風ss兩位大大的打賞!

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1129章 帝國瑣事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791章 法國要找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280章 小鎮調研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918章 陷阱-伏擊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928章 南山防線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560章 咸豐哭得像個孩子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915章 檳城襲擾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785章 移民安排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85章 對於武器,買買買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778章 日本風雲(六)
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1129章 帝國瑣事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791章 法國要找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280章 小鎮調研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918章 陷阱-伏擊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928章 南山防線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560章 咸豐哭得像個孩子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915章 檳城襲擾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785章 移民安排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85章 對於武器,買買買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778章 日本風雲(六)